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夏天到了。

    午後經常電閃雷鳴,驟然降下瓢潑大雨。

    下雨的時候在房間裡睡午覺十分享受,睡眠既深且沉,到了起床時間怎麼叫也難以醒來。

     孩子們都隻穿着一條小三角褲衩,整個夏天光着膀子和腿,脖子撲着痱子粉,像剛消過毒的小樹苗。

    他們都長了半頭,也顯得更知道和大人合作了。

    當你和他倆談話,會發現他們能說很多人話,除了日常用語還夾雜着一些革命單詞“毛主席” “天安門”“無産階級”“萬萬歲”什麼的。

    到秋天他們該升入中班了。

     方槍槍在生活自理和組織紀律性方面進步很大。

    雖然還是尿多,但也大都集中在晚間,喝水多了和玩得過于疲勞的時候。

    他長大了一些,頭和身的比例不那麼接近,五官也勻稱多了,看上去可算清秀,頗得一些路遇的大人喜愛。

    他的頭發偏黃,長鬓垂耳,不知道的人常常把他當作小姑娘。

    阿姨跟他的家長講了多次,讓他們給方槍槍頭發剪短,夏天留這麼長的頭發容易生痱子。

     大禮拜回家,他爸爸帶他們哥倆去逛對過的翠微路商場,用冰棍把他騙進理發館。

    一看見那些白衣白口罩細菌部隊打扮的人,每人按着一顆人頭奮力切削;一圈陸海空官兵引頸受戮低下高貴的頭任人宰割,方槍槍先心驚肉跳。

    聞了一會兒臭烘烘熱焖焖的頭油、發渣兒、肥皂水的味兒他就暈了理發館,跑出來吐,吐了一地小豆幹飯和黃瓜炒雞蛋。

    再怎麼拖也不肯進去了。

    方際成講不通理,當街拍了他兩下,他就哭成個高音喇叭,惹來一些随軍家屬指責解放軍不注意影響虐待幼女。

    氣得方際成拉着方超揚長而去,“幼女”一路哭一路跟,險些被另一些随軍家屬當走失兒童送到交通崗。

     下次講好條件,滿足了方槍槍一切正當或不正當的要求,一走到理發館門口他又兩腳生根不上台階。

    沒打就開始哭,誰見誰心軟。

     方際成對阿姨講,這孩子他沒辦法,每次進理發館都像送他上法場。

    先讓他頭發那麼長着,實在不行紮小辮,等他媽媽有空兒了再收拾他。

     唐阿姨心說:打呀。

    你不是會張牙舞爪來老虎那套——還是分人。

    自己家孩子是人,别人家孩子都是王八蛋。

     與他們家熟識的張副院長也在私下講:不是理不了而是不想理。

    這家人沒女孩,在南京的時候就喜歡把方槍槍打扮成女孩子的模樣,一兩歲進保育院前還給方槍槍梳過小辮兒。

     唐阿姨激憤地講:就是慣孩子嘛。

    越是小戶人家越是愛把孩子養得嬌滴滴的。

     小唐發現這是一條規律。

    保育院也有不少孩子父母是高級幹部,也沒見誰當個寶似的。

    還不是交出來就不管了跟參軍一樣,随保育院怎麼調教。

    這樣風吹過雨打來的孩子将來才能曲能伸,坐得金蠻殿,進得勞改隊。

     “糖包”要不是文化程度低,寫自己姓還常缺筆劃,真有心寫一本中國版《教育詩》與各位專家好好切磋切磋。

    當下她就立志,捐棄前嫌拜奉天女子國民高等學校開除的李阿姨當文化教員,從人口刀手尺認起。

     方槍槍頂着一頭德國鋼盔式的齊耳發在夏日的陽光下跑來跑去,有風的日子長發飄飄,誰見了都要說“這女孩兒長得有意思”。

    他也很美,受了擡舉似的。

    沒事雙手分開擋住眼睛的鬓發掠向耳後,歪嘴吹吹額頭的劉海,東施效颦,女裡女氣。

     好像木匠進了音樂學院拿鋸的手也有機會拎弓子了——很得意自己胯入了另—個領域。

     保育院的女孩子普遍比男孩子發育早,身體靈活,頭腦清晰,無論是認生字學唱歌跳舞蹈都比男孩子領會快,記得牢。

    她們也更講衛生,更禮貌,待人接物更有規矩。

    男孩子還在沖沖殺殺,她們已經在玩複雜、更有情趣的遊戲:過家家、看病、喂飯什麼的。

    其中一些發育尤其快的,更是落落大方,人在幼年便顧盼流眸,自有一番成熟。

    這些早熟女童每日裡梳妝打扮,花言巧語;表達能力、社會經驗明顯高同齡男孩一截兒。

    阿姨喜歡她們,大量啟用這一類女孩充當密探和小頭目。

    在方槍槍性别意識尚且朦胧時,隻覺得這些女孩是集體中較為優秀的一群像官場上的紅人兒大學裡名教授的得意門生,十分仰慕,一直在發憤盼着有朝一日魚目混珠混迹其中。

     方槍槍深信自己是在追求上進,向好孩子看齊。

    他也想讓阿姨待見,委以重任。

     誰願意總招人鄙視,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學好有罪呀? 女孩子的身體在日常生活中随處可見,保育院的孩子都沒特别當作一個秘密或一種奇觀。

    實際上她們過分簡樸的線條在漫不經心的眼光中很容易遭到忽視。

    方槍槍有時起心打量她們全在于什麼也看不見,一說起女孩子怎麼長的就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