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關燈
小
中
大
女先兒,各處彈唱。
”便又将王老娘、曹新姑一番故事說出。
施太太聽得更外稀奇,忙到簽押房裡去,告訴施有功。
施有功也不知有此一重公案,甚為驚異,就對施太太說:“這黃氏夫婦,真是絕大人物,我那學堂同你女兒的事,一定去拜托他。
”施太太當把勸放小腳,多設女學,女兒不妨送進他學堂裡去,件件事都說了。
出去與黃繡球畢太太,又談論了好半天,盡一日之長,這才送出。
自此黃通理也應允了,兼任施有功所辦的學堂教習。
那考選的學生,都是經黃通理手取,另外便是從家塾中升送進去,最出色的,卻是黃禍的兒子黃福,其次便是自己的小兒子黃權,一共足了二十名學額。
那時外面見衙門裡老爺太太,同黃通理家内外來往,新立學堂,又單請黃通理教習,并帶了黃權,不免已謠诼紛雲,說施有功人不純正。
一日,施太太帶着他小姐,隻坐一乘官轎來到黃繡球女學堂中。
随即有文毓賢、胡進歐、徐進明、李振中、吳淑英、吳淑美諸位奶奶小姐或坐轎,或步行而來。
原是預先約會了的,過路的人起先看見官太太的轎子,并沒有旗鑼傘扇,已覺奇怪,不意後頭跟着又來了六七位,隻當裡面有什麼稀罕之事。
恰遇這日西門外唱草台戲,出西門看戲,個個要從這女學堂經過,于是一傳兩,兩傳三,說這裡本來是觀音廟,女太太們來做佛事是常有的,怎麼官太太也夾在當中?就有些敗類秀才,說入廟燒香應該官府要禁,那容官太太倒率領了一班女流知法犯法,我們何不進去奚發他一場?霎時間一倡百和,擁進幾十個人。
看門的出乎意料,沒有提防,就攔阻不住。
裡頭的太太、小姐們不知何事,吃了一驚。
又是跟施太太去的二爺不好,擺起衙門架子,大嚷大罵,說要叫地保差人鎖拿。
那些擁到裡面的人還不曉得是學堂,不是廟宇,聽了不服,大家争鬧。
那二爺竟動蠻打人,打破了一個人的眼鏡,這又攪海翻江,扭成一片,把施太太的轎子踢倒打碎。
幸虧轎夫不在那兒,這二爺寡不敵衆,要出來回衙門喊人,卻被施太太喝住。
鬧的人見得了上風,又打碎轎子,才趁勢一哄而散。
施太太便向衆位道歉,說:“不該坐這乘轎子,帶這個家人。
前日小女在街上頑耍,聞說也是跟的家人冒犯了這邊女學生們,我家老爺就要辦遞解的,還是李翰林替他求下來。
如今這個奴才,又在這邊無理,真正可恨!”衆位也道:“這都是我們地方上民俗野蠻,少見多怪,驚吓了夫人小姐,且請寬容,不必動氣。
” 施太太見着王老娘也在一旁解勸,不覺想起黃繡球的事好笑,便道:“這真是積世老婆婆,叫小女拜在老婆婆名下,做個幹孫女兒,跟了講講說說,說着實有道理了。
”王老娘一把攙住了施小姐說:“這個何敢?”問了施小姐是十一歲,又問名字,叫譽身,生得一表非凡,正是美如冠玉的奇男子,大家都上前誇贊,同在堂的一班女學生,也各叙一禮,十分親愛。
施小姐看見前日同他說頑話的那位學生,還去招陪了不是。
這日施太太同大家在學堂,分外暢談,各學生就停課一天。
黃繡球因為施譽身施小姐要初次開蒙,在堂裡插不進班次,當真就交給了王老娘,托他專門帶着施小姐,照着堂中教授演說的次序,獨自教施小姐一人。
每日隻從飯後在衙門裡送入學堂,下午五點鐘領回。
這施小姐本來聰明,又兼有同堂的耳濡目染,加以王老娘格外關切,自然日有進步。
施太太這日回衙之後,同施有功又商議了些,把那勸放小腳的告示果然貼出,托了黃通理、黃繡球、畢太太三人,分托文毓賢諸位同志,另設了幾處演說會,添了幾處女學堂。
内中卻多是張先生暗暗幫助。
張先生在衙門口向有聲勢之人,所以地方上百姓聽了些各處演說,始而雖覺奇聞,隻因奉官開辦,不敢喧嘩,後來聽慣了,也覺得入情入理,感化許多。
添立的女學堂原都照着城西的辦法,每處隻收一二十人,安安靜靜。
從中擔任教育的,是文毓賢諸位。
外面幹事運動,除張先生外,還有黃繡球的兄弟複華。
升入中學堂去的,黃福、黃權。
那黃福、黃權,雖然都在年輕,自經黃通理盤弄了頭兩年工夫,出落得學問智識,高明過人,所以肄業學堂之外,能夠兼任各務。
不上一年,那自由村上,居然布置整齊,免不得原還有些頑固黨,阻撓百出,鼓弄風潮,卻是下流社會的人,用了黃繡球演說開導的法子,不論男女,都已相安;上流社會當中,一由于李太史、胡孝廉及各家女學生的父兄均能竭力要挽回地方惡俗,開通文明風氣;二由于本官施有功鎮定有為,凡事為紳士辦不到的,肯以官力幫助,官力不能強的,能夠有演說的從中勸導。
但隻辦事實心,任人專
”便又将王老娘、曹新姑一番故事說出。
施太太聽得更外稀奇,忙到簽押房裡去,告訴施有功。
施有功也不知有此一重公案,甚為驚異,就對施太太說:“這黃氏夫婦,真是絕大人物,我那學堂同你女兒的事,一定去拜托他。
”施太太當把勸放小腳,多設女學,女兒不妨送進他學堂裡去,件件事都說了。
出去與黃繡球畢太太,又談論了好半天,盡一日之長,這才送出。
自此黃通理也應允了,兼任施有功所辦的學堂教習。
那考選的學生,都是經黃通理手取,另外便是從家塾中升送進去,最出色的,卻是黃禍的兒子黃福,其次便是自己的小兒子黃權,一共足了二十名學額。
那時外面見衙門裡老爺太太,同黃通理家内外來往,新立學堂,又單請黃通理教習,并帶了黃權,不免已謠诼紛雲,說施有功人不純正。
一日,施太太帶着他小姐,隻坐一乘官轎來到黃繡球女學堂中。
随即有文毓賢、胡進歐、徐進明、李振中、吳淑英、吳淑美諸位奶奶小姐或坐轎,或步行而來。
原是預先約會了的,過路的人起先看見官太太的轎子,并沒有旗鑼傘扇,已覺奇怪,不意後頭跟着又來了六七位,隻當裡面有什麼稀罕之事。
恰遇這日西門外唱草台戲,出西門看戲,個個要從這女學堂經過,于是一傳兩,兩傳三,說這裡本來是觀音廟,女太太們來做佛事是常有的,怎麼官太太也夾在當中?就有些敗類秀才,說入廟燒香應該官府要禁,那容官太太倒率領了一班女流知法犯法,我們何不進去奚發他一場?霎時間一倡百和,擁進幾十個人。
看門的出乎意料,沒有提防,就攔阻不住。
裡頭的太太、小姐們不知何事,吃了一驚。
又是跟施太太去的二爺不好,擺起衙門架子,大嚷大罵,說要叫地保差人鎖拿。
那些擁到裡面的人還不曉得是學堂,不是廟宇,聽了不服,大家争鬧。
那二爺竟動蠻打人,打破了一個人的眼鏡,這又攪海翻江,扭成一片,把施太太的轎子踢倒打碎。
幸虧轎夫不在那兒,這二爺寡不敵衆,要出來回衙門喊人,卻被施太太喝住。
鬧的人見得了上風,又打碎轎子,才趁勢一哄而散。
施太太便向衆位道歉,說:“不該坐這乘轎子,帶這個家人。
前日小女在街上頑耍,聞說也是跟的家人冒犯了這邊女學生們,我家老爺就要辦遞解的,還是李翰林替他求下來。
如今這個奴才,又在這邊無理,真正可恨!”衆位也道:“這都是我們地方上民俗野蠻,少見多怪,驚吓了夫人小姐,且請寬容,不必動氣。
” 施太太見着王老娘也在一旁解勸,不覺想起黃繡球的事好笑,便道:“這真是積世老婆婆,叫小女拜在老婆婆名下,做個幹孫女兒,跟了講講說說,說着實有道理了。
”王老娘一把攙住了施小姐說:“這個何敢?”問了施小姐是十一歲,又問名字,叫譽身,生得一表非凡,正是美如冠玉的奇男子,大家都上前誇贊,同在堂的一班女學生,也各叙一禮,十分親愛。
施小姐看見前日同他說頑話的那位學生,還去招陪了不是。
這日施太太同大家在學堂,分外暢談,各學生就停課一天。
黃繡球因為施譽身施小姐要初次開蒙,在堂裡插不進班次,當真就交給了王老娘,托他專門帶着施小姐,照着堂中教授演說的次序,獨自教施小姐一人。
每日隻從飯後在衙門裡送入學堂,下午五點鐘領回。
這施小姐本來聰明,又兼有同堂的耳濡目染,加以王老娘格外關切,自然日有進步。
施太太這日回衙之後,同施有功又商議了些,把那勸放小腳的告示果然貼出,托了黃通理、黃繡球、畢太太三人,分托文毓賢諸位同志,另設了幾處演說會,添了幾處女學堂。
内中卻多是張先生暗暗幫助。
張先生在衙門口向有聲勢之人,所以地方上百姓聽了些各處演說,始而雖覺奇聞,隻因奉官開辦,不敢喧嘩,後來聽慣了,也覺得入情入理,感化許多。
添立的女學堂原都照着城西的辦法,每處隻收一二十人,安安靜靜。
從中擔任教育的,是文毓賢諸位。
外面幹事運動,除張先生外,還有黃繡球的兄弟複華。
升入中學堂去的,黃福、黃權。
那黃福、黃權,雖然都在年輕,自經黃通理盤弄了頭兩年工夫,出落得學問智識,高明過人,所以肄業學堂之外,能夠兼任各務。
不上一年,那自由村上,居然布置整齊,免不得原還有些頑固黨,阻撓百出,鼓弄風潮,卻是下流社會的人,用了黃繡球演說開導的法子,不論男女,都已相安;上流社會當中,一由于李太史、胡孝廉及各家女學生的父兄均能竭力要挽回地方惡俗,開通文明風氣;二由于本官施有功鎮定有為,凡事為紳士辦不到的,肯以官力幫助,官力不能強的,能夠有演說的從中勸導。
但隻辦事實心,任人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