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講藝論文友朋結社 開筵演劇賓客盈庭
關燈
小
中
大
便請兩位娘娘登席。
蒼氏便請郡主坐了首席,郡主再三謙遜,蒼氏又推禦妹坐了二位。
蒼氏母女對坐相陪。
丫環在旁斟酒。
當下酒過三巡,食供五味,鳳英敬酒、敬菜,甚是殷勤。
蒼氏又看那郡主,也是生得眉清目秀,齒白唇紅,粉膩脂香,濃妝豔裹。
姊妹三人比較起來,要算禦妹第一,郡主第二,鳳英第三。
郡主與禦妹也在那裡看蒼氏,雖是四旬向外,毫無一些年老的氣象,仍是一頭青絲黑發,香油搽的光亮,真可滑倒蒼蠅。
梳着一個時新鬏兒,插支赤金的扁方。
鬓旁許多珠翠,耳墜嵌寶金環,身穿青灰色大襖,下系元色羅裙,裙下露着湖色花繡三寸長的高底弓鞋。
打扮得十分雅談。
臉上濃施脂粉。
腮邊也因抹了西施散,并無一根髭須。
蒼氏對着郡主道:“小女在娘娘府上攪擾多時,老身心上甚是不安。
”郡主道:“伯母何須客套?咱們姊妹情同骨肉,脫略形迹。
”如玉道:“侄女也在蕙芳阿姊府上住了許久了”。
蒼氏道:“難得你們姊妹如此多情。
”當下談談說說,天将傍晚。
蕙勞、如玉起身告别。
蒼氏、鳳英挽留不住,雙雙送至大廳。
郡主、禦妹登辇回府不題。
且說蒼氏同女兒進内,稱贊那郡主的多情,尤愛那禦妹生得美麗,“若得與孩兒配為夫婦,老身也心滿意足的了”。
鳳英道:“阿母休得生此妄想。
阿弟是個一介書生,他是當今國主的禦妹,安能配得上來?除非阿弟取中狀頭,或者如玉姊姊的阿母肯與咱們對親。
”蒼氏太君便喚占魁公子進來道:“孩兒,你看花家阿姊生得容貌如何?”公子道:“阿母,據孩兒看來,女兒國内的女子,像如玉姊姊的樣兒,也算得出類拔萃了。
”蒼氏又道:“孩兒,你好好的用功,若來年中得狀頭,央媒去花府求親。
配與孩兒做妻子,你可願意麼?”公子笑道:“如此佳人,孩兒怎麼不願意?隻恐他們不肯允許耳。
”蒼氏道:“孩兒一舉成名,做娘的定要娶他來做媳婦便了。
”公子其是歡喜。
自此日夜勤功。
有時朋友人家請他去會文,俱要推他獨步,真是雕龍技擅,倚馬才高,譽重京師,才名大噪。
若在天朝地方,也算得是個閨閣奇才,雖史幽探、哀萃芳這兩位才女能繹蘇氏回文詩,其才真可與颉颃,這且不表。
且說鎮遠侯枝蘭音郡馬,一日朝罷回府,寬去朝服,自有家童渝茗焚香,在書房中伺候。
蘭音便将前日同僚托閱文會的課卷取出批改,圈圈點點,筆不停揮。
不一時,早把數十本卷子都已批改好了,評定名次。
隻見拔取的第一卷寫着: 讀王符《潛夫論》 蓋自風塵之賞識,未許妄邀;月旦之品評,天關強緻。
精心向學,非徒騰茂實于紫庭;笃志闇修,讵為蜚英聲于黃序。
舉于多曷貴?可貴者轶類之姿;遁于野匪難,所難者出群之概。
乃情既殊夫矯激,而品亦異乎凡庸。
未嘗撫匣劍而悲歌,彈琴寫怨;亦豈仰屋梁而慨歎,掩卷興嗟?則古稱先,差幸素心之有屬;抗言高論,休傷青眼之未逢。
嘯懷風雨之中,早判品流于泾渭;寄傲煙霞之際,久垂聞望于圭璋。
欽令望者若而人,庭貆操植;瞻豐采者幾何輩,陰鶴和希。
何妨抱璞之自甘,奚緻遺珠之生憾?舉念同茲顧慮,觀我宜詳;扪衷共此旁皇,責人勿重。
以彼驺鳴罔聽,掄材而冀棫之芃;蟻慕徒殷,連茹而希茅之拔者:其務宦遊。
與持耿介,相去奚啻天淵哉!竊嘗讀王符《潛夫論》,而不禁佩服勿谖焉。
遇啬雲龍,胡為炫玉而售?光埋霧豹,自堪善刀而藏。
課諸退省之餘,已見挾持之有具,驗諸進修之地,足征砥砺之非虛。
贻學術于千秋,步趨悉準;立修名于一世,執守無虧。
夫誰謂世有冥鴻,空負江東之秀;時無市駿,虛生冀北之良欤? 蘭音把這本卷子反複細看,真覺得枕經胙史,博古通今,筆緻非凡。
他日廷試,狀頭定屬此人。
及看卷後記一個“梅”字,心中暗暗想道:“這本卷子,莫非梅鳳英姨妹的兄弟麼?”看畢就将卷子籠在袖中,坐上擡身,靴聲秃秃,一徑來到郡主的香房。
郡主起身迎接,蘭音道:“娘娘,今日下官看閱文會的課卷,内有一本,詞華富麗,轶倫超群,不知可是梅家姨妹的兄弟麼?”郡主道:“郡馬何以見得?”蘭音便将卷子取出,送與郡主。
郡主接來,展開讀了一過,真是有美畢臻,無懈可擊。
反複細看,方知卷後有一個“梅”字的記認。
便道:“郡馬猜的不錯,正是占魁賢弟。
” 夫婦二人正在贊揚那卷文字,隻見禦妹花如玉來到郡主房中,見郡馬也在這裡,便道:“姊夫,今日舍弟逢春來與妹子說,主上的賜第落成多日,家母現已抵京,要同進新屋。
妹子已到伯父伯母處辭行過了,特來辭謝姊夫、姊姊。
”說着,便
蒼氏便請郡主坐了首席,郡主再三謙遜,蒼氏又推禦妹坐了二位。
蒼氏母女對坐相陪。
丫環在旁斟酒。
當下酒過三巡,食供五味,鳳英敬酒、敬菜,甚是殷勤。
蒼氏又看那郡主,也是生得眉清目秀,齒白唇紅,粉膩脂香,濃妝豔裹。
姊妹三人比較起來,要算禦妹第一,郡主第二,鳳英第三。
郡主與禦妹也在那裡看蒼氏,雖是四旬向外,毫無一些年老的氣象,仍是一頭青絲黑發,香油搽的光亮,真可滑倒蒼蠅。
梳着一個時新鬏兒,插支赤金的扁方。
鬓旁許多珠翠,耳墜嵌寶金環,身穿青灰色大襖,下系元色羅裙,裙下露着湖色花繡三寸長的高底弓鞋。
打扮得十分雅談。
臉上濃施脂粉。
腮邊也因抹了西施散,并無一根髭須。
蒼氏對着郡主道:“小女在娘娘府上攪擾多時,老身心上甚是不安。
”郡主道:“伯母何須客套?咱們姊妹情同骨肉,脫略形迹。
”如玉道:“侄女也在蕙芳阿姊府上住了許久了”。
蒼氏道:“難得你們姊妹如此多情。
”當下談談說說,天将傍晚。
蕙勞、如玉起身告别。
蒼氏、鳳英挽留不住,雙雙送至大廳。
郡主、禦妹登辇回府不題。
且說蒼氏同女兒進内,稱贊那郡主的多情,尤愛那禦妹生得美麗,“若得與孩兒配為夫婦,老身也心滿意足的了”。
鳳英道:“阿母休得生此妄想。
阿弟是個一介書生,他是當今國主的禦妹,安能配得上來?除非阿弟取中狀頭,或者如玉姊姊的阿母肯與咱們對親。
”蒼氏太君便喚占魁公子進來道:“孩兒,你看花家阿姊生得容貌如何?”公子道:“阿母,據孩兒看來,女兒國内的女子,像如玉姊姊的樣兒,也算得出類拔萃了。
”蒼氏又道:“孩兒,你好好的用功,若來年中得狀頭,央媒去花府求親。
配與孩兒做妻子,你可願意麼?”公子笑道:“如此佳人,孩兒怎麼不願意?隻恐他們不肯允許耳。
”蒼氏道:“孩兒一舉成名,做娘的定要娶他來做媳婦便了。
”公子其是歡喜。
自此日夜勤功。
有時朋友人家請他去會文,俱要推他獨步,真是雕龍技擅,倚馬才高,譽重京師,才名大噪。
若在天朝地方,也算得是個閨閣奇才,雖史幽探、哀萃芳這兩位才女能繹蘇氏回文詩,其才真可與颉颃,這且不表。
且說鎮遠侯枝蘭音郡馬,一日朝罷回府,寬去朝服,自有家童渝茗焚香,在書房中伺候。
蘭音便将前日同僚托閱文會的課卷取出批改,圈圈點點,筆不停揮。
不一時,早把數十本卷子都已批改好了,評定名次。
隻見拔取的第一卷寫着: 讀王符《潛夫論》 蓋自風塵之賞識,未許妄邀;月旦之品評,天關強緻。
精心向學,非徒騰茂實于紫庭;笃志闇修,讵為蜚英聲于黃序。
舉于多曷貴?可貴者轶類之姿;遁于野匪難,所難者出群之概。
乃情既殊夫矯激,而品亦異乎凡庸。
未嘗撫匣劍而悲歌,彈琴寫怨;亦豈仰屋梁而慨歎,掩卷興嗟?則古稱先,差幸素心之有屬;抗言高論,休傷青眼之未逢。
嘯懷風雨之中,早判品流于泾渭;寄傲煙霞之際,久垂聞望于圭璋。
欽令望者若而人,庭貆操植;瞻豐采者幾何輩,陰鶴和希。
何妨抱璞之自甘,奚緻遺珠之生憾?舉念同茲顧慮,觀我宜詳;扪衷共此旁皇,責人勿重。
以彼驺鳴罔聽,掄材而冀棫之芃;蟻慕徒殷,連茹而希茅之拔者:其務宦遊。
與持耿介,相去奚啻天淵哉!竊嘗讀王符《潛夫論》,而不禁佩服勿谖焉。
遇啬雲龍,胡為炫玉而售?光埋霧豹,自堪善刀而藏。
課諸退省之餘,已見挾持之有具,驗諸進修之地,足征砥砺之非虛。
贻學術于千秋,步趨悉準;立修名于一世,執守無虧。
夫誰謂世有冥鴻,空負江東之秀;時無市駿,虛生冀北之良欤? 蘭音把這本卷子反複細看,真覺得枕經胙史,博古通今,筆緻非凡。
他日廷試,狀頭定屬此人。
及看卷後記一個“梅”字,心中暗暗想道:“這本卷子,莫非梅鳳英姨妹的兄弟麼?”看畢就将卷子籠在袖中,坐上擡身,靴聲秃秃,一徑來到郡主的香房。
郡主起身迎接,蘭音道:“娘娘,今日下官看閱文會的課卷,内有一本,詞華富麗,轶倫超群,不知可是梅家姨妹的兄弟麼?”郡主道:“郡馬何以見得?”蘭音便将卷子取出,送與郡主。
郡主接來,展開讀了一過,真是有美畢臻,無懈可擊。
反複細看,方知卷後有一個“梅”字的記認。
便道:“郡馬猜的不錯,正是占魁賢弟。
” 夫婦二人正在贊揚那卷文字,隻見禦妹花如玉來到郡主房中,見郡馬也在這裡,便道:“姊夫,今日舍弟逢春來與妹子說,主上的賜第落成多日,家母現已抵京,要同進新屋。
妹子已到伯父伯母處辭行過了,特來辭謝姊夫、姊姊。
”說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