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子面粥,學了一個新調:灌腸兒。
此後一生一見到那道北京小吃扭頭便走。
孩子還學會了一個新詞:王八拳。
中國武術沒這一路。
那拳不叫“打”“使” 而叫“掄”。
要領是以肩為軸,兩臂能伸多長盡量伸長,然後“掄”起來,左右畫車輪。
車輪轉的越快越好,在眼前形成一個密不透風的屏障,誰進來都是一頓雨點般的拳頭落身上。
打的時候最好邊哭邊“掄”,那樣震懾效果最佳。
不會王八拳不行啊。
孩子長不大。
孩子每天都要和全班小朋友較量一番。
一起床,還沒穿完衣服,就要先跟陳北燕掄一通王八拳。
下地皮後,每一張床的小朋友都在摩拳擦掌,等他一到就開始掄拳。
要走到活動室必須一路掄過去。
上廁所也要邊掄邊尿。
旁邊不能有人,也騰不出手扶把。
做遊戲的時間幾乎沒有了,隻要阿姨一解散。
小朋友們就圍着方槍槍狂掄王八拳。
也不見得非要打中,關鍵是運動起來,别讓他閑着。
經常形成小朋友們圍成一圈,方槍槍一人獨在中間,各掄各的,誰也沒打着誰,個個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好像邪功導師領着信衆在練氣哭啊鬧啊。
阿姨也不明白這些孩子為什麼同仇敵忾跟方槍槍過不去。
問原因沒人說得上來,一個比一個委屈;三令五申又制止不住,轉身孩子們就打成一團。
為了減少打架,阿姨有意隔離方槍槍。
散步時把他擱在自己手裡單獨領着。
玩集體遊戲老鷹捉小雞丢手絹時讓他一人在邊上看着。
這絲毫沒有緩和孩子和大家的關系。
孩子也不懂這局面是怎麼形成的,隻知道誰不理他就打誰,越打越多,打成了慣性。
孩子他不羞,不苦悶,不講理,不自憐,每日一睜眼兢兢業業打到閉眼。
他總是第一個醒,最後一個睡。
有時寝室熄了燈,還有一些男孩光着腳悄悄摸過來,孩子就和他們床上床下你來我往比試半天。
全班都睡了,孩子還在黑暗中閃動着警惕的眼光。
孩子太累了,心中生出一些狠念頭。
那些女孩再向他掄拳頭,他就貼上前認真打一個直拳。
這一手很奏效,一拳打在臉上,對方的王八拳也就歇了。
排頭逐一打去,一片女孩子捂着臉蹲下哭。
下次一見他紛紛逃散。
一打垮了女隊,孩子轉向男隊。
他先是攻擊單個遇到的男孩,不管人家是在喝水還是上廁所,隻要占着手,上去就打。
高洋有次拉屎,被他打得差點掉進茅坑。
老實膽小的男孩都被他馴服了,一解散就去和女孩玩。
隻有張燕生汪若海等七八個男孩十分頑強,每日堵着他照打不誤,也疼也哭但就是打不散。
汪若海也學會抽冷子打直拳。
孩子第一次挨了直拳就有點堅持不下去,可借沒有辦法光榮投降,隻有打下去。
第二趟直拳打過來疼得實在哭都來不及,張燕生雪上加霜一頭撞過來,孩子當場停止奮戰,渾身軟綿綿得再無一絲力氣。
第二次一交手挨的全是直拳,孩子轉身要跑、吃了一絆兒,被幾個人屁股壓在底下騎到吃午飯。
汪若海還坐在他頭上放了幾個蔫屁。
被人騎了吃過人家屁,再遇到這一夥,孩子失去抵抗意志,奴隸一般任他們驅使。
汪若海喊一聲:假媳婦兒。
孩子就乖乖跑過去站在人家面前,叫立正立正,叫敬禮敬禮。
聽到汪若海喊:把叛徒押上來。
就知道是在喊自己。
不管正幹着什麼馬上停下來,等着來提自己。
下跪捆綁坐老虎凳之後,還要被處決多次,一聽到“我以人民的名義”叭一聲槍響就要立刻栽倒在地。
正面槍響向後倒,後腦槍響向前趴,前後夾擊身體應轉半周兩腿彎曲原地癱泥。
每一槍都有講究,都要交代,亂來不行的。
像槍響捂胸那就是嚴重違例,這是革命者的專利,叛徒使不得。
方槍槍每天遭幾遍槍決,死得非常老練。
尤其善于亂槍穿身:東一抽搐西一痙攣,轉好幾圈也不倒下——臉望藍天,大張着嘴,身體一點點往下溜,左翻一白眼右翻一白眼——躺到地上戲還很足:吐舌頭、蹬腿兒,不折騰夠了不閉眼。
他這死法保育院很多小朋友欽佩,視為絕技,群起效仿。
汪若海等人看了也喜歡,争當叛徒令方槍槍挨個槍斃他們,一個個兩眼失神,東倒西歪,頹然撲地。
一時保育院槍聲四起,屍橫滿院。
當叛徒,遭槍擊,死不瞑目蔚然成風。
當了人家的兵,盡管吃點苦,我還是更多覺得找到組織的安心,比一個人獨闖天下少很多茫然。
位置明确了,前途不用考慮了。
我背着汪若海或者張燕生在院子裡漫步時
此後一生一見到那道北京小吃扭頭便走。
孩子還學會了一個新詞:王八拳。
中國武術沒這一路。
那拳不叫“打”“使” 而叫“掄”。
要領是以肩為軸,兩臂能伸多長盡量伸長,然後“掄”起來,左右畫車輪。
車輪轉的越快越好,在眼前形成一個密不透風的屏障,誰進來都是一頓雨點般的拳頭落身上。
打的時候最好邊哭邊“掄”,那樣震懾效果最佳。
不會王八拳不行啊。
孩子長不大。
孩子每天都要和全班小朋友較量一番。
一起床,還沒穿完衣服,就要先跟陳北燕掄一通王八拳。
下地皮後,每一張床的小朋友都在摩拳擦掌,等他一到就開始掄拳。
要走到活動室必須一路掄過去。
上廁所也要邊掄邊尿。
旁邊不能有人,也騰不出手扶把。
做遊戲的時間幾乎沒有了,隻要阿姨一解散。
小朋友們就圍着方槍槍狂掄王八拳。
也不見得非要打中,關鍵是運動起來,别讓他閑着。
經常形成小朋友們圍成一圈,方槍槍一人獨在中間,各掄各的,誰也沒打着誰,個個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好像邪功導師領着信衆在練氣哭啊鬧啊。
阿姨也不明白這些孩子為什麼同仇敵忾跟方槍槍過不去。
問原因沒人說得上來,一個比一個委屈;三令五申又制止不住,轉身孩子們就打成一團。
為了減少打架,阿姨有意隔離方槍槍。
散步時把他擱在自己手裡單獨領着。
玩集體遊戲老鷹捉小雞丢手絹時讓他一人在邊上看着。
這絲毫沒有緩和孩子和大家的關系。
孩子也不懂這局面是怎麼形成的,隻知道誰不理他就打誰,越打越多,打成了慣性。
孩子他不羞,不苦悶,不講理,不自憐,每日一睜眼兢兢業業打到閉眼。
他總是第一個醒,最後一個睡。
有時寝室熄了燈,還有一些男孩光着腳悄悄摸過來,孩子就和他們床上床下你來我往比試半天。
全班都睡了,孩子還在黑暗中閃動着警惕的眼光。
孩子太累了,心中生出一些狠念頭。
那些女孩再向他掄拳頭,他就貼上前認真打一個直拳。
這一手很奏效,一拳打在臉上,對方的王八拳也就歇了。
排頭逐一打去,一片女孩子捂着臉蹲下哭。
下次一見他紛紛逃散。
一打垮了女隊,孩子轉向男隊。
他先是攻擊單個遇到的男孩,不管人家是在喝水還是上廁所,隻要占着手,上去就打。
高洋有次拉屎,被他打得差點掉進茅坑。
老實膽小的男孩都被他馴服了,一解散就去和女孩玩。
隻有張燕生汪若海等七八個男孩十分頑強,每日堵着他照打不誤,也疼也哭但就是打不散。
汪若海也學會抽冷子打直拳。
孩子第一次挨了直拳就有點堅持不下去,可借沒有辦法光榮投降,隻有打下去。
第二趟直拳打過來疼得實在哭都來不及,張燕生雪上加霜一頭撞過來,孩子當場停止奮戰,渾身軟綿綿得再無一絲力氣。
第二次一交手挨的全是直拳,孩子轉身要跑、吃了一絆兒,被幾個人屁股壓在底下騎到吃午飯。
汪若海還坐在他頭上放了幾個蔫屁。
被人騎了吃過人家屁,再遇到這一夥,孩子失去抵抗意志,奴隸一般任他們驅使。
汪若海喊一聲:假媳婦兒。
孩子就乖乖跑過去站在人家面前,叫立正立正,叫敬禮敬禮。
聽到汪若海喊:把叛徒押上來。
就知道是在喊自己。
不管正幹着什麼馬上停下來,等着來提自己。
下跪捆綁坐老虎凳之後,還要被處決多次,一聽到“我以人民的名義”叭一聲槍響就要立刻栽倒在地。
正面槍響向後倒,後腦槍響向前趴,前後夾擊身體應轉半周兩腿彎曲原地癱泥。
每一槍都有講究,都要交代,亂來不行的。
像槍響捂胸那就是嚴重違例,這是革命者的專利,叛徒使不得。
方槍槍每天遭幾遍槍決,死得非常老練。
尤其善于亂槍穿身:東一抽搐西一痙攣,轉好幾圈也不倒下——臉望藍天,大張着嘴,身體一點點往下溜,左翻一白眼右翻一白眼——躺到地上戲還很足:吐舌頭、蹬腿兒,不折騰夠了不閉眼。
他這死法保育院很多小朋友欽佩,視為絕技,群起效仿。
汪若海等人看了也喜歡,争當叛徒令方槍槍挨個槍斃他們,一個個兩眼失神,東倒西歪,頹然撲地。
一時保育院槍聲四起,屍橫滿院。
當叛徒,遭槍擊,死不瞑目蔚然成風。
當了人家的兵,盡管吃點苦,我還是更多覺得找到組織的安心,比一個人獨闖天下少很多茫然。
位置明确了,前途不用考慮了。
我背着汪若海或者張燕生在院子裡漫步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