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話十六·精怪
關燈
小
中
大
壁窺之者,見有兩女子侍寝,想能攝生魂與之狎,真妖人也。
◎黃相公 餘舊居金匮泰伯鄉之西莊橋,東北半裡許有村名新宅者,鄒氏世居。
其旁舍有倪姓為木匠,娶一妻,頗有姿,一日忽微笑曰:“黃相公來了。
”遂入卧房。
自此,每一月辄來五六次,其夫無如何也。
有一夕,其夫忽見有白面書生從内出,急将大斧刃之,人随堕地。
視之,一大黃鼠也。
自後寂然。
◎蜒蚰精 阊門葉廣翁精于昆曲,有《納書楹曲譜》行世。
其族子某,年少能文,頗好挾邪。
一日獨坐書室中,有女來奔,頭挽雙髻,曰西鄰某家女也。
遂與同寝,膚柔滑如凝脂,生竊自喜。
惟此女每來,茵褥上必有白光一團如泥銀者,莫解其故。
越數月,生得疾以瘵死。
或謂此蜒蚰精也。
◎桃妖 嘉定外岡鎮徐朝元家,舊有桃花一株,其妹方笄,甚美,常曝衤日衣于樹上。
一日,忽見美男子立于旁調笑者,久之遂通衽席,女益嬌豔,而神氣恍惚。
家人密觇之,疑桃為妖,鋸之,血迹淋漓,妖遂滅,而女亦尋斃。
◎狐老先生 山東兖州府城樓上,相傳有狐仙。
好事者欲見之,必先書一劄焚化,并小備肴馔,至期而待,夜半必至,稱之曰狐老先生。
其人著布衣冠,言貌動作,絕似村學究。
問其年,曰:“三百歲矣。
”于天地古今一切語言文字,無所不曉,獨未來之事不言。
人有見者,因诘之曰:“貴族甚夥,傳聞異詞,每見有以淫穢害人者,何耶?”先生歎曰:“是何言欤!世間有君子小人之分,吾族亦然。
其所以淫穢害人者,不過如人間娼妓之流,以誘人财帛作謀生計耳,安得謂之人乎?”又诘之曰:“然則君子所作何事?”曰:“一修身,二拜月,如是而已。
”聞者為之聳然。
◎天狗 蘇州宋文恪公墓在沙河口,乾隆中,有墳旁老妪陸姓,月下見一物如狗者從空而下,躍水中攫魚食之,如是者旬餘,不解其故。
一日,守墓者遙見華表上少一天狗,過數日天狗如舊,或疑此物為怪,擊碎之。
◎男女二怪 膠山鄉上舍裡之東南,地名莫焦洞,有村民夫婦俱年少,婦微有姿色。
乾隆戊午三月,婦偶于門首伫立,見一美男子俊服麗容過其居,彼此流ツ。
至夜,适夫他出,月甚明,忽有人排闼入,即日間所見之美男子也,擁婦同寝,極歡。
自是,每夜必至,夫不之覺也。
未幾,其夫亦見一女子至其門,美甚,疑近村無此女。
迨夜将掩扉,而女在室矣。
即與之登榻,而妻亦不知。
厥後,夫婦男女四人共卧,彼此各有所私,似若無見聞者。
然夫婦日漸羸瘦,心知為怪,而莫由窮其源。
裡中父老聞之,乃言村南數百步有古墓,墓有老獾,或日久為妖耳。
探之,墓果有大穴,集衆掘之,迫以火,繼灌以石灰水,訖無所見,而怪終不去。
有道士葉某,習驅妖術,乃延之,設醮三日,遂不複至。
◎有聲如牛 先君十餘歲時,常侍先祖母顧太孺人寝于贻燕堂之北廂。
一夕,聞堂中有聲如牛,猛厲欲絕。
急召家人持燈燭之,一無所見,惟半窗殘月而已。
其明年春,先祖紹美公忽發痰疾,越五年而終。
不識何怪。
◎管庫狐仙 乾隆丙午四月,杭州錢塘門外有狐仙作二女形,借寓人家,言語似北直隸人。
其長者年貌不過十七八,少者垂髫,僅十一二,惟十餘歲童子能見之。
每日索清水一盂,茶二盞,置幾上。
日午後,倩童子借書看,手不釋卷,看畢即令童子還之。
有人以《金瓶梅》與看者,女略一翻閱,微笑曰:“此宣淫之書,不足觀。
”即擲地下。
有老諸生王姓者,博學善考據,攜一童子,欲谒之,女适他往,王怅然返。
及出門,童子随指空雲:“女回矣!”于是複入,女指座雲:“先生請坐。
”王望空而言曰:“吾聞汝等有三十六種,汝何産也?”女曰:“西山派。
”王曰:“然則汝何不居燕、趙之間?”女曰:“自乾隆二十七年二月聖駕南巡,吾等護跸而來。
”王曰:“何不護跸而返?”女曰:“上帝使吾等看守藩庫。
”王曰:“既如此,不居藩庫何也?”女曰:“本居藩庫,今已滿期,将欲歸故鄉耳。
”王又曰:“聞汝喜于看書,所看何書?”女笑曰:“老書呆,凡世上所有之書皆可觀也。
”王曰:“何書最妙?”女曰:“《易經》。
”王曰:“自漢至今,注《易》者不一其人,如漢之施、孟、梁邱、京氏、費氏、焦氏,全注汝能盡見之乎?且何者為優,何者為劣乎?”女又笑曰:“此不過講名物象數谶緯之說而已,精義不在是也。
”坐話移時,滔滔不窮。
然女所答問諸言,皆因童子傳話,王無所聞也。
越數日,忽去,酬房主人以庫銀五兩。
◎鼈精 世傳盲詞中有《白蛇傳》,雖婦人女子皆知之,能津津樂道者,而不知此種事世間竟有之。
乾隆戊申七月,有幕友某君者,吳郡人,其女嫁同城某氏。
吳門俗例,新嫁娘每過端陽節辄歸甯銷夏,輿從而歸,其女忽在輿中大叫一聲,急急至家,氣已絕矣。
舉家驚惶,不知其故。
一日夜方醒,問之,女雲昨在輿中,見黑衣人揭轎簾,遂為持去。
至石湖中,旋有數十人來,似搶奪者,黑衣人亦率其從者數十人拒之,大戰良久,忽聞空中語雲:“光天化日中,汝等敢如此播弄人耶!”不知是何神也。
但見兩造人皆變原形,俯伏請命而已。
黑衣者,乃鼈精,從者則蝦蟹魚蚌之屬。
而與之奪者,則為猴,為蝴蝶,為蝦蟆、水雞也。
又聞空中語雲:“速送還!”居有頃,但聞水聲風聲,兩耳轟然,已抵家中矣。
實似一夢也。
女既醒,無他疾苦,醫者來視,亦不服藥,以為無事矣。
越三日,黑衣者複至,自此作鬧無虛日。
言其夫家在石湖中,誤食其子,報仇而來,欲娶為婦。
有蝦精者,亦佐鼈精為祟,鼈精至,女則縮頸而行;蝦
◎黃相公 餘舊居金匮泰伯鄉之西莊橋,東北半裡許有村名新宅者,鄒氏世居。
其旁舍有倪姓為木匠,娶一妻,頗有姿,一日忽微笑曰:“黃相公來了。
”遂入卧房。
自此,每一月辄來五六次,其夫無如何也。
有一夕,其夫忽見有白面書生從内出,急将大斧刃之,人随堕地。
視之,一大黃鼠也。
自後寂然。
◎蜒蚰精 阊門葉廣翁精于昆曲,有《納書楹曲譜》行世。
其族子某,年少能文,頗好挾邪。
一日獨坐書室中,有女來奔,頭挽雙髻,曰西鄰某家女也。
遂與同寝,膚柔滑如凝脂,生竊自喜。
惟此女每來,茵褥上必有白光一團如泥銀者,莫解其故。
越數月,生得疾以瘵死。
或謂此蜒蚰精也。
◎桃妖 嘉定外岡鎮徐朝元家,舊有桃花一株,其妹方笄,甚美,常曝衤日衣于樹上。
一日,忽見美男子立于旁調笑者,久之遂通衽席,女益嬌豔,而神氣恍惚。
家人密觇之,疑桃為妖,鋸之,血迹淋漓,妖遂滅,而女亦尋斃。
◎狐老先生 山東兖州府城樓上,相傳有狐仙。
好事者欲見之,必先書一劄焚化,并小備肴馔,至期而待,夜半必至,稱之曰狐老先生。
其人著布衣冠,言貌動作,絕似村學究。
問其年,曰:“三百歲矣。
”于天地古今一切語言文字,無所不曉,獨未來之事不言。
人有見者,因诘之曰:“貴族甚夥,傳聞異詞,每見有以淫穢害人者,何耶?”先生歎曰:“是何言欤!世間有君子小人之分,吾族亦然。
其所以淫穢害人者,不過如人間娼妓之流,以誘人财帛作謀生計耳,安得謂之人乎?”又诘之曰:“然則君子所作何事?”曰:“一修身,二拜月,如是而已。
”聞者為之聳然。
◎天狗 蘇州宋文恪公墓在沙河口,乾隆中,有墳旁老妪陸姓,月下見一物如狗者從空而下,躍水中攫魚食之,如是者旬餘,不解其故。
一日,守墓者遙見華表上少一天狗,過數日天狗如舊,或疑此物為怪,擊碎之。
◎男女二怪 膠山鄉上舍裡之東南,地名莫焦洞,有村民夫婦俱年少,婦微有姿色。
乾隆戊午三月,婦偶于門首伫立,見一美男子俊服麗容過其居,彼此流ツ。
至夜,适夫他出,月甚明,忽有人排闼入,即日間所見之美男子也,擁婦同寝,極歡。
自是,每夜必至,夫不之覺也。
未幾,其夫亦見一女子至其門,美甚,疑近村無此女。
迨夜将掩扉,而女在室矣。
即與之登榻,而妻亦不知。
厥後,夫婦男女四人共卧,彼此各有所私,似若無見聞者。
然夫婦日漸羸瘦,心知為怪,而莫由窮其源。
裡中父老聞之,乃言村南數百步有古墓,墓有老獾,或日久為妖耳。
探之,墓果有大穴,集衆掘之,迫以火,繼灌以石灰水,訖無所見,而怪終不去。
有道士葉某,習驅妖術,乃延之,設醮三日,遂不複至。
◎有聲如牛 先君十餘歲時,常侍先祖母顧太孺人寝于贻燕堂之北廂。
一夕,聞堂中有聲如牛,猛厲欲絕。
急召家人持燈燭之,一無所見,惟半窗殘月而已。
其明年春,先祖紹美公忽發痰疾,越五年而終。
不識何怪。
◎管庫狐仙 乾隆丙午四月,杭州錢塘門外有狐仙作二女形,借寓人家,言語似北直隸人。
其長者年貌不過十七八,少者垂髫,僅十一二,惟十餘歲童子能見之。
每日索清水一盂,茶二盞,置幾上。
日午後,倩童子借書看,手不釋卷,看畢即令童子還之。
有人以《金瓶梅》與看者,女略一翻閱,微笑曰:“此宣淫之書,不足觀。
”即擲地下。
有老諸生王姓者,博學善考據,攜一童子,欲谒之,女适他往,王怅然返。
及出門,童子随指空雲:“女回矣!”于是複入,女指座雲:“先生請坐。
”王望空而言曰:“吾聞汝等有三十六種,汝何産也?”女曰:“西山派。
”王曰:“然則汝何不居燕、趙之間?”女曰:“自乾隆二十七年二月聖駕南巡,吾等護跸而來。
”王曰:“何不護跸而返?”女曰:“上帝使吾等看守藩庫。
”王曰:“既如此,不居藩庫何也?”女曰:“本居藩庫,今已滿期,将欲歸故鄉耳。
”王又曰:“聞汝喜于看書,所看何書?”女笑曰:“老書呆,凡世上所有之書皆可觀也。
”王曰:“何書最妙?”女曰:“《易經》。
”王曰:“自漢至今,注《易》者不一其人,如漢之施、孟、梁邱、京氏、費氏、焦氏,全注汝能盡見之乎?且何者為優,何者為劣乎?”女又笑曰:“此不過講名物象數谶緯之說而已,精義不在是也。
”坐話移時,滔滔不窮。
然女所答問諸言,皆因童子傳話,王無所聞也。
越數日,忽去,酬房主人以庫銀五兩。
◎鼈精 世傳盲詞中有《白蛇傳》,雖婦人女子皆知之,能津津樂道者,而不知此種事世間竟有之。
乾隆戊申七月,有幕友某君者,吳郡人,其女嫁同城某氏。
吳門俗例,新嫁娘每過端陽節辄歸甯銷夏,輿從而歸,其女忽在輿中大叫一聲,急急至家,氣已絕矣。
舉家驚惶,不知其故。
一日夜方醒,問之,女雲昨在輿中,見黑衣人揭轎簾,遂為持去。
至石湖中,旋有數十人來,似搶奪者,黑衣人亦率其從者數十人拒之,大戰良久,忽聞空中語雲:“光天化日中,汝等敢如此播弄人耶!”不知是何神也。
但見兩造人皆變原形,俯伏請命而已。
黑衣者,乃鼈精,從者則蝦蟹魚蚌之屬。
而與之奪者,則為猴,為蝴蝶,為蝦蟆、水雞也。
又聞空中語雲:“速送還!”居有頃,但聞水聲風聲,兩耳轟然,已抵家中矣。
實似一夢也。
女既醒,無他疾苦,醫者來視,亦不服藥,以為無事矣。
越三日,黑衣者複至,自此作鬧無虛日。
言其夫家在石湖中,誤食其子,報仇而來,欲娶為婦。
有蝦精者,亦佐鼈精為祟,鼈精至,女則縮頸而行;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