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話二十·園林

關燈
半山看桃花回,同海豐張穆庵都轉訪之,園主人托故不納,怅然而返。

    至道光壬辰歲,又為嚴河帥良蔔築于此。

    國初嚴公官少農,今河帥嚴公号小農,俱住此園,斯已奇矣。

    其明年冬,餘偶至杭州,又偕範吾山觀察訪之,甫入門,見叢桂編籬,枯槐抱竹,正顧ツ間,園丁出報雲,有官眷遊園,不便入也。

    乃知一遊一豫,俱有小數存乎其間。

     ◎潛園 潛園在張禦史巷,其門北向,前儀征令屠琴塢得餘姚楊孝廉别業,增築之。

    園中湖石甚多,清池中立一峰,尤靈峭,名曰鹭君。

    道光壬辰歲,嘉興範吾山觀察得之,自徐州遷居于此,賦詩雲:“窗前有石何亭亭,頻伽銘之曰鹭君。

    當時得者潛園叟,太息主客傷人琴。

    此石之高高丈五,四面玲珑洞藏府。

    峭然獨立波中央,但見群峰皆伏俯。

    瘦骨棱テ莫傲人,羽毛為累失秋林。

    何日出山飛到此,不辭萬裡同歸雲。

    石乎!石乎!何不油然作雲沛霖雨,空老荒山吾與汝。

    安心且作信天翁,莫羨窮銜腐鼠。

    ” ◎長豐山館 長豐山館在湧金門外,郡人朱彥甫舍人得王氏别業而擴充之,蓋其先世居休甯之長豐裡,故名。

    園中有搴雲樓,六橋煙柳,盡在目前,可稱絕勝。

    舍人豪邁好客,每于春秋佳日,與郡中諸名宿載酒題襟,緻足樂也。

    戊戌六月,餘借寓樓上,有詩贈之雲:“搴雲樓外水如天,樓上團團月正圓。

    清酒一壺詩百首,全家同泛采蓮船。

    ”(以上杭州) ◎倦圃 嘉興府城西門内有倦圃,即宋嶽鄂王孫倦翁珂故宅,圃甚寬廣,俨若山林。

    嘉慶甲子三月,嘗同家恬齋過,圃中荒廢久矣。

    近為陳氏所購,葺而新之,據朱竹《曝書亭集》所載,有叢菊徑、積翠池、浮岚、範湖草堂、靜春軒、圓谷、采山樓、狷溪、金陀别館、聽雨齋、橘田、芳樹亭、溪山真意軒、容與橋、漱研泉、潛山、錦淙洞、留真館、澄懷閣、春水宅諸勝,俱仍舊題,為嘉禾勝地。

     ◎曝書亭 曝書事在嘉興之梅會裡,朱檢讨彜尊築。

    僅有一亭,吾鄉嚴秋水先生書額,汪蛟門為集杜詩一聯以贈,曰:“會須上番看成竹,何處老翁來賦詩。

    ”嘉慶初,揚州阮雲台先生督學浙江,嘗過訪,既為修葺,又刻集杜一聯于石柱,并賦詩紀之。

    道光七年,東萊呂公延慶知縣事,又捐俸重修。

     ◎南園 李元孚名原,嘉興王店人,通申、韓之學。

    所居南園,即王複旦梅墅舊迹,在曝書亭後。

    園中有延青閣、聽月廊、藕溪、草堂、涼舫、玉蘭迳、見山亭、梅花嶺、桂屏、片雲軒、虛舟息機處、鏡香橋、知樂亭凡十三景,元孚俱有詩,命曰《南園雜詠》,諸前輩亦多和作,為一時之盛。

    元孚殁後,竟成棄地,近複種為桑園。

    事隔五十年而元孚尚未葬,停柩園中,可歎也。

    (以上嘉興) ◎二十五峰園 二十五峰園,在嘉善縣城内環整坊科甲埭,本海昌查氏舊園,有春風第一軒、八方亭、清夢軒、平遠樓諸勝,園多湖石,洞壑玲珑。

    今歸蘇州汪厚齋氏,終年關鎖,命仆守之。

    三十年來,園主人未嘗一至也。

     ◎青藤書屋 青藤書屋在紹興府治東南一裡許,明徐文長故宅,地名觀巷。

    青藤者,木連藤也,相傳為文長手植,因以自号。

    藤旁有水一泓曰天池,池上有自在岩、孕山樓、渾如舟、酬字堂、櫻桃館、柿葉居諸景。

    國初陳老蓮亦嘗居此,皆所題也,後屢易其主。

    乾隆癸醜歲,郡人陳永年翁購得之,翁之子侄如小岩、九岩、十峰、士岩輩皆名諸生,好風雅,始将天池修浚而重辟之,複求文長手書舊額懸諸坐上,即老蓮所題諸景亦仍其舊,并請阮雲台先生作記,一時遊者接踵,飲酒賦詩,殆無虛日。

    嘉慶戊申,餘重遊會稽曾寓于此,為作《青藤書屋歌》雲:“昔我來遊書屋裡,青藤蟠蟠老将死。

    滿地落葉秋風喧,似歎所居托無主。

    今我來時花正芳,青藤生孫如許長。

    天池之水梳洗出,夭矯作勢如雲張。

    花開花落三百載,山人之名尚如在。

    發狂豈肯讓祢衡,醉來直欲吞東海。

    颍川兄弟荀家龍,買得山人五畝宮。

    引泉疊石作詩料,三楊七薛将無同。

    籲嗟乎!石篑石公呼不起,門前走狗何足齒。

    能令遺迹不湮淪,便是青藤舊知己。

    況複披榛木栅鄉,年年寒食拜斜陽。

    埙篪疊唱歸舟晚,春水桃花何處香。

    ”蓋文長無後,有墓在木栅鄉,将湮沒矣,而陳氏昆仲複為修葺而祭掃之,又文長身後之遇也。

     ◎寓園 寓園在山陰縣西南二十裡寓山之麓,明末禦史祁彪佳所築,有芙蓉渡、玉女台、回波嶼、梅坡、試莺館、即花舍、歸雲軒、遠山堂八景。

    崇祯乙酉閏月六日夜、彪佳衣冠投池,殉節于此,其子理孫等遂葬公園旁,今為祠,塑公像,子孫至今守之。

    (以上紹興) ◎造園 造園如作詩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後呼應,最忌堆砌,最忌錯雜,方稱佳構。

    園既成矣,而又要主人之相配,位置之得宜,不可使庸夫俗子駐足其中,方稱名園。

    今常熟、吳江、昆山、嘉定、上海、無錫各縣城隍廟俱有園亭,亦頗不俗。

    每當春秋令節,鄉傭村婦,估客狂生,雜Ш歡呼,說書彈唱,而亦可謂之名園乎? 吾鄉有浣香園者,在嘯傲泾,江陰李氏世居。

    康熙末年,布衣李芥軒先生所構,僅有堂三楹,曰恕堂。

    堂下惟植桂樹兩三株而已,其前小室,即芥軒也。

    沈歸愚尚書未第時,嘗與吳門韓補瓢、李客山輩往來賦詩于此,有《浣香園唱和集》,乃知園亭不在寬廣,不在華麗,總視主人以傳。

     有友人購一園,經營構造,日夜不遑。

    餘忽發議論曰:“園亭不必自造,凡人之園亭,有一花一石者,吾來嘯歌其中,即吾之園亭矣,不亦便哉!”友人曰:“不然,譬如積赀巨萬,買妾數人,吾自用之,豈可與他人同樂耶!”餘駁之曰:“大凡人作事,往往但顧眼前,倘有不測,一切功名富貴、狗馬玩好之具,皆非吾之所有,況園亭耶?又安知不與他人同樂也。

    ” 吳石林癖好園亭,而家奇貧,未能構築,因撰《無是園記》,有《桃花源記》、《小園賦》風格,江片石題其後雲:“萬想何難幻作真,區區丘壑豈堪論。

    那知心亦為形役,憐爾饑軀畫餅人。

    寫盡蒼茫半壁天,煙雲幾疊上蠻箋。

    子孫翻得長相守,賣向人間不值錢。

    ”餘見前人有所謂烏有園、心園、意園者,皆石林之流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