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話二十四·雜記下
關燈
小
中
大
山如影人聲寂,瑟瑟西風瘦綠蕪。
忽聞笑語花間出,兩美雙雙堤上立。
顧影低回若有情,月華如水秋衣濕。
對此蒼茫百感生,憑将幽意托瑤琴。
冰弦掩抑焦桐語,寫盡相如曲曲心。
最憐此際情難識,半是躊蹰半憐惜。
人影遙随花影流,芳心暗與琴心合。
羅帶風飄雲鬓斜,分明咫尺隔天涯。
空教綠绮憐君意,何處紅樓是妾家。
苦向篙師詳姓氏,曲中暮雨依稀是。
衣香人影最魂消,一葉扁舟歸去矣。
此時珠鬥影闌幹,囊住龍腰不再彈。
獨對銀蟾愁不語,夜潮聲急海門寒。
歸舟載取新愁重,玉钗惆帳牆東宋。
天風環蕩餘音,殘燈紅暈芙蓉夢。
夢魂仿佛向瑤台,依舊明妝約步來。
涼月影中情缥缈,萬花深處意徘徊。
花前月下還相見,分将團扇遮嬌面。
自言天上谪仙人,謝君深意空留戀。
雞聲喔喔動晨光,一枕遊仙未許長。
自寫新詞憐蛱蝶,空将錦字托鴛鴦。
從此段家橋畔路,愁過當時鼓琴處。
滿地苔錢燕子飛,桃花門巷迷崔護。
屈指相思秋複春,鏡中眉黛畫中身。
隻應一片西冷月,曾照微波解佩人。
我聞此言重太息,世間萬事空陳迹。
花月姻緣事有無,情禅參破成鴻雪。
我亦人間有半生,花前曾解唱雙行。
月中人去琴聲悄,一曲長歌萬古情。
”此詩刻入《碧城仙館集》中。
◎唐竹莊 吳門唐竹莊名景煌,本富家子,因家事中落,為人販買人參,往返沈陽者凡數次,而好為詩,著有《出關詩草》。
《出塞》雲:“驅車出邊塞,天地何茫茫。
四顧不見人,千裡塵沙黃。
橫視一氣中,山海交青蒼。
北風裂地來,沙礫皆飛揚。
嚴陽盛寒氣,白日無晶光。
堅冰不可渡,驽馬停仿徨。
區區衣食事,驅我适遠方。
白雲自南來,浩然思故鄉。
”《燕台懷古》雲:“騎馬出遠郊,落日天蒼皇。
經過碣石館,不見燕昭王。
市駿得國士,報齊辟土疆。
迨後六國衰,全秦獨橫強。
丹雖寡謀識,激烈志慨慷。
脫不披逆鱗,燕亦終淪亡。
至今易水上,風色猶悲涼。
遙遙建國始,布政流風長。
召伯有餘烈,吾其思甘棠。
”筆力沈雄,直接漢、魏,非抽黃對白家所能道也。
《登澄海樓》雲:“到此長城盡,洪波入杳冥。
百蠻分島嶼,一氣混空青。
故土思南國,高樓俯北溟。
何當趁風色,萬裡獨揚ぎ。
”《度凄惶嶺至山海關望長城》雲:“策馬嶺雲高,關門倚石牢。
千峰蟠朔漠,一線走臨洮。
樓角侵邊色,城根撼海濤。
每懷今古事,不盡水滔滔。
”《宵征》雲:“肅肅戒征鞍,蒼蒼夜色闌。
草枯風力勁,林靜月光寒。
邊柝宵争發,霜鐘曉未殘。
關心長路客,于役敢求安。
”《途中寒食》雲:“寒食青山下,莺花客路稀。
雲陰低古戍,柳色上征衣。
墟落新煙起,溪橋夕照微。
那堪逢令節,遊子未忘歸。
”《登泰山》雲:“靈鎮東邦望秩崇,岩岩岱嶽荷神功。
陰陽混合三元上,齊魯青蒼一氣中。
碣石煙橫霄漢紫,扶桑日曜海濤紅。
蓬萊宮阙分明近,抗手群仙欲禦風。
”《山海關》雲:“雄關特立勢Лヴ,東北封疆此郁蟠。
匝地海聲騰朔漠,極天山勢控辰韓。
龍沙積雪三邊白,雁迹風高萬裡寒。
牢落長征豪氣在,重來躍馬問登壇。
”《吉林感懷》雲:“朝朝靜對吉林峰,迢遞音書意萬重。
知己向誰尋鮑叔,小人有母愧茅容。
心依羌笛三邊月,夢繞江楓半夜鐘。
鄉土不同時物換,一樽濁酒度嚴冬。
”皆慷慨激裂之音。
◎牛次原 天津牛次原,名坤中,嘉慶己未進士。
乾隆壬子,餘初入京師即識之,貌不甚揚,而聰明絕世,廣于交遊,偶作詩亦清新可喜。
嘗記其《臨清即事》一首雲:“幾樹垂楊官道斜,不成村落野人家。
偶從三尺竹牆裡,時露一枝山杏花。
晝永人稀初叱犢,隴深麥淺不藏鴉。
仲春天氣寒猶峭,想得江南摘早茶。
” ◎喪子 顧南雅學士視學南,忽喪其子,至于痛哭不辍,廢寝忘餐。
餘作詩慰之雲:“亡羊當補牢,喪馬勿輕逐。
君是南國才,豈效西河哭。
不見東家翁,有子俱碌碌。
不見西家子,雖多何足齒。
酒囊飯袋奚以為,臧獲輿台亦如此。
人生擾擾無彭殇,直是一夢炊黃粱。
百年長作牛馬走,促促總為兒孫忙。
籲嗟乎!多男多累何時了,有子不如無子好。
東門不哭增離憂,伯道無兒少煩惱。
我聞青丘言,君應傳真诠。
惡兒亦何須?願得一子賢。
無災無悔到卿相,昂然直上青雲巅。
” ◎言過其實 贊美之辭,往往言過其實,東坡與米元章書雲:“獨念吾元章邁往淩雲之氣,清雄絕世之文,超妙入神之字。
”餘觀元章《露筋碑相論》及五七言詩與其平時筆劄,殊無過人處,今人但重其書法之神妙,不暇計其詩文之工拙也。
元晖尤遜乃翁,其奉敕審定晉、唐名人墨迹,不過但書右某人書、臣某鑒定恭跋數字,從無一字論斷,亦無一字考訂者,乃知古人贊美不可盡信,東坡贊人尚如此,何況他人耶? ◎滄江虹 滄江虹,揚州阮雲台宮保坐船也。
壬午六月,陛見出京,道出千阝上,乘滄江虹直達洪都,時宮保為兩廣總督,舟中賦詩雲:“可是江天夜夜虹,蒲帆一路月明中。
開窗遠接滄浪水,捩柁初回舶卓風。
銀漢微明低入海,匡廬深碧上連空。
米家書畫尋常事,莫與雷家劍氣同。
”是年九月,餘于役金陵,亦乘此船,宮保是詩尚在篷闆上也。
又書四絕句于後雲:“挂席滄江正好風,舉頭西望水連空。
柁樓喜讀新詩句,知是米家貫月虹。
”“兩岸衰楊水一灣,蒼蒼都是六朝山。
古來無數興亡事,盡入寒濤暮霭間。
”“蕭蕭蘆荻已深秋,我比蘆花亦白頭。
三十餘年如一夢,也将舊事付東流。
”“指點金陵話昔時,白雲紅樹最相思。
故人猶有何戡在,書寄羊城開府知。
” ◎陳疋吾 陳疋吾名格,前工部尚書文和公五世孫,少工詩,稿多散失,隻記其《感懷》雲:“桂花香冷露華新,小院秋風伴客身。
料得今宵明月下,一家團坐說征人。
”《留别》雲:“莫向臨岐折柳枝,柳枝原不管相思。
人生難得惟知己,天下傷心是别離。
”皆妙。
◎浮簽 蔣砺堂相國以乾隆四十三年入泮,時方十齡,後中鄉榜,成進士,入翰林,至道光五年大拜。
偶于舊簏中檢得童子試卷,上浮簽一紙雲:“蔣攸,年十歲,鑲藍旗,金文淵佐領下,身小,面白無須,習《易經》,坐東文場餘字第二号。
”三十三字。
按此号在聚奎堂後,會經堂席舍中也。
次年丙戌,适典試禮闱,複得至會經堂,此紙之出,若為之先兆者,相國因囑順天府學官将是年滿洲、蒙古、漢軍同進諸生名,注明旗籍,彙為一冊,裝池而什襲之,而請曹盧英諸相國題詩,一時和者甚衆。
其明年丁亥,相國出為兩江總督,是時延州張芥航先生為南河河帥,亦賦七律四章雲:“童子掄科肇有唐,羌無故實隸青缃。
詞林此日添佳話,名紙多年古香。
身小已凝公輔器,文成知噪鳳鸾翔。
十齡集泮何勞羨,不朽勳猶紀太常。
”“綸閣平章贊太清,春風桃李又持衡。
撿來故紙呈符谶,抱得初心答聖明。
舊地會經身再到,髫齡談《易》客皆驚。
蟬聯科第看雙鳳,早注餘慶作瑞征。
”“二八春秋迹已陳,當時片楮亦堪珍。
持可但同Δ<角>,呵護端疑有鬼神。
淡墨填将年貫備,錦缇裝就色香新。
朱文記錄皆名貴,鄭重留題老健身。
”“更憑若個話前遊,九十人中第一流。
苦憶主司衡鑒好,也教同學姓名留。
秀才本色基台鼎,元老深情托倡酬。
誰續摭言須記取,宗臣韻事足千秋。
” ◎豔雪山房稿
忽聞笑語花間出,兩美雙雙堤上立。
顧影低回若有情,月華如水秋衣濕。
對此蒼茫百感生,憑将幽意托瑤琴。
冰弦掩抑焦桐語,寫盡相如曲曲心。
最憐此際情難識,半是躊蹰半憐惜。
人影遙随花影流,芳心暗與琴心合。
羅帶風飄雲鬓斜,分明咫尺隔天涯。
空教綠绮憐君意,何處紅樓是妾家。
苦向篙師詳姓氏,曲中暮雨依稀是。
衣香人影最魂消,一葉扁舟歸去矣。
此時珠鬥影闌幹,囊住龍腰不再彈。
獨對銀蟾愁不語,夜潮聲急海門寒。
歸舟載取新愁重,玉钗惆帳牆東宋。
天風環蕩餘音,殘燈紅暈芙蓉夢。
夢魂仿佛向瑤台,依舊明妝約步來。
涼月影中情缥缈,萬花深處意徘徊。
花前月下還相見,分将團扇遮嬌面。
自言天上谪仙人,謝君深意空留戀。
雞聲喔喔動晨光,一枕遊仙未許長。
自寫新詞憐蛱蝶,空将錦字托鴛鴦。
從此段家橋畔路,愁過當時鼓琴處。
滿地苔錢燕子飛,桃花門巷迷崔護。
屈指相思秋複春,鏡中眉黛畫中身。
隻應一片西冷月,曾照微波解佩人。
我聞此言重太息,世間萬事空陳迹。
花月姻緣事有無,情禅參破成鴻雪。
我亦人間有半生,花前曾解唱雙行。
月中人去琴聲悄,一曲長歌萬古情。
”此詩刻入《碧城仙館集》中。
◎唐竹莊 吳門唐竹莊名景煌,本富家子,因家事中落,為人販買人參,往返沈陽者凡數次,而好為詩,著有《出關詩草》。
《出塞》雲:“驅車出邊塞,天地何茫茫。
四顧不見人,千裡塵沙黃。
橫視一氣中,山海交青蒼。
北風裂地來,沙礫皆飛揚。
嚴陽盛寒氣,白日無晶光。
堅冰不可渡,驽馬停仿徨。
區區衣食事,驅我适遠方。
白雲自南來,浩然思故鄉。
”《燕台懷古》雲:“騎馬出遠郊,落日天蒼皇。
經過碣石館,不見燕昭王。
市駿得國士,報齊辟土疆。
迨後六國衰,全秦獨橫強。
丹雖寡謀識,激烈志慨慷。
脫不披逆鱗,燕亦終淪亡。
至今易水上,風色猶悲涼。
遙遙建國始,布政流風長。
召伯有餘烈,吾其思甘棠。
”筆力沈雄,直接漢、魏,非抽黃對白家所能道也。
《登澄海樓》雲:“到此長城盡,洪波入杳冥。
百蠻分島嶼,一氣混空青。
故土思南國,高樓俯北溟。
何當趁風色,萬裡獨揚ぎ。
”《度凄惶嶺至山海關望長城》雲:“策馬嶺雲高,關門倚石牢。
千峰蟠朔漠,一線走臨洮。
樓角侵邊色,城根撼海濤。
每懷今古事,不盡水滔滔。
”《宵征》雲:“肅肅戒征鞍,蒼蒼夜色闌。
草枯風力勁,林靜月光寒。
邊柝宵争發,霜鐘曉未殘。
關心長路客,于役敢求安。
”《途中寒食》雲:“寒食青山下,莺花客路稀。
雲陰低古戍,柳色上征衣。
墟落新煙起,溪橋夕照微。
那堪逢令節,遊子未忘歸。
”《登泰山》雲:“靈鎮東邦望秩崇,岩岩岱嶽荷神功。
陰陽混合三元上,齊魯青蒼一氣中。
碣石煙橫霄漢紫,扶桑日曜海濤紅。
蓬萊宮阙分明近,抗手群仙欲禦風。
”《山海關》雲:“雄關特立勢Лヴ,東北封疆此郁蟠。
匝地海聲騰朔漠,極天山勢控辰韓。
龍沙積雪三邊白,雁迹風高萬裡寒。
牢落長征豪氣在,重來躍馬問登壇。
”《吉林感懷》雲:“朝朝靜對吉林峰,迢遞音書意萬重。
知己向誰尋鮑叔,小人有母愧茅容。
心依羌笛三邊月,夢繞江楓半夜鐘。
鄉土不同時物換,一樽濁酒度嚴冬。
”皆慷慨激裂之音。
◎牛次原 天津牛次原,名坤中,嘉慶己未進士。
乾隆壬子,餘初入京師即識之,貌不甚揚,而聰明絕世,廣于交遊,偶作詩亦清新可喜。
嘗記其《臨清即事》一首雲:“幾樹垂楊官道斜,不成村落野人家。
偶從三尺竹牆裡,時露一枝山杏花。
晝永人稀初叱犢,隴深麥淺不藏鴉。
仲春天氣寒猶峭,想得江南摘早茶。
” ◎喪子 顧南雅學士視學南,忽喪其子,至于痛哭不辍,廢寝忘餐。
餘作詩慰之雲:“亡羊當補牢,喪馬勿輕逐。
君是南國才,豈效西河哭。
不見東家翁,有子俱碌碌。
不見西家子,雖多何足齒。
酒囊飯袋奚以為,臧獲輿台亦如此。
人生擾擾無彭殇,直是一夢炊黃粱。
百年長作牛馬走,促促總為兒孫忙。
籲嗟乎!多男多累何時了,有子不如無子好。
東門不哭增離憂,伯道無兒少煩惱。
我聞青丘言,君應傳真诠。
惡兒亦何須?願得一子賢。
無災無悔到卿相,昂然直上青雲巅。
” ◎言過其實 贊美之辭,往往言過其實,東坡與米元章書雲:“獨念吾元章邁往淩雲之氣,清雄絕世之文,超妙入神之字。
”餘觀元章《露筋碑相論》及五七言詩與其平時筆劄,殊無過人處,今人但重其書法之神妙,不暇計其詩文之工拙也。
元晖尤遜乃翁,其奉敕審定晉、唐名人墨迹,不過但書右某人書、臣某鑒定恭跋數字,從無一字論斷,亦無一字考訂者,乃知古人贊美不可盡信,東坡贊人尚如此,何況他人耶? ◎滄江虹 滄江虹,揚州阮雲台宮保坐船也。
壬午六月,陛見出京,道出千阝上,乘滄江虹直達洪都,時宮保為兩廣總督,舟中賦詩雲:“可是江天夜夜虹,蒲帆一路月明中。
開窗遠接滄浪水,捩柁初回舶卓風。
銀漢微明低入海,匡廬深碧上連空。
米家書畫尋常事,莫與雷家劍氣同。
”是年九月,餘于役金陵,亦乘此船,宮保是詩尚在篷闆上也。
又書四絕句于後雲:“挂席滄江正好風,舉頭西望水連空。
柁樓喜讀新詩句,知是米家貫月虹。
”“兩岸衰楊水一灣,蒼蒼都是六朝山。
古來無數興亡事,盡入寒濤暮霭間。
”“蕭蕭蘆荻已深秋,我比蘆花亦白頭。
三十餘年如一夢,也将舊事付東流。
”“指點金陵話昔時,白雲紅樹最相思。
故人猶有何戡在,書寄羊城開府知。
” ◎陳疋吾 陳疋吾名格,前工部尚書文和公五世孫,少工詩,稿多散失,隻記其《感懷》雲:“桂花香冷露華新,小院秋風伴客身。
料得今宵明月下,一家團坐說征人。
”《留别》雲:“莫向臨岐折柳枝,柳枝原不管相思。
人生難得惟知己,天下傷心是别離。
”皆妙。
◎浮簽 蔣砺堂相國以乾隆四十三年入泮,時方十齡,後中鄉榜,成進士,入翰林,至道光五年大拜。
偶于舊簏中檢得童子試卷,上浮簽一紙雲:“蔣攸,年十歲,鑲藍旗,金文淵佐領下,身小,面白無須,習《易經》,坐東文場餘字第二号。
”三十三字。
按此号在聚奎堂後,會經堂席舍中也。
次年丙戌,适典試禮闱,複得至會經堂,此紙之出,若為之先兆者,相國因囑順天府學官将是年滿洲、蒙古、漢軍同進諸生名,注明旗籍,彙為一冊,裝池而什襲之,而請曹盧英諸相國題詩,一時和者甚衆。
其明年丁亥,相國出為兩江總督,是時延州張芥航先生為南河河帥,亦賦七律四章雲:“童子掄科肇有唐,羌無故實隸青缃。
詞林此日添佳話,名紙多年古香。
身小已凝公輔器,文成知噪鳳鸾翔。
十齡集泮何勞羨,不朽勳猶紀太常。
”“綸閣平章贊太清,春風桃李又持衡。
撿來故紙呈符谶,抱得初心答聖明。
舊地會經身再到,髫齡談《易》客皆驚。
蟬聯科第看雙鳳,早注餘慶作瑞征。
”“二八春秋迹已陳,當時片楮亦堪珍。
持可但同Δ<角>,呵護端疑有鬼神。
淡墨填将年貫備,錦缇裝就色香新。
朱文記錄皆名貴,鄭重留題老健身。
”“更憑若個話前遊,九十人中第一流。
苦憶主司衡鑒好,也教同學姓名留。
秀才本色基台鼎,元老深情托倡酬。
誰續摭言須記取,宗臣韻事足千秋。
” ◎豔雪山房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