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關燈
小
中
大
四個,全不成個規模。
施有功既到之後,也竟無可談的紳士,隻有孔員外,雖是生意人,倒明白大體,但隻事事退讓,不肯擔當,雖是保守身家,也實在拘于習俗。
施有功同這孔員外談過幾次,要想把學堂大改章程。
孔員外仍舊照着告訴張先生的話說:“為難得很。
”訪訪紳士的口氣,都無所決斷。
紳士中最大的,是個雲南候補知府,其次就是新科的舉人。
這兩人一向在外,餘下秀才稱宰相,監生稱大人,天高皇帝遠,看得自己尊貴無比。
新官到任,有什麼舉動,不同這班秀才監生商量妥洽,萬不成功。
張三本答應了,李四偏能把持,李四答應了,張三又來作梗。
所以十件事,一定有九件蹊跷,白費唇舌。
隻有扛幫插訟,包攬是非,各做各的,卻不相聞問,與自由村那地方,真可算大大反對。
施有功夫婦與黃繡球連結了孔員外夫婦,暗中再三想法。
想起買服秀才的一個法子,借着觀風開考,不拘好壞,全案錄取,重重的獎給花紅,颠倒第一名都有得分着,早晚并備了酒,請他們飽吃兩頓。
有些前輩老生這日不到的,還又在學堂裡請了兩桌。
這是破天荒第一回的事,那些秀才、監生、鄉耆、紳董,都詫為奇文。
施有功轎子到街上,就填街塞巷的婦女擁擠觀看,說:“要看看施老爺這個文曲星。
”小孩子“文曲星”“文曲星”不住的亂喊,一直跟了喊到衙門口。
施有功心生一計,在轎子裡笑着說道:“有賞有賞。
”随即下了轎,揀兩個面目文秀的小孩子,一男一女,親手從頭門口攙進内衙,叫施太太給了些糕點、銅錢。
施太太曉得用意,問了兩個姓名住處,男的說不清,女的說:“父親開小雜貨店,哥子也從了先生念書。
”施太太假意歡喜,又交了這女孩子幾本書,說:“帶回去送給你哥子的。
”随手叫人領了出來。
兩個孩子自回家去。
第二天四處宣傳,都說施有功是文曲星下凡,甚而至于做了牌位供奉。
施有功夫婦,開出這條機關,先就倡議改辦學堂,一切勢如破竹。
施太太在裡面與孔員外的夫人,也大興女學,借此才與黃繡球明通往來。
黃繡球到底是個烈性的人,為着自己地方,被豬大腸攪亂,心上不甘,見這裡已開通道理,便回去調換了畢太太來。
畢太太義不容辭,來到之後,便同着籌劃各事。
如此内内外外,日夜興辦,男學堂改定了,女學堂擴充了,演說也行開了,勸放小腳的事也有人肯依了,氣象就大不相同,各式規模,俨然縮小了的一個自由村照片。
施有功常常挂念着自由村被豬大腸糟蹋壞了,也十分切齒,日日的信函來往,同黃通理、黃繡球百計設法。
無奈豬大腸又改代為署,見施有功任上的口碑極好,本有醋意,又見施有功時常來信,關說公事,說那件應該保護,那件不可更張,更加負氣,大為不樂,立意要事事反其所為:凡是施有功所定所創的事,所信所用的人,能裁的一概裁了,不能裁的,也硬出主意改了。
最可惡的,他把中小學堂,到省裡去另請了幾個京官紳士、翰林進士來充當教習,明是擡高學堂,暗是力就腐敗。
堂中又請派了監督提調名目,層層節制。
那些舊有的學生,早就通班解散,招的新生,定課策論講義,不準閱看報章。
女學堂也說是有傷風化,禁去幾處。
還胡亂謅些男女苟且的事,扯在訟案當中,詳報上司,說總是沾染女學堂的習氣而來。
喪心病狂,鬧得昏天黑地,頓時一座自由村,雞犬不安。
黃通理夫婦氣憤不過,商量了聯合同志并同鄉京官,如李太史等,具了一張公呈,反複申辨,懇請照舊。
這張公呈進去,豬大腸送交他幕友閱看,好幾十天,不批不答。
黃通理又約齊了人,入署求見。
豬大腸道:“他們動不動就會聯名聚衆,傳話出來,要見等明日堂參,不準少去一名,少了就要差提。
”把傳進去的名帖當時留下。
黃通理心中老大不服,内中便有些咆哮的,仍虧黃通理捺住出去,安排明日再來同他堂見。
豬大腸隻當是吓退了,走到幕友房中,問:“老夫子,前日那張公呈怎樣不批?”那幕友道:“這個公呈是難批的,東翁你可曾看過沒有?”豬大腸實在把這張呈子看不下去,強說道:“看是看過一遍,批是要費老夫子的心,給他個兩面話就得了,也不必很得罪他們。
”回頭見執帖家人,拿着一副帖子,站在旁邊,說:“有客拜會。
”豬大腸一聲叫“請”,就離了幕友的房。
要知此客是誰?見了講些什麼?且聽下回分解。
施有功既到之後,也竟無可談的紳士,隻有孔員外,雖是生意人,倒明白大體,但隻事事退讓,不肯擔當,雖是保守身家,也實在拘于習俗。
施有功同這孔員外談過幾次,要想把學堂大改章程。
孔員外仍舊照着告訴張先生的話說:“為難得很。
”訪訪紳士的口氣,都無所決斷。
紳士中最大的,是個雲南候補知府,其次就是新科的舉人。
這兩人一向在外,餘下秀才稱宰相,監生稱大人,天高皇帝遠,看得自己尊貴無比。
新官到任,有什麼舉動,不同這班秀才監生商量妥洽,萬不成功。
張三本答應了,李四偏能把持,李四答應了,張三又來作梗。
所以十件事,一定有九件蹊跷,白費唇舌。
隻有扛幫插訟,包攬是非,各做各的,卻不相聞問,與自由村那地方,真可算大大反對。
施有功夫婦與黃繡球連結了孔員外夫婦,暗中再三想法。
想起買服秀才的一個法子,借着觀風開考,不拘好壞,全案錄取,重重的獎給花紅,颠倒第一名都有得分着,早晚并備了酒,請他們飽吃兩頓。
有些前輩老生這日不到的,還又在學堂裡請了兩桌。
這是破天荒第一回的事,那些秀才、監生、鄉耆、紳董,都詫為奇文。
施有功轎子到街上,就填街塞巷的婦女擁擠觀看,說:“要看看施老爺這個文曲星。
”小孩子“文曲星”“文曲星”不住的亂喊,一直跟了喊到衙門口。
施有功心生一計,在轎子裡笑着說道:“有賞有賞。
”随即下了轎,揀兩個面目文秀的小孩子,一男一女,親手從頭門口攙進内衙,叫施太太給了些糕點、銅錢。
施太太曉得用意,問了兩個姓名住處,男的說不清,女的說:“父親開小雜貨店,哥子也從了先生念書。
”施太太假意歡喜,又交了這女孩子幾本書,說:“帶回去送給你哥子的。
”随手叫人領了出來。
兩個孩子自回家去。
第二天四處宣傳,都說施有功是文曲星下凡,甚而至于做了牌位供奉。
施有功夫婦,開出這條機關,先就倡議改辦學堂,一切勢如破竹。
施太太在裡面與孔員外的夫人,也大興女學,借此才與黃繡球明通往來。
黃繡球到底是個烈性的人,為着自己地方,被豬大腸攪亂,心上不甘,見這裡已開通道理,便回去調換了畢太太來。
畢太太義不容辭,來到之後,便同着籌劃各事。
如此内内外外,日夜興辦,男學堂改定了,女學堂擴充了,演說也行開了,勸放小腳的事也有人肯依了,氣象就大不相同,各式規模,俨然縮小了的一個自由村照片。
施有功常常挂念着自由村被豬大腸糟蹋壞了,也十分切齒,日日的信函來往,同黃通理、黃繡球百計設法。
無奈豬大腸又改代為署,見施有功任上的口碑極好,本有醋意,又見施有功時常來信,關說公事,說那件應該保護,那件不可更張,更加負氣,大為不樂,立意要事事反其所為:凡是施有功所定所創的事,所信所用的人,能裁的一概裁了,不能裁的,也硬出主意改了。
最可惡的,他把中小學堂,到省裡去另請了幾個京官紳士、翰林進士來充當教習,明是擡高學堂,暗是力就腐敗。
堂中又請派了監督提調名目,層層節制。
那些舊有的學生,早就通班解散,招的新生,定課策論講義,不準閱看報章。
女學堂也說是有傷風化,禁去幾處。
還胡亂謅些男女苟且的事,扯在訟案當中,詳報上司,說總是沾染女學堂的習氣而來。
喪心病狂,鬧得昏天黑地,頓時一座自由村,雞犬不安。
黃通理夫婦氣憤不過,商量了聯合同志并同鄉京官,如李太史等,具了一張公呈,反複申辨,懇請照舊。
這張公呈進去,豬大腸送交他幕友閱看,好幾十天,不批不答。
黃通理又約齊了人,入署求見。
豬大腸道:“他們動不動就會聯名聚衆,傳話出來,要見等明日堂參,不準少去一名,少了就要差提。
”把傳進去的名帖當時留下。
黃通理心中老大不服,内中便有些咆哮的,仍虧黃通理捺住出去,安排明日再來同他堂見。
豬大腸隻當是吓退了,走到幕友房中,問:“老夫子,前日那張公呈怎樣不批?”那幕友道:“這個公呈是難批的,東翁你可曾看過沒有?”豬大腸實在把這張呈子看不下去,強說道:“看是看過一遍,批是要費老夫子的心,給他個兩面話就得了,也不必很得罪他們。
”回頭見執帖家人,拿着一副帖子,站在旁邊,說:“有客拜會。
”豬大腸一聲叫“請”,就離了幕友的房。
要知此客是誰?見了講些什麼?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