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話二十二·夢幻

關燈
一行又驗。

    嘉慶庚辰,以喧胞侄泰階官起居注主事,加三級,恭遇覃恩,贈以暄朝議大夫,距以暄殁已四十一載,篆書一行又驗。

     ◎三十三 元和徐孝廉名孝華,初次鄉試,在省寓,夢途中猝有一貴人肩輿至,仆從如雲,徐避至道旁,輿中人忽招手,谛視之,即其故父也。

    言語甚多,醒後都不記憶,惟臨别曰:“汝三十三。

    ”徐記在心,然亦不明其義。

    及嘉慶癸酉鄉闱報捷,拆條乃三十三名,始悟所夢。

     ◎南遊夢 康茂園先生名基田,山西興縣人,乾隆癸酉鄉薦後,曾作南遊夢,數十年升沉顯晦,了不記憶,惟記舟至太倉州城下,聽岸上人語雲:“此太倉西門也。

    ”欣然登岸,進西門流覽逾時,出北門而去。

    丁醜成進士,簡發江蘇知縣,似太倉或有緣矣。

    凡水陸所經,如夢中所遇。

    補新陽縣,東去太倉西門三十裡,調昭文,出太倉北門七十裡,以為夢兆已驗于北。

    或以升太倉為言,終無驗。

    嗣任嶺南,調中州,再至江蘇,官職日顯,擢任河道總督,年已六十有七矣。

    因邵工大壩被焚,降太倉州知州,至西門入城,如舊遊。

    旋署松江府知府,州人遮道送别,公避之,由北門登舟,然後知夢征之乃如此也,因作《南遊夢記》。

     ◎紅面金甲神 乾隆戊申年六月廿四日夜,荊州大水灌城,人民死者以千萬計。

    半月前,荊州府署中有幕友某,蒲圻人,夜夢有紅面金甲神持長鞭驅之甚急,次夜複夢如前。

    遂欲辭館,太守問其故,笑不言,固叩之,乃以實告,太守驚曰:“署中恐有火災耶。

    ”因備水缸數十百具,置之大堂前,此友竟飄然歸矣。

    及水至,滿城盡為沖決。

    四更初,又有紅面金甲神随燈數百盞,由西北至東南,城門自開,水為之洩,活人無算。

    制府畢秋帆先生有七律十章,以紀其事。

     ◎注蘇詩 桐鄉馮星實先生應榴,中乾隆辛巳思科進士,曆官至四川布政使。

    告養回籍,從事蘇詩,羅百氏之說,以證王、施、查三家之訛,勤心博考,朝夕不辍者至七年。

    先是,己酉十二月,忽夢文忠公來,高冠長髯,相視而笑,自此益力成之,凡五十卷。

    大約精誠所至,便形夢寐,其理然也。

     ◎冥獄 僧允中,俗姓張,号蘊輝,長洲人。

    其兄芝岡先生鳳翼,中乾隆辛醜進士,餘舊交也。

    蘊輝少讀書不成,遂出門習錢谷,遊幕湖南。

    有辰州府泸溪縣知縣黃炳奎者,延為錢席。

    嘉慶元年,苗匪滋事,地方官競欲立功,每得苗人,不辨其是非曲直辄殺之。

    黃适獲得張有一案七八人,正欲辦理,刑席他出,遂交蘊輝屬稿,蘊輝力勸,不從,卒詳上論斬。

    後一年,苗匪平,黃死,年未三十耳。

    至十九年秋八月,蘊輝偶至揚州,寓一飯店,夜夢有兩人持去,至一處高門大戶,若今之督撫衙門,見一少年上坐于堂皇,兩旁吏役肅然,如訊獄者。

    蘊輝竊自念:“豈有人訟我耶,何為至此?”回頭忽見黃,黃亦視蘊輝,若不相識者。

    蘊輝意以為必是虧空案,故累我也。

    頃之召蘊輝名,上坐者曰:“苗人張有一案汝所辦耶?”蘊輝始豁然記其事,供曰:“大凡刑錢兩席辦案,總聽東家做主,如此案當時原勸過,東家不聽,非我罪也。

    ”上坐者曰:“汝屬稿詳上官,豈能逃避。

    ”相持者久之,上坐者遂目一吏曰:“暫令還陽,若能出家行善,念《金剛經》三千遍,忏悔罪過,便赦汝。

    ”蘊輝不敢再辨,但見黃痛哭,已上刑具矣。

    前兩人複掖之出,忽暗黑不辨道路,且雨雪交下,滿地泥濘,一跌而醒。

    遂于次日收拾行李,買舟詣高寺,削發為僧。

    餘親問蘊輝,自述如此。

     ◎西華山神 秀水王仲瞿昙,乾隆甲寅科舉人,載籍極博,落拓不羁。

    嘉慶丙子七月,與餘同遊雲台山,看其病重,因促之歸杭州寓館。

    丁醜八月初一日,果死。

    死月餘,有錢塘馮霈田者,仲瞿弟子也,忽夢仲瞿著古衣冠,自稱西華山神,生前原欲在世間大興佛法,因聲色之孽太重,降為岷山山神,過五十年始可複位。

    惟欲報一仇,必緻荼毒生靈,則終古堕落,然此仇必報也。

    醒時猶能記憶,此夢亦奇。

     ◎王太守 江陰王侪峤名蘇,以翰林出為衛輝太守者數年,丁艱後,服阕北行,殁于京邸。

    适有嚴方伯名良者,與太守舊好,遂遣一介攜其柩送回江南。

    隔一二年,太守有愛妾某,忽夢其主人來召,且命烹庖,醒後猶能記憶。

    自此不時夢去,一日侪峤谕之曰:“今日有嚴大人在此,急作一兩樣好菜。

    ”嗣後每夢嚴大人常在座中,心甚疑之,後詢之他人,曰:“嚴方伯早卒矣。

    ”又聞太守柩南還時,路遇他舟觸其船者,其水夫立暈,暈而複蘇,曰:“王大老爺命跟随諸鬼笞之,甚痛。

    ”餘在京時與侪峤往來,人甚謙雅,不謂其死後靈爽如此。

     ◎東平王馬夫詐人 江陰諸生有陳春台者,家甚貧,以蒙館自給。

    一日出門,忽遇旋風一陣,覺心骨俱冷,歸而病作,叩之巫者,說有東平王為祟,家中人竟請祈禱,春台素不信,亦無力也。

    有鄰媪代為張羅,借得五千錢,一禱而愈。

    後春台知其事大怒,乃寫一紙告諸東嶽,謂東平王是正神,何得向人索祭擾累寒士耶!忽一夕,夢東嶽神拘審春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