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一聲,跌下馬來,在未着地之前,李烈已伸手過去,一把擒住,夾腋下,撩
帶馬,兩騎一齊回到甘泉寺旁。
吳春牛向南追了一程,天黑路窄,逃者不見,略一躊躇,便折回甘泉寺。
師徒相遇,吳春牛喘息道:“便宜那兩個瘦皮猴!” 李烈笑道:“不妨事,捉到了一個為首人物。
” 到窯前時,弟兄們已經将那胸膛皮翻肉綻的胖子拖開,把那個受傷的高個子和四個同夥都困了手腳,丢在窯前。
現在,連同這個李烈追回的老頭兒一起,共有六個活口。
附近窯洞裹的民衆,聽說快刀李烈已擒得了刀客,都争先恐後,舉着火把,跑來湊熱鬧觀看。
有人說:“咦,這不是白有情老爹嗎?怎麼會跟強人一夥?” 李烈聽人這麼說,知道甘泉縣人都認識這個老頭兒,便用青鋼刀指着那個高個子,問道:“說,你們到底是些什麼人,為什麼假藉蕭縣尊之名,卻拿了徐家七星刀,來找我李烈的麻煩?” 高個子咬牙切齒道:“我們徐氏四虎,今晚栽在你李烈手裹,隻怪自己學藝不精,沒有話說,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隻是這場血海深仇,我們徐家會銘記在心上,血債血還,一定有人會找你報仇的。
” 他果然沒料錯,這四個差人裝束的家夥,正是西安府的徐氏四虎。
吳春牛脾氣十分莽撞,早已忍不住手起刀落,将高個子的頭給砍下,還哇啦哇啦怪叫道:“哼!我以為你們真是什麼差人,他奶奶的,竟然耍詐,什麼徐氏四虎,我就殺了你這頭老虎。
” 刀着處,高個子的頭顱已血淋淋的滾了開去。
黃沙地面灑下一道血泉。
李烈稍一十分神,吳春牛便劈了高個子,待要阻止,已經不及。
李烈皺眉埋怨道:“春牛,你怎麼就殺了他?” 吳春牛臉紅脖子粗的高聲道:“殺得痛快!這些家夥,原來就是徐家镳局的人,江湖上誰都知道徐氏四虎,号稱關中四把刀,狂妄到了極點。
嘻嘻,想不到聞名不如見面,他奶奶的,隻不過是群不經打的酒囊飯袋。
這些人不必師父動手,讓徒弟我一起打發他們上路吧!” 李烈揮手制止道:“不可再誤事,等問清楚以後再說。
” 李烈正要審問那老頭兒時,一個旁觀者插咀道:“這個人是白有情老爹,以前也幹過刀客,是耀州首富楊開泰的換帖兄弟。
二十年前,他已經改邪歸正,住在甘泉縣城裹,算來也是個德高望重的耆宿。
地方上有事,白有情老爹會出面調解。
他一向住城裹,怎麼會山城到甘某寺來?” 白有情一直垂着頭,一句話也不說。
李烈覺得心中疑團沒有解開,便向那四個帶傷的家夥開口。
這才問清了前因後果。
四個家夥,哭喪着臉,捂着傷處,疊聲請求饒命,并一五一十的說出經過。
原來今年陝西大旱,耀州是個較富庶的地方,為了自保,擔心陝北災民,同南逃荒入境,便先做了預防工作。
耀州首富楊開泰,在三十年前,也是一名闖遍大江南北,三山五嶽的刀客,積下了一筆财富以後,就像玉門關的覃青璧一樣,安家立業,過着面團團的富家翁生活。
自己由于身價跟以前不一樣,就不再輕易出手冒險。
今年是楊開泰的六十六大壽,各地來巴結祝壽的有頭有臉人物很多,偏偏這時陝西大旱,楊開泰怕災民沖到耀州,免不了會大煞風景。
西安徐氏四虎先一步到耀州拜壽,楊開泰便請四虎相助。
并且告訴四虎,說他有位拜把兄弟白有情,現在定居甘泉縣,在地方上很有些勢力,托四虎帶去兩千兩銀子,要由有情設法阻止災民南下逃荒。
白有情跟四虎商量應對之策,知道災民如蝗蟲,要阻止是談不到了,于是設法讓知縣蕭平出榜招選武人帶頭,那時白有情手下的黨羽就可以出頭,引導災民向南行,等到了荒野之處,再由徐氏四虎伏路劫殺,隻要傷了部份災民,其他的災民便不敢再往南走。
誰知人算不如天算,李烈忽然冒出來,登高一呼,萬衆響應。
白有情跟徐氏四虎的妙計自然落空。
在這種情形之下,自有情隻好先向知縣下了一個沒有署名的信帖,再将自己一夥,改扮差人,到甘泉寺來找李烈,以後的事,就不是在白有情的如意算盤預料之中了。
那個被吳春牛殺掉開膛破肚的胖子是四虎中的老大徐友。
被李烈砍傷肩膀,又遭吳春牛“刀劈掉腦袋的高個子是徐氏四虎中的老二徐武。
那個大頭的瘦子是老三徐禮,矮瘦子是老四徐朋,這兩個人已經逃回耀州。
李烈了解了來龍去脈,忍不住罵道:“白有情,你這個不得好死的老賊,你也太沒有良心了,地方上人敬重你指望你引頓大家走上一條明路。
誰想得到,你居然為了楊開泰的兩千銀子,就做出這種傷天害理的事……” 這時吳春牛突然怪吼一聲,就要舉刀劈下去。
李烈連忙搖手制止:“不要沖動,隻等天亮以後,鄉親們會合時,再把情形說出來。
先留他一個活口。
” 附近百姓,聽說了這種陰謀,個個義憤填膺,都自動執火把,四處巡守,直到天朦朦亮,災民逐漸來到才停止巡守。
在東方剛有一點魚肚白時,知縣蕭平也趕來城外。
有些百姓識得蕭平,馬上把這件事傳開,知道知縣下鄉,為的是會會快刀李烈,大家都覺得既稀奇又感激。
蕭平找到地保,問李烈在什麼地方,并表示久聞快刀李烈是條漢子,很想見見。
在陝北各地,刀客公然出入城鎮,官方都奈何不得,可是,一個堂堂知縣,主動要找刀客會會,倒底是破題兒第一遭,因為官方和綠林之間總是處于敵對的立場。
李烈帶着白有情和四個同夥的家夥,一齊來見蕭平。
李烈詳述經過。
蕭平聽後大吃一驚,對白有情厲聲道:“本縣本以為你是地方上的父老,對你相敬有加,不料你居然人面獸心,冒本縣之名為非作歹。
夤夜入衙,擲下匕首留柬恫吓本官的是不是你?” 白有情看情勢如此,隻好實話實說:“這樁擲刀留柬的事不是我幹的。
是徐氏四虎他們幹的。
” 蕭平從懷中掏出匕首,和徐友身上授出的匕首加以比對,果然一模一樣,才信了白有情的話。
這時候甘泉寺附近的災民已經聚集了三千多人。
男女老少,肩挑背負,大呼小叫,擠來擠去,漫山遍野盡是人頭。
蕭平縱目四顧,心裹盤算看看陝北各地,地瘠人貧,一向很難治理,現在白有情做了這種傷天害理的事,實在留他不得。
想到這裹,便交代長随,以一個夤夜入衙行刺的罪名,當場殺了白有情。
四個黨羽是從犯,押回甘泉坐牢。
災民對知縣蕭平的處置,很覺滿意,都說蕭縣尊是個愛民如子的父母官。
蕭平神色凝重的對李烈說道:“現在你們出發在即,臨行匆促,不能多叙。
祝你們一路順風,等安頓好鄉親…再回甘泉縣,到時本縣再備水酒一杯相謝。
” 這對蕭平來說,可說是謝天謝地的安排,李烈的适時挺身而出,等于是助他渡過一厄。
目送李烈上路後,蕭平等人也步行回城。
李烈及弟兄們,和災民一同步行上路。
沿途所經城鎮,也都是遍地哀鴻,民不聊生。
但他處災民逃荒,不像甘泉縣這種具規模,且整體行動,互相扶持。
李烈等人的目的地是耀州,但是徐氏四虎就是耀州首富田楊開泰派來阻撓災民的。
所以,李烈便告訴弟兄們:“我跟春牛和十個弟兄們先行一程,到耀州府去看看動靜,大家就慢行。
” 接近耀州地面時,李烈突然暗暗吃驚。
黃土官道上出現了三個人。
一個六十歲左右年紀,花白胡子,身穿長綢衫的老人蓦地從官道邊的樹叢裹閃出來。
老人身後站着兩個人,這兩個人正是徐氏四虎中刀口餘生的徐禮、徐朋兄弟。
李烈冷冷地道
吳春牛向南追了一程,天黑路窄,逃者不見,略一躊躇,便折回甘泉寺。
師徒相遇,吳春牛喘息道:“便宜那兩個瘦皮猴!” 李烈笑道:“不妨事,捉到了一個為首人物。
” 到窯前時,弟兄們已經将那胸膛皮翻肉綻的胖子拖開,把那個受傷的高個子和四個同夥都困了手腳,丢在窯前。
現在,連同這個李烈追回的老頭兒一起,共有六個活口。
附近窯洞裹的民衆,聽說快刀李烈已擒得了刀客,都争先恐後,舉着火把,跑來湊熱鬧觀看。
有人說:“咦,這不是白有情老爹嗎?怎麼會跟強人一夥?” 李烈聽人這麼說,知道甘泉縣人都認識這個老頭兒,便用青鋼刀指着那個高個子,問道:“說,你們到底是些什麼人,為什麼假藉蕭縣尊之名,卻拿了徐家七星刀,來找我李烈的麻煩?” 高個子咬牙切齒道:“我們徐氏四虎,今晚栽在你李烈手裹,隻怪自己學藝不精,沒有話說,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隻是這場血海深仇,我們徐家會銘記在心上,血債血還,一定有人會找你報仇的。
” 他果然沒料錯,這四個差人裝束的家夥,正是西安府的徐氏四虎。
吳春牛脾氣十分莽撞,早已忍不住手起刀落,将高個子的頭給砍下,還哇啦哇啦怪叫道:“哼!我以為你們真是什麼差人,他奶奶的,竟然耍詐,什麼徐氏四虎,我就殺了你這頭老虎。
” 刀着處,高個子的頭顱已血淋淋的滾了開去。
黃沙地面灑下一道血泉。
李烈稍一十分神,吳春牛便劈了高個子,待要阻止,已經不及。
李烈皺眉埋怨道:“春牛,你怎麼就殺了他?” 吳春牛臉紅脖子粗的高聲道:“殺得痛快!這些家夥,原來就是徐家镳局的人,江湖上誰都知道徐氏四虎,号稱關中四把刀,狂妄到了極點。
嘻嘻,想不到聞名不如見面,他奶奶的,隻不過是群不經打的酒囊飯袋。
這些人不必師父動手,讓徒弟我一起打發他們上路吧!” 李烈揮手制止道:“不可再誤事,等問清楚以後再說。
” 李烈正要審問那老頭兒時,一個旁觀者插咀道:“這個人是白有情老爹,以前也幹過刀客,是耀州首富楊開泰的換帖兄弟。
二十年前,他已經改邪歸正,住在甘泉縣城裹,算來也是個德高望重的耆宿。
地方上有事,白有情老爹會出面調解。
他一向住城裹,怎麼會山城到甘某寺來?” 白有情一直垂着頭,一句話也不說。
李烈覺得心中疑團沒有解開,便向那四個帶傷的家夥開口。
這才問清了前因後果。
四個家夥,哭喪着臉,捂着傷處,疊聲請求饒命,并一五一十的說出經過。
原來今年陝西大旱,耀州是個較富庶的地方,為了自保,擔心陝北災民,同南逃荒入境,便先做了預防工作。
耀州首富楊開泰,在三十年前,也是一名闖遍大江南北,三山五嶽的刀客,積下了一筆财富以後,就像玉門關的覃青璧一樣,安家立業,過着面團團的富家翁生活。
自己由于身價跟以前不一樣,就不再輕易出手冒險。
今年是楊開泰的六十六大壽,各地來巴結祝壽的有頭有臉人物很多,偏偏這時陝西大旱,楊開泰怕災民沖到耀州,免不了會大煞風景。
西安徐氏四虎先一步到耀州拜壽,楊開泰便請四虎相助。
并且告訴四虎,說他有位拜把兄弟白有情,現在定居甘泉縣,在地方上很有些勢力,托四虎帶去兩千兩銀子,要由有情設法阻止災民南下逃荒。
白有情跟四虎商量應對之策,知道災民如蝗蟲,要阻止是談不到了,于是設法讓知縣蕭平出榜招選武人帶頭,那時白有情手下的黨羽就可以出頭,引導災民向南行,等到了荒野之處,再由徐氏四虎伏路劫殺,隻要傷了部份災民,其他的災民便不敢再往南走。
誰知人算不如天算,李烈忽然冒出來,登高一呼,萬衆響應。
白有情跟徐氏四虎的妙計自然落空。
在這種情形之下,自有情隻好先向知縣下了一個沒有署名的信帖,再将自己一夥,改扮差人,到甘泉寺來找李烈,以後的事,就不是在白有情的如意算盤預料之中了。
那個被吳春牛殺掉開膛破肚的胖子是四虎中的老大徐友。
被李烈砍傷肩膀,又遭吳春牛“刀劈掉腦袋的高個子是徐氏四虎中的老二徐武。
那個大頭的瘦子是老三徐禮,矮瘦子是老四徐朋,這兩個人已經逃回耀州。
李烈了解了來龍去脈,忍不住罵道:“白有情,你這個不得好死的老賊,你也太沒有良心了,地方上人敬重你指望你引頓大家走上一條明路。
誰想得到,你居然為了楊開泰的兩千銀子,就做出這種傷天害理的事……” 這時吳春牛突然怪吼一聲,就要舉刀劈下去。
李烈連忙搖手制止:“不要沖動,隻等天亮以後,鄉親們會合時,再把情形說出來。
先留他一個活口。
” 附近百姓,聽說了這種陰謀,個個義憤填膺,都自動執火把,四處巡守,直到天朦朦亮,災民逐漸來到才停止巡守。
在東方剛有一點魚肚白時,知縣蕭平也趕來城外。
有些百姓識得蕭平,馬上把這件事傳開,知道知縣下鄉,為的是會會快刀李烈,大家都覺得既稀奇又感激。
蕭平找到地保,問李烈在什麼地方,并表示久聞快刀李烈是條漢子,很想見見。
在陝北各地,刀客公然出入城鎮,官方都奈何不得,可是,一個堂堂知縣,主動要找刀客會會,倒底是破題兒第一遭,因為官方和綠林之間總是處于敵對的立場。
李烈帶着白有情和四個同夥的家夥,一齊來見蕭平。
李烈詳述經過。
蕭平聽後大吃一驚,對白有情厲聲道:“本縣本以為你是地方上的父老,對你相敬有加,不料你居然人面獸心,冒本縣之名為非作歹。
夤夜入衙,擲下匕首留柬恫吓本官的是不是你?” 白有情看情勢如此,隻好實話實說:“這樁擲刀留柬的事不是我幹的。
是徐氏四虎他們幹的。
” 蕭平從懷中掏出匕首,和徐友身上授出的匕首加以比對,果然一模一樣,才信了白有情的話。
這時候甘泉寺附近的災民已經聚集了三千多人。
男女老少,肩挑背負,大呼小叫,擠來擠去,漫山遍野盡是人頭。
蕭平縱目四顧,心裹盤算看看陝北各地,地瘠人貧,一向很難治理,現在白有情做了這種傷天害理的事,實在留他不得。
想到這裹,便交代長随,以一個夤夜入衙行刺的罪名,當場殺了白有情。
四個黨羽是從犯,押回甘泉坐牢。
災民對知縣蕭平的處置,很覺滿意,都說蕭縣尊是個愛民如子的父母官。
蕭平神色凝重的對李烈說道:“現在你們出發在即,臨行匆促,不能多叙。
祝你們一路順風,等安頓好鄉親…再回甘泉縣,到時本縣再備水酒一杯相謝。
” 這對蕭平來說,可說是謝天謝地的安排,李烈的适時挺身而出,等于是助他渡過一厄。
目送李烈上路後,蕭平等人也步行回城。
李烈及弟兄們,和災民一同步行上路。
沿途所經城鎮,也都是遍地哀鴻,民不聊生。
但他處災民逃荒,不像甘泉縣這種具規模,且整體行動,互相扶持。
李烈等人的目的地是耀州,但是徐氏四虎就是耀州首富田楊開泰派來阻撓災民的。
所以,李烈便告訴弟兄們:“我跟春牛和十個弟兄們先行一程,到耀州府去看看動靜,大家就慢行。
” 接近耀州地面時,李烈突然暗暗吃驚。
黃土官道上出現了三個人。
一個六十歲左右年紀,花白胡子,身穿長綢衫的老人蓦地從官道邊的樹叢裹閃出來。
老人身後站着兩個人,這兩個人正是徐氏四虎中刀口餘生的徐禮、徐朋兄弟。
李烈冷冷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