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臨危深情
關燈
小
中
大
“噗噗”兩聲悶響,雙刃相交兩次,枯藤怪姥隻感到從杖身傳來的渾雄反震力,兇猛地直震内腑,兩膀如受巨錘撞擊,真氣一陣浮動,硬生生被震退了兩丈餘。
“糟了!”她心中暗叫,山藤杖仍未收回,人未站穩,可是對方已如影随形追到,叱聲入耳道:“你死期到了。
”叱聲傳到,劍影已漫天徹地湧到。
正危急間,紅影與紫影突現,傳來華山紫鳳的焦急叫喚聲,聲調不隻焦急也包含祈求: “大姐姐,請手下留情。
” 枯藤怪姥一面暴退,一面拚全力自救,山藤杖貼身推架,在間不容發中連錯五劍,第六劍已從她的右方锲入,想沉杖推劍已不可能了,她自己還無法站穩身軀,即使想扭身閃避也力不從心,眼看要濺血劍下,華山紫鳳的焦急叫聲傳到。
石室姹女心中一軟,猛地向外撇劍。
她對華山紫鳳極為疼愛,不願傷了小妹妹的心,劍向外撇,人已向左後方飛掠八尺外,身形倏止。
“嗤”一聲厲嘯傳出,枯藤怪姥的右胸衣外側,開了一條半尺長裂縫,幸而未傷皮肉。
老太婆驚出一身汗,退出丈外站住了,臉上泛灰,額上大汗如雨,手中的山藤杖緩緩下垂怔在那兒。
紫影一閃即至,驚叫聲又到:“師父……”随着叫聲,華山紫鳳匐伏在老太婆的腳前,傷心地放聲大哭。
枯藤怪姥渾身激動得不住顫抖,伸出顫巍巍的左手,緩緩伸向華山紫鳳的右肩,顫聲叫:“孩子,真是你麼?真是……” 她丢了山藤杖,突然将華山紫鳳抱入懷中,輕喚道:“孩子,别哭,師父從未見你哭過,你定然受了天大的委屈。
告訴師父吧,孩子。
” 這時,所有的人全到了。
陰陽老怪輕搖着她的團扇,徐徐發話道:“老太婆,你聽我說,你的徒兒所受的委屈雖算不了什麼,但怨恨難消,我,陰陽老怪孟重光。
且将她的事對你細說重頭。
她今後的行止,如果你想伸手并無不可,但須聽我妥為安排。
走,且到天池山找地方憩息再說不遲。
” 一行人覓路直奔天池山,冉冉而去。
在大雷池水中,一葉扁舟載着君珂和碧瑤,船輕水急,順流而下大江。
他倆一早離開鬼洲,泳向池岸,雇到一葉扁舟,向大江飛駛。
而十一艘大官船,已在淩晨進入了三省交界處的江面,駛向彭澤。
向小孤山急航,風帆吃飽了風,浩浩蕩蕩魚貫上航。
小舟到了望江縣附近大雷口左岸。
艙面,君珂和碧瑤并肩而坐,凝視着江面的點點帆影,兩人臉上的神色皆帶有淡淡薄愁。
“小妹,你該在望江縣上岸了。
”君珂幽幽地說。
“我不走。
”她堅決地拒絕。
“那怎成?”他苦笑地問。
“不管如何,我要和你并肩應付未來的劫難。
” “不成!”他斬釘截鐵地斷然拒絕,又道:“小妹,聽愚兄的話,我不能讓你卷入江湖兇殺的漩渦之中,絕不能讓你随我涉險。
小妹,我想拜托你替我辦一件要事。
” “你,就是想遣我走。
”她幽怨地答。
“小妹.我的心意希望你能明白、諒解。
我請你走一趟湖廣,禀明我爹爹,說彭恩公已出任施州衛指揮使,希望爹能在八月十五日之前趕到施州接替我的保護重責。
請勿将我與青城練氣士的死約會說出,免得爹擔心。
” 姑娘聽他說完,心中暗自沉吟,忖道:“距會期還有五個多月,我何不先到湖廣将經過告訴他爹爹?跟着他成不了事,他太過固執,定然單人隻劍跑到青城應約,怎成?我得設法通知四明怪客和銀河鈎翁王老爺子才行,為他盡一分心力。
” 她心中打定了主意,便說:“好吧,我将盡所能替你得信傳到。
你隻身行走江湖,江湖波詭雲谲,處處兇險,希望你多加小心珍攝。
” “小妹,謝謝你的關注。
” 小舟在望江碼頭靠岸,兩人依依惜别,姑娘淚灑胸襟,一聲哽咽的珍重,忍住心頭哀傷,灑開大步走了。
君珂的小舟重新上航,駛向彭澤縣。
距彭澤一百二十裡,馬當山橫枕大江。
江風被山所阻,形成猛烈的回風,波浪洶湧。
小舟下了帆,在洶湧的波濤中,猛烈地颠簸不定,十分兇險。
剛繞過山嘴,便看到上遊遠處,波濤澎湃之中,五條中型貨船在互相以全速相撞,人影飛騰殺聲如雷,慘叫聲驚心動魄。
君珂一眼便看出那是水上英雄在拚老命,便向船夥計叫:“靠岸,先避一避。
” 五名船夥計早驚得心膽俱裂,不用叫,已經将船向南岸拚命靠。
在這兒向左一繞,風浪雖猛但水應高,倒還容易操槳。
小舟在風浪中飄搖,江水将艙面全濺濕了,好不容易到了岸旁,衆人全喘過一口大氣。
官道從馬當山的南面穿過,在這兒靠江邊向南一折。
真巧,官道上出現了兩個人影。
小舟距岸不過十來尺,君可眼尖,一眼便看出兩人正是獨劍擎天和雙尾蠍師徒倆。
雙尾蠍眼力也夠高明,已看出艙面上的少年是君珂,倏然止步叫:“林老弟,别來無恙。
” 君珂也亮聲叫:“是立晖兄和馮老前輩麼?小可剛由雷池鬼洲來。
” “哦!林兄是救那兩位姑娘麼?” “正是。
兩位池州的事怎樣了?” “兔崽子們都溜了,正點子正和銀劍白龍的手下沿途拚命,熱鬧着哩。
長江三蛟的大蛟翻江神蛟于子飛,在東流江面失風,陰溝裡翻船,死了上百條好漢,黑龍幫的狗東西,也死傷上百之多。
” “他們為何要黑吃黑?”君珂訝然問。
“咦!你不知道?” “小可一概不知,立晖兄可否見告?” “他們是為了從池州上航的十一艘官船上的油水,以緻水火不容。
林兄,如果有興,何不前往開開眼界?” 說是為了十一艘官船,君珂吃了一驚,急問道:“他們要在何處下手?” “在九江下遊桑落洲附近,官船約在五更初到達那兒。
” “糟!來不及了。
”君珂變色地叫。
“來得及,如果坐船,自然太慢,從這兒走陸路,四更天便可趕到九江府。
”” 君珂猛然醒悟,向船夥計大叫:“靠岸,快。
” 小舟迅疾地駛向岸旁,相距五六丈,君珂已飛躍登岸,向獨掌擎天遙遙行禮,說:“小可先走一步,恕罪。
” 聲落,人如星飛電射,瞬即遠出二三十丈外去了。
獨劍擎天一驚說:“立晖,這小夥子的輕功造詣超凡入聖。
可怕。
” “禀師父,他如不與我們為敵,并不可怕。
”立晖信口答。
“他來去匆匆,不知有何要事待辦?費解。
” “也許也是為了十一艘官船哩。
” “廢話,這小夥子不是這種人,我們追。
” 說追便追,師徒倆像勁矢離弦,放開腳程全力急趕,可是愈趕愈遠,三五裡之後,前面已看不到君珂的背影了。
師徒倆愈追愈心驚,被君珂的造詣鎮住了。
九江府城中,群雄畢集,江湖朋友聞風而至,雙方的朋友也蜂湧而來。
可是,銀劍白龍卻在桑落洲旁一艘大船中養傷,不在九江府,在九江府接待朋友的人,是他的父親寒風掌冷沛年,和千手如來的拜弟黑虎陶高。
黑虎陶高乃是九江三姓的大族之一。
祖居牯牛嶺北面。
早年李胡子在荊襄造反,這家夥便是窮兇惡極的巨盜和幫兇,李胡子敗亡,他溜得快,幸而逃得性命,躲在家中納福避禍。
黑虎陶高與金刀桑爺忝在近鄰,雙方交情深厚,加以金刀桑爺與寒風掌有八拜的交情,而且寒風掌目下是千手如來手下的紅人,有他兩人出面,大事定矣。
牯牛嶺陶家的接待處所,負責迎送江湖中一等一的好漢,所以十分秘密。
浙西三妖雖則神通廣大,仍未能将黑虎的巢穴找出。
浙西三妖心狠手辣,辦起事來十分周密,幹得幹淨俐落,不留半個活口。
九江府附近接二連三發生離奇血案,屍骨全被化屍毒所毀,銀劍白龍所安排下的密窟,先後被連根拔除。
由于與黑龍幫正式翻臉沖突,先前尚懷疑是黑龍幫所下的毒手。
可是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血案發生前,附近的人皆發現有各式打扮的詭異女人,在血案發生處左近出沒,血案發生後,那些女人卻又蹤迹不見。
在老江湖加以合理的假設和揣測下,那些鬼女人不無嫌疑,可是真要代那些古怪女人的行蹤,卻又音訊毫無,平白在九江府消失,大概早已鴻飛冥冥了。
她們真消失了麼?沒有,她們神出鬼沒,已經秘密地到了桑落洲附近了。
桑落洲下遊附近,早年本有九條河道,可是目下已有三條河道淤塞,隻剩下六條了,另三條有一條仍有水迹,其餘兩條已變滄海為桑田,毫無痕迹可尋啦! 在桑落洲附近,各式各樣的大小船隻,藏匿在枯葦之中,如不進入搜查,是無法找到船隻的,枯葦太深了。
從九江府到池州,全程五百八十裡,水陸兩路風雨飄搖,血腥處處.雙方的人已大量湧到,第三勢力亦滲入從中取利,血案此起彼落。
十一艘大官船揚帆上航,船行似箭,晝夜兼程,人暮時分駛入湖口縣界。
二更正,官船浩浩蕩蕩越過彭蠡湖口,向桑落洲左側航道駛去,比預定航程時辰,提前了一個更次。
在十一艘大官船之後。
三艘輕快的木船緊跟不舍,插了五支兒臂粗的大香,燃燒得極旺,燈杆上,一盞白色的夜航燈高懸桅頂,還多了一盞與衆不同的紅色氣死風燈,在夜幕中不住搖曳。
前六艘大船,是王知府的寶舟。
按理,彭勝安的官比知府大,他的船該走在前面。
但彭勝安為人随和,朝廷重文輕武。
他客氣,讓王知府先行,王知府到四川就任,水程遠嘛。
正走間,第四艘大船左右兩舷,傳出一些輕微水響,五個赤條條的人影,已壁虎似的爬上了舷闆,閃入艙壁暗影中。
第三艘大船也上了五條穿黑綢水靠的人影。
第二艘也上了人。
第七艘也出現了黑影。
第十艘人影又現。
第六艘上,有一名護兵大概内急了,睡意朦胧出艙,他不到後艙面方便,跨出舷闆手扶艙壁另一手拉開褲子便将大屁股向外湊,口中喃喃地咒罵:“他娘的,大概吃多了狗肉,五髒廟壞了,大晚間鬧肚子,真不是滋味……” 話未完,“嘩啦啦”聲中,稀大便往水裡倒。
巧極,一個黑影剛冒出水面,用手中短鈎勾住了舷闆,要爬上船舷,又臭又稀的大糞淋了他一頭一臉。
水上的黑影吃了一驚,奇臭的木犀香他怎能不知?一陣惡心,幾乎使他鈎不住舷闆,他猛擡頭,正好看見護兵的大屁股,距他的頂門不足兩尺。
水中黑影無名火起,拔出腰中的分水刺,咬牙切齒向上一送,“嗤”一聲恰從護兵的肛門刺入,沒入一尺以上。
“哎……”護兵叫了一聲,“噗通”一聲,水花四濺。
艙内一燈如豆,二更末三更初,坐船沒地方可逛,晚間都不想睡,十餘名護軍正和知府大人的親随,在艙中擲骰子豪賭,而隔艙中,卻鼾聲如雷。
舵樓中,老舵手與兩名壯年夥計,分别控制着帆索和大舵,聚精會神不敢絲毫大意。
江風凜冽,夜黑如墨,雙目雖看不清艙面的人影,但護兵落水的聲音卻是清晰可聞。
老舵工見多識廣,聽到水聲便脫口輕叫:“糟!有客人落水。
” 身左控帆索的船夫一怔,說:“咦!恐怕不是人。
” “是的,定然是人,你不聽見剛才有開艙門的聲音麼?麻煩大了。
” “是人怎沒聽到呼救的聲音?”船夫仍然不信。
“不會水的人落水便沉,江流太急,不會有呼救聲的。
快,下帆,招呼夥計準備救人。
” 老舵工話剛說完,船夥計還來不及扯動帆索,舵樓門口人影疾閃,上來了三個身穿黑油綢水靠的人,一個個目光炯炯,手中分水刀發出隐隐光華,隻瞬息間,便占住了舵樓内外,為首的人伸出分水刀,用低沉的嗓音低叱:“不可聲張
“糟了!”她心中暗叫,山藤杖仍未收回,人未站穩,可是對方已如影随形追到,叱聲入耳道:“你死期到了。
”叱聲傳到,劍影已漫天徹地湧到。
正危急間,紅影與紫影突現,傳來華山紫鳳的焦急叫喚聲,聲調不隻焦急也包含祈求: “大姐姐,請手下留情。
” 枯藤怪姥一面暴退,一面拚全力自救,山藤杖貼身推架,在間不容發中連錯五劍,第六劍已從她的右方锲入,想沉杖推劍已不可能了,她自己還無法站穩身軀,即使想扭身閃避也力不從心,眼看要濺血劍下,華山紫鳳的焦急叫聲傳到。
石室姹女心中一軟,猛地向外撇劍。
她對華山紫鳳極為疼愛,不願傷了小妹妹的心,劍向外撇,人已向左後方飛掠八尺外,身形倏止。
“嗤”一聲厲嘯傳出,枯藤怪姥的右胸衣外側,開了一條半尺長裂縫,幸而未傷皮肉。
老太婆驚出一身汗,退出丈外站住了,臉上泛灰,額上大汗如雨,手中的山藤杖緩緩下垂怔在那兒。
紫影一閃即至,驚叫聲又到:“師父……”随着叫聲,華山紫鳳匐伏在老太婆的腳前,傷心地放聲大哭。
枯藤怪姥渾身激動得不住顫抖,伸出顫巍巍的左手,緩緩伸向華山紫鳳的右肩,顫聲叫:“孩子,真是你麼?真是……” 她丢了山藤杖,突然将華山紫鳳抱入懷中,輕喚道:“孩子,别哭,師父從未見你哭過,你定然受了天大的委屈。
告訴師父吧,孩子。
” 這時,所有的人全到了。
陰陽老怪輕搖着她的團扇,徐徐發話道:“老太婆,你聽我說,你的徒兒所受的委屈雖算不了什麼,但怨恨難消,我,陰陽老怪孟重光。
且将她的事對你細說重頭。
她今後的行止,如果你想伸手并無不可,但須聽我妥為安排。
走,且到天池山找地方憩息再說不遲。
” 一行人覓路直奔天池山,冉冉而去。
在大雷池水中,一葉扁舟載着君珂和碧瑤,船輕水急,順流而下大江。
他倆一早離開鬼洲,泳向池岸,雇到一葉扁舟,向大江飛駛。
而十一艘大官船,已在淩晨進入了三省交界處的江面,駛向彭澤。
向小孤山急航,風帆吃飽了風,浩浩蕩蕩魚貫上航。
小舟到了望江縣附近大雷口左岸。
艙面,君珂和碧瑤并肩而坐,凝視着江面的點點帆影,兩人臉上的神色皆帶有淡淡薄愁。
“小妹,你該在望江縣上岸了。
”君珂幽幽地說。
“我不走。
”她堅決地拒絕。
“那怎成?”他苦笑地問。
“不管如何,我要和你并肩應付未來的劫難。
” “不成!”他斬釘截鐵地斷然拒絕,又道:“小妹,聽愚兄的話,我不能讓你卷入江湖兇殺的漩渦之中,絕不能讓你随我涉險。
小妹,我想拜托你替我辦一件要事。
” “你,就是想遣我走。
”她幽怨地答。
“小妹.我的心意希望你能明白、諒解。
我請你走一趟湖廣,禀明我爹爹,說彭恩公已出任施州衛指揮使,希望爹能在八月十五日之前趕到施州接替我的保護重責。
請勿将我與青城練氣士的死約會說出,免得爹擔心。
” 姑娘聽他說完,心中暗自沉吟,忖道:“距會期還有五個多月,我何不先到湖廣将經過告訴他爹爹?跟着他成不了事,他太過固執,定然單人隻劍跑到青城應約,怎成?我得設法通知四明怪客和銀河鈎翁王老爺子才行,為他盡一分心力。
” 她心中打定了主意,便說:“好吧,我将盡所能替你得信傳到。
你隻身行走江湖,江湖波詭雲谲,處處兇險,希望你多加小心珍攝。
” “小妹,謝謝你的關注。
” 小舟在望江碼頭靠岸,兩人依依惜别,姑娘淚灑胸襟,一聲哽咽的珍重,忍住心頭哀傷,灑開大步走了。
君珂的小舟重新上航,駛向彭澤縣。
距彭澤一百二十裡,馬當山橫枕大江。
江風被山所阻,形成猛烈的回風,波浪洶湧。
小舟下了帆,在洶湧的波濤中,猛烈地颠簸不定,十分兇險。
剛繞過山嘴,便看到上遊遠處,波濤澎湃之中,五條中型貨船在互相以全速相撞,人影飛騰殺聲如雷,慘叫聲驚心動魄。
君珂一眼便看出那是水上英雄在拚老命,便向船夥計叫:“靠岸,先避一避。
” 五名船夥計早驚得心膽俱裂,不用叫,已經将船向南岸拚命靠。
在這兒向左一繞,風浪雖猛但水應高,倒還容易操槳。
小舟在風浪中飄搖,江水将艙面全濺濕了,好不容易到了岸旁,衆人全喘過一口大氣。
官道從馬當山的南面穿過,在這兒靠江邊向南一折。
真巧,官道上出現了兩個人影。
小舟距岸不過十來尺,君可眼尖,一眼便看出兩人正是獨劍擎天和雙尾蠍師徒倆。
雙尾蠍眼力也夠高明,已看出艙面上的少年是君珂,倏然止步叫:“林老弟,别來無恙。
” 君珂也亮聲叫:“是立晖兄和馮老前輩麼?小可剛由雷池鬼洲來。
” “哦!林兄是救那兩位姑娘麼?” “正是。
兩位池州的事怎樣了?” “兔崽子們都溜了,正點子正和銀劍白龍的手下沿途拚命,熱鬧着哩。
長江三蛟的大蛟翻江神蛟于子飛,在東流江面失風,陰溝裡翻船,死了上百條好漢,黑龍幫的狗東西,也死傷上百之多。
” “他們為何要黑吃黑?”君珂訝然問。
“咦!你不知道?” “小可一概不知,立晖兄可否見告?” “他們是為了從池州上航的十一艘官船上的油水,以緻水火不容。
林兄,如果有興,何不前往開開眼界?” 說是為了十一艘官船,君珂吃了一驚,急問道:“他們要在何處下手?” “在九江下遊桑落洲附近,官船約在五更初到達那兒。
” “糟!來不及了。
”君珂變色地叫。
“來得及,如果坐船,自然太慢,從這兒走陸路,四更天便可趕到九江府。
”” 君珂猛然醒悟,向船夥計大叫:“靠岸,快。
” 小舟迅疾地駛向岸旁,相距五六丈,君珂已飛躍登岸,向獨掌擎天遙遙行禮,說:“小可先走一步,恕罪。
” 聲落,人如星飛電射,瞬即遠出二三十丈外去了。
獨劍擎天一驚說:“立晖,這小夥子的輕功造詣超凡入聖。
可怕。
” “禀師父,他如不與我們為敵,并不可怕。
”立晖信口答。
“他來去匆匆,不知有何要事待辦?費解。
” “也許也是為了十一艘官船哩。
” “廢話,這小夥子不是這種人,我們追。
” 說追便追,師徒倆像勁矢離弦,放開腳程全力急趕,可是愈趕愈遠,三五裡之後,前面已看不到君珂的背影了。
師徒倆愈追愈心驚,被君珂的造詣鎮住了。
九江府城中,群雄畢集,江湖朋友聞風而至,雙方的朋友也蜂湧而來。
可是,銀劍白龍卻在桑落洲旁一艘大船中養傷,不在九江府,在九江府接待朋友的人,是他的父親寒風掌冷沛年,和千手如來的拜弟黑虎陶高。
黑虎陶高乃是九江三姓的大族之一。
祖居牯牛嶺北面。
早年李胡子在荊襄造反,這家夥便是窮兇惡極的巨盜和幫兇,李胡子敗亡,他溜得快,幸而逃得性命,躲在家中納福避禍。
黑虎陶高與金刀桑爺忝在近鄰,雙方交情深厚,加以金刀桑爺與寒風掌有八拜的交情,而且寒風掌目下是千手如來手下的紅人,有他兩人出面,大事定矣。
牯牛嶺陶家的接待處所,負責迎送江湖中一等一的好漢,所以十分秘密。
浙西三妖雖則神通廣大,仍未能将黑虎的巢穴找出。
浙西三妖心狠手辣,辦起事來十分周密,幹得幹淨俐落,不留半個活口。
九江府附近接二連三發生離奇血案,屍骨全被化屍毒所毀,銀劍白龍所安排下的密窟,先後被連根拔除。
由于與黑龍幫正式翻臉沖突,先前尚懷疑是黑龍幫所下的毒手。
可是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血案發生前,附近的人皆發現有各式打扮的詭異女人,在血案發生處左近出沒,血案發生後,那些女人卻又蹤迹不見。
在老江湖加以合理的假設和揣測下,那些鬼女人不無嫌疑,可是真要代那些古怪女人的行蹤,卻又音訊毫無,平白在九江府消失,大概早已鴻飛冥冥了。
她們真消失了麼?沒有,她們神出鬼沒,已經秘密地到了桑落洲附近了。
桑落洲下遊附近,早年本有九條河道,可是目下已有三條河道淤塞,隻剩下六條了,另三條有一條仍有水迹,其餘兩條已變滄海為桑田,毫無痕迹可尋啦! 在桑落洲附近,各式各樣的大小船隻,藏匿在枯葦之中,如不進入搜查,是無法找到船隻的,枯葦太深了。
從九江府到池州,全程五百八十裡,水陸兩路風雨飄搖,血腥處處.雙方的人已大量湧到,第三勢力亦滲入從中取利,血案此起彼落。
十一艘大官船揚帆上航,船行似箭,晝夜兼程,人暮時分駛入湖口縣界。
二更正,官船浩浩蕩蕩越過彭蠡湖口,向桑落洲左側航道駛去,比預定航程時辰,提前了一個更次。
在十一艘大官船之後。
三艘輕快的木船緊跟不舍,插了五支兒臂粗的大香,燃燒得極旺,燈杆上,一盞白色的夜航燈高懸桅頂,還多了一盞與衆不同的紅色氣死風燈,在夜幕中不住搖曳。
前六艘大船,是王知府的寶舟。
按理,彭勝安的官比知府大,他的船該走在前面。
但彭勝安為人随和,朝廷重文輕武。
他客氣,讓王知府先行,王知府到四川就任,水程遠嘛。
正走間,第四艘大船左右兩舷,傳出一些輕微水響,五個赤條條的人影,已壁虎似的爬上了舷闆,閃入艙壁暗影中。
第三艘大船也上了五條穿黑綢水靠的人影。
第二艘也上了人。
第七艘也出現了黑影。
第十艘人影又現。
第六艘上,有一名護兵大概内急了,睡意朦胧出艙,他不到後艙面方便,跨出舷闆手扶艙壁另一手拉開褲子便将大屁股向外湊,口中喃喃地咒罵:“他娘的,大概吃多了狗肉,五髒廟壞了,大晚間鬧肚子,真不是滋味……” 話未完,“嘩啦啦”聲中,稀大便往水裡倒。
巧極,一個黑影剛冒出水面,用手中短鈎勾住了舷闆,要爬上船舷,又臭又稀的大糞淋了他一頭一臉。
水上的黑影吃了一驚,奇臭的木犀香他怎能不知?一陣惡心,幾乎使他鈎不住舷闆,他猛擡頭,正好看見護兵的大屁股,距他的頂門不足兩尺。
水中黑影無名火起,拔出腰中的分水刺,咬牙切齒向上一送,“嗤”一聲恰從護兵的肛門刺入,沒入一尺以上。
“哎……”護兵叫了一聲,“噗通”一聲,水花四濺。
艙内一燈如豆,二更末三更初,坐船沒地方可逛,晚間都不想睡,十餘名護軍正和知府大人的親随,在艙中擲骰子豪賭,而隔艙中,卻鼾聲如雷。
舵樓中,老舵手與兩名壯年夥計,分别控制着帆索和大舵,聚精會神不敢絲毫大意。
江風凜冽,夜黑如墨,雙目雖看不清艙面的人影,但護兵落水的聲音卻是清晰可聞。
老舵工見多識廣,聽到水聲便脫口輕叫:“糟!有客人落水。
” 身左控帆索的船夫一怔,說:“咦!恐怕不是人。
” “是的,定然是人,你不聽見剛才有開艙門的聲音麼?麻煩大了。
” “是人怎沒聽到呼救的聲音?”船夫仍然不信。
“不會水的人落水便沉,江流太急,不會有呼救聲的。
快,下帆,招呼夥計準備救人。
” 老舵工話剛說完,船夥計還來不及扯動帆索,舵樓門口人影疾閃,上來了三個身穿黑油綢水靠的人,一個個目光炯炯,手中分水刀發出隐隐光華,隻瞬息間,便占住了舵樓内外,為首的人伸出分水刀,用低沉的嗓音低叱:“不可聲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