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錄卷一

關燈
出,以代古人傩祓之意。

    演唐玄奘西域取經事,謂之《升平寶筏》,于上元前後日奏之。

    其曲文皆文敏親制,詞藻奇麗,引用内典經卷,大為超妙。

    其後又命莊恪親王譜蜀、漢《三國志》典故,謂之《鼎峙春秋》。

    又譜宋政和間梁山諸盜及宋、金交兵,徽、欽北狩諸事,謂之《忠義璇圖》。

    其詞皆出日華遊客之手,惟能敷衍成章,又抄襲元、明《水浒義俠》、《西川圖》諸院本曲文,遠不逮文敏多矣。

    嘉慶癸酉,上以教匪事,特命罷演諸連台,上元日惟以月令承應代之,其放除聲色至矣。

     ◎端午龍舟 乾隆初,上于端午日命内侍習競渡于福海中,皆畫船箫鼓,飛龍首,絡繹于鲸波怒浪之間。

    蘭桡鼓動,旌旗蕩漾,頗有江鄉競渡之意。

    每召近侍王公觀閱,以聯上下之情。

    今上親政後,亦屢循舊制觀之,然每以雨澤愆期,罷演者多矣。

     ◎禦前大臣 本朝鑒明弊政,不許寺人幹預政事,命内務府大臣監之。

    然内廷事務每乏統領之人,仁皇習知其弊,特設禦前大臣,皆以内廷勳戚諸臣充之。

    無定員,凡乾清門内之侍衛司員諸務,皆命其統轄。

    每上出宮巡幸,皆命其橐扈從,代宣王言,名位優重,仿兩漢大将軍之制而親誼過之。

    初尚命軍機大臣代攝,今上親政後,特分析其職,而體制尤為厘正。

    初無王公兼攝者,乾隆中,命喀爾沁固山貝子劄爾豐阿兼之,其後蒙古藩臣遞攝其職。

    嘉慶初,上特命睿恭王及定、莊二王兼之,實曠典雲。

     ◎紅絨結頂冠 國朝定制,皇上燕服,宮中冠紅絨結頂冠,凡皇子皇孫皆以是為禮服,甚屬尊重。

    近支王、貝勒得上賜者,許常冠戴,輔臣間有賜者,皆不敢戴。

    惟張文和公蒙特旨許元旦日冠戴,時以為非常之榮。

    成王嘗戲謂餘曰:“吾帽冠祗值清錢百文,然勝汝輩數百金之頂多矣!”時紅寶石頂價甚昂,故王以為戲雲。

     ◎金黃蟒袍 定制,皇子服金黃蟒袍,諸王特賜者,始許服用。

    乾隆初,諸王蒙賜者過半,實稱一時之盛。

    及其末年,惟定、怡二王特賜之,時以為榮。

    今上親政後,惟榮恪郡王蒙賜服焉。

     ◎香色定制 古之東宮皆服绛紗袍,蓋次明黃一等。

    國初定制,皇太子朝衣服飾皆用香色,例禁庶人服用,其後儲位久虛,漸忘其制。

    近日庶民習用香色,至于車帏巾無不濫用,有司初無禁遏者,亦未習典故故也。

     ◎朝服龍團 定制,惟皇上禦服朝衣,于腰闌下前後繡龍團各四,諸王以下皆用素緞數則,以為辨别。

    近日南中所繡朝服衣料,無論品級皆用龍團各四,初無以素褶沽者,餘常購市料服之。

    成王見而責曰:“君素稱守禮者,亦濫為服用耶?”先輩之知定制若此。

     ◎四團龍補褂 舊制,親王服四正龍補服,郡王服二正二行龍補服。

    乾隆中,傅文忠公以為與禦服無别,乃奏改親王服二行龍二正龍補服,郡王服四行龍補服,以為定制。

    諸王有特賜四正龍者,許服用焉。

    異姓初無賜四團龍者,雍正中,年大将軍羹堯特賜四正龍補服,不久即以驕敗。

    乾隆中,傅文忠公以椒房優寵,兆文毅公惠以平定西域功,阿文成公桂以平定兩金川功,福文襄王康安以平定台灣功,皆賜四團龍補服,孫文靖以入安南功,賜之,未浃旬即以潰兵聞,遂繳還成命焉。

    惟文忠公每入署辦事及其家居,仍用公爵補服,以示謙雲。

     ◎大臣賜紫 國初諸勳臣以開創大功賜紫者,不乏其人。

    乾隆中,閣臣則傅文忠恒、福文襄王康安、阿文成桂、和相┞,勳戚則福驸馬隆安、福尚書長安、超勇親王拉旺多爾濟、海超勇蘭察皆賜紫色輿服。

    嘉慶中,慶文恪公桂、德繼勇楞泰、額威勇爾登保以平定三省教匪功,亦賜紫焉。

     ◎宗室公賜紫 舊制,親、郡王用金黃輿服,貝勒、貝子用紫色輿服,宗室公與大臣同。

    乾隆五十二年,特賜宗室鎮國公、輔國公紫色輿服,其未入八分公仍舊制雲。

     ◎賜朝馬 明制,諸朝臣皆左右長安門步行至午門,從無賜禁門騎馬者。

    故閣臣沈鯉扶病入掖垣,屢至颠仆,為時人所憐雲。

    國朝定制,王、貝勒、貝子皆乘馬入禁門,至景運門下騎,諸大臣一仍明制。

    乾隆中,上念諸臣待漏入直,每遇風雪,徒步數裡,甚為颠蹶,因特許諸閣臣乘馬入内,以示榮寵。

    嘉慶己巳,上特旨諸大臣年逾七十者,賜肩輿入直,尤為曠典雲。

     ◎黃馬褂定制 凡領侍衛内大臣,禦前大臣、侍衛,乾清門侍衛,外班侍衛,班領,護軍統領,前引十大臣,皆服黃馬褂,凡巡幸,扈從銮輿以為觀瞻。

    其他文武諸臣或以大射中侯,或以宣勞中外,上特賜之,以示寵異雲。

     ◎花翎藍翎定制 凡領侍衛府官、護軍營、前鋒營、火器營、銮儀衛滿員五品以上者,皆冠戴孔雀花翎,六品以下者冠戴羽藍翎,以為辨别。

    王府頭等護衛始許冠戴花翎,餘皆冠戴藍翎雲。

     ◎親郡王賜三眼花翎 親、郡王,貝勒為宗臣貴位,向例皆不戴花翎,惟貝子冠三眼孔雀翎,公冠雙眼孔雀翎,以為臣僚之冠。

    乾隆中,順承勤郡王泰斐英阿以充前鋒統領故,向上乞花翎,上曰:“花翎乃貝子品制,諸王戴之,反覺失制。

    ”傅文忠代奏:“某王年幼,欲戴之以為美觀。

    ”上始許之。

    因并賜皇次孫今封定王者三眼翎,曰:“皆朕之孫輩,以為美觀可也。

    ”由是親、郡王屢有蒙恩賜者。

    嗣後純皇帝欲定五眼花翎為親、郡王定制,為和相所阻,未果行雲。

     ◎雙眼花翎 國初勳臣,功績偉茂,多有賜雙眼花翎者。

    乾隆中,賜雙眼花翎者,閣臣為傅文忠公恒、尹文端繼善、兆文毅惠、舒文襄赫德、于文襄敏中、阿文成桂、和相┞、福文襄康安、孫文靖士毅。

    勳臣為富勤勇德、伊将軍勒圖、海超勇蘭察、永制府保、覺羅制府吉慶、和制府琳。

    嘉慶中得賜者,閣臣為保文恪甯、慶文恪桂、勒相公保,勳臣為明參政亮、額經略爾登保、德繼勇楞泰、那制府彥成。

    惟彭軍門承堯、王軍門得祿以綠營将佐得雙眼花翎之賜,尤為寵遇優隆。

    以連之不肖,于九齡時即蒙純皇帝賜雙眼花翎,實為千古榮遇,至今思之,猶感激涕零雲。

     ◎外官賜花翎 定制,外任文臣無賜花翎者。

    乾隆中,方敏悫觀承官直隸制府時,聖眷頗優,以古北口大閱故,公特乞賜花翎。

    上笑曰:“若爾侏儒狀,亦愛花翎耶?”因特賜之。

    嗣後外任督、撫,屢有蒙恩賜者。

    惟劉文正公督陝時,特賜花翎,公回京時即日繳還,上亦優容,不加厚責也。

     ◎賜奠 國家寵待臣僚,遇有勳績昭著者,飾終之典,有上親臨賜奠者,亦有特遣皇子、大臣代賜者,代不乏人,惟乾隆戊戌,上念先烈親王開創功,特往園寝賜奠。

    嘉慶丙子,今上念朱文正公傅導功,親往其墓賜奠,皆一時曠典雲。

     ◎賜它羅經被 本朝王大臣有薨沒者,上特賜它羅經被。

    被以白绫為之,刊金字番經于其上,時得賜者以為寵幸,蓋即古人賜東園秘器類也。

     ◎賜宅 定制,漢員皆僑寓南城外,地勢湫隘,凡賃屋時,皆高其值,京官鹹以為苦。

    又聚集一方,人情讠垂诿,勢所不免。

    列聖鹹知其弊,故漢閣臣多有賜第内城者,如張文和賜第護國寺胡同,蔣文肅賜第李公橋,裘文達賜第石虎胡同,劉文定賜第阜成門大街,劉文正賜第東四牌樓,汪文端賜第汪家胡同,梁文定賜第拜鬥殿,董太保賜第新街口。

    皆一時之榮遇也。

     ◎清字經館 乾隆壬辰,上以《大藏佛經》有天竺番字、漢文、蒙古諸纟番譯,然其禅悟深邃,故漢經中咒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