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關燈
小
中
大
穴棄屍出,其父母莫敢诘也。
後卒以勞瘵死。
◎魁制府 魁制府倫,完顔氏,副将軍查弼讷孫也。
性勇幹。
純皇帝召見,詢以家世,公自述戰功,口如瀉水,因授福建将軍。
公喜聲伎,嘗夜宿狹巷,為制府伍拉納所覺,欲劾之。
伍固貪吏,嘗納屬員賄,動逾千百,有不納者,鎖锢逼勒。
又受洋盜賄,任其劫掠,毫不捕緝,五虎門外,賊艇雲集。
公慨然曰:“夫夜合之欲,情不自禁,乃過之小者。
若伍公以天子封疆大吏,舉止有同盜賊,貪黩無厭,不知自相愧悔,乃反欲劾人耶?傳曰‘無瑕者可以責人’,其不明何若也。
”乃抗疏劾伍之貪縱,并閩省庫藏虧绌事。
上大怒,立置伍于法,以公代其位。
伍故某近臣戚畹,故公直名聞于當時。
及今上親政,公丁艱歸,以直見知。
時勒相公為經略,待滿兵甚嚴肅,故蜚語上聞,命公往代其任。
公至營宣谕畢,勒公即就逮,合營訴其冤抑,乞公代奏,公毫不省察,故人心渙散,不複為其所用。
嘉陵江之役,一任賊人偷渡,無為其抵禦者,公以是獲罪賜死。
然其剛鲠之氣時相發露,非近日模棱諸公所易及也。
◎伍彌相公 伍彌相國泰,蒙古人。
其父以破準夷功封誠毅伯。
公少膺宿衛,任散秩大臣先後幾五十餘年,以勤慎稱。
與先恭王交最笃。
其後任西安将軍。
撒拉爾回民叛時,公應調往援,途中遇制府勒爾錦止兵檄文,公慨然曰:“夫弈小伎,心無卓見尚不能緻勝,況兵家事,乃指麾大将如兒戲,勒公真非知兵者。
”乃仍率兵進。
時蘭州被圍甚急,賴公兵先至,軍威乃振。
後以和相戚畹故,引入政府,阿文成公心甚輕之。
及判決事,公素持大體,事無稽遲,文成歎曰:“真宰相才也。
”反與之結姻焉。
班禅額爾德尼來朝,上命公護送,往返數千裡,公不與談,不和南稱弟子,惟行主賓之誼。
先恭王赴質莊親王約,同谒班禅于清淨化城,公岸然曰:“王素守儒道者,奚必随人蹊徑至此?”王退告人曰:“此行有愧于伍公多矣。
”其嚴正也若此。
◎窦東臯 餘幼時聞韓旭亭先生言,當代正人以窦東臯為最。
時閱其劾黃梅匿喪奏疏,侃侃正言,心甚欽佩,以為雖範文正、孔道輔無以過之。
後入朝,聞成王言,公迂暗不識政體,素惡宋儒書,明道、晦庵諸先生至加以菲言詈之。
又以方正學為元惡大憝,緻興靖難之禍,其議論殊為怪誕。
又晚年以仕途蹭蹬故,乃拜和相為師,往谒其門,至琢姓名于玉器獻之,以博其歡。
希上賜紫禁城騎馬,日跨胡床于家中,以其勞,頗為輿人姗笑。
又素善青烏術,以諸城縣應出二輔臣,及聞劉文清公以事降黜,大喜過望,置酒歡宴終日,殊乏大臣之度。
後聞蔣孝廉棠言亦然,故并錄之以俟考焉。
◎鮑海門 鮑海門先生臯,丹陽人。
善詩賦。
日客淮、揚間,時天下殷富,邗上諸大賈富逾王侯,皆延先生為上客,獻以金帛,先生颔之而已。
其詩蒼勁,音節铿然,有北地、信陽之風,而豐緻過之,故名重一時。
其子雅堂之鐘以進士補中書舍人,其詩亞其父雲。
◎京師園亭 京師西北隅近海澱有勺園,為明米萬鐘所造。
結構幽雅,今改集賢院,為六曹卿貳寓直之所。
其他多諸王公所築,以和相十笏園為最,近為成邸所居。
又右安門外有尺五莊,為祖氏園亭,近為某部曹所售。
一泓清池,茅檐數椽,水木明瑟,地頗雅潔,又名小有餘芳,春夏間多為遊人宴賞。
其南王氏園亭,向頗爽垲,多池館林木之盛。
嘉慶辛酉為水所沖圮,後明太守保售之,力為構葺,修繕未終而太守遽卒。
故今池館尚未黝畫,半委于荒煙蔓草之中,殊可惜也。
◎程魚門 程魚門編修晉芳,新安人。
治鹽于淮。
時兩淮殷富,程氏尤豪侈,多畜聲伎狗馬,先生獨好儒,罄其赀購書五萬卷,招緻多聞博學之士,與共讨論。
先生不能無用世心,屢試不售,亡何,鹽務日折閱,而君舟車仆之費頗不資,家中落,年已四十餘。
癸未,純皇帝南巡,先生獻賦,授内閣中書,再舉辛卯進士,改吏部文選司主事。
未幾,上開四庫館,諸大臣舉先生為纂修官,議叙改翰林院編修,先生大喜過望。
先生耽書史,見長幾闊案心辄喜,鋪卷其上而事不理。
又好周戚友,求者應,不求者或強施之。
付會計于家奴,一任盜侵,公不勘诘。
以故雖有助,如沃雪填海,負券山積,勢不能支。
乞假赴陝中,将謀之畢中丞沅,為歸老計,至冒暑至署,未半月卒,人争惜之。
◎松筠庵 松筠庵在宣武門外響閘,為楊忠愍公故宅。
乾隆丁未,胡雲莊司寇季堂會諸僚友醵金立祠,繪公像及同事諸公神位。
地甚湫隘,有古槐一株,猶忠愍手植,想見當日清貧之狀。
韓旭亭先生有《過忠愍祠》詩甚佳,蓋丁未年初立祠時作也。
◎趙忠愍公祠 趙忠愍讠巽,南人。
明崇祯間仕至監察禦史。
巡視南城,城陷時,為流賊所害于白帽胡同。
其時黨人氣盛,公以邊遠之士,未及攀跻清流,故南中祭享及本朝賜谥時,皆未之及。
乾隆初,公同鄉侍禦傅為讠甯為之表白,始補谥忠愍,立專祠以祀之。
在憫忠寺旁,今為南會館雲。
◎成容若 成容若德,為納蘭太傅長子。
中康熙癸醜進士。
時太傅權震當時,而侍衛素嗜丹鉛,與諸名士交接,初不幹預政事。
惟吳漢槎谪戍黑龍江,以顧貞觀舍人向侍衛乞憐,故侍衛閱其寄吳小詞。
詞甚凄苦,恻然曰:“都尉‘河橋’之作,子荊‘楚雨’之吟,并此而三矣!此事三千六百日中弟當專任其責,毋煩兄更多言也。
”貞觀曰:“人生幾何?顧以十年期之?”侍衛乃白太傅,援例赦還,一時賢名大著。
又刻宋、元、明諸家經解數千卷,名《通志堂九經解》,一時傳誦焉。
◎甘嘯岩 甘嘯岩運源,襄平人,為忠果公文曾孫。
少随父司馬公遊川、楚、滇、黔,西至衛、藏,故詩體渾厚遒勁,有唐人風味。
為劉海峰先生弟子,海峰甚賞識之。
與先恭王交最笃。
先生既屢試不中,益放浪形骸,日酣飲酒肆中,遇輿夫負販,皆招與飲,曰:“近日公卿皆若侪輩耳,餘有何區别焉!”故人多忌之。
晚年始仕為英德縣象岡司巡檢。
福文襄王聞其善繪事,欲招緻之,命韓桂ぎ司寇為介紹。
先生複書曰:“某雖不肖,豈可以筆墨為羔雁也!”卒不赴召,其耿介也若此。
在餘邸時,與韓旭亭先生最笃,曰:“梁園賓客皆充數輩,惟君可當其選。
”其輕傲白眼之習,至老猶如故也。
◎賈筠城 賈筠城虞龍,漢軍人。
其祖某,任陝西道,以貪黩籍沒。
孝廉少年落拓,貧難自立。
與朱石君兄弟砥砺為古文學,先恭王見曰:“此奇才也!”因延緻邸中。
凡花朝月夕,互相酬唱,皆孝廉之作先成。
坐中使酒罵坐,人皆厭之,獨先王識其品。
與朱子穎運使為莫逆交。
所作七古,淋漓排宕,直入少陵之室。
後贅于馬府尹第,稍以自給。
以痨瘵終,年未三旬,先恭王甚悼惜之。
時邸中有老儒王功偉富順,拘方之士,文字迂腐,與孝廉同年生。
先恭王嘗指王笑曰:“使汝早代賈筠城死,豈非天下快事?”雖一時谑語,亦可觇孝廉之學矣。
◎姚姬傳之正 桐城姚姬傳先生鼐,成癸未進士,官至刑部郎中。
劉文正公素加賞識,曰:“近日文人能知政體者,唯姬傳一人而已。
”公為方靈臯弟子,故古文學歸震川,而精粹過之。
其紀事體多模仿廬陵,殊多神逸。
文正薨後,公即請假歸裡,以教課為生。
居鄉循古禮,日講政書于塾中。
有賈人子以重币聘公,力卻之,曰:“鲰生雖貧,不能受無義之财也。
”今年八十餘,輕健如故,猶著述不休雲。
◎何義門 何義門先生值南書房時,嘗夏日裸體坐,仁皇帝驟至,不及避,因匿爐坑中。
久之不聞玉音,乃作吳語問人曰:“老頭子去否?”上大怒,欲置之法。
先生徐曰:“先天不老之謂老,首出庶物之謂頭,父天母地之謂子,非有心诽謗也。
”上大悅,乃舍之。
此錢黼堂侍郎樾親告餘者,以南書房侍臣相傳為故事雲。
◎先禮烈王箭 先禮烈王所遺箭一,镞與皆以木為之。
镞長今尺六寸,徑三寸,圍九寸,周圍有觚棱者六,處穿孔,數亦如之。
長三尺六寸,括之受弦處,寬可容指,非挽百石弓者,不能發而中之。
按《唐六典》:“鳴箭曰。
”《漢書》亦雲:“鳴镝,<骨堯>箭也。
”字書或作<骨孝>。
吳萊詩“遠矣鳴<骨孝>箭”,皆此物也。
世代敬藏于廟,餘命王處士嘉喜繪為圖,延諸名士題之。
其中吳舍人嵩梁、孫太守爾準詩為最,因錄之。
吳蘭雪詩雲:“烈王腰間大羽箭,射馬射人經百戰。
耳後勁風啼餓鸱,箭力所到無重圍。
皂雕翻雲虎人立,一洞穿胸鬼神泣。
陣前奮胄摧賊鋒,雪夜斫壘收奇功。
邊牆踏破中原定,帝銘彤弓拜家慶。
箭傳三尺六寸長,百石能開猿臂強。
白翎金幹不可得,此物摩挲存手澤。
王有名馬能報恩(事見《汪堯峰文集》),作歌我昔贻王孫。
千金駿骨市誰買,三脊狼牙幸猶存。
願王寶此功載旌,苦矢貢已來周廷。
”孫平叔詩雲:“白羽森森開素練,雲是烈王腰下箭。
心知是畫猶膽寒,何況沙場親眼見。
沙場餓鸱叫鳴镝,箭鋒所向無堅敵。
敵人未識六鈞弓,魂多晴霄飛霹靂。
我朝弧矢威八荒,賢王赤手扶天阊。
薩爾浒戰如昆陽,二十萬衆走且僵。
電閃橫馳克勒馬,蹴踏明騎如排牆。
入關三發歌壯士,定鼎一矢摧天狼。
廓清海宇仗神物,肯射草間兔與獐。
勳成麟閣銘殊績,垂竹東房存手澤。
狼牙鴨嘴不可得,獨此流傳有深識。
我聞唐代傳榆<骨孝>,主皮禮射尊周膠。
即今金革永不試,苦矢枉自随包茅。
文孫七葉慎世守,寓意已比彤弓召。
” ◎楊文勤 楊文勤公錫绂,江陰人。
任漕帥二十年,以清介稱,純皇帝甚寵之。
其時漕運通暢,旗丁富庶,天庾賴之以濟,後共稱之。
謝芗泉巡南漕歸,告餘曰:“見公所定條例,每項皆有寬饒餘利,使人樂于從事,故一時所理井井,久而易行。
”其後某公皆加撙節,國課所多無幾,而諸事叢脞,至私貨載滿艙闆,而官米以緻虧绌遲滞。
故老成之見,非淺識者之所能知也。
◎謝濟世 謝侍禦濟世,廣西桂林人。
中辛醜進士。
補谏官三日,劾河督田文鏡偏袒知縣張球而妄劾黃振國、邵捷春之事。
時田督以風勵自持,為憲皇帝之所倚任。
疏上,上震怒,以公偏庇科目,必有所主使者,因下刑部,嚴鞫主使之人。
公昂首曰:“果有其人。
”衆訊之,公曰:“某自幼讀孔、孟書,知事上以忠荩,即
後卒以勞瘵死。
◎魁制府 魁制府倫,完顔氏,副将軍查弼讷孫也。
性勇幹。
純皇帝召見,詢以家世,公自述戰功,口如瀉水,因授福建将軍。
公喜聲伎,嘗夜宿狹巷,為制府伍拉納所覺,欲劾之。
伍固貪吏,嘗納屬員賄,動逾千百,有不納者,鎖锢逼勒。
又受洋盜賄,任其劫掠,毫不捕緝,五虎門外,賊艇雲集。
公慨然曰:“夫夜合之欲,情不自禁,乃過之小者。
若伍公以天子封疆大吏,舉止有同盜賊,貪黩無厭,不知自相愧悔,乃反欲劾人耶?傳曰‘無瑕者可以責人’,其不明何若也。
”乃抗疏劾伍之貪縱,并閩省庫藏虧绌事。
上大怒,立置伍于法,以公代其位。
伍故某近臣戚畹,故公直名聞于當時。
及今上親政,公丁艱歸,以直見知。
時勒相公為經略,待滿兵甚嚴肅,故蜚語上聞,命公往代其任。
公至營宣谕畢,勒公即就逮,合營訴其冤抑,乞公代奏,公毫不省察,故人心渙散,不複為其所用。
嘉陵江之役,一任賊人偷渡,無為其抵禦者,公以是獲罪賜死。
然其剛鲠之氣時相發露,非近日模棱諸公所易及也。
◎伍彌相公 伍彌相國泰,蒙古人。
其父以破準夷功封誠毅伯。
公少膺宿衛,任散秩大臣先後幾五十餘年,以勤慎稱。
與先恭王交最笃。
其後任西安将軍。
撒拉爾回民叛時,公應調往援,途中遇制府勒爾錦止兵檄文,公慨然曰:“夫弈小伎,心無卓見尚不能緻勝,況兵家事,乃指麾大将如兒戲,勒公真非知兵者。
”乃仍率兵進。
時蘭州被圍甚急,賴公兵先至,軍威乃振。
後以和相戚畹故,引入政府,阿文成公心甚輕之。
及判決事,公素持大體,事無稽遲,文成歎曰:“真宰相才也。
”反與之結姻焉。
班禅額爾德尼來朝,上命公護送,往返數千裡,公不與談,不和南稱弟子,惟行主賓之誼。
先恭王赴質莊親王約,同谒班禅于清淨化城,公岸然曰:“王素守儒道者,奚必随人蹊徑至此?”王退告人曰:“此行有愧于伍公多矣。
”其嚴正也若此。
◎窦東臯 餘幼時聞韓旭亭先生言,當代正人以窦東臯為最。
時閱其劾黃梅匿喪奏疏,侃侃正言,心甚欽佩,以為雖範文正、孔道輔無以過之。
後入朝,聞成王言,公迂暗不識政體,素惡宋儒書,明道、晦庵諸先生至加以菲言詈之。
又以方正學為元惡大憝,緻興靖難之禍,其議論殊為怪誕。
又晚年以仕途蹭蹬故,乃拜和相為師,往谒其門,至琢姓名于玉器獻之,以博其歡。
希上賜紫禁城騎馬,日跨胡床于家中,以其勞,頗為輿人姗笑。
又素善青烏術,以諸城縣應出二輔臣,及聞劉文清公以事降黜,大喜過望,置酒歡宴終日,殊乏大臣之度。
後聞蔣孝廉棠言亦然,故并錄之以俟考焉。
◎鮑海門 鮑海門先生臯,丹陽人。
善詩賦。
日客淮、揚間,時天下殷富,邗上諸大賈富逾王侯,皆延先生為上客,獻以金帛,先生颔之而已。
其詩蒼勁,音節铿然,有北地、信陽之風,而豐緻過之,故名重一時。
其子雅堂之鐘以進士補中書舍人,其詩亞其父雲。
◎京師園亭 京師西北隅近海澱有勺園,為明米萬鐘所造。
結構幽雅,今改集賢院,為六曹卿貳寓直之所。
其他多諸王公所築,以和相十笏園為最,近為成邸所居。
又右安門外有尺五莊,為祖氏園亭,近為某部曹所售。
一泓清池,茅檐數椽,水木明瑟,地頗雅潔,又名小有餘芳,春夏間多為遊人宴賞。
其南王氏園亭,向頗爽垲,多池館林木之盛。
嘉慶辛酉為水所沖圮,後明太守保售之,力為構葺,修繕未終而太守遽卒。
故今池館尚未黝畫,半委于荒煙蔓草之中,殊可惜也。
◎程魚門 程魚門編修晉芳,新安人。
治鹽于淮。
時兩淮殷富,程氏尤豪侈,多畜聲伎狗馬,先生獨好儒,罄其赀購書五萬卷,招緻多聞博學之士,與共讨論。
先生不能無用世心,屢試不售,亡何,鹽務日折閱,而君舟車仆之費頗不資,家中落,年已四十餘。
癸未,純皇帝南巡,先生獻賦,授内閣中書,再舉辛卯進士,改吏部文選司主事。
未幾,上開四庫館,諸大臣舉先生為纂修官,議叙改翰林院編修,先生大喜過望。
先生耽書史,見長幾闊案心辄喜,鋪卷其上而事不理。
又好周戚友,求者應,不求者或強施之。
付會計于家奴,一任盜侵,公不勘诘。
以故雖有助,如沃雪填海,負券山積,勢不能支。
乞假赴陝中,将謀之畢中丞沅,為歸老計,至冒暑至署,未半月卒,人争惜之。
◎松筠庵 松筠庵在宣武門外響閘,為楊忠愍公故宅。
乾隆丁未,胡雲莊司寇季堂會諸僚友醵金立祠,繪公像及同事諸公神位。
地甚湫隘,有古槐一株,猶忠愍手植,想見當日清貧之狀。
韓旭亭先生有《過忠愍祠》詩甚佳,蓋丁未年初立祠時作也。
◎趙忠愍公祠 趙忠愍讠巽,南人。
明崇祯間仕至監察禦史。
巡視南城,城陷時,為流賊所害于白帽胡同。
其時黨人氣盛,公以邊遠之士,未及攀跻清流,故南中祭享及本朝賜谥時,皆未之及。
乾隆初,公同鄉侍禦傅為讠甯為之表白,始補谥忠愍,立專祠以祀之。
在憫忠寺旁,今為南會館雲。
◎成容若 成容若德,為納蘭太傅長子。
中康熙癸醜進士。
時太傅權震當時,而侍衛素嗜丹鉛,與諸名士交接,初不幹預政事。
惟吳漢槎谪戍黑龍江,以顧貞觀舍人向侍衛乞憐,故侍衛閱其寄吳小詞。
詞甚凄苦,恻然曰:“都尉‘河橋’之作,子荊‘楚雨’之吟,并此而三矣!此事三千六百日中弟當專任其責,毋煩兄更多言也。
”貞觀曰:“人生幾何?顧以十年期之?”侍衛乃白太傅,援例赦還,一時賢名大著。
又刻宋、元、明諸家經解數千卷,名《通志堂九經解》,一時傳誦焉。
◎甘嘯岩 甘嘯岩運源,襄平人,為忠果公文曾孫。
少随父司馬公遊川、楚、滇、黔,西至衛、藏,故詩體渾厚遒勁,有唐人風味。
為劉海峰先生弟子,海峰甚賞識之。
與先恭王交最笃。
先生既屢試不中,益放浪形骸,日酣飲酒肆中,遇輿夫負販,皆招與飲,曰:“近日公卿皆若侪輩耳,餘有何區别焉!”故人多忌之。
晚年始仕為英德縣象岡司巡檢。
福文襄王聞其善繪事,欲招緻之,命韓桂ぎ司寇為介紹。
先生複書曰:“某雖不肖,豈可以筆墨為羔雁也!”卒不赴召,其耿介也若此。
在餘邸時,與韓旭亭先生最笃,曰:“梁園賓客皆充數輩,惟君可當其選。
”其輕傲白眼之習,至老猶如故也。
◎賈筠城 賈筠城虞龍,漢軍人。
其祖某,任陝西道,以貪黩籍沒。
孝廉少年落拓,貧難自立。
與朱石君兄弟砥砺為古文學,先恭王見曰:“此奇才也!”因延緻邸中。
凡花朝月夕,互相酬唱,皆孝廉之作先成。
坐中使酒罵坐,人皆厭之,獨先王識其品。
與朱子穎運使為莫逆交。
所作七古,淋漓排宕,直入少陵之室。
後贅于馬府尹第,稍以自給。
以痨瘵終,年未三旬,先恭王甚悼惜之。
時邸中有老儒王功偉富順,拘方之士,文字迂腐,與孝廉同年生。
先恭王嘗指王笑曰:“使汝早代賈筠城死,豈非天下快事?”雖一時谑語,亦可觇孝廉之學矣。
◎姚姬傳之正 桐城姚姬傳先生鼐,成癸未進士,官至刑部郎中。
劉文正公素加賞識,曰:“近日文人能知政體者,唯姬傳一人而已。
”公為方靈臯弟子,故古文學歸震川,而精粹過之。
其紀事體多模仿廬陵,殊多神逸。
文正薨後,公即請假歸裡,以教課為生。
居鄉循古禮,日講政書于塾中。
有賈人子以重币聘公,力卻之,曰:“鲰生雖貧,不能受無義之财也。
”今年八十餘,輕健如故,猶著述不休雲。
◎何義門 何義門先生值南書房時,嘗夏日裸體坐,仁皇帝驟至,不及避,因匿爐坑中。
久之不聞玉音,乃作吳語問人曰:“老頭子去否?”上大怒,欲置之法。
先生徐曰:“先天不老之謂老,首出庶物之謂頭,父天母地之謂子,非有心诽謗也。
”上大悅,乃舍之。
此錢黼堂侍郎樾親告餘者,以南書房侍臣相傳為故事雲。
◎先禮烈王箭 先禮烈王所遺箭一,镞與皆以木為之。
镞長今尺六寸,徑三寸,圍九寸,周圍有觚棱者六,處穿孔,數亦如之。
長三尺六寸,括之受弦處,寬可容指,非挽百石弓者,不能發而中之。
按《唐六典》:“鳴箭曰。
”《漢書》亦雲:“鳴镝,<骨堯>箭也。
”字書或作<骨孝>。
吳萊詩“遠矣鳴<骨孝>箭”,皆此物也。
世代敬藏于廟,餘命王處士嘉喜繪為圖,延諸名士題之。
其中吳舍人嵩梁、孫太守爾準詩為最,因錄之。
吳蘭雪詩雲:“烈王腰間大羽箭,射馬射人經百戰。
耳後勁風啼餓鸱,箭力所到無重圍。
皂雕翻雲虎人立,一洞穿胸鬼神泣。
陣前奮胄摧賊鋒,雪夜斫壘收奇功。
邊牆踏破中原定,帝銘彤弓拜家慶。
箭傳三尺六寸長,百石能開猿臂強。
白翎金幹不可得,此物摩挲存手澤。
王有名馬能報恩(事見《汪堯峰文集》),作歌我昔贻王孫。
千金駿骨市誰買,三脊狼牙幸猶存。
願王寶此功載旌,苦矢貢已來周廷。
”孫平叔詩雲:“白羽森森開素練,雲是烈王腰下箭。
心知是畫猶膽寒,何況沙場親眼見。
沙場餓鸱叫鳴镝,箭鋒所向無堅敵。
敵人未識六鈞弓,魂多晴霄飛霹靂。
我朝弧矢威八荒,賢王赤手扶天阊。
薩爾浒戰如昆陽,二十萬衆走且僵。
電閃橫馳克勒馬,蹴踏明騎如排牆。
入關三發歌壯士,定鼎一矢摧天狼。
廓清海宇仗神物,肯射草間兔與獐。
勳成麟閣銘殊績,垂竹東房存手澤。
狼牙鴨嘴不可得,獨此流傳有深識。
我聞唐代傳榆<骨孝>,主皮禮射尊周膠。
即今金革永不試,苦矢枉自随包茅。
文孫七葉慎世守,寓意已比彤弓召。
” ◎楊文勤 楊文勤公錫绂,江陰人。
任漕帥二十年,以清介稱,純皇帝甚寵之。
其時漕運通暢,旗丁富庶,天庾賴之以濟,後共稱之。
謝芗泉巡南漕歸,告餘曰:“見公所定條例,每項皆有寬饒餘利,使人樂于從事,故一時所理井井,久而易行。
”其後某公皆加撙節,國課所多無幾,而諸事叢脞,至私貨載滿艙闆,而官米以緻虧绌遲滞。
故老成之見,非淺識者之所能知也。
◎謝濟世 謝侍禦濟世,廣西桂林人。
中辛醜進士。
補谏官三日,劾河督田文鏡偏袒知縣張球而妄劾黃振國、邵捷春之事。
時田督以風勵自持,為憲皇帝之所倚任。
疏上,上震怒,以公偏庇科目,必有所主使者,因下刑部,嚴鞫主使之人。
公昂首曰:“果有其人。
”衆訊之,公曰:“某自幼讀孔、孟書,知事上以忠荩,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