第 一 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一個聳人聽聞的消息突于開封城不胫而走。
“啊啊,不得了!” “什麼事不得了?” “一字千金!” “什麼地方?” “快,就在故宮大殿上面” 一字千金?真有這麼回事? 回答是:的的确确,一點也不假! 人們聞訊前往,果然在故宮正殿上見到這樣一則懸賞征文啟事 “敬啟者:現有洞仙歌詞一首,重金征求下半閉,已完成之上半阕予錄如下:‘冰肌玉骨,自清涼美好,摩何池邊情難考。
歎古今往,物換人非,天地裡,惟有江山不老!’本啟事張出後,如有人能指出以上這半阕洞仙歌詞之出典或轉借來由,便可進而試拟下半阕。
所應注意者,下半阕應由‘皓’韻轉‘歌’韻;詞意須寓‘仙俠之氣’,且須選用歌韻中‘河’‘過’‘娥’‘魔’‘駝’諸字為韻腳,方稱合格。
按格拟就,粗通者,貸銀百兩。
上品倍之。
極品則按字計酬,全文四十九字,字字酬同,一字千金! 洞仙山莊莊主,樂雲鵬謹白。
” 這則啟事經人發現後,先是整個開封城為之嘩然轟動。
不久,消息傳開,影響所及,連河洛、荊襄、青徐、晉冀四境數百裡内也都為之轟動起來。
人人奔走相告,傳為一時異聞。
于是,形形色色的人物,開始打四面八方向開封一地蜂擁而來。
有的為了賞格。
有的為了好奇。
因此,開封城中,于短短十數日間,頓然顯現出一片車水馬龍,冠蓋雲集的畸形熱鬧景象…… 照理,開封乃是一座文化古都,當地應不乏飽學之士,啟事一出,似該馬上有人中選才對。
可是,說也奇怪,半個月下來,僅有一名來自朱仙鎮的朱姓秀才,勉強獲得白銀五十兩,除此而外,再無他人。
也許有人要問:最低賞格是一百兩,這位朱姓秀才怎麼才隻獲得五十兩呢? 原來,這位朱姓秀才在考證前半阕洞仙歌詞時,僅指出首兩句“冰肌玉骨,自清涼美好”,是改自蘇東坡之“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餘則茫無所知。
至于試拟下半阕,這位朱姓秀才,拟是拟出來了,同時韻腳也是用的“河”“過” “娥”“魔”“駝”諸字,可是,通篇不但毫無“仙俠之氣”,甚至連“粗通”都談不上。
最後,洞仙山莊在場主事者看在他是第一個來應征的份子上,為激勵來茲起見,另以他種名義撥出一筆賞額朱姓秀才五十兩銀子就是這樣來的! 本來,填詞這玩藝兒,嚴格講,也并算不了什麼大學問;問題都在當時士人念書,目的全在赴舉應制,詞藝既然不在考試科目之列,哪還有人肯去下此無謂之勞功?這是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這次啟事主人對下半阕之要求,也的确苛刻了些。
既定韻為陰平“五歌”,又要詞寓“他俠之氣’,且更限的腳于“河”“過”“娥”“魔”“駝”等少數幾個特定字眼,這種情形之下,要求好文章,自非容易事。
文人士子之情形如此,一般人自然更隻有望洋興歎的份兒了! 所以,半個月以來,宮前那張啟事下面,雖然每天都是人山人海,萬頭攢動,擠的黑壓壓一片;然而,問實際,那也不過是在人擠人,人看人而已。
這其間隻成全了城中那些茶樓飯館,以及棧宿業者,在啟事張出後,一直是家家客滿,财源滾滾而來。
時下是二月天氣,這一天,近午時分,忽然自面華門方面緩步走來一名黑衣少年。
這名黑衣少年,年約十七八歲,面目雖極俊秀,神色卻似乎甚為悒郁。
但見他背剪着雙手,雙眉緊蹙,仿佛有着什麼沉重的心事一般。
當黑衣少年行經鄭門附近時,迎面突然遇上一名醉漢,黑衣少年為了趨避那名腳步踉跄的醉漢,身軀一側忙朝街邊靠去。
結果,醉漢雖給讓過,一隻銀夾卻于這時掉落。
不幸的,黑衣少年由于心情惡劣,對物件之遺失,竟然渾然無所覺,隻見他舉步如故,繼續經鄭門向城中鬧區走了過來。
黑衣少年在走到四海酒樓門前時,擡頭望望天色,稍為猶豫了一下,終于折身向酒樓中走去。
這時雖然才隻午初光景,酒樓上卻已上滿了将近八九成座,但見到處都在拉桌子,搬闆凳,呼酒喊菜,要茶讨水,酒樓一片鬧哄哄的。
黑衣少年眉頭皺得更緊了,他穿過擠擠的席面,走去最裡面一角坐下,等了好半天,方有一名店夥計救火似的跑過來問道:“吃啥?” 黑衣少年擡頭道:“有啥吃啥,來點酒!” 那店夥計不等黑衣少年将話說完,即已一扭脖子,匆匆奔向另一隻台子,人離原地,方才習慣性的喊了一聲:“是來點酒!” 黑衣少年看得好氣又好笑,早知上面亂成這樣子,他甯可餓肚子也不會上來的。
東西倒是上得蠻快,不消多大工夫,一隻盤子端來,一壺燒酒之外,竟然隻有一碗羊雜面。
黑
“啊啊,不得了!” “什麼事不得了?” “一字千金!” “什麼地方?” “快,就在故宮大殿上面” 一字千金?真有這麼回事? 回答是:的的确确,一點也不假! 人們聞訊前往,果然在故宮正殿上見到這樣一則懸賞征文啟事 “敬啟者:現有洞仙歌詞一首,重金征求下半閉,已完成之上半阕予錄如下:‘冰肌玉骨,自清涼美好,摩何池邊情難考。
歎古今往,物換人非,天地裡,惟有江山不老!’本啟事張出後,如有人能指出以上這半阕洞仙歌詞之出典或轉借來由,便可進而試拟下半阕。
所應注意者,下半阕應由‘皓’韻轉‘歌’韻;詞意須寓‘仙俠之氣’,且須選用歌韻中‘河’‘過’‘娥’‘魔’‘駝’諸字為韻腳,方稱合格。
按格拟就,粗通者,貸銀百兩。
上品倍之。
極品則按字計酬,全文四十九字,字字酬同,一字千金! 洞仙山莊莊主,樂雲鵬謹白。
” 這則啟事經人發現後,先是整個開封城為之嘩然轟動。
不久,消息傳開,影響所及,連河洛、荊襄、青徐、晉冀四境數百裡内也都為之轟動起來。
人人奔走相告,傳為一時異聞。
于是,形形色色的人物,開始打四面八方向開封一地蜂擁而來。
有的為了賞格。
有的為了好奇。
因此,開封城中,于短短十數日間,頓然顯現出一片車水馬龍,冠蓋雲集的畸形熱鬧景象…… 照理,開封乃是一座文化古都,當地應不乏飽學之士,啟事一出,似該馬上有人中選才對。
可是,說也奇怪,半個月下來,僅有一名來自朱仙鎮的朱姓秀才,勉強獲得白銀五十兩,除此而外,再無他人。
也許有人要問:最低賞格是一百兩,這位朱姓秀才怎麼才隻獲得五十兩呢? 原來,這位朱姓秀才在考證前半阕洞仙歌詞時,僅指出首兩句“冰肌玉骨,自清涼美好”,是改自蘇東坡之“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餘則茫無所知。
至于試拟下半阕,這位朱姓秀才,拟是拟出來了,同時韻腳也是用的“河”“過” “娥”“魔”“駝”諸字,可是,通篇不但毫無“仙俠之氣”,甚至連“粗通”都談不上。
最後,洞仙山莊在場主事者看在他是第一個來應征的份子上,為激勵來茲起見,另以他種名義撥出一筆賞額朱姓秀才五十兩銀子就是這樣來的! 本來,填詞這玩藝兒,嚴格講,也并算不了什麼大學問;問題都在當時士人念書,目的全在赴舉應制,詞藝既然不在考試科目之列,哪還有人肯去下此無謂之勞功?這是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這次啟事主人對下半阕之要求,也的确苛刻了些。
既定韻為陰平“五歌”,又要詞寓“他俠之氣’,且更限的腳于“河”“過”“娥”“魔”“駝”等少數幾個特定字眼,這種情形之下,要求好文章,自非容易事。
文人士子之情形如此,一般人自然更隻有望洋興歎的份兒了! 所以,半個月以來,宮前那張啟事下面,雖然每天都是人山人海,萬頭攢動,擠的黑壓壓一片;然而,問實際,那也不過是在人擠人,人看人而已。
這其間隻成全了城中那些茶樓飯館,以及棧宿業者,在啟事張出後,一直是家家客滿,财源滾滾而來。
時下是二月天氣,這一天,近午時分,忽然自面華門方面緩步走來一名黑衣少年。
這名黑衣少年,年約十七八歲,面目雖極俊秀,神色卻似乎甚為悒郁。
但見他背剪着雙手,雙眉緊蹙,仿佛有着什麼沉重的心事一般。
當黑衣少年行經鄭門附近時,迎面突然遇上一名醉漢,黑衣少年為了趨避那名腳步踉跄的醉漢,身軀一側忙朝街邊靠去。
結果,醉漢雖給讓過,一隻銀夾卻于這時掉落。
不幸的,黑衣少年由于心情惡劣,對物件之遺失,竟然渾然無所覺,隻見他舉步如故,繼續經鄭門向城中鬧區走了過來。
黑衣少年在走到四海酒樓門前時,擡頭望望天色,稍為猶豫了一下,終于折身向酒樓中走去。
這時雖然才隻午初光景,酒樓上卻已上滿了将近八九成座,但見到處都在拉桌子,搬闆凳,呼酒喊菜,要茶讨水,酒樓一片鬧哄哄的。
黑衣少年眉頭皺得更緊了,他穿過擠擠的席面,走去最裡面一角坐下,等了好半天,方有一名店夥計救火似的跑過來問道:“吃啥?” 黑衣少年擡頭道:“有啥吃啥,來點酒!” 那店夥計不等黑衣少年将話說完,即已一扭脖子,匆匆奔向另一隻台子,人離原地,方才習慣性的喊了一聲:“是來點酒!” 黑衣少年看得好氣又好笑,早知上面亂成這樣子,他甯可餓肚子也不會上來的。
東西倒是上得蠻快,不消多大工夫,一隻盤子端來,一壺燒酒之外,竟然隻有一碗羊雜面。
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