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話二十·園林
關燈
小
中
大
上沙,初吳江高士徐介白隐居于此,後郡人陸上舍稹增拓之,遂稱勝地,秀水朱竹檢讨為作《明瑟園賦》,後複荒蕪。
乾隆五十二年,其族孫萬仞嘗得王石谷所繪園圖見示,餘為補書朱賦,于後忽忽三十年,又為畢秋帆尚書營兆地,今且松籁如怒濤聲矣。
(以上蘇州) ◎東臯草堂 東臯草堂在常熟大東門外,明左少參瞿汝說所築,子稼軒先生式耜增拓之,有浣溪草堂、貫清堂、鏡中來諸景。
稼軒官戶科給事中,本朝順治三年,以議立永明王事,留粵東西數年,此園遂廢。
其子伯申守之,吳梅村祭酒有《後東臯草堂歌》七古一首,為伯申作也。
近為趙叔才文學所購,亭台樹石,猶有存者。
道光癸未四月,餘偕蘊山弟往遊,烹茶坐話,有滄桑之感焉。
◎壺隐園 壺隐園在常熟縣西門内緻道觀西南,明左都禦史陳察舊第。
嘉慶十年,吳竹橋禮部長君曼堂得之,築為亭台,頗有旨趣,其後即虞山也。
越數年複得彭家場空地,亦明時邑人錢允輝南臯别業舊址,造為小築,田園種竹養魚,亦清幽可憩。
◎燕谷 燕谷在常熟北門内令公殿右前,台灣知府蔣元樞所築。
後五十年,其族子泰安令因培購得之,倩晉陵戈裕良疊石一堆,名曰燕谷。
園甚小,而曲折得宜,結構有法,餘每入城亦時寓焉。
(以上常熟) ◎康山 康山在揚州徐甯阙口兩門之間,相傳為明狀元康對山讀書處,故名。
餘每至千阝上,必偕友遊康山,作半日清談。
其主人為江鶴亭,名春,初為儀征諸生,能詩,工于制藝,當時與天台齊次風齊名,風格高邁,一時名士,皆從之遊。
餘于嘉慶二年始到康山,鶴亭已沒,見其子吉雲。
今閱三十年,複見其孫守齋矣。
◎小玲珑山館 揚州馬主政名日,字秋玉,住東關街。
好古博雅,考校文藝,評骘史傳,旁及金石、書畫、鼎彜、古玉、玩器諸物,與其弟日璐俱能詩,好客,為東南壇坫。
所居曰小玲珑山館,有看山樓、紅藥階、七峰草堂、清響閣、藤花書屋、叢書樓、覓句廊、澆藥井、梅寮諸勝,今亭榭依然,惜非舊主人矣。
◎雙桐書屋 雙桐書屋,即王氏舊園,關中張氏增築之,在左衛街。
園門北向,進門轉右有竹徑一條,由竹徑而入,小亭翼然,亭中四望,則修桐百尺,清水一池,曲徑長廊,奇花異卉,真城市中山林也。
餘于嘉慶初始至揚州,園主人張丈琴溪辄來相招,極一時文酒之樂,今垂三十餘年,則亭台蕭瑟,草木荒蕪矣。
豈園之興廢,亦有數欤? ◎片石山房 揚州新城花園巷又有片石山房者,二廳之後,湫以方池,池上有太湖石山子一座,高五六丈,甚奇峭,相傳為石濤和尚手筆。
其地系吳氏舊宅,後為一媒婆所得,以開面館,兼為賣戲之所,改造大廳房,仿佛京師前門外戲園式樣,俗不可耐矣。
◎江園 揚州江畹香侍郎家有一園,在阙口門大街,回廊曲榭,花柳池台,直可與康山争勝。
中有黃鹂數個生長其間,每三春時,宛轉一聲,莫不為之神往,餘嘗與中丞之侄元卿員外把酒聽之。
未三十年,侍郎員外叔侄相繼殂謝,此園遂屬之他人。
餘每過其門,不勝惘惘。
◎靜修儉養之軒 靜修儉養之軒在天甯門内,鮑肯園贈公所築。
四圍樓閣,通以廊庑,階前湖石數峰,盡栽叢桂、繡球、丁香、白皮松之屬。
餘于壬午、癸未兩年,寓其中最久,每逢花晨月夕,坐卧窗前,緻足樂也。
◎樗園 樗園在廣儲門内。
嘉慶甲子、乙醜間吳門王鐵夫學博為儀征書院山長,寓此最久,同時汪浣雲、華吉崖亦嘗寓焉。
◎平山堂 揚州之平山堂,餘于乾隆五十二年秋始到,其時九峰園、倚虹園、筱園、西園曲水、小金山、尺五樓諸處,自天甯門外起直到淮南第一觀,樓台掩映,朱碧鮮新,宛入趙千裡仙山樓閣中。
今隔三十餘年,幾成瓦礫場,非複舊時光景矣。
有人題壁雲:“樓台也似佳人老,剩粉殘脂倍可憐。
”餘亦有句雲:“《畫舫錄》中人半死,倚虹園外柳如煙。
”撫今追昔,恍如一夢。
◎九峰園 揚州九峰園,奇石玲珑,其最高者有九,故以名園,相傳皆海嶽庵舊物也。
高宗南巡見之,選二石入禦苑,止存七峰,近又頹廢,不過四五石而已。
高東井有詩雲:“名園九個丈人尊,兩叟蒼顔獨受恩。
也似山王通籍去,竹林惟有五君存。
”(以上揚州) ◎錦春園 錦春園在瓜州城北,前臨運河,餘往來南北五十餘年,必由是園經過。
園甚寬廣,中有一池,水甚清淺,皆種荷花,登樓一望,雲樹蒼茫,帆樯滿目,真絕景也。
高宗純皇帝六次南巡,俱駐跸于此。
成親王有詩雲:“錦春園裡萬花榮,媚景熙陽照眼明。
百裡蜀岡遙挹翠,一渠邗水近涵清。
獨憐廢砌橫今古,頗見幽篁記姓名。
來日江船須早放,倚闌愁絕莫風生。
” ◎樸園 樸園在儀征東南三十裡,巴君樸園、宿崖昆仲以其墓旁餘地,添築亭台,為一家子弟讀書之所,凡費白金二十餘萬兩,五年始成。
園甚寬廣,梅萼千株,幽花滿砌。
其牡丹廳最軒敞,吳山尊學士書楹帖一聯雲:“花候過丁香,喜我至剛逢谷雨;仙根依丙舍,祝君家看到仍雲。
”有黃石山一座,可以望遠,隔江諸山,曆曆可數,掩映于松楸野戍之間。
而湖石數峰,洞壑宛轉,較吳阊之獅子林尤有過之,實淮南第一名園也。
道光癸未秋九月,餘自千阝上往遊,與童君石林、張君石樵輩信宿其中,得十六景,有梅花嶺、芳草、含晖洞、飲鶴澗、魚樂溪、尋詩經、紅藥闌、菡萏軒、宛轉橋、竹深處、識秋亭、積書岩、仙棋石、斜陽坂、望雲峰、小漁梁諸名目,各系一詩,刻石園中。
◎珠媚園 珠媚園在通州城東北隅。
有州人王景獻者,嘗為廣州太守,得前明顧大司馬舊第,為增築之。
極池台花木之勝,其正中為花對堂,堂前大紫薇二株,海内罕見,明時植也。
壬午三月,餘由福山渡海到州城,時泗州陳雨峰為狼山總鎮,嘉興馮椒園為州刺史,置酒園中,歡會竟日,因書四絕句雲:“辟疆舊有小峰巒,築就平泉滞一官。
斯事原來千古恨,空留花木讓人看。
”“萬個竹同文太守,一拳石肖李将軍。
探幽莫訝淮東少,如此名園自不群。
”“一灣春水曲通
乾隆五十二年,其族孫萬仞嘗得王石谷所繪園圖見示,餘為補書朱賦,于後忽忽三十年,又為畢秋帆尚書營兆地,今且松籁如怒濤聲矣。
(以上蘇州) ◎東臯草堂 東臯草堂在常熟大東門外,明左少參瞿汝說所築,子稼軒先生式耜增拓之,有浣溪草堂、貫清堂、鏡中來諸景。
稼軒官戶科給事中,本朝順治三年,以議立永明王事,留粵東西數年,此園遂廢。
其子伯申守之,吳梅村祭酒有《後東臯草堂歌》七古一首,為伯申作也。
近為趙叔才文學所購,亭台樹石,猶有存者。
道光癸未四月,餘偕蘊山弟往遊,烹茶坐話,有滄桑之感焉。
◎壺隐園 壺隐園在常熟縣西門内緻道觀西南,明左都禦史陳察舊第。
嘉慶十年,吳竹橋禮部長君曼堂得之,築為亭台,頗有旨趣,其後即虞山也。
越數年複得彭家場空地,亦明時邑人錢允輝南臯别業舊址,造為小築,田園種竹養魚,亦清幽可憩。
◎燕谷 燕谷在常熟北門内令公殿右前,台灣知府蔣元樞所築。
後五十年,其族子泰安令因培購得之,倩晉陵戈裕良疊石一堆,名曰燕谷。
園甚小,而曲折得宜,結構有法,餘每入城亦時寓焉。
(以上常熟) ◎康山 康山在揚州徐甯阙口兩門之間,相傳為明狀元康對山讀書處,故名。
餘每至千阝上,必偕友遊康山,作半日清談。
其主人為江鶴亭,名春,初為儀征諸生,能詩,工于制藝,當時與天台齊次風齊名,風格高邁,一時名士,皆從之遊。
餘于嘉慶二年始到康山,鶴亭已沒,見其子吉雲。
今閱三十年,複見其孫守齋矣。
◎小玲珑山館 揚州馬主政名日,字秋玉,住東關街。
好古博雅,考校文藝,評骘史傳,旁及金石、書畫、鼎彜、古玉、玩器諸物,與其弟日璐俱能詩,好客,為東南壇坫。
所居曰小玲珑山館,有看山樓、紅藥階、七峰草堂、清響閣、藤花書屋、叢書樓、覓句廊、澆藥井、梅寮諸勝,今亭榭依然,惜非舊主人矣。
◎雙桐書屋 雙桐書屋,即王氏舊園,關中張氏增築之,在左衛街。
園門北向,進門轉右有竹徑一條,由竹徑而入,小亭翼然,亭中四望,則修桐百尺,清水一池,曲徑長廊,奇花異卉,真城市中山林也。
餘于嘉慶初始至揚州,園主人張丈琴溪辄來相招,極一時文酒之樂,今垂三十餘年,則亭台蕭瑟,草木荒蕪矣。
豈園之興廢,亦有數欤? ◎片石山房 揚州新城花園巷又有片石山房者,二廳之後,湫以方池,池上有太湖石山子一座,高五六丈,甚奇峭,相傳為石濤和尚手筆。
其地系吳氏舊宅,後為一媒婆所得,以開面館,兼為賣戲之所,改造大廳房,仿佛京師前門外戲園式樣,俗不可耐矣。
◎江園 揚州江畹香侍郎家有一園,在阙口門大街,回廊曲榭,花柳池台,直可與康山争勝。
中有黃鹂數個生長其間,每三春時,宛轉一聲,莫不為之神往,餘嘗與中丞之侄元卿員外把酒聽之。
未三十年,侍郎員外叔侄相繼殂謝,此園遂屬之他人。
餘每過其門,不勝惘惘。
◎靜修儉養之軒 靜修儉養之軒在天甯門内,鮑肯園贈公所築。
四圍樓閣,通以廊庑,階前湖石數峰,盡栽叢桂、繡球、丁香、白皮松之屬。
餘于壬午、癸未兩年,寓其中最久,每逢花晨月夕,坐卧窗前,緻足樂也。
◎樗園 樗園在廣儲門内。
嘉慶甲子、乙醜間吳門王鐵夫學博為儀征書院山長,寓此最久,同時汪浣雲、華吉崖亦嘗寓焉。
◎平山堂 揚州之平山堂,餘于乾隆五十二年秋始到,其時九峰園、倚虹園、筱園、西園曲水、小金山、尺五樓諸處,自天甯門外起直到淮南第一觀,樓台掩映,朱碧鮮新,宛入趙千裡仙山樓閣中。
今隔三十餘年,幾成瓦礫場,非複舊時光景矣。
有人題壁雲:“樓台也似佳人老,剩粉殘脂倍可憐。
”餘亦有句雲:“《畫舫錄》中人半死,倚虹園外柳如煙。
”撫今追昔,恍如一夢。
◎九峰園 揚州九峰園,奇石玲珑,其最高者有九,故以名園,相傳皆海嶽庵舊物也。
高宗南巡見之,選二石入禦苑,止存七峰,近又頹廢,不過四五石而已。
高東井有詩雲:“名園九個丈人尊,兩叟蒼顔獨受恩。
也似山王通籍去,竹林惟有五君存。
”(以上揚州) ◎錦春園 錦春園在瓜州城北,前臨運河,餘往來南北五十餘年,必由是園經過。
園甚寬廣,中有一池,水甚清淺,皆種荷花,登樓一望,雲樹蒼茫,帆樯滿目,真絕景也。
高宗純皇帝六次南巡,俱駐跸于此。
成親王有詩雲:“錦春園裡萬花榮,媚景熙陽照眼明。
百裡蜀岡遙挹翠,一渠邗水近涵清。
獨憐廢砌橫今古,頗見幽篁記姓名。
來日江船須早放,倚闌愁絕莫風生。
” ◎樸園 樸園在儀征東南三十裡,巴君樸園、宿崖昆仲以其墓旁餘地,添築亭台,為一家子弟讀書之所,凡費白金二十餘萬兩,五年始成。
園甚寬廣,梅萼千株,幽花滿砌。
其牡丹廳最軒敞,吳山尊學士書楹帖一聯雲:“花候過丁香,喜我至剛逢谷雨;仙根依丙舍,祝君家看到仍雲。
”有黃石山一座,可以望遠,隔江諸山,曆曆可數,掩映于松楸野戍之間。
而湖石數峰,洞壑宛轉,較吳阊之獅子林尤有過之,實淮南第一名園也。
道光癸未秋九月,餘自千阝上往遊,與童君石林、張君石樵輩信宿其中,得十六景,有梅花嶺、芳草、含晖洞、飲鶴澗、魚樂溪、尋詩經、紅藥闌、菡萏軒、宛轉橋、竹深處、識秋亭、積書岩、仙棋石、斜陽坂、望雲峰、小漁梁諸名目,各系一詩,刻石園中。
◎珠媚園 珠媚園在通州城東北隅。
有州人王景獻者,嘗為廣州太守,得前明顧大司馬舊第,為增築之。
極池台花木之勝,其正中為花對堂,堂前大紫薇二株,海内罕見,明時植也。
壬午三月,餘由福山渡海到州城,時泗州陳雨峰為狼山總鎮,嘉興馮椒園為州刺史,置酒園中,歡會竟日,因書四絕句雲:“辟疆舊有小峰巒,築就平泉滞一官。
斯事原來千古恨,空留花木讓人看。
”“萬個竹同文太守,一拳石肖李将軍。
探幽莫訝淮東少,如此名園自不群。
”“一灣春水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