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話二十二·夢幻

關燈
”此童系滕疳藥之子孫,及其壯也,無惡不作,混名海鬼,以母控忤逆發遣,正合減等之言。

     ◎文敏公逸事 家文敏公維城以少司寇丁艱回籍,夢見一大碑上書“哀哀哀”三字,心甚惡之,語其弟竹初明府。

    竹初曰:“三口為品,兄将來當著一品衣耳。

    ”未幾卒,诏贈尚書銜,賜葬立碑,乃悟其夢。

     ◎永和銀杏 揚州鈔關官署東隅,有銀杏樹一株,其大數圍,直幹淩霄,春花秋實。

    乾隆四十八年冬月,有某觀察夜夢一人,長身玉立,手持一紙,上書“甲寅戊辰甲子癸酉”八字,曰:“吾樹神也,居此一千五百餘年,興亡屢見,公知我乎?”寤而恍然,乃命精于推算者算得晉穆帝永和十年甲寅三月三十日也。

    後厄于火,凡一晝夜乃息,既而複青。

     ◎陳太守 吳門陳太守基德為諸生時,祈夢見一所,似堂皇者,屏門上惟有“皇恩雨露深”五字,遂醒。

    後入京鄉試,以在科場中為人代作文字事發,拿交刑部,會大旱得雨,有旨赦獄犯減等,遂得出。

    後卒中式舉人,充教習,館期滿,挑知縣。

    不數年,擢河間府知府,接印時入公館,見有新黏楹帖,适“帝德乾坤大”,一門搖轉,僅見下聯,恍記夢中事。

    到任未幾,旋告病,卒于家。

     ◎夢斷龍獄 金蘭畦司寇官部曹時,有同僚夢至一所,燈燭輝煌,侍衛森列,堂上正坐者為蘭畦,旁坐更有二人,外聞數千百人呼冤聲,擁一龍至階前。

    俱訴曰:“孽龍行雨,漂沒居民無算。

    ”一吏趨進曰:“據天條當斬。

    ”金不應,旁坐者曰:“依例。

    ”金拍案叱吏曰:“行雨因公,漂沒過出無心,法當流徙。

    ”吏以例争,金怒曰:“汝等舞文宜斬!”命即釋龍,龍忽躍上天去,呼冤者群詈金,金推案起,遂寤。

     ◎損陰骘除名 乾隆丁酉科,龔太史大萬、姚主政某同典廣西試,首題為“斯民也”二句。

    某房官得一卷欲薦之,忽夢見一人曰:“此人三破人婚姻,損陰骘,不可薦。

    ”某以夢不足信,遂薦之。

    夜複夢曰:“此卷系抄襲陳勾山舊作,窗稿中有其文可查。

    薦而不售,衣巾尚在;薦而或售,據新例必除名,汝雖無大處分,何苦害人耶?”某以夢告主司,謂我輩識勾山文,足征眼力。

    若置前列,恐遭磨勘,附榜末或無害也。

    主司以為然,及到部磨勘,官複夢如前,遂以抄襲除名。

     ◎寫婚書 蘇州有韓生某,能文章,其嫡母有所愛仆婦新寡,與仆某通,欲嫁之。

    而嫡母主其事,無人為作婚書,命生作。

    生恐傷陰骘,辭之,母固強之,不得已為作一稿,令他人代書。

    時值秋闱,生有婦歸甯母家。

    未幾,婦翁夢神告曰:“汝婿今科本當鄉薦,以為人寫婚書除名矣。

    ”醒以詢女,女曰:“無之。

    ”後歸家與姑言其夢,始告以前事,婦曰:“休矣!”是科貼出,不得終場,後數應試竟不第。

     ◎鯉魚求救 蘇州婁門金命之之侄媳郭氏,夜夢紅衣人伏地叩頭曰:“我東海縣人也,明日有大難,乞夫人救之。

    ”郭氏不解其言,因謂之曰:“汝住何處?得來救汝。

    ”紅衣人曰:“現住吊橋堍下某家魚桶内。

    ”郭應之。

    及天明,召老仆告其故。

    至吊橋堍下某家,果有一赤鯉,不過四五斤重耳。

    遂送至婁江,搖尾而去。

     ◎賀氏第 如臯高雲廬有妹名蘭,生而穎異,通《五經》,工書法,為人持重,寡言笑。

    年十九,随其叔父漣漪公之衡陽官署。

    适中元日晝寝,夢有一老妪謂曰:“迓太夫人回故第。

    ”促之登輿,随風飄飄然至一宅院,扁曰“賀氏第。

    ”回廊複道,恍如舊遊,惟空曠荒涼,類久無人居者。

    檻外老梧一枝,風過蕭蕭有聲。

    堂中設筵席,席上燃香燭,而遂居首坐,老妪旁侍,階下有蒼頭祝曰:“主人遠宦在外,今屆太夫人二十周期,老奴具酒馔冥資,望來受享。

    ”祝畢,焚楮帛金銀,傾出,老妪急取納諸袖中,餘散滿地。

    複令登輿送之歸,遂寤,以告家人,且曰:“各品吾俱未食,惟食西瓜少許。

    ”覺胸中作惡,吐出瓜瓤猶未化也。

    是年秋旱,署内久無此物矣。

    逾年而卒,雲廬悼之雲:“魂遠可能歸故土,夢殘曾記話前因。

    ”蓋紀其事雲。

     ◎先伯桂山公索嗣 先伯父桂山公幼聰穎,十二歲能文,先祖甚愛之,至十六,尚未婚娶,以暴疾卒。

    卒後七十餘年,先君在夢中屢見一少年,并不識認,謂先君曰:“吾汝長兄也,吾既無子,又無祭享,奈何?”醒而異之,遂以第二孫庭蘭為公後,且命泳增修其墓,立石存焉。

    陰陽一理之說,斯可見矣,然隔七十餘年,始為示夢,何其遲也。

     ◎沈肯松 蘇州沈念亭孝廉為諸生時,居京師最久,一夕夢侍上側,捧盤進禦,盤中有紙卷數十件,上從盤中掣一卷以與手曰:“就是他。

    ”啟視之,乃“肯松”二字,醒而異之。

    偶歸家,适其弟赴童子試更名,以夢告父,父曰:“用此二字可也。

    ”是年肯松果入泮。

    乾隆癸卯科登順天鄉榜,其明年甲辰,中會試第二,曆官河南祥符知縣,升歸德通判。

    餘遊畢秋帆先生幕中,正沈君官祥符時也。

     ◎夢董思翁 潘榕臯先生書法董思翁,且慕思翁之為人。

    嘗卧病半歲,一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