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話二十一·笑柄
關燈
小
中
大
一讀(音豆),下三字一氣連讀,則得之矣。
”平大慚,先生大笑。
◎雁行 李安公名鎮,吳郡名諸生,中某科副車,為人甚迂,事母與兄動必以禮,而其兄之迂亦不讓安公也。
一日兄弟兩人往金陵鄉試,将登舟矣,其兄謂安公曰:“弟有科舉,兄尚錄遺,今日之行,弟當先登。
”安公逡巡不敢,曰:“豈有以弟而先兄耶!”遜讓不已,遂作雁行,船頭窄狹,兩人俱堕水中,同伴者大笑。
◎小字 崇明張南溪诒身長八尺,同時有王鐵夫芑孫、沈芷生清瑞俱短小,不過南溪之半。
三人最為莫逆,往來相随,每到玉峰考試,鐵夫在前,南溪在中,芷生在後,諸少年見三人目為“小”字。
癸卯鄉試,芷生中解元以去,則又目曰“蔔”字,嗣鐵夫入京召試,欽賜舉人,竟成“丨”字矣(讀曰衮),今諸生中尚以此為笑柄者。
嘉慶元年,南溪始舉孝廉方正,“小”字則全不見矣。
◎打兔子 畢秋帆先生為陝西巡撫,幕中賓客大半有斷袖之癖。
入其室者,美麗盈前,笙歌既葉,歡情亦暢。
一日先生忽語雲:“快傳中軍參将,要鳥槍兵、弓箭手各五百名進署伺候。
”或問何為?曰:“将署中所有兔子,俱打出去。
”滿座有笑者,有不敢笑者。
時嘉定曹習庵學士以丁内艱,為關中書院山長,與先生為親戚,常居署中。
先生偶于清晨詣其室,學士正酣卧尚未開門也,見門上貼一聯雲:“仁虎新居地,祥麟舊戰場。
”先生笑曰:“此必錢獻之所為也。
”後先生移鎮河南,幕客之好如故,先生又作此語。
餘适在座中,正色謂先生曰:“不可打也。
”問何故?曰:“此處本是梁孝王兔園。
”先生複大笑。
◎何須畏 乾隆五十八年,百菊溪相國為浙江按察使,李曉園河帥為杭州太守,兩公皆漢軍,甚相得也。
忽以事咀唔,李大愠,同在一城,至一月不禀見,遂欲告病,文書已具矣。
時方酷暑,相國遺以扇并書一詩,有句雲:“我非夏日何須畏,君似清風不肯來。
”李讀詩不覺失笑,相得如初。
◎勢利 人情勢利,自古有之。
《左傳》則晉文公重耳之及于難也;《國策》則蘇秦始将連橫;《史記》則《司馬相如傳》;《漢書》則《朱買臣傳》,言語形容,可發一笑。
餘謂天下之勢利,莫過于揚州;揚州之勢利,莫過于商人;商人之勢利,尤萃于奴仆,似能以厘戥權人輕重者,當為古今獨絕。
◎此亦妄人也已矣 松江張公星為諸生,有才名,嗜酒而狂。
嘗以夏日浴于泮池,門鬥禁之弗聽也,後漸聞于正副兩學師,乃出而呵責之。
張則以污泥浮藻覆面,赤身立水中,兩手擊水拒之。
學師怒,因命門鬥拘之尊經閣,令作文,以“此亦妄人也已矣”句命題。
張援筆立就,其後二比出股雲:“此其人不可以教谕者也。
”對股雲:“此其人不可以訓導者也,此亦妄人也已矣。
”兩學師愈怒,欲斥除之,然愛其才竟釋焉。
◎情癡 有紫珊居士者,喜步平康,一日遊秦淮河上,與妓者翹雲相愛甚笃。
頻行,翹雲齧舌上血染素帕為贈,以訂終身,兒女情癡,一至于此。
紫珊為賦《青玉碗》一阕雲:“生绡誰倩佳人織,織就相思,難織同心結。
私願欲教郎解識,為郎忍痛,齧破蓮花舌。
點點猩紅親染出,不是胭脂,不是鵑啼血。
一片情天容易缺,幾時雙槳,迎來桃葉?煉取娲皇石。
”袁蘭村賦《沁園春》詞一首,尤為絕妙,亦附于後:“是胭脂痕,是吐絨欤,何其豔耶。
怪斑斑染出,似靈芸淚;輕輕點就,異守宮砂。
眉作煙含,齒剛犀露,忽見蓮開舌上花。
明燈下,累檀郎細認,一口紅霞。
華清汗漬休誇,試比并香痕總覺差。
想櫻唇欲啟,故教款款,丁香強遞,愁送些些。
色較情濃,心如絲潔,廣袖何須鬥石華。
生绡好,得親承芗澤,侬卻輸他。
” ◎讀時文 餘少見鵝湖華思愚先生為人質直,好學不倦。
或有謂先生曰:“鵝湖真讀書裡也。
”先生曰:“此處并無讀書人,子何以見?”或驚訝曰:“若某某者皆諸生,有名于場屋,何謂無之?”先生笑曰:“子言謬也,此讀時文者耳,烏得謂之讀書人耶?” ◎又何加焉 乾隆某科禮部會試,有某舉人甚富,以夾帶枷号,有同年友嘲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陳見山 陳見山,蘇州人,嘗賣藥千阝上,以此起家,開有青芝堂藥材,為揚城第一鋪。
得鄭侍禦休園為别業,捐同知銜,居然列于諸紳商人之間。
每有喜慶宴會,辄著天青褂五品補服,一日在席上,有刻薄少年雲:“我有一聯曰‘五品天青褂’,諸公能對否?”傍一少年應聲雲:“六味地黃丸。
” ◎識字 昔蒲城王孝齋進士名纟京,入京谒選,唱名者讀如梁,王不應,曰:“此讀京字也。
”吾鄉周定齋進士名,入京谒選,唱名者讀如扇,周不應,曰:“此讀炎字也。
”京師人笑之,鹹謂進士不識字之故,小學太淺。
餘見嘉定李許齋方伯赓芸中進士後,刻同登錄,李酷嗜《說文》,因書許齋為[1234]齋,寫書匠不識“[1234]”字,竟書作“[1234]邑齋”三字。
京師人亦笑之,又謂李公識字之故,小學太深也。
◎出題 南昌相國彭文勤公嘗以周興嗣《千文》颠亂,另成一本,一字不易,進呈祝嘏,高宗稱其敏慧。
其督學江蘇時,考己未進,出題俱有巧思,如考兩學則出“率西水浒,逾東家牆,有衆逐虎,其父攘羊”之類,考三學則出“王之不王,朝将視朝,行堯之行”之類,不可枚舉。
其時适值萬壽,考八學則出“臣彭恭祝天子萬年”,嵌在入題之第一字,如臣事君以忠、彭更問曰、恭則不侮、祝它治宗廟、天子一位、子服堯之服、萬乘之國、年已七十矣之類。
有提調官王姓,雅号王二麻子,适考四學,遂出“王二麻子”四題(王何必曰利,二吾猶不足,麻縷絲絮,子男同一位)。
考六學則出“李陵答蘇武書”,嵌在六題之末一字,如井上有李、必因丘陵、夫子不答、後來其蘇、又盡善也謂《武》、子所雅言《詩》《書》之類。
一日考四學,出“洋洋乎(注:鬼神之為德章),又洋洋乎(注:大哉聖人之道章)。
又洋洋乎(注:師摯之始章)”。
即欲退堂早膳。
學官禀曰:“尚少一題。
”相國沉吟曰:“少則洋洋焉。
”堂下諸生,莫不掩口而笑。
李滄雲先生為河南學政,鄉試前考遺材,士子恐不取,辄欲夤緣以期必得,謂之買科舉。
先生知之,再錄一場,出題雲“焉有君子而可以貨取乎?”宜桂舫中丞為江蘇巡撫,考内簾官,稽查甚嚴,諸明府大窘,竟有不能完卷者。
題雲:“其中非爾力也”,凡屬此種出題,皆文勤開其端雲。
◎小姐班頭 吳門稱妓女曰小姐,形之筆墨,或稱校書,或稱錄事。
有吳興書客錢景開者,嘗在虎丘半塘開書鋪,能詩,尤好狹邪。
花街柳巷,莫不經其品題甲乙,多有贈句,三十年來編為一集,名《夢雲小稿》。
嘗曰:“苟有餘資,必為付刻,可以紀吳中風俗之盛衰也。
”袁簡齋先生每至虎丘,辄邀景開為密友,命之曰“小姐班頭”。
一日,餘在先生席上遇之,贈以詩雲:“把酒挑情日又斜,酒酣就卧美人家。
年年隻學梁間燕,飛去飛來護落花。
”先生見之,抵掌大笑曰:“此真小姐班頭詩也。
” ◎張都轉詩 海豐張穆庵映玑為
”平大慚,先生大笑。
◎雁行 李安公名鎮,吳郡名諸生,中某科副車,為人甚迂,事母與兄動必以禮,而其兄之迂亦不讓安公也。
一日兄弟兩人往金陵鄉試,将登舟矣,其兄謂安公曰:“弟有科舉,兄尚錄遺,今日之行,弟當先登。
”安公逡巡不敢,曰:“豈有以弟而先兄耶!”遜讓不已,遂作雁行,船頭窄狹,兩人俱堕水中,同伴者大笑。
◎小字 崇明張南溪诒身長八尺,同時有王鐵夫芑孫、沈芷生清瑞俱短小,不過南溪之半。
三人最為莫逆,往來相随,每到玉峰考試,鐵夫在前,南溪在中,芷生在後,諸少年見三人目為“小”字。
癸卯鄉試,芷生中解元以去,則又目曰“蔔”字,嗣鐵夫入京召試,欽賜舉人,竟成“丨”字矣(讀曰衮),今諸生中尚以此為笑柄者。
嘉慶元年,南溪始舉孝廉方正,“小”字則全不見矣。
◎打兔子 畢秋帆先生為陝西巡撫,幕中賓客大半有斷袖之癖。
入其室者,美麗盈前,笙歌既葉,歡情亦暢。
一日先生忽語雲:“快傳中軍參将,要鳥槍兵、弓箭手各五百名進署伺候。
”或問何為?曰:“将署中所有兔子,俱打出去。
”滿座有笑者,有不敢笑者。
時嘉定曹習庵學士以丁内艱,為關中書院山長,與先生為親戚,常居署中。
先生偶于清晨詣其室,學士正酣卧尚未開門也,見門上貼一聯雲:“仁虎新居地,祥麟舊戰場。
”先生笑曰:“此必錢獻之所為也。
”後先生移鎮河南,幕客之好如故,先生又作此語。
餘适在座中,正色謂先生曰:“不可打也。
”問何故?曰:“此處本是梁孝王兔園。
”先生複大笑。
◎何須畏 乾隆五十八年,百菊溪相國為浙江按察使,李曉園河帥為杭州太守,兩公皆漢軍,甚相得也。
忽以事咀唔,李大愠,同在一城,至一月不禀見,遂欲告病,文書已具矣。
時方酷暑,相國遺以扇并書一詩,有句雲:“我非夏日何須畏,君似清風不肯來。
”李讀詩不覺失笑,相得如初。
◎勢利 人情勢利,自古有之。
《左傳》則晉文公重耳之及于難也;《國策》則蘇秦始将連橫;《史記》則《司馬相如傳》;《漢書》則《朱買臣傳》,言語形容,可發一笑。
餘謂天下之勢利,莫過于揚州;揚州之勢利,莫過于商人;商人之勢利,尤萃于奴仆,似能以厘戥權人輕重者,當為古今獨絕。
◎此亦妄人也已矣 松江張公星為諸生,有才名,嗜酒而狂。
嘗以夏日浴于泮池,門鬥禁之弗聽也,後漸聞于正副兩學師,乃出而呵責之。
張則以污泥浮藻覆面,赤身立水中,兩手擊水拒之。
學師怒,因命門鬥拘之尊經閣,令作文,以“此亦妄人也已矣”句命題。
張援筆立就,其後二比出股雲:“此其人不可以教谕者也。
”對股雲:“此其人不可以訓導者也,此亦妄人也已矣。
”兩學師愈怒,欲斥除之,然愛其才竟釋焉。
◎情癡 有紫珊居士者,喜步平康,一日遊秦淮河上,與妓者翹雲相愛甚笃。
頻行,翹雲齧舌上血染素帕為贈,以訂終身,兒女情癡,一至于此。
紫珊為賦《青玉碗》一阕雲:“生绡誰倩佳人織,織就相思,難織同心結。
私願欲教郎解識,為郎忍痛,齧破蓮花舌。
點點猩紅親染出,不是胭脂,不是鵑啼血。
一片情天容易缺,幾時雙槳,迎來桃葉?煉取娲皇石。
”袁蘭村賦《沁園春》詞一首,尤為絕妙,亦附于後:“是胭脂痕,是吐絨欤,何其豔耶。
怪斑斑染出,似靈芸淚;輕輕點就,異守宮砂。
眉作煙含,齒剛犀露,忽見蓮開舌上花。
明燈下,累檀郎細認,一口紅霞。
華清汗漬休誇,試比并香痕總覺差。
想櫻唇欲啟,故教款款,丁香強遞,愁送些些。
色較情濃,心如絲潔,廣袖何須鬥石華。
生绡好,得親承芗澤,侬卻輸他。
” ◎讀時文 餘少見鵝湖華思愚先生為人質直,好學不倦。
或有謂先生曰:“鵝湖真讀書裡也。
”先生曰:“此處并無讀書人,子何以見?”或驚訝曰:“若某某者皆諸生,有名于場屋,何謂無之?”先生笑曰:“子言謬也,此讀時文者耳,烏得謂之讀書人耶?” ◎又何加焉 乾隆某科禮部會試,有某舉人甚富,以夾帶枷号,有同年友嘲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陳見山 陳見山,蘇州人,嘗賣藥千阝上,以此起家,開有青芝堂藥材,為揚城第一鋪。
得鄭侍禦休園為别業,捐同知銜,居然列于諸紳商人之間。
每有喜慶宴會,辄著天青褂五品補服,一日在席上,有刻薄少年雲:“我有一聯曰‘五品天青褂’,諸公能對否?”傍一少年應聲雲:“六味地黃丸。
” ◎識字 昔蒲城王孝齋進士名纟京,入京谒選,唱名者讀如梁,王不應,曰:“此讀京字也。
”吾鄉周定齋進士名,入京谒選,唱名者讀如扇,周不應,曰:“此讀炎字也。
”京師人笑之,鹹謂進士不識字之故,小學太淺。
餘見嘉定李許齋方伯赓芸中進士後,刻同登錄,李酷嗜《說文》,因書許齋為[1234]齋,寫書匠不識“[1234]”字,竟書作“[1234]邑齋”三字。
京師人亦笑之,又謂李公識字之故,小學太深也。
◎出題 南昌相國彭文勤公嘗以周興嗣《千文》颠亂,另成一本,一字不易,進呈祝嘏,高宗稱其敏慧。
其督學江蘇時,考己未進,出題俱有巧思,如考兩學則出“率西水浒,逾東家牆,有衆逐虎,其父攘羊”之類,考三學則出“王之不王,朝将視朝,行堯之行”之類,不可枚舉。
其時适值萬壽,考八學則出“臣彭恭祝天子萬年”,嵌在入題之第一字,如臣事君以忠、彭更問曰、恭則不侮、祝它治宗廟、天子一位、子服堯之服、萬乘之國、年已七十矣之類。
有提調官王姓,雅号王二麻子,适考四學,遂出“王二麻子”四題(王何必曰利,二吾猶不足,麻縷絲絮,子男同一位)。
考六學則出“李陵答蘇武書”,嵌在六題之末一字,如井上有李、必因丘陵、夫子不答、後來其蘇、又盡善也謂《武》、子所雅言《詩》《書》之類。
一日考四學,出“洋洋乎(注:鬼神之為德章),又洋洋乎(注:大哉聖人之道章)。
又洋洋乎(注:師摯之始章)”。
即欲退堂早膳。
學官禀曰:“尚少一題。
”相國沉吟曰:“少則洋洋焉。
”堂下諸生,莫不掩口而笑。
李滄雲先生為河南學政,鄉試前考遺材,士子恐不取,辄欲夤緣以期必得,謂之買科舉。
先生知之,再錄一場,出題雲“焉有君子而可以貨取乎?”宜桂舫中丞為江蘇巡撫,考内簾官,稽查甚嚴,諸明府大窘,竟有不能完卷者。
題雲:“其中非爾力也”,凡屬此種出題,皆文勤開其端雲。
◎小姐班頭 吳門稱妓女曰小姐,形之筆墨,或稱校書,或稱錄事。
有吳興書客錢景開者,嘗在虎丘半塘開書鋪,能詩,尤好狹邪。
花街柳巷,莫不經其品題甲乙,多有贈句,三十年來編為一集,名《夢雲小稿》。
嘗曰:“苟有餘資,必為付刻,可以紀吳中風俗之盛衰也。
”袁簡齋先生每至虎丘,辄邀景開為密友,命之曰“小姐班頭”。
一日,餘在先生席上遇之,贈以詩雲:“把酒挑情日又斜,酒酣就卧美人家。
年年隻學梁間燕,飛去飛來護落花。
”先生見之,抵掌大笑曰:“此真小姐班頭詩也。
” ◎張都轉詩 海豐張穆庵映玑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