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錄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西數十州縣,皆由倭一言誤之也。
倭姓關氏,起家寒微,乃予邸頭等護衛德勝侄也。
初任川北道,政以賄成。
積數十年未遷,福文襄西征時,倭竭力交納,始遷陝西藩司。
乃矯廉邀聲譽,王文端公誤信鄉評,薦之于朝,氵存擢楚督。
倭擁重兵駐荊、宜間,日置酒高會,不理軍務,忌勒功高,因讒間之。
其後以軍務廢弛為高文襄書麟所劾,始降巡撫。
後繼覺羅吉公慶為粵督數載,毫無振作,一任下屬欺蔽,緻使洋盜蔓延,烏石諸寇匪,皆其所釀成也。
調任陝督,以叛兵事,始經罷斥。
家居數載,卒以善終,猶蒙世蔭,真厚幸也。
◎顧亭林詩 顧亭林先生博雅醇儒,考核古今,為本朝之冠。
然其詠古詩有“名弧石勒誅”之句。
按史,石虎時,燕人饋虎弓矢,其太史王波命贈蜀使,以矜幅員之廣。
蜀主壽命史臣書曰:“肅慎供其苦矢。
”虎聞之大怒,因族誅王波,非趙主勒時事,而先生誤用之。
信乎!考古之難也。
◎祥德 五旗包衣原系王公家奴,出身微賤,固國初睿、鄭諸王秉政,因令伊等與八旗人員一體考試錄用,其中多倡優賤類羼雜其間,實非遼東舊族。
曆來廁身清要,功名顯赫者,不可勝記,近日大僚如祥德、常弼尤顯著者。
祥德,姓王,本和恭王弄童之孫,品甚鄙吝。
以部郎踐曆臬使,初無材具,惟貪賄是聞。
信用家人徐敬輿,任其指揮,惟其言是聽,故黎庶憤怨切骨。
今上首政,将其勒休,人心大快。
其子英文,複以威喝斃命,伏誅市曹,則其家教,洵可知矣。
◎葉文忠 近讀《蒼霞草》,見其兩朝奏疏,剀切和平,當神、熹二宗庸昏之王,乃能遇事救挽,保全善類。
其與左忠毅尺牍,從容勸阻,若預睹日後之決裂者,使楊、左二公早從其語,必弭朋黨之禍。
其論魏忠賢一疏,亦複婉切忠摯,實一時良相也。
惟冒忮李廷機為首輔,暗使台谏攻之,己複調停救護,以掩其迹,究非正人所為。
又複暗于兵機,薦楊鎬督師,卒緻偾事轅。
明知熊襄愍之幹濟,而包庇門人王化貞,緻使贻誤封疆。
誤信王象幹之言,以為朵顔可以撫綏,使與本朝為敵。
殊不知喀爾沁三部當時已受本朝封号,其請賞于明者,乃高皇帝之妙算,彼乃以為奇計,何其舛也。
又毛文龍鎮江之捷,乃叛将陳良策獻城,并非文龍之功。
蒼霞乃以為可用,極力保護,遂緻尾大不掉,自甘屠,亦調度失宜也。
◎賽将軍 自純皇帝建立健銳、火器二營,令其遠屯郊圻,不近繁華,命綜理王大臣勤加簡煉,賞罰嚴信,故近日滿洲武臣多出其間,如德繼勇楞泰、賽将軍沖阿其尤著者也。
賽本寒族,膺健銳營選,屢出師回匪、台灣、川楚等處,頗建功績,氵存至吉林将軍。
德繼勇倚如左右手,與楊時齊少保名相埒雲。
後以積勞内遷禦前大臣、領侍衛内大臣,實行伍中所僅見者。
聞其紀律嚴明,行師十載,家無餘赀,文員間有饋遺,皆立賞士卒,雲:“此皆汝等之勞瘁所緻,予何敢厚蓄也。
”仕至極品,家惟藏皮裘數笥,公屢顧之曰:“微末士卒,以緻宦橐如此,殊可觀也。
”公無他嗜,下直後危坐鬥室,以栉理長鬣,光潤可鑒。
平生雍容,不問家人生産,其紀綱稍以簿書進,即麾之去,曰:“置汝等何用,此瑣屑事,尚煩渎乃翁耶。
”亦可以觇其品矣。
◎劉清 劉清之改總兵官,已詳具前卷。
聞其說王三槐不降時,勒威靖深斥之,鄉勇訛傳為欲行軍法,遂集數萬人于轅門,欲活祭公後即行鼓噪,楮镪滿路,哭聲震天。
勒公令公出谕之,衆皆感泣,遂同公至賊壘,曰:“三槐不出,我輩碎身以殉君矣。
”三槐懼,因出降。
又任山東時,金鄉告變,公趨救之。
兵未滿百而賊驟至,公令衆偃旗安卧,竟夕無聲,乃趨過,不敢過公之壘。
後衆問之,公笑曰:“此固兵法之易曉者。
我軍不敵百分之一,若倉皇趨避,賊知其寡而犯之,我輩無孑遺矣!今營壘整肅,賊必以為衆多,恐被我覺察,故逃避之倍速也。
”後援兵四集,公乃率以追賊,一鼓殲之。
擒賊黨訊之,雲賊某初欲犯公壘,賊首戒之曰:“劉青天善知兵者,不可首撄其鋒。
”及其敗時,賊首猶曰:“前日若從汝言,則早被擒獲,不能延至今日也。
” ◎唐若瀛 往日京官積習,皆以裘馬聲色為娛,所入俸糈,不充溪壑之費,故多逋券山積,難以度日。
有戶部郎唐若瀛者,素尚奢華,兼以樗蒲之費,動至千百,家日窮乏。
外擢南開化太守,債主日伺于門,旅進數十,座為之滿。
公無以逃逋,乃置大籠,聲言為某大員送唐花,公坐其中,以紙封蔽,命健奴擔之出,至僻所始易車馬以行,京中傳為笑柄雲。
◎富将軍 近日廉直大吏,自松湘圃、初頤園外,惟富将軍俊,清介之名著于中外。
公蒙古人,舉纟番譯進士,氵存至盛京等處将軍。
居邊徼垂四十年,撫養士卒無異家人父子。
建議雙城堡開墾地畝,築立堡舍,歲徙京中閑散旗戶以充塞下,實為國家籌悠久之計,與玉亭相國之疏媲美于世。
予嘗于公所會之,公貌蒼秀,語言醇樸,實有國初人風範。
然聞其性剛愎,喜聽先入之言,不複更辨真僞。
有平南王裔尚傑者,人奸詭,任盛京協領,察知公之喜尚,片語驟合。
公深信之,倚重如左右手,任其貪縱枉法,不加督責,有匡之者,反見擯斥。
亦不善知人矣。
◎黎襄勤 黎襄勤世序,河南羅城人。
中丙辰進士。
以縣令起家,氵存至鎮江太守。
百菊溪制府知其才幹,薦之于朝。
會河帥陳鳳翔失事,睿皇帝即命公代之,其去太守未期歲也。
公建議用碎石護衛河堤,巨河洶湧不能沖決,南河賴以安瀾者十有二載,為近代之所罕有,睿皇帝屢寵譽之。
癸未春,以勞疾薨于位,今上震悼,至有“扌文淚批賢”之谕,命入賢良祠,蔭贈有差。
公美豐姿,性和藹,不納苞苴,歲所出入,皆實力采購茭楗。
其鄉人有訪之者,惟啖以粗粝,贈以四金遣行,初不能多助也。
其卒未數月,南河即以阻漕圮堰見告,故公之功益彰,世以為靳文襄後所僅見也。
然聞丁孝廉廷寶雲:“公裡無田宅,一日謂河員張棟雲:‘予素欲築舍于某裡,繪本已定,苦無餘赀何?’即以畫圖付棟。
棟識其意,潛使人至公裡中依圖造成邸第,然後複公命。
公亦笑受之,初未拒絕也。
” ◎蔣因培 山左吏治自吉倫以貪賄成習,同興朱錫爵後以寬縱失職,故官途刁風日熾,專以欺淩上司為能,一倡百和,莫之能遏。
有知縣蔣因培者,江蘇舉人,善詩律,少負文名。
筮仕齊、魯,日為平康之遊,裸身唱曲,偎妓飲酒,夏日嘗插花擁髻,放舟大明湖中,遇上司亦不引遜,惟伛軀唱諾而已。
中丞陳預為其頑弄如奴隸,初不惬意,即于官廳,曆數其纰政,待其厚謝乃已。
後為錢中丞臻劾罷遣戍,吳中士大夫尚有惜其才者,為之延譽,未期年複其職。
◎封神演義 鐘伯敬《封神演義》荒誕幻渺,不可窮诘。
然皆暗指明事,以神宗為纣,鄭貴妃為妲己,光宗常洛為殷洪王,恭妃為姜後。
張維賢為聞仲者,以其行居次也。
朱希忠為黃飛虎者,姓皆色也。
西岐者,暗指播州楊應龍。
以孫丕揚為楊任,因其家居關西,而無甚知識,
倭姓關氏,起家寒微,乃予邸頭等護衛德勝侄也。
初任川北道,政以賄成。
積數十年未遷,福文襄西征時,倭竭力交納,始遷陝西藩司。
乃矯廉邀聲譽,王文端公誤信鄉評,薦之于朝,氵存擢楚督。
倭擁重兵駐荊、宜間,日置酒高會,不理軍務,忌勒功高,因讒間之。
其後以軍務廢弛為高文襄書麟所劾,始降巡撫。
後繼覺羅吉公慶為粵督數載,毫無振作,一任下屬欺蔽,緻使洋盜蔓延,烏石諸寇匪,皆其所釀成也。
調任陝督,以叛兵事,始經罷斥。
家居數載,卒以善終,猶蒙世蔭,真厚幸也。
◎顧亭林詩 顧亭林先生博雅醇儒,考核古今,為本朝之冠。
然其詠古詩有“名弧石勒誅”之句。
按史,石虎時,燕人饋虎弓矢,其太史王波命贈蜀使,以矜幅員之廣。
蜀主壽命史臣書曰:“肅慎供其苦矢。
”虎聞之大怒,因族誅王波,非趙主勒時事,而先生誤用之。
信乎!考古之難也。
◎祥德 五旗包衣原系王公家奴,出身微賤,固國初睿、鄭諸王秉政,因令伊等與八旗人員一體考試錄用,其中多倡優賤類羼雜其間,實非遼東舊族。
曆來廁身清要,功名顯赫者,不可勝記,近日大僚如祥德、常弼尤顯著者。
祥德,姓王,本和恭王弄童之孫,品甚鄙吝。
以部郎踐曆臬使,初無材具,惟貪賄是聞。
信用家人徐敬輿,任其指揮,惟其言是聽,故黎庶憤怨切骨。
今上首政,将其勒休,人心大快。
其子英文,複以威喝斃命,伏誅市曹,則其家教,洵可知矣。
◎葉文忠 近讀《蒼霞草》,見其兩朝奏疏,剀切和平,當神、熹二宗庸昏之王,乃能遇事救挽,保全善類。
其與左忠毅尺牍,從容勸阻,若預睹日後之決裂者,使楊、左二公早從其語,必弭朋黨之禍。
其論魏忠賢一疏,亦複婉切忠摯,實一時良相也。
惟冒忮李廷機為首輔,暗使台谏攻之,己複調停救護,以掩其迹,究非正人所為。
又複暗于兵機,薦楊鎬督師,卒緻偾事轅。
明知熊襄愍之幹濟,而包庇門人王化貞,緻使贻誤封疆。
誤信王象幹之言,以為朵顔可以撫綏,使與本朝為敵。
殊不知喀爾沁三部當時已受本朝封号,其請賞于明者,乃高皇帝之妙算,彼乃以為奇計,何其舛也。
又毛文龍鎮江之捷,乃叛将陳良策獻城,并非文龍之功。
蒼霞乃以為可用,極力保護,遂緻尾大不掉,自甘屠,亦調度失宜也。
◎賽将軍 自純皇帝建立健銳、火器二營,令其遠屯郊圻,不近繁華,命綜理王大臣勤加簡煉,賞罰嚴信,故近日滿洲武臣多出其間,如德繼勇楞泰、賽将軍沖阿其尤著者也。
賽本寒族,膺健銳營選,屢出師回匪、台灣、川楚等處,頗建功績,氵存至吉林将軍。
德繼勇倚如左右手,與楊時齊少保名相埒雲。
後以積勞内遷禦前大臣、領侍衛内大臣,實行伍中所僅見者。
聞其紀律嚴明,行師十載,家無餘赀,文員間有饋遺,皆立賞士卒,雲:“此皆汝等之勞瘁所緻,予何敢厚蓄也。
”仕至極品,家惟藏皮裘數笥,公屢顧之曰:“微末士卒,以緻宦橐如此,殊可觀也。
”公無他嗜,下直後危坐鬥室,以栉理長鬣,光潤可鑒。
平生雍容,不問家人生産,其紀綱稍以簿書進,即麾之去,曰:“置汝等何用,此瑣屑事,尚煩渎乃翁耶。
”亦可以觇其品矣。
◎劉清 劉清之改總兵官,已詳具前卷。
聞其說王三槐不降時,勒威靖深斥之,鄉勇訛傳為欲行軍法,遂集數萬人于轅門,欲活祭公後即行鼓噪,楮镪滿路,哭聲震天。
勒公令公出谕之,衆皆感泣,遂同公至賊壘,曰:“三槐不出,我輩碎身以殉君矣。
”三槐懼,因出降。
又任山東時,金鄉告變,公趨救之。
兵未滿百而賊驟至,公令衆偃旗安卧,竟夕無聲,乃趨過,不敢過公之壘。
後衆問之,公笑曰:“此固兵法之易曉者。
我軍不敵百分之一,若倉皇趨避,賊知其寡而犯之,我輩無孑遺矣!今營壘整肅,賊必以為衆多,恐被我覺察,故逃避之倍速也。
”後援兵四集,公乃率以追賊,一鼓殲之。
擒賊黨訊之,雲賊某初欲犯公壘,賊首戒之曰:“劉青天善知兵者,不可首撄其鋒。
”及其敗時,賊首猶曰:“前日若從汝言,則早被擒獲,不能延至今日也。
” ◎唐若瀛 往日京官積習,皆以裘馬聲色為娛,所入俸糈,不充溪壑之費,故多逋券山積,難以度日。
有戶部郎唐若瀛者,素尚奢華,兼以樗蒲之費,動至千百,家日窮乏。
外擢南開化太守,債主日伺于門,旅進數十,座為之滿。
公無以逃逋,乃置大籠,聲言為某大員送唐花,公坐其中,以紙封蔽,命健奴擔之出,至僻所始易車馬以行,京中傳為笑柄雲。
◎富将軍 近日廉直大吏,自松湘圃、初頤園外,惟富将軍俊,清介之名著于中外。
公蒙古人,舉纟番譯進士,氵存至盛京等處将軍。
居邊徼垂四十年,撫養士卒無異家人父子。
建議雙城堡開墾地畝,築立堡舍,歲徙京中閑散旗戶以充塞下,實為國家籌悠久之計,與玉亭相國之疏媲美于世。
予嘗于公所會之,公貌蒼秀,語言醇樸,實有國初人風範。
然聞其性剛愎,喜聽先入之言,不複更辨真僞。
有平南王裔尚傑者,人奸詭,任盛京協領,察知公之喜尚,片語驟合。
公深信之,倚重如左右手,任其貪縱枉法,不加督責,有匡之者,反見擯斥。
亦不善知人矣。
◎黎襄勤 黎襄勤世序,河南羅城人。
中丙辰進士。
以縣令起家,氵存至鎮江太守。
百菊溪制府知其才幹,薦之于朝。
會河帥陳鳳翔失事,睿皇帝即命公代之,其去太守未期歲也。
公建議用碎石護衛河堤,巨河洶湧不能沖決,南河賴以安瀾者十有二載,為近代之所罕有,睿皇帝屢寵譽之。
癸未春,以勞疾薨于位,今上震悼,至有“扌文淚批賢”之谕,命入賢良祠,蔭贈有差。
公美豐姿,性和藹,不納苞苴,歲所出入,皆實力采購茭楗。
其鄉人有訪之者,惟啖以粗粝,贈以四金遣行,初不能多助也。
其卒未數月,南河即以阻漕圮堰見告,故公之功益彰,世以為靳文襄後所僅見也。
然聞丁孝廉廷寶雲:“公裡無田宅,一日謂河員張棟雲:‘予素欲築舍于某裡,繪本已定,苦無餘赀何?’即以畫圖付棟。
棟識其意,潛使人至公裡中依圖造成邸第,然後複公命。
公亦笑受之,初未拒絕也。
” ◎蔣因培 山左吏治自吉倫以貪賄成習,同興朱錫爵後以寬縱失職,故官途刁風日熾,專以欺淩上司為能,一倡百和,莫之能遏。
有知縣蔣因培者,江蘇舉人,善詩律,少負文名。
筮仕齊、魯,日為平康之遊,裸身唱曲,偎妓飲酒,夏日嘗插花擁髻,放舟大明湖中,遇上司亦不引遜,惟伛軀唱諾而已。
中丞陳預為其頑弄如奴隸,初不惬意,即于官廳,曆數其纰政,待其厚謝乃已。
後為錢中丞臻劾罷遣戍,吳中士大夫尚有惜其才者,為之延譽,未期年複其職。
◎封神演義 鐘伯敬《封神演義》荒誕幻渺,不可窮诘。
然皆暗指明事,以神宗為纣,鄭貴妃為妲己,光宗常洛為殷洪王,恭妃為姜後。
張維賢為聞仲者,以其行居次也。
朱希忠為黃飛虎者,姓皆色也。
西岐者,暗指播州楊應龍。
以孫丕揚為楊任,因其家居關西,而無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