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江 上
關燈
小
中
大
胥無言,漁夫無語,岸上的談話聲也漸漸遠了,耳邊隻有和諧的橹聲,以及水上的泡沫随起随滅的聲音。
船到江中央,紅日已經沉沒,沉沒在西方的故鄉。
江上刮來微風,水流也變得急驟了。
子胥對着這滔滔不斷的流水,心頭閃了幾閃的是遠古的洪水時代,治水的大禹怎樣用他的勤勞與智慧,把魚引入深淵,讓人平靜地住在陸地上。
&mdash&mdash他又想這江裡的水是從郢城那裡流來的,但是這裡的江比郢城那裡寬廣得多了。
他立在船頭,身影映在水裡,好像又回到那城,因為那裡的樓台也會照映在這同一的水裡。
他望着江水發呆,不知這裡邊含有多少故鄉流離失所的人的眼淚。
父親的哥哥的屍體無人埋葬,也許早已被人抛入江心;他們得不到祭享的魂靈,想必正在這月夜的江上出沒。
郢城裡的王公們都還在享受所謂眼前的升平,誰知道這時正有一個人在遙遠的江上準備着一個工作,想把那污穢的城市洗刷一次呢。
子胥的心随着月光膨脹起來,但是從那城市裡傳不來一點聲音,除卻江水是從那裡流來的&hellip&hellip 他再看那漁夫有時擡起頭望望遠方,有時低下頭看看江水,心境是多麼平坦。
他是水上生的,水上長的,将來還要在水上死去。
他隻知道水裡什麼地方有礁石,卻不知人世上什麼地方艱險。
子胥在他眼裡是怎樣一個人呢?一個不知從何處來、又不知向哪裡去的遠方的行人罷了。
他絕不會感到,子胥抱着多麼沉重的一顆心;如果他感到一些,他的船在水上也許就不會這樣葉子一般地輕漂了。
但是子胥,卻覺得這漁夫是他流亡以來所遇到的惟一的恩人,關于子胥,他雖一無所知,可是這引渡的恩惠有多麼博大,尤其是那兩首歌是如何正恰中子胥的運命。
怕隻有最親密的朋友才唱得出這樣深切感人的歌詞,而這歌詞卻又吐自一個異鄉的、素不相識的人的口裡。
船緩緩地前進着。
兩人在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一個整日整夜浸在血的仇恨裡,一個疏散于清淡的雲水之鄉。
他看那漁夫搖橹的姿态,他享受到一些從來不曾體驗過的柔情。
往日的心總是箭一般地急,這時卻惟恐把這段江水渡完,希望能多麼久便多麼久與漁夫共同領會這美好的時刻。
黃昏後,江水變成了銀河,月光顯出它妩媚的威力,一切都更柔和了。
對面的江岸,越來越近,船最後不能不靠岸停住,子胥深感又将要踏上陸地,回到他的現實,同時又不能不和那漁夫分離。
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怎麼能一開口就稱他朋友呢?船靠岸了,子胥走下船,口裡有些嗫嚅,但他最後不得不開口: &ldquo朋友。
&rdquo漁夫聽到這兩個字,并不驚奇,因為他把這當作江湖上一般的稱呼,但是在子胥心裡,它卻含有這字的根本的意義。
&ldquo我把什麼留給你作紀念呢?&rdquo漁夫倒有些驚奇了。
這時子胥已經解下他的劍,捧在漁夫的面前。
漁夫吓得倒退了兩步,他說:&ldquo我,江上的人,要這有什麼用呢?&rdquo &ldquo這是我家傳的寶物,我佩帶它将及十年了。
&rdquo &ldquo你要拿這當作報酬嗎?我把你渡過江來,這值得什麼報酬呢?&rdquo漁夫的生活是有限的,江水給他的生活劃了一個界限;他常常看見陸地上有些行人,不知他們為什麼離鄉背井要走得那麼遠。
既然遠行,山水就成為他們的阻礙;他看慣了走到江邊過不來的行人,是多麼苦惱!他于是立下志願,隻要一有閑暇,就把那樣的人順便渡過來。
因為他引渡那些阻于大江的辛苦的行人的時刻多半在晚間,所以就即景生情,唱出那樣的歌曲。
漁夫把這番心意縮成一句不關重要的話:&ldquo這值得什麼報酬呢?&rdquo 這兩個人的世界不同,心境更不同。
子胥半吞半吐地說:&ldquo你渡我過了江,同時也渡過了我的仇恨。
将來說不定會有那麼一天,你再渡我回去。
&rdquo漁夫聽了這句話,一點也不懂,子胥看見月光下漁夫滿頭的銀發,他蒙眬的眼睛好像在說:&ldquo我不能期待了。
&rdquo這話,漁夫自然說不出,他隻撥轉船頭,向下遊駛去。
子胥獨自立在江邊,進退失據,望着那隻船越走越遠了,最後他才自言自語地說:&ldquo你這無名的朋友,我現在空空地讓你在我的面前消逝了,将來我卻還要尋找你,不管是找到你的船,或是你的墳墓。
&rdquo 他再一看他手中的劍,覺得這劍已經不是他自己的了:他好像是在替一個永久難忘的朋友保留着這隻劍。
船到江中央,紅日已經沉沒,沉沒在西方的故鄉。
江上刮來微風,水流也變得急驟了。
子胥對着這滔滔不斷的流水,心頭閃了幾閃的是遠古的洪水時代,治水的大禹怎樣用他的勤勞與智慧,把魚引入深淵,讓人平靜地住在陸地上。
&mdash&mdash他又想這江裡的水是從郢城那裡流來的,但是這裡的江比郢城那裡寬廣得多了。
他立在船頭,身影映在水裡,好像又回到那城,因為那裡的樓台也會照映在這同一的水裡。
他望着江水發呆,不知這裡邊含有多少故鄉流離失所的人的眼淚。
父親的哥哥的屍體無人埋葬,也許早已被人抛入江心;他們得不到祭享的魂靈,想必正在這月夜的江上出沒。
郢城裡的王公們都還在享受所謂眼前的升平,誰知道這時正有一個人在遙遠的江上準備着一個工作,想把那污穢的城市洗刷一次呢。
子胥的心随着月光膨脹起來,但是從那城市裡傳不來一點聲音,除卻江水是從那裡流來的&hellip&hellip 他再看那漁夫有時擡起頭望望遠方,有時低下頭看看江水,心境是多麼平坦。
他是水上生的,水上長的,将來還要在水上死去。
他隻知道水裡什麼地方有礁石,卻不知人世上什麼地方艱險。
子胥在他眼裡是怎樣一個人呢?一個不知從何處來、又不知向哪裡去的遠方的行人罷了。
他絕不會感到,子胥抱着多麼沉重的一顆心;如果他感到一些,他的船在水上也許就不會這樣葉子一般地輕漂了。
但是子胥,卻覺得這漁夫是他流亡以來所遇到的惟一的恩人,關于子胥,他雖一無所知,可是這引渡的恩惠有多麼博大,尤其是那兩首歌是如何正恰中子胥的運命。
怕隻有最親密的朋友才唱得出這樣深切感人的歌詞,而這歌詞卻又吐自一個異鄉的、素不相識的人的口裡。
船緩緩地前進着。
兩人在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一個整日整夜浸在血的仇恨裡,一個疏散于清淡的雲水之鄉。
他看那漁夫搖橹的姿态,他享受到一些從來不曾體驗過的柔情。
往日的心總是箭一般地急,這時卻惟恐把這段江水渡完,希望能多麼久便多麼久與漁夫共同領會這美好的時刻。
黃昏後,江水變成了銀河,月光顯出它妩媚的威力,一切都更柔和了。
對面的江岸,越來越近,船最後不能不靠岸停住,子胥深感又将要踏上陸地,回到他的現實,同時又不能不和那漁夫分離。
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怎麼能一開口就稱他朋友呢?船靠岸了,子胥走下船,口裡有些嗫嚅,但他最後不得不開口: &ldquo朋友。
&rdquo漁夫聽到這兩個字,并不驚奇,因為他把這當作江湖上一般的稱呼,但是在子胥心裡,它卻含有這字的根本的意義。
&ldquo我把什麼留給你作紀念呢?&rdquo漁夫倒有些驚奇了。
這時子胥已經解下他的劍,捧在漁夫的面前。
漁夫吓得倒退了兩步,他說:&ldquo我,江上的人,要這有什麼用呢?&rdquo &ldquo這是我家傳的寶物,我佩帶它将及十年了。
&rdquo &ldquo你要拿這當作報酬嗎?我把你渡過江來,這值得什麼報酬呢?&rdquo漁夫的生活是有限的,江水給他的生活劃了一個界限;他常常看見陸地上有些行人,不知他們為什麼離鄉背井要走得那麼遠。
既然遠行,山水就成為他們的阻礙;他看慣了走到江邊過不來的行人,是多麼苦惱!他于是立下志願,隻要一有閑暇,就把那樣的人順便渡過來。
因為他引渡那些阻于大江的辛苦的行人的時刻多半在晚間,所以就即景生情,唱出那樣的歌曲。
漁夫把這番心意縮成一句不關重要的話:&ldquo這值得什麼報酬呢?&rdquo 這兩個人的世界不同,心境更不同。
子胥半吞半吐地說:&ldquo你渡我過了江,同時也渡過了我的仇恨。
将來說不定會有那麼一天,你再渡我回去。
&rdquo漁夫聽了這句話,一點也不懂,子胥看見月光下漁夫滿頭的銀發,他蒙眬的眼睛好像在說:&ldquo我不能期待了。
&rdquo這話,漁夫自然說不出,他隻撥轉船頭,向下遊駛去。
子胥獨自立在江邊,進退失據,望着那隻船越走越遠了,最後他才自言自語地說:&ldquo你這無名的朋友,我現在空空地讓你在我的面前消逝了,将來我卻還要尋找你,不管是找到你的船,或是你的墳墓。
&rdquo 他再一看他手中的劍,覺得這劍已經不是他自己的了:他好像是在替一個永久難忘的朋友保留着這隻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