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話二十二·夢幻

關燈
◎汲古閣 虞山毛子晉生明季天、崇間,時流賊橫行,兵興無定。

    子晉本有田數千畝,質庫若幹所,一時盡售去,即以為買書刻書之用。

    創汲古閣于隐湖,又招延海内名士校書,十三人任經部,十七人任史部,更有欲益四人,并合二十一部者,因此大為營造,凡三所。

    汲古閣在湖南七星橋載德堂西,以延文士;又有雙蓮閣在問漁莊,以延缁流;又一閣在曹溪口,以延道流。

    汲古閣後有樓九間,多藏書闆,樓下兩廊及前後,俱為刻書匠所居。

    閣外有綠君亭,亭前後皆種竹,枝葉淩霄,入者宛如深山。

    又二如亭左右則植以花木,日與諸名士宴會其中,商扌古今,殆無虛日。

    又有所謂一滴庵者,為子晉焚修處,中揭一聯雲:“三千餘年上下古,八十一家文字奇”,為王新城尚書筆也。

    當崇祯末年,谷屢荒,人民擾亂,凡吳郡鄉城諸富家莫不力盡筋疲,而子晉處之自若,其用意良深矣。

    子晉沒後,其子名字斧季者,于諸子中最為知名,又補刻書數十種,以承父志,實為海内藏書第一家也。

    初子晉自祈一夢,夢登明遠樓,樓中蟠一龍,口吐雙珠,頂光中有一山字,仰見兩楹懸金書二牌,左曰:“十三經。

    ”右曰:“十七史。

    ”自後時時夢見,至崇祯改元戊辰,忽大悟曰:“龍,即辰也。

    珠頂露山,即崇字也。

    ”遂于是年誓願開雕,每年訂證經史各一部,其餘各種書籍,亦由此而成焉。

     ◎楊貴妃 順治乙未,陝西興平令賀文龍嘗夜夢一女子,明靓妝,由儀門直升堂級,訴人侵地而去。

    後一日,賀出門經楊貴妃墓,乃悟所夢,為之清界而封樹焉。

     ◎許昌 嘉定有老儒名朱綱,為人方正不苟,頗信佛老之說。

    一日,忽夢二冥使來召,便随之行,至冥府,心甚怖之。

    少頃,閻君打鼓升殿,司門者報雲:“東昌府知府到。

    ”綱聽稱其知府,遂不甚驚。

    綱上階,閻君下座,相揖分賓主禮。

    閻君問曰:“公在任時判許昌弑母一案,得無過當耶?”綱一聞此言,前世事忽然現前,對曰:“許昌實不曾弑母,毒殺其母者,乃惡妻也。

    昌從外歸,一知消息,即當黜妻首官正罪,乃以情愛難割,含糊隐忍,猶同枕席,尚得為人子乎?綱拟以春秋許世子不嘗藥、趙盾不讨賊之例斷之,曰弑母,誰曰不宜?”閻君點頭曰:“公言是。

    ”乃長揖送下階,仍命二冥使導之歸。

    遂醒,朱綱自此益信鬼神之事,長齋繡佛,杜絕世故,以終其身焉。

    此康熙初年事。

     ◎傳聞之甚 錢塘吳志伊檢讨著《十國春秋》,最詳雅可傳。

    嘗作《吳越世家》,讀至歐陽《五代史》“考錢氏之始終,非有德澤施于一方,百年之際,虐用其人”雲雲,乃歎曰:“錢氏據有兩浙,幾及百年,武肅以來,善事中國,保障偏方,厥功實巨。

    至竭十三州之物力,以事中朝,國以是漸貧,民以是漸安,何雲非有德澤,虐用其人欤?豈仁者之言耶!”乃盡削《五代史》、《江表志》、《歸田錄》之譏,謂傳聞之甚。

    是夜檢讨夢數百騎,皆鐵兜鍪,有金甲繡衣者擁一神人,方準豐下,雙童如電,朱衣赤舄,揖吳而言曰:“我唐吳越國王錢某也。

    崎岖山海間,斬蛟刈鳄,保民立國,不為無功,而為歐陽氏濫貶,幸公為我雪千載冤。

    ”再拜去,吳驚悸而悟,戈聲劍采猶擊耳輪間也。

    吳農祥就正稿載其事。

     ◎鬼胎 國初羊尖席氏有老奴朱雲者,嘗以其女為主人妾。

    主人逝,女辄夢侍寝,懷孕四五月而堕,則一物如敗荷葉,紫色。

    醫者曰:“鬼胎也。

    ”三年凡三孕,後其女遣嫁,夢遂絕。

     ◎自矜埋葬 劉秀才名大佑,字約齋,長洲人。

    累舉鄉薦不售,其所居在察院巷城守署之西,署南有高墩,明季兵燹後,瘗骨累累。

    雍正初,城守某将盡徙其遺骼而築照牆,秀才聞其議,為之憫然。

    而窘于力,因告貸于友朋,得數金,就其骸之藏于瓶者,情人善埋之,計埋一百十一具,而金盡矣。

    秀才雖心憐之而無如何也。

    是年秋應省試,仍薦而不售,益郁郁不樂。

    臘月廿四之夕,秀才因于竈神前具疏,自道其平生雖無大陰德,然掩骼一事,當亦可挽回造化,何神聽之不聰也,辭色憤憤。

    越夕,夢至城隍廟中,神升座呼大佑,謂之曰:“汝讀書人,豈不知功名遲速有定,何得自矜埋葬一事,罔渎神聽,若再不悛,當褫汝衿矣。

    汝苟作善不怠,何患不登科第耶?”秀才唯唯而覺,越三載,中雍正己酉科鄉榜第一百十一名,後官中書舍人。

     ◎改名 王奎字效乾,吾邑磚橋人,博學能文,記其《春怨》雲:“楊柳依依綠,春風拂拂吹。

    封侯君自覓,日暮妾心悲。

    ”頗得古意。

    少時夢家門口貼進學報單,認其名曰餘奎,遂易姓名赴試。

    是年江南學院為餘公正健,果入泮。

    相傳餘公本無錫人,三四歲時有遠客買去為子,猶不忘其舊雲。

     ◎夢中判囚 乾隆廿一年,蘇州府前石碑忽倒,觀者如堵。

    緣兩童抛球誤落碑後,一童爬取,碑倒壓死;一童折左腿,有老婦負回。

    是時府尊薩公載适回署,詢知其事,乃謂書吏曰:“昨夜本府夢上官委餘判兩囚罪,一囚判斬字,再判一囚,有老婦再四哀求,乃判減等,茲聞老婦負回,真符所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