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關燈
《嘯亭雜錄》為清代掌故史料筆記。

    正錄十卷,續錄五卷。

    清昭槤撰。

    昭槤(1776—1829),姓愛新覺羅,号汲修主人、檀樽主人。

    清宗室,太祖努爾哈赤次子代善後裔。

    嘉慶七年(1802)封不入八分輔國公,授散佚大臣。

    十年,襲禮親王爵。

    二十年,以淩辱朝臣、苛增田租、濫用非刑拷打下人等罪被告發,诏革去王爵,作為閑散宗室圈禁三年。

    次年特旨提前釋放,然再不獲重用。

    道光二年(1822),賞宗人府候補主事。

    郁郁不得志而終。

    為人好交遊,通詩文,博覽古今史書筆記,尤熟于清代朝章國故。

     《嘯亭雜錄》雜記道光初年以前清代政治、軍事、經濟、典章制度、社會習俗和人物遺聞轶事,并略涉前朝興亡得失之故,内容十分豐富。

    其中不少皆得自作者親聞親見,可補正史之阙。

    如卷六“癸酉之變”記嘉慶十八年(1813)天理教徒林清等攻入皇宮,遭到鎮壓之過程,系作者親曆之事卷四“孝感之戰”談清軍在湖北孝感與白蓮教起義軍作戰事卷七“木果木之敗”述清廷平定大金川戰事,俱出自參與戰事的明亮之口。

    這些記載,不僅較為詳備,且都具有第一手資料的價值。

     書中涉及最多的:第一,人物逸聞。

    凡帝王、宗室貴戚、文武官員、文人學士,乃至劍俠村婦,無不娓娓而談,特别是對那些名臣或名流,雖時有褒獎失實處,但也有一些地方敢言人所不敢言,披露他們的陰私。

    如卷四“黃文襄”記始終深受皇帝寵任的黃廷桂,在介紹了其種種幹練行為以後,指出:“然性陰刻,督江時,值上南巡,公逼諸鄉紳,命各出重赀辦演燈彩,而不為之上達。

    ”“又與雅将軍爾吉善不睦,故陰絕其糧,使其士卒饑餒。

    ”記乾嘉考據家王鳴盛,則謂其性極貪财,“所著書多慷慨激昂語,蓋自掩貪陋也”(續錄卷三《王西莊之貪》)。

    其餘如叙法式善之吝啬緻富,以及張廷玉、洪亮吉、孫嘉淦、高士奇等事迹,均有助于我們知人論世。

    第二,關于清代典制的記載,如卷二“本朝内官之制”、卷四“領侍衛府”、卷六“銮儀衛”、卷七“王府官員制度”、“木蘭行圍制度”、卷十“理藩院”,續錄卷一“禦營制度”等述各種宮廷設置或規制。

    續錄卷一和續錄卷三錄有關當時服飾、賞賜、宴請、祭祀等掌故,以及卷七“宗室小考”、“宗室婚嫁”、“宗室任職官”、卷九“八旗官學”、“滿洲跳神儀”、“滿洲嫁娶禮儀”、卷十“八旗制度”等論清廷及滿洲各種制度習俗,皆足參考。

    第三,對于乾隆以前邊疆戰事的記載。

    如卷四“金川之戰”、卷三“記辛亥敗兵事”、“西域用兵始末”之叙清廷平定金川和經營新疆等戰事。

    卷五用整整一卷的篇幅,叙述了清代前期中緬關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