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雷娜
關燈
小
中
大
就它本身,隻靠本身,萬世不易,唯一一個。
——柏拉圖《會飲篇》 對我的朋友莫雷娜,我懷着一腔非常深厚但又最最異常的感情。
多年前偶然被抛進她的圈子,從我們初次相遇,我的靈魂便燃燒起一種我以前從不知道的火焰,但那并非是愛神之火。
待我漸漸确信我無論如何也沒法解釋那火焰非同尋常的意義,或調整其含混不明的強烈程度之後,我的靈魂開始受到痛苦的煎熬。
然而,我們相遇了,命運在神壇前把我倆結合到了一起,但我從沒提起過戀情,也絕沒想到過愛。
可是,她放棄了所有的交往,隻陪伴在我身邊,使我幸福。
那是一種令人驚訝的幸福,一種夢幻般的幸福。
莫雷娜學識淵博。
正如我所希望的那樣,她天資出衆,智力超群。
我感覺到了這點,并在許多問題上成了她的學生。
但不久之後我發現,也許是因為她曾在普雷斯堡大學念過書的緣故,她在我面前擺出了許多神秘主義的作品,而這些作品在今天通常都被視為早期日耳曼文學的糟粕。
我沒法想象,她為何偏愛這些書并長期對其進行研究;我也沒法想象,這些書後來竟漸漸成了我的所愛,這應該歸因于她簡單有效的言傳身教。
在這整個過程中,如果我沒弄錯的話,我的理性很少起作用。
我之信服或者說我之忘我,絕不是什麼觀念的效力。
無論在我的行為還是思想中,除非我現在還大錯特錯,都找不到絲毫我所讀到的神秘主義的色彩。
由于信服,我盲目地把自己交給妻子引導,并毫不畏縮地步入了她那座研究的迷宮。
而後來,後來當我因閱讀那些禁書而感到被禁锢的心靈開始激蕩之時,莫雷娜便會把她冰涼的手摁在我手上,從一門死亡的哲學中煽出一些早已冷透的古怪詞句的灰燼,而這些詞句的含義便會在我的記憶中死灰複燃并熊熊燃燒。
于是我就會幾個小時幾個小時地逗留在她身邊,沉溺于她娓娓動聽的聲音,直到最後,那悅耳的聲音被恐怖浸染,我的靈魂被一片陰影籠罩,一聽見那神秘的聲調我便會臉色蒼白,内心戰栗。
就這樣,歡樂突然間變成了恐怖,最美麗的變成了最可怕的,就像欣嫩子谷變成了哥赫那谷[19]。
沒必要闡述那些名篇巨論的大宗宏旨,沒必要說明我提到的那些卷帙的特殊性質,總之在很長一段時間内,它們幾乎是我和莫雷娜談話的唯一内容。
那些涉及的學科也許可被稱為神學倫理學,精通其學者自然一看就懂,而不精通者則會百思不得其解。
費希特的泛神論、畢達哥拉斯修正的靈魂輪回學說,尤其是謝林的同一哲學,常常是我們讨論的要點。
這些讨論給富于想象的莫雷娜罩上了最美的光環。
關于所謂的人之同一性,我認為洛克先生真正的意思是說有理性的生命的同一性。
因為憑着人的存在,我們才知道一個有智力的實體具有理性,而且因為有一種總是伴随思想而存在的意識,這才使我們大家成為我們稱之為的“我們自己”,從而使我們區别于其他會思想的人,并賦予我們個性特征。
但個體存在的原理,那種同一性在死後是否萬世不易的概念,在當時的任何時候對我都是一個趣味無窮的思考題目,那不僅是因為思考的結果令人既困惑又激動,更主要的是因為莫雷娜在說到這個話題時在表情和舉止上明顯表現出來的激動不安。
但不幸的時刻終于來臨,我妻子表情舉止的那種神秘性終于像一道咒符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我再也沒法忍受她蒼白手指的觸摸,再也沒法忍受她歌吟一般的低訴,再也沒法忍受她眼裡那種憂郁的目光。
她知道這一切,但并未責怪我;她仿佛意識到了我的懦弱或愚蠢,并微笑着說那是命中注定。
她似乎還意識到了一個我不知道的原因,正是那原因使我與她逐漸疏遠,但她沒有給我任何暗示或提醒。
可她畢竟是女人,她終于日漸憔悴。
她臉上常常泛起久久不散的紅暈,蒼白的額上突出的青筋也越來越明顯。
我有時也忍不住動恻隐之心,但一接觸到她那意味深長的目光,我的心又感到膩煩,頭又覺得眩暈,就像一個人站在懸崖邊上窺視那陰風凄凄的無底深淵。
那我是否能說,當時我是迫不及待地希望莫雷娜死去呢?是的,我希望。
但那纖弱的靈魂卻戀戀不舍它肉體的寓所。
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一月又一月,直到我飽受煎熬的神經完全控制了我的意志,無休無止的折磨使我變得狂躁,我甚至刻毒地詛咒那漫長而痛苦的一天天、一月月,可她嬌柔的生命就像日落之後的殘霞,久久不肯散去。
但在一個秋日的黃昏,當天上的風靜止之時,莫雷娜叫我去她的床邊。
當時整個大地籠罩着一層朦胧的薄霧,水面上映着暖融融的霞光,而且肯定有道彩虹從天空掉進了色彩斑斓的十月的森林。
||||| “這是命中注定的一天,”當我走近床邊時她對我說,“不論于生于死都隻是命中注定的一天。
對于大地和生命之子,這是美好的一天。
啊!對于天空和死亡的女兒,這一天更為美好!” 我吻了吻她的前額,她繼續說: “我就要死去,但我将繼續生存。
” “莫雷娜!” “這些日子絕不是你能愛我的日子
——柏拉圖《會飲篇》 對我的朋友莫雷娜,我懷着一腔非常深厚但又最最異常的感情。
多年前偶然被抛進她的圈子,從我們初次相遇,我的靈魂便燃燒起一種我以前從不知道的火焰,但那并非是愛神之火。
待我漸漸确信我無論如何也沒法解釋那火焰非同尋常的意義,或調整其含混不明的強烈程度之後,我的靈魂開始受到痛苦的煎熬。
然而,我們相遇了,命運在神壇前把我倆結合到了一起,但我從沒提起過戀情,也絕沒想到過愛。
可是,她放棄了所有的交往,隻陪伴在我身邊,使我幸福。
那是一種令人驚訝的幸福,一種夢幻般的幸福。
莫雷娜學識淵博。
正如我所希望的那樣,她天資出衆,智力超群。
我感覺到了這點,并在許多問題上成了她的學生。
但不久之後我發現,也許是因為她曾在普雷斯堡大學念過書的緣故,她在我面前擺出了許多神秘主義的作品,而這些作品在今天通常都被視為早期日耳曼文學的糟粕。
我沒法想象,她為何偏愛這些書并長期對其進行研究;我也沒法想象,這些書後來竟漸漸成了我的所愛,這應該歸因于她簡單有效的言傳身教。
在這整個過程中,如果我沒弄錯的話,我的理性很少起作用。
我之信服或者說我之忘我,絕不是什麼觀念的效力。
無論在我的行為還是思想中,除非我現在還大錯特錯,都找不到絲毫我所讀到的神秘主義的色彩。
由于信服,我盲目地把自己交給妻子引導,并毫不畏縮地步入了她那座研究的迷宮。
而後來,後來當我因閱讀那些禁書而感到被禁锢的心靈開始激蕩之時,莫雷娜便會把她冰涼的手摁在我手上,從一門死亡的哲學中煽出一些早已冷透的古怪詞句的灰燼,而這些詞句的含義便會在我的記憶中死灰複燃并熊熊燃燒。
于是我就會幾個小時幾個小時地逗留在她身邊,沉溺于她娓娓動聽的聲音,直到最後,那悅耳的聲音被恐怖浸染,我的靈魂被一片陰影籠罩,一聽見那神秘的聲調我便會臉色蒼白,内心戰栗。
就這樣,歡樂突然間變成了恐怖,最美麗的變成了最可怕的,就像欣嫩子谷變成了哥赫那谷[19]。
沒必要闡述那些名篇巨論的大宗宏旨,沒必要說明我提到的那些卷帙的特殊性質,總之在很長一段時間内,它們幾乎是我和莫雷娜談話的唯一内容。
那些涉及的學科也許可被稱為神學倫理學,精通其學者自然一看就懂,而不精通者則會百思不得其解。
費希特的泛神論、畢達哥拉斯修正的靈魂輪回學說,尤其是謝林的同一哲學,常常是我們讨論的要點。
這些讨論給富于想象的莫雷娜罩上了最美的光環。
關于所謂的人之同一性,我認為洛克先生真正的意思是說有理性的生命的同一性。
因為憑着人的存在,我們才知道一個有智力的實體具有理性,而且因為有一種總是伴随思想而存在的意識,這才使我們大家成為我們稱之為的“我們自己”,從而使我們區别于其他會思想的人,并賦予我們個性特征。
但個體存在的原理,那種同一性在死後是否萬世不易的概念,在當時的任何時候對我都是一個趣味無窮的思考題目,那不僅是因為思考的結果令人既困惑又激動,更主要的是因為莫雷娜在說到這個話題時在表情和舉止上明顯表現出來的激動不安。
但不幸的時刻終于來臨,我妻子表情舉止的那種神秘性終于像一道咒符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我再也沒法忍受她蒼白手指的觸摸,再也沒法忍受她歌吟一般的低訴,再也沒法忍受她眼裡那種憂郁的目光。
她知道這一切,但并未責怪我;她仿佛意識到了我的懦弱或愚蠢,并微笑着說那是命中注定。
她似乎還意識到了一個我不知道的原因,正是那原因使我與她逐漸疏遠,但她沒有給我任何暗示或提醒。
可她畢竟是女人,她終于日漸憔悴。
她臉上常常泛起久久不散的紅暈,蒼白的額上突出的青筋也越來越明顯。
我有時也忍不住動恻隐之心,但一接觸到她那意味深長的目光,我的心又感到膩煩,頭又覺得眩暈,就像一個人站在懸崖邊上窺視那陰風凄凄的無底深淵。
那我是否能說,當時我是迫不及待地希望莫雷娜死去呢?是的,我希望。
但那纖弱的靈魂卻戀戀不舍它肉體的寓所。
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一月又一月,直到我飽受煎熬的神經完全控制了我的意志,無休無止的折磨使我變得狂躁,我甚至刻毒地詛咒那漫長而痛苦的一天天、一月月,可她嬌柔的生命就像日落之後的殘霞,久久不肯散去。
但在一個秋日的黃昏,當天上的風靜止之時,莫雷娜叫我去她的床邊。
當時整個大地籠罩着一層朦胧的薄霧,水面上映着暖融融的霞光,而且肯定有道彩虹從天空掉進了色彩斑斓的十月的森林。
||||| “這是命中注定的一天,”當我走近床邊時她對我說,“不論于生于死都隻是命中注定的一天。
對于大地和生命之子,這是美好的一天。
啊!對于天空和死亡的女兒,這一天更為美好!” 我吻了吻她的前額,她繼續說: “我就要死去,但我将繼續生存。
” “莫雷娜!” “這些日子絕不是你能愛我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