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關燈
男人做得到的,女人也能做到;在未來,一定會有女性莎士比亞!那麼,現在的女人應該做什麼呢?她說:女人應該有自己的空餘時間、一小筆由她自己支配的錢,和一個屬于她自己的房間&mdash&mdash這是最低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由此才有可能進一步談論女性的其他權利;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确實如此。

    隻是,弗吉尼亞·伍爾芙在20世紀初為女性提出的這三種最低要求,如今已到了21世紀,是不是所有的女性都真正得到了滿足?如果沒有的話,那麼弗吉尼亞·伍爾芙這些文章還是值得我們大家都來讀一讀的&mdash&mdash不僅是女人,還有男人! 當然,弗吉尼亞·伍爾芙讀得最多的還是文學名作。

    她不僅研讀經典作家如蒙田、笛福、斯特恩、簡·奧斯汀、勃朗特姐妹、哈代、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爾斯泰的作品,同時也非常關心和她同時代的一些著名作家如康拉德和D.H.勞倫斯的作品。

    對于名家名作,她當然有自己獨到的看法,而且往往非常精辟,但即便是對于小說,她其實也不像有些人錯誤地認為的那樣,好像她對一切非「意識流」小說都不分青紅皂白地一概加以诋毀。

    她有時确實會批評出自名家之手的名作,但這隻能說她直言不諱&mdash&mdash誰說名家名作就一定是毫無缺點的? 再說,她自己也是個名家,而對自己的作品,她也同樣直言不諱,曾多次說到她對它們并不滿意,有些地方甚至寫得有點荒唐可笑,等等。

     除了名家名作,弗吉尼亞·伍爾芙還大量閱讀當代作品&mdash&mdash即使是三流作品,她也讀。

    她不僅讀英國當代小說,還讀了不少美國當代小說;不僅讀當代詩歌,還讀當代随筆。

    這樣的廣泛閱讀,實際上已使她能高屋建瓴地對當代文學作出評價,但她還是很謙虛地把自己寫的這類文章稱為「印象」、「漫談」,或者「觀感」。

    她的「印象」其實非常深刻,并非真是浮光掠影的印象;她的「漫談」其實非常中肯,并非真是東扯西拉的漫談;她的「觀感」也并非走馬觀花似地略略感受一下,而确實是有感而發。

     這裡譯出的29篇長短不一的文章,主要選自弗吉尼亞·伍爾芙生前出版的三部重要散文集,即:「TheCommonReader」(《普通讀者》)、「TheSecondCommonReader」(《普通讀者二集》)和「ARoomofOne&#39sOwn」(《自己的房間》)。

     譯者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