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雷池鬼洲
關燈
小
中
大
拉倒。
由于三個巡檢司合管,便互相依賴,也互相推诿,反而形成了真空,誰也不管。
鄱陽湖水不住向江中湧,大江也滾滾而下,這段江面遼闊可知。
波濤也定然洶湧,加上小洲處處易于匿伏,這地方成了冒險家的樂園。
早年,江分為九條河道,不愁無處藏匿。
早些天,江左右已到了不少岔眼人物。
桑落洲和其他幾座小洲上,也泊靠了不少來曆不明的船隻。
按水程,十一艘官船在黃昏時分,可以到九江府靠岸。
這段大江不禁夜航,如果不泊舟,可以直航湖廣地境。
這幾天來,九江府成了藏龍卧虎之地,血案叢生。
當銀劍白龍前腳随着青城煉氣士航入雷池的那天下午,九江府後腳到了一大群千嬌百媚的美嬌娘,不!乃是要頭顱收買人命的女煞星,當然啦!稱她們為女菩薩也并無不可,她們會超度世人,普救衆生。
人死了,也就是得救嘛,用不着挑字眼,找小毛病。
九江府的來頭夠大,曆史源遠流長,說起來難以盡述,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如果有人想考古,他得花一年半載去翻讀古籍,先是地名的變遷沿遞,曆史淵源,也會令人大歎難經。
九江府,那時知道的人不算太多,但如果提起府城後面的廬山和曾被稱為“彭蠡”的鄱陽湖,知道的人可就多了。
玄門方士稱廬山,是依古名叫的,叫它做三天子嶂,也叫天子都,天子都天下共有三座,這是其一。
佛門弟子對廬山更不陌生,高僧惠遠在這兒創下中國化的白蓮宗,算是佛門教派的另一支。
這一支白蓮宗,彌後變了質,流入神秘教派。
本朝初元朝末,演變成了白蓮會,本朝中葉之後,稱白蓮教。
不管是會是教都是白蓮宗的叛徒,根本不是佛門弟子。
是一種非驢非馬的怪産物,野心家的溫床,亡命之徒的托庇所。
這座山不高,古籍上載得荒唐,寰宇記上說是高二千三百六十丈,見鬼!主峰大漢陽山其實隻有一千五百四十三公尺,還不到五百二十丈,古人說廬山沒有主峰,因山峰的高度都差不多。
廬山的得名,據說是在周武王時代,一個姓匡名俗的人,兄弟七人皆好道術,在此山結廬而居,後來得道成仙,人去空廬尚存,所以叫廬山,也叫匡廬,确否,不必深究。
本朝太祖皇帝開國之後,在天下五嶽之外,更尊廬山為廬嶽,将天池寺改為廬嶽廟,來頭更大啦!天下間開始有六嶽了。
所以當時的江湖朋友,稱三山六嶽英雄,沒有人會反對。
廬山既然成為第六嶽,好,既名為嶽,自會潛隐龍蛇。
這裡所指的龍蛇,不是指天池寺的龍魚,和山上的蝮蛇與竹葉青,而是暗偷山中隐伏的草莽英雄和退隐的武林豪傑。
那時,入山的道路共有三條。
所指的“入山”,是指“遊山”而言,武林朋友卻可由任何一處進人,不受拘束。
第一條大道,是從雲峰寺進人天池寺,是北道。
從含鄱口上山,稱南道。
由淨慧寺人山,叫東道。
北道從九江府開始,直抵天池寺。
這條路雖不通大型車輛,卻十分壯觀,因為太祖皇帝尊廬山為嶽,賜禦碑一塊,碑又大又重,不開辟大道,如何運上天池寺?築了道路,恐怕皇帝老爺要前來觀光,不整理堂皇些,北面的九江和南面的南康兩位府大人腦袋不被砍掉才怪。
所以每隔一裡,便建了一座美合美奂的涼亭。
從天池山下望,一座座亭閣迤逦北延,煞是壯觀。
太祖皇帝封廬山為廬嶽,據說其中有一段神話,這與他日後整頓天下廟宇有關。
據說,元末至正二十四年二月,太祖平定了江西駕返金陵,駐駕南昌,晚上做夢,竟然到了廬山古雷音寺,遇上了一頭吊睛白額虎阻道。
正危急間,寺中出來了一個老和尚喝退了猛虎,請皇帝老爺進方丈待茶,茶後又上素齋,齋畢,老和尚取出一本化緣簿,說是正在修建黃金寶殿,請皇帝老爺布施,大發慈悲。
太祖本人出身就是和尚,登時就有點不高興,翻開緣薄一看,怪!上面的留名,竟然是曆代的帝王名諱。
第一位是漢文帝,喜施馬蹄金一萬。
第二位梁武帝,願施雪花銀一萬。
第三位是唐玄宗,施寶珍六鬥……太祖一看施舍的數目字驚人,心中又是不高興,目下行軍作戰,正在鬧窮呢。
怎有許多金銀布施?但面子上難以下台,便信手寫上“朱元璋助銀五千兩。
” 寫是寫了,心中卻在發恨,暗說:“和尚真不是東西,見面便要化緣,我本無心到此,被他騙了許多銀子,日後我登上了大寶,必殺此貪僧,滅盡佛教。
” 朱元璋當年做和尚,想必受了不少窩囊氣,一怒之下,動了殺機,提筆在碧玉門上,留下了一首詩:“手握乾坤殺伐機,威名遠鎮楚江西,清風起處妖氣淨,鐵馬鳴時夜月移。
有志掃除平亂世,無心參悟學菩提,陰陰古木空留意,三嘯長歌過虎溪。
” 他醒來了,原來是南柯一夢,廬山上沒有古雷音寺,他想殺那老和尚卻沒有機會,隻好罷休,反正他早些天在鄱陽湖殺了僞漢六十萬,平定江西南部又殺了二十萬,溜脫了一個老和尚,小事一件。
在大林寺西面,有一個溪流彙成的大池,名叫羅漢洗腳池,簡稱羅漢池,也叫白蓮池。
從池旁壁立的石門下行,一條小徑直入一處山拗中,山坳向陽一面有一幢三進院氣象恢宏的大宅第,座落在林木深處,古木參天中,亭園裡百花吐豔,百鳥争鳴,好一處隐世的好處所。
未牌初,大林寺到了一群奇裝異服,打扮得美如天仙的女施主,過寺門而不入,腳步輕快地走上了通向三進庭院的小徑,銀鈴似的輕笑,令人沉醉的香風,美豔的容顔,令寺中近百名大小出家人膛目結舌。
小徑全長約六裡多一點兒,這群花朵般的美人兒,既沒帶随從,也沒帶健仆,萬一碰上了山中的猛虎,天!怎得了?别慌,不必替她們擔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當然不怕虎。
瞧,她們的小蠻腰上,沉甸甸的長劍,不是裝飾物,而是殺人的家夥。
這些美豔女人共有九名之多,紅紅綠綠撩人眼花,為首的穿了渾身榴火紅,紅得像一團火,走在最後的女人,身材豐盈。
剛健、婀娜,穿了一身紫,紫得令人心頭發緊,她,正是華山紫鳳吳萼華。
但這時她已不再穿紫色勁裝了,而是窄袖子春衫,幾乎曳地的長裙。
九名女人都是黛綠年華,青春的氣息流露,盡管她們的實際年齡都不小了,可是外表看去無法看出她們的真實芳齡,美得令人目眩,豔得令人頭暈。
衣裙雖顔色有異,但款式卻是全同,乍看去,像是九姐妹。
在她們之後兩三裡,也出現了五名怪女人。
為首的是個不太出色的豔婦,年紀看去已接近狼虎之年。
不!說“狼虎”未免太輕薄,該說是“徐娘”,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就是這女人的寫照。
她手持團扇。
居然媚态橫生。
另一個宮裝少婦最為出色,比先前九名少女更勝一分,媚笑中風情萬鐘!顧盼裡奪魄勾魂,美咦。
另一人是美貌風流女道冠,美得教男人心跳。
再一個是超塵拔俗的俏尼姑,俏得佛爺也不願上天,憑她這種德行,怎可做出家人守住青燈貝葉着參禅?真是暴珍天物,那些泥菩薩有福了。
最後一人是梳高頂髻的侍女,姿色也足稱花中之嬌,手捧着食盒,亦步亦趨走在最後。
這五個女人,也走上了羅漢洗腳池旁的小徑。
她們是陰陽老怪孟重光和浙西三妖。
前面的九女,是十三妹的其餘九人,原來的十三妹因九妹許九如已死,目下仍稱為十二妹。
她們這九個月來,走遍了天下,到過四明山,四明怪客和她們捉迷藏。
她們也到過青城,四座行宮中沒有青城練氣士。
在江湖上找林君珂,消息卻說君珂已死在銀劍白龍之手,總之,九個月來一事無成,浪費了大好光陰。
終于,她們得到了銀劍白龍的消息,找上門來了。
最先一批為首的紅衣女正是四妹,她率着直趨山坳中的庭院。
相距還有三裡地,庭院中有了動靜。
“叮叮叮”三聲小金鐘的清響乍鳴,庭院中人影飄揚,片刻突告沉寂,宅中似乎空蕩蕩地。
後面的陰陽老怪舉團扇一揮,五個人兩下裡一分,沒入茂草密林之中,悄然欺近了宅院兩側。
外園門關得緊緊地,園中養了近十條獵犬,不住向外汪汪狂吠,已發現了生人接近。
後園一條通向山上的小道中,額上有十字疤痕的枯藤怪姥李姥姥,正從山上降下,不徐不疾冉冉下瀉。
四妹向園門走去,一面低聲說:“小心,休放走一個活口。
” 在庭園後面登山小道上,枯藤怪姥正向下走,林木森森,看不清山下庭園中的事。
紅衣四妹低聲向後面諸妹吩咐畢,上前敲門。
三裡後的陰陽老怪和浙西三妖,已像五個無形質的山靈,從側方林深草茂處,悄然逼近庭園四周隐伏。
庭園中本來有不少人,但自清脆的鐘聲響起之後,人影突然隐沒,似乎僅剩下一座空阒無人的庭園。
“笃笃笃,笃笃笃!”清脆的叩門聲打破了四周的沉寂。
裡面似乎沒有人,沒有回音,隻有高吭的犬吠聲,吠得極為急促凄厲。
紅衣四妹冷哼一聲,再次掂起門上的獸環,再叩。
“笃笃笃!笃……” 裡面終于有了回音,有一個懶洋洋的蒼老口音遙遠地喚道:“誰呀?就來了。
畜生,吠什麼?滾開!”履聲也懶洋洋地。
狗吠聲倏止,懶洋洋的腳步聲從三進院院門走下了花徑,一步步走向園門,逐漸近了。
足音慢騰騰地到了門後,先前的蒼老口音再響:“誰呀?叩得那麼重,獸環要被叩壞了哩。
” “是我。
”紅衣四妹嬌滴滴的答。
“咦!是女客?” “是呀!怎麼叩了這許久沒有回話的人?” “老奴不是回話了麼?” “快開門,你慢待客人了。
” 門闩除掉了,園門“吱呀”一聲緩緩拉開,出現了個白發飄飄的老蒼頭,看了門外竟然有九個天仙也似的美人兒,似乎一怔,手把園門愕然道:“咦!你們……” 紅衣四妹蓮步輕搖,踏進門中搶着說:“我們是金刀桑老伯的朋友,老遠前來桑府緻候,你老人家慢騰騰地。
真不像桑府的英雄豪傑哩。
相煩引路,小女子一行九人,要拜望桑老伯。
” “你……們……”老蒼頭仍結結巴巴地問。
“我們是九名女客人,你老人家以為我們是煞星上門麼?放心啦!快去禀報。
” “請問諸位姑娘尊姓?可有名帖麼?” 四妹噗嗤一笑道:“你老人家真夠謹慎的,小女子姓佟,北方人氏。
身為女人,怎會有名帖?請啦!” “敝主人不在家,諸位……” “老人家,别撒謊好不好?真人面前不說假話的,金刀桑爺在家招待朋友,何必拒我們于門外呢?” “姑娘……” “好啦,老人家,不必再夾纏了,我們是銀劍白龍的朋友,是應召前來助拳的。
” “諸位姑娘明鑒,敝主人封刀歸隐十八年,一向不問外事,不認識什麼白龍黑蛇……” “老人家,你又撒謊了,金刀桑爺早年号稱浔陽之虎,目下坐地分金銀。
這次銀劍白龍在桑落洲下遊,湖口附近江面大舉做買賣,借貴府作為聚會群豪之所,自家人豈有不知之理?快去通報,不然銀劍白龍會怪罪令主人不夠朋友,豈不難堪?” 兩人在鬥口,其餘八女則東張西望,目光透過園中的花木,也從中間花徑直注三四十丈後的三進大庭院。
庭院中似乎不見人影,大門虛掩,側院的房舍空阒無人,花格子小窗閉得緊緊地。
老蒼頭仍攔在園門後,但四妹向裡走,他不敢迎面攔阻。
男女授受不親嘛! “好吧!諸姑娘稍待,老奴且回禀二主人。
” “嘻嘻,該稱二當家。
二當家姓夢,綽号叫霸王鞭夢二爺。
他在好說話,請啦!”老蒼頭回身走了。
四妹等他去遠,回頭低聲說:“咱們來得好,正點子大概全在,銀劍白龍小畜生也可能在這兒。
十三妹,你不能一見面便光火,咱們要等他們全部現身,一網打盡。
” 華山紫鳳含笑點頭道:“四姐放心,目下的十三妹已沒有當年愚蠢了。
” “但願如此。
” 遠處大門外台階上,出現了一個黑髯飄飄的高大人影,舉目向這兒凝望,大聲喝道: “迎客呀!” 大門内魚貫走出十二名黑衣大漢,随後又走出三名身穿灰袍,發眉皆白的雄偉老人,在台階上泰然而立,背着手相候。
十二名黑衣大漢分成兩列,步伐整齊地從花徑直趨園門,兩下裡一分,抱拳躬身齊說: “敝主人有請諸位姑娘移玉,主人在大廳恭候芳駕,請。
” “有勞諸位大哥。
”四妹點頭含笑答。
九人泰然舉步踏上花徑,裙袂飄飄中,濃香四逸,中人欲醉。
先前發話迎客的黑髯人,突然向左側大門,穿過左廂,舉步如飛竄出左園,閃入左側山坡密林之中。
他正要向山下走,想抄捷徑走大林寺。
蓦地,他踉跄刹住腳步,搖搖欲倒,他鼻中嗅入一縷奇怪的幽香,隻覺一陣昏眩之感向他襲擊,頭重腳輕,不由他不止步。
他勉強站穩了,搖搖沉重的腦袋,張目前望。
朦胧中,他看到一個白衣妙尼從三丈外大樹幹下閃出,正飄然舉步向他接近,手中拂塵輕晃,粉面上媚笑如花,像幽靈般飄到他面前了。
“你……你是……是……”他呆呆地問,上身不住搖晃。
俏尼姑噗嗤一笑,妙曼地說:“貧尼出家人,要向寶宅化緣。
黑髯人舉起沉重的手,吃力地晃動,說:“敝宅有……有要事,無人接……接待師…… 師姑師姑……”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檀樾所說的要事,想亦不會阻礙貧尼化緣之舉。
觀檀樾氣色不佳,晦紋白眉心直透天庭,定然在最近大禍臨頭,且迫在眉睫。
檀樾去意匆匆,不走大門而越野而行,似乎身懷要事.如不是通風報信,定然是想避禍他方,是麼?” 黑髯人似乎一呆,突向下一仆,喃喃地說:“胡……胡說八……八道……” 話未完,人已向前仆倒,百忙中仍伸手去撐地面,想減少跌倒的沖力。
“噗”一聲,他的下颚挨了一足尖,俏尼姑腳下的多耳麻鞋,毫不留情地給了他一記重擊,不僅下颚粉碎,下半截臉部整個完蛋,一聲未吭,人向上飛翻了一個倒斛鬥,“叭匍” 一聲跌翻在地。
悄尼姑嘻嘻一笑,似乎對殺人極感快意,跨前一步,再飛一腳,将屍體踢入草叢中,冷冷地說:“浙西三妖做案,一向不留活口。
别在九泉下怨貧尼心狠手辣,隻能怨你自己該死。
” 說完,一晃不見,仍閃入樹後向下一蹲,幽香仍在空間裡蕩漾。
大廳中,三名白發老人看九女已到,立即含笑降階相迎,中間老人一臉橫肉,鷹目勾鼻紅光滿臉,看去不是善類。
大刺刺地點頭為禮,說:“諸位姑娘芳駕光臨,老漢深感榮幸,寒舍蓬荜生輝。
請移玉大廳,老朽候教。
” 紅衣四妹斂衽行禮,媚笑道:“小女于一行來得魯莽,者前輩海涵。
老前輩年登古稀,依然龍馬精神,可喜可賀。
” “咦!姑娘似乎認得老朽?”老家夥訝然問。
“老前輩一代豪傑,金刀威鎮宇内,十八年前老前輩未封刀之前,晚輩曾有幸一睹桑爺的風采。
” “咦!你多大歲數了?”金刀桑爺惑然問。
看這女人年不過雙十,十八年前如何能認識他浔陽之虎金刀桑爺? “晚輩虛度三十二春,好教前輩見笑。
” 一旁的另一老人接口道:“大哥,這兒不便,何不請姑娘們入廳說話。
” “二弟說得是,大哥糊塗了。
呵呵!”金刀桑爺的笑聲像枭啼,笑完向階上舉手虛引,又說道:“諸位姑娘請。
” 紅衣四妹閃過一旁,擡起潔白的纖手,辭讓道:“晚輩不敢有僭,老前輩請。
” “老朽領路,請升階。
”—— xmwjw掃校,獨家連載
由于三個巡檢司合管,便互相依賴,也互相推诿,反而形成了真空,誰也不管。
鄱陽湖水不住向江中湧,大江也滾滾而下,這段江面遼闊可知。
波濤也定然洶湧,加上小洲處處易于匿伏,這地方成了冒險家的樂園。
早年,江分為九條河道,不愁無處藏匿。
早些天,江左右已到了不少岔眼人物。
桑落洲和其他幾座小洲上,也泊靠了不少來曆不明的船隻。
按水程,十一艘官船在黃昏時分,可以到九江府靠岸。
這段大江不禁夜航,如果不泊舟,可以直航湖廣地境。
這幾天來,九江府成了藏龍卧虎之地,血案叢生。
當銀劍白龍前腳随着青城煉氣士航入雷池的那天下午,九江府後腳到了一大群千嬌百媚的美嬌娘,不!乃是要頭顱收買人命的女煞星,當然啦!稱她們為女菩薩也并無不可,她們會超度世人,普救衆生。
人死了,也就是得救嘛,用不着挑字眼,找小毛病。
九江府的來頭夠大,曆史源遠流長,說起來難以盡述,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如果有人想考古,他得花一年半載去翻讀古籍,先是地名的變遷沿遞,曆史淵源,也會令人大歎
九江府,那時知道的人不算太多,但如果提起府城後面的廬山和曾被稱為“彭蠡”的鄱陽湖,知道的人可就多了。
玄門方士稱廬山,是依古名叫的,叫它做三天子嶂,也叫天子都,天子都天下共有三座,這是其一。
佛門弟子對廬山更不陌生,高僧惠遠在這兒創下中國化的白蓮宗,算是佛門教派的另一支。
這一支白蓮宗,彌後變了質,流入神秘教派。
本朝初元朝末,演變成了白蓮會,本朝中葉之後,稱白蓮教。
不管是會是教都是白蓮宗的叛徒,根本不是佛門弟子。
是一種非驢非馬的怪産物,野心家的溫床,亡命之徒的托庇所。
這座山不高,古籍上載得荒唐,寰宇記上說是高二千三百六十丈,見鬼!主峰大漢陽山其實隻有一千五百四十三公尺,還不到五百二十丈,古人說廬山沒有主峰,因山峰的高度都差不多。
廬山的得名,據說是在周武王時代,一個姓匡名俗的人,兄弟七人皆好道術,在此山結廬而居,後來得道成仙,人去空廬尚存,所以叫廬山,也叫匡廬,确否,不必深究。
本朝太祖皇帝開國之後,在天下五嶽之外,更尊廬山為廬嶽,将天池寺改為廬嶽廟,來頭更大啦!天下間開始有六嶽了。
所以當時的江湖朋友,稱三山六嶽英雄,沒有人會反對。
廬山既然成為第六嶽,好,既名為嶽,自會潛隐龍蛇。
這裡所指的龍蛇,不是指天池寺的龍魚,和山上的蝮蛇與竹葉青,而是暗偷山中隐伏的草莽英雄和退隐的武林豪傑。
那時,入山的道路共有三條。
所指的“入山”,是指“遊山”而言,武林朋友卻可由任何一處進人,不受拘束。
第一條大道,是從雲峰寺進人天池寺,是北道。
從含鄱口上山,稱南道。
由淨慧寺人山,叫東道。
北道從九江府開始,直抵天池寺。
這條路雖不通大型車輛,卻十分壯觀,因為太祖皇帝尊廬山為嶽,賜禦碑一塊,碑又大又重,不開辟大道,如何運上天池寺?築了道路,恐怕皇帝老爺要前來觀光,不整理堂皇些,北面的九江和南面的南康兩位府大人腦袋不被砍掉才怪。
所以每隔一裡,便建了一座美合美奂的涼亭。
從天池山下望,一座座亭閣迤逦北延,煞是壯觀。
太祖皇帝封廬山為廬嶽,據說其中有一段神話,這與他日後整頓天下廟宇有關。
據說,元末至正二十四年二月,太祖平定了江西駕返金陵,駐駕南昌,晚上做夢,竟然到了廬山古雷音寺,遇上了一頭吊睛白額虎阻道。
正危急間,寺中出來了一個老和尚喝退了猛虎,請皇帝老爺進方丈待茶,茶後又上素齋,齋畢,老和尚取出一本化緣簿,說是正在修建黃金寶殿,請皇帝老爺布施,大發慈悲。
太祖本人出身就是和尚,登時就有點不高興,翻開緣薄一看,怪!上面的留名,竟然是曆代的帝王名諱。
第一位是漢文帝,喜施馬蹄金一萬。
第二位梁武帝,願施雪花銀一萬。
第三位是唐玄宗,施寶珍六鬥……太祖一看施舍的數目字驚人,心中又是不高興,目下行軍作戰,正在鬧窮呢。
怎有許多金銀布施?但面子上難以下台,便信手寫上“朱元璋助銀五千兩。
” 寫是寫了,心中卻在發恨,暗說:“和尚真不是東西,見面便要化緣,我本無心到此,被他騙了許多銀子,日後我登上了大寶,必殺此貪僧,滅盡佛教。
” 朱元璋當年做和尚,想必受了不少窩囊氣,一怒之下,動了殺機,提筆在碧玉門上,留下了一首詩:“手握乾坤殺伐機,威名遠鎮楚江西,清風起處妖氣淨,鐵馬鳴時夜月移。
有志掃除平亂世,無心參悟學菩提,陰陰古木空留意,三嘯長歌過虎溪。
” 他醒來了,原來是南柯一夢,廬山上沒有古雷音寺,他想殺那老和尚卻沒有機會,隻好罷休,反正他早些天在鄱陽湖殺了僞漢六十萬,平定江西南部又殺了二十萬,溜脫了一個老和尚,小事一件。
在大林寺西面,有一個溪流彙成的大池,名叫羅漢洗腳池,簡稱羅漢池,也叫白蓮池。
從池旁壁立的石門下行,一條小徑直入一處山拗中,山坳向陽一面有一幢三進院氣象恢宏的大宅第,座落在林木深處,古木參天中,亭園裡百花吐豔,百鳥争鳴,好一處隐世的好處所。
未牌初,大林寺到了一群奇裝異服,打扮得美如天仙的女施主,過寺門而不入,腳步輕快地走上了通向三進庭院的小徑,銀鈴似的輕笑,令人沉醉的香風,美豔的容顔,令寺中近百名大小出家人膛目結舌。
小徑全長約六裡多一點兒,這群花朵般的美人兒,既沒帶随從,也沒帶健仆,萬一碰上了山中的猛虎,天!怎得了?别慌,不必替她們擔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當然不怕虎。
瞧,她們的小蠻腰上,沉甸甸的長劍,不是裝飾物,而是殺人的家夥。
這些美豔女人共有九名之多,紅紅綠綠撩人眼花,為首的穿了渾身榴火紅,紅得像一團火,走在最後的女人,身材豐盈。
剛健、婀娜,穿了一身紫,紫得令人心頭發緊,她,正是華山紫鳳吳萼華。
但這時她已不再穿紫色勁裝了,而是窄袖子春衫,幾乎曳地的長裙。
九名女人都是黛綠年華,青春的氣息流露,盡管她們的實際年齡都不小了,可是外表看去無法看出她們的真實芳齡,美得令人目眩,豔得令人頭暈。
衣裙雖顔色有異,但款式卻是全同,乍看去,像是九姐妹。
在她們之後兩三裡,也出現了五名怪女人。
為首的是個不太出色的豔婦,年紀看去已接近狼虎之年。
不!說“狼虎”未免太輕薄,該說是“徐娘”,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就是這女人的寫照。
她手持團扇。
居然媚态橫生。
另一個宮裝少婦最為出色,比先前九名少女更勝一分,媚笑中風情萬鐘!顧盼裡奪魄勾魂,美咦。
另一人是美貌風流女道冠,美得教男人心跳。
再一個是超塵拔俗的俏尼姑,俏得佛爺也不願上天,憑她這種德行,怎可做出家人守住青燈貝葉着參禅?真是暴珍天物,那些泥菩薩有福了。
最後一人是梳高頂髻的侍女,姿色也足稱花中之嬌,手捧着食盒,亦步亦趨走在最後。
這五個女人,也走上了羅漢洗腳池旁的小徑。
她們是陰陽老怪孟重光和浙西三妖。
前面的九女,是十三妹的其餘九人,原來的十三妹因九妹許九如已死,目下仍稱為十二妹。
她們這九個月來,走遍了天下,到過四明山,四明怪客和她們捉迷藏。
她們也到過青城,四座行宮中沒有青城練氣士。
在江湖上找林君珂,消息卻說君珂已死在銀劍白龍之手,總之,九個月來一事無成,浪費了大好光陰。
終于,她們得到了銀劍白龍的消息,找上門來了。
最先一批為首的紅衣女正是四妹,她率着直趨山坳中的庭院。
相距還有三裡地,庭院中有了動靜。
“叮叮叮”三聲小金鐘的清響乍鳴,庭院中人影飄揚,片刻突告沉寂,宅中似乎空蕩蕩地。
後面的陰陽老怪舉團扇一揮,五個人兩下裡一分,沒入茂草密林之中,悄然欺近了宅院兩側。
外園門關得緊緊地,園中養了近十條獵犬,不住向外汪汪狂吠,已發現了生人接近。
後園一條通向山上的小道中,額上有十字疤痕的枯藤怪姥李姥姥,正從山上降下,不徐不疾冉冉下瀉。
四妹向園門走去,一面低聲說:“小心,休放走一個活口。
” 在庭園後面登山小道上,枯藤怪姥正向下走,林木森森,看不清山下庭園中的事。
紅衣四妹低聲向後面諸妹吩咐畢,上前敲門。
三裡後的陰陽老怪和浙西三妖,已像五個無形質的山靈,從側方林深草茂處,悄然逼近庭園四周隐伏。
庭園中本來有不少人,但自清脆的鐘聲響起之後,人影突然隐沒,似乎僅剩下一座空阒無人的庭園。
“笃笃笃,笃笃笃!”清脆的叩門聲打破了四周的沉寂。
裡面似乎沒有人,沒有回音,隻有高吭的犬吠聲,吠得極為急促凄厲。
紅衣四妹冷哼一聲,再次掂起門上的獸環,再叩。
“笃笃笃!笃……” 裡面終于有了回音,有一個懶洋洋的蒼老口音遙遠地喚道:“誰呀?就來了。
畜生,吠什麼?滾開!”履聲也懶洋洋地。
狗吠聲倏止,懶洋洋的腳步聲從三進院院門走下了花徑,一步步走向園門,逐漸近了。
足音慢騰騰地到了門後,先前的蒼老口音再響:“誰呀?叩得那麼重,獸環要被叩壞了哩。
” “是我。
”紅衣四妹嬌滴滴的答。
“咦!是女客?” “是呀!怎麼叩了這許久沒有回話的人?” “老奴不是回話了麼?” “快開門,你慢待客人了。
” 門闩除掉了,園門“吱呀”一聲緩緩拉開,出現了個白發飄飄的老蒼頭,看了門外竟然有九個天仙也似的美人兒,似乎一怔,手把園門愕然道:“咦!你們……” 紅衣四妹蓮步輕搖,踏進門中搶着說:“我們是金刀桑老伯的朋友,老遠前來桑府緻候,你老人家慢騰騰地。
真不像桑府的英雄豪傑哩。
相煩引路,小女子一行九人,要拜望桑老伯。
” “你……們……”老蒼頭仍結結巴巴地問。
“我們是九名女客人,你老人家以為我們是煞星上門麼?放心啦!快去禀報。
” “請問諸位姑娘尊姓?可有名帖麼?” 四妹噗嗤一笑道:“你老人家真夠謹慎的,小女子姓佟,北方人氏。
身為女人,怎會有名帖?請啦!” “敝主人不在家,諸位……” “老人家,别撒謊好不好?真人面前不說假話的,金刀桑爺在家招待朋友,何必拒我們于門外呢?” “姑娘……” “好啦,老人家,不必再夾纏了,我們是銀劍白龍的朋友,是應召前來助拳的。
” “諸位姑娘明鑒,敝主人封刀歸隐十八年,一向不問外事,不認識什麼白龍黑蛇……” “老人家,你又撒謊了,金刀桑爺早年号稱浔陽之虎,目下坐地分金銀。
這次銀劍白龍在桑落洲下遊,湖口附近江面大舉做買賣,借貴府作為聚會群豪之所,自家人豈有不知之理?快去通報,不然銀劍白龍會怪罪令主人不夠朋友,豈不難堪?” 兩人在鬥口,其餘八女則東張西望,目光透過園中的花木,也從中間花徑直注三四十丈後的三進大庭院。
庭院中似乎不見人影,大門虛掩,側院的房舍空阒無人,花格子小窗閉得緊緊地。
老蒼頭仍攔在園門後,但四妹向裡走,他不敢迎面攔阻。
男女授受不親嘛! “好吧!諸姑娘稍待,老奴且回禀二主人。
” “嘻嘻,該稱二當家。
二當家姓夢,綽号叫霸王鞭夢二爺。
他在好說話,請啦!”老蒼頭回身走了。
四妹等他去遠,回頭低聲說:“咱們來得好,正點子大概全在,銀劍白龍小畜生也可能在這兒。
十三妹,你不能一見面便光火,咱們要等他們全部現身,一網打盡。
” 華山紫鳳含笑點頭道:“四姐放心,目下的十三妹已沒有當年愚蠢了。
” “但願如此。
” 遠處大門外台階上,出現了一個黑髯飄飄的高大人影,舉目向這兒凝望,大聲喝道: “迎客呀!” 大門内魚貫走出十二名黑衣大漢,随後又走出三名身穿灰袍,發眉皆白的雄偉老人,在台階上泰然而立,背着手相候。
十二名黑衣大漢分成兩列,步伐整齊地從花徑直趨園門,兩下裡一分,抱拳躬身齊說: “敝主人有請諸位姑娘移玉,主人在大廳恭候芳駕,請。
” “有勞諸位大哥。
”四妹點頭含笑答。
九人泰然舉步踏上花徑,裙袂飄飄中,濃香四逸,中人欲醉。
先前發話迎客的黑髯人,突然向左側大門,穿過左廂,舉步如飛竄出左園,閃入左側山坡密林之中。
他正要向山下走,想抄捷徑走大林寺。
蓦地,他踉跄刹住腳步,搖搖欲倒,他鼻中嗅入一縷奇怪的幽香,隻覺一陣昏眩之感向他襲擊,頭重腳輕,不由他不止步。
他勉強站穩了,搖搖沉重的腦袋,張目前望。
朦胧中,他看到一個白衣妙尼從三丈外大樹幹下閃出,正飄然舉步向他接近,手中拂塵輕晃,粉面上媚笑如花,像幽靈般飄到他面前了。
“你……你是……是……”他呆呆地問,上身不住搖晃。
俏尼姑噗嗤一笑,妙曼地說:“貧尼出家人,要向寶宅化緣。
黑髯人舉起沉重的手,吃力地晃動,說:“敝宅有……有要事,無人接……接待師…… 師姑師姑……”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檀樾所說的要事,想亦不會阻礙貧尼化緣之舉。
觀檀樾氣色不佳,晦紋白眉心直透天庭,定然在最近大禍臨頭,且迫在眉睫。
檀樾去意匆匆,不走大門而越野而行,似乎身懷要事.如不是通風報信,定然是想避禍他方,是麼?” 黑髯人似乎一呆,突向下一仆,喃喃地說:“胡……胡說八……八道……” 話未完,人已向前仆倒,百忙中仍伸手去撐地面,想減少跌倒的沖力。
“噗”一聲,他的下颚挨了一足尖,俏尼姑腳下的多耳麻鞋,毫不留情地給了他一記重擊,不僅下颚粉碎,下半截臉部整個完蛋,一聲未吭,人向上飛翻了一個倒斛鬥,“叭匍” 一聲跌翻在地。
悄尼姑嘻嘻一笑,似乎對殺人極感快意,跨前一步,再飛一腳,将屍體踢入草叢中,冷冷地說:“浙西三妖做案,一向不留活口。
别在九泉下怨貧尼心狠手辣,隻能怨你自己該死。
” 說完,一晃不見,仍閃入樹後向下一蹲,幽香仍在空間裡蕩漾。
大廳中,三名白發老人看九女已到,立即含笑降階相迎,中間老人一臉橫肉,鷹目勾鼻紅光滿臉,看去不是善類。
大刺刺地點頭為禮,說:“諸位姑娘芳駕光臨,老漢深感榮幸,寒舍蓬荜生輝。
請移玉大廳,老朽候教。
” 紅衣四妹斂衽行禮,媚笑道:“小女于一行來得魯莽,者前輩海涵。
老前輩年登古稀,依然龍馬精神,可喜可賀。
” “咦!姑娘似乎認得老朽?”老家夥訝然問。
“老前輩一代豪傑,金刀威鎮宇内,十八年前老前輩未封刀之前,晚輩曾有幸一睹桑爺的風采。
” “咦!你多大歲數了?”金刀桑爺惑然問。
看這女人年不過雙十,十八年前如何能認識他浔陽之虎金刀桑爺? “晚輩虛度三十二春,好教前輩見笑。
” 一旁的另一老人接口道:“大哥,這兒不便,何不請姑娘們入廳說話。
” “二弟說得是,大哥糊塗了。
呵呵!”金刀桑爺的笑聲像枭啼,笑完向階上舉手虛引,又說道:“諸位姑娘請。
” 紅衣四妹閃過一旁,擡起潔白的纖手,辭讓道:“晚輩不敢有僭,老前輩請。
” “老朽領路,請升階。
”—— xmwjw掃校,獨家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