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話二十三·雜記上

關燈
方産梨、棗、果之屑,今南方亦有之;南方産姜、蓮、慈菰、荸齊之屬,今北方亦有之。

    餘于乾隆壬子,始入京師,夏間蚊蟲絕少,至嘉慶十三四年六七月内,每到垂晚,則蚊聲如雷矣。

     ◎水倉 揚州有餘觀德者,人頗豪俠。

    乾隆五十九年四月,新城多子街一帶,不戒于火,延燒達旦,觀德率衆撲救甚力,因創為水倉,起名甚新。

    其法在鬧市中距河較遠處,買地一區,前設小門,後為大院,置水缸數十百隻,貯以清水,設有不虞,水可立至,此良法也。

    餘友孫春洲嘗作門聯雲:“事有備而無患,門雖設而常關。

    ”自餘觀德創後,揚州城内随處皆置水倉,惜其法不行于蘇、杭之間耳。

     ◎大歸四事詩 蓮池大師臨終時有詩雲:“病藥兩非何足辨,死生雙幻不須忙。

    ”真達者之言也。

    餘嘗見雲間張文敏公照有小冊蠅頭細書,上題曰:“大歸四事詩”,殊妙。

    四事者,衣衾棺椁也。

    今錄于此:“兒女千行淚點污,著來寒暖不關膚。

    誰能立地明三事,漫說升天重六铢。

    翠袖明長已矣,繡裳命卷更何如。

    早知一向為黃土,虛費區分紫與朱(衣)。

    越吳绫細剪裁,千條百結裹枯骸。

    閨中繡滿梵王字,原上飛成鬼伯灰。

    不許鴛鴦栖并翼,任他蝴蝶夢千回。

    恰如旅客和衣睡,欹枕鳏鳏子夜來(衾)。

    誰信千年水不開,徒教骨肉隔黃埃。

    收回天上三春豔,蓋盡人間一石才。

    水土幾番灰卻了,山林又複釜斯來。

    還愁仙骨埋難盡,碧落殷勤選玉材(棺)。

    雙手卷然髹沐餘,來小有洞天居。

    渾如護惜加窮,莫是堤防用檻車。

    蝼蟻一生忙不定,牛羊他日此相于。

    漆園再向枯髅語,為問王孫意底如(椁)。

    ” ◎吳書呆 吳江吳ぇ堂先生,名燮,乾隆丙辰,嘗舉博學鴻詞科,不遇,浮沈諸生中,年七十餘,無家室,宿食紫陽書院。

    後輩輕薄,腸肥腦滿,視ぇ堂如怪物,無與言者。

    一日書院課期,蘇州太守孔公名傳可點名及ぇ堂,ぇ堂趨而前,與太守執手問好,太守怒曰:“汝一老諸生,太無禮節,敢與我抗禮耶!”ぇ堂遂挺立慢罵曰:“汝父與我同舉鴻博科,汝尚在子侄行,豈有孔門子孫而輕視長者乎?”太守大駭,詢之他人,知其實,局謝罪,人稱為吳書呆。

     ◎朱文正公逸事 朱文正公相業巍巍,莫不稱為正人君子,待人接物,必恭必敬,晚年益自刻厲,宏獎人材,後輩門生仰之如泰山北鬥。

    一日有通家子某,欲晉谒,阍人辭以請客,問請何人,阍人曰:“昨日請老師父執及前輩,今日請同年同寅,皆已故者。

    ”某駭然,問其禮,每一席設五六位不等,椅坐上書某名某公,以尊卑分次序,而自居末座,衣冠肅然,坐定,命仆行酒上菜上飯上茶,一如生人,祭畢,則送諸門外。

    如是者三日,莫知其故也,越月而薨。

     ◎易于傳播 畢秋帆先生為陝西巡撫重修馬嵬驿,伊墨卿太守在惠州重修朝雲墓,陳雲伯大令在常熟重修河東君墓,皆民事之不甚急者,而易于傳播,人人樂道之何耶?如阮雲台宮保提學山東重修鄭康成祠,于浙江重修曝書亭,巡撫江西重修玉茗堂;唐陶山方伯令吳時重修桃花庵;林少穆中丞為杭嘉湖道重修放鶴亭;陶雲汀制府、梁ぇ林方伯在蘇州重修滄浪亭,并肇建五百名賢祠及梁伯鸾祠;孫淵如觀察在山東重修闵子墓,并訪義士左伯桃、羊角哀墓于範縣之義城寺東,則又在畢秋帆諸公上矣。

     ◎福慧庵 餘舊居之東有福慧庵者,地頗幽阒,又謂之靜室,有蓮華域、憩雲窩、文昌閣諸勝,國初有杲道人來卓錫于此。

    道人名圓通,相傳為崇祯某科進士,文章書畫,無所不長,至于雕文刻镂,皆親自制作,良工見之縮手。

    嘗手寫《蓮華經》七卷、《楞嚴經》十卷,而葡萄一幅,尤為絕作,隐然以溫日觀自命。

    餘少時讀書庵中,嘗披閱之。

    辛巳秋日,偶過圓公塔院,題壁二首雲:“艱難心事總成灰,師自紅羊劫裡來。

    收束儒書歸佛刹,獨持禅悅老嚴隈。

    空門安用雕龍手,舉世誰憐吐鳳才。

    留得葡萄遺墨在,焚香展讀不勝哀。

    ”“廿年不到憩雲窩,殿屋蒼涼絆薜蘿。

    拂面紅塵成底事,滿頭白雪又來過。

    窮通有命憑誰問,福慧難兼奈老何。

    禮罷遠公舊時塔,數聲清梵莫雲多。

    ” ◎紅白盛事 蘇、杭之間,每呼婚喪喜慶為紅白事,其來久矣。

    乾隆六十年冬,阮雲台先生以詹事府正詹提督浙江學政,旋有旨擢内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其明年,正續配夫人孔氏為衍聖公胞姊,公館在錢塘門外,先生乘八座行親迎禮,鹵簿鼓吹填塞道路,杭城内外士民婦女觀者以以數萬計。

    是年秋,孫補山先生靈柩由廣西賜葬錢塘,奉旨入城,輿馬之盛,執事之多,從來未有。

    其上一年,富陽董相國丁邴太夫人憂,從京師扶柩歸裡,自鎮浙将軍、都統、巡撫、鹽政、司道以下暨合郡缙紳皆素衣跪送,而滿城兵甲侍從,旌旆飛揚,自江頭至六和塔,直接秋濤宮,分列皆滿。

    蕭公福祿,其先本回部人,為狼山鎮總兵官,年已七十二,忽然喪偶,尚欲續弦,久之無有應者。

    嘉興馬姓亦是教門,有閨女年三十八,尚未字人,早拟守貞,以終其身矣。

    至是蕭來求親,女私念曰:“婿年雖老,究屬二品官,一嫁便作夫人,較守貞不字老苦于空房,自為優也。

    ”欣然願嫁,擇日成婚。

    未期月,蕭公升浙江提督,與夫人赴任,道出嘉興,行歸甯之禮。

    旌旗輿馬,笳鼓喧阗,自參将以下與标兵三千餘人皆披甲挂刀,排列成行,跪迎于西城門外,觀者萬人,鹹為歎羨。

    吳門韓旭亭公與潘榕臯農部及其弟雲浦公,皆八十稱觞。

    旭翁以子峙貴,封光祿大夫、刑部尚書;雲翁以子世恩貴,亦封光祿大夫、戶部尚書,俱蒙欽賜壽杖、福字、荷包等物,榮耀鄉間。

    而榕臯嗣君世璜亦鼎甲,稱觞之日,數郡畢至,胞侄殿撰公世恩、中翰公世榮俱侍左右,晉接賓朋,此皆紅白事之最盛者也。

     ◎诂經精舍 嘉慶初年,揚州阮雲台先生一為浙江學政,兩為浙江巡撫,于西湖聖因寺旁設诂經精舍,選諸生中經學修明通于一藝者,習業其中,有東京馬融氏之遺風。

    餘每遊湖上,必至精舍盤桓一兩日,聽諸君議論風生,有不相能者,辄讠少攘面赤,家竹汀宮詹聞之,笑曰:“此真所謂洙泗之間,龈龈如也。

    ”其精舍中肄業諸生,則有洪頤煊、洪震煊、徐養源、徐養浩、陳鴻壽、陳文傑、胡敬、徐熊飛、吳東發、汪嘉禧、孫同元、趙春沂、趙坦、範景福、何蘭汀、徐鲲、丁子複、李遇孫、金廷棟、陶定山、張鑒、沈濤、周聯奎、顧廷綸、邵葆初、蔣炯、李方湛、吳文健、陸堯春、朱壬、湯錫蕃、王仁、朱為弼、何起瀛、錢林、張立本輩凡三十餘人,為一時之盛。

    及先生還朝,諸生皆散去,或仕或不仕,近且凋落作古人者,又不一其人矣。

     ◎畢 唐杜牧之夢改名畢而卒,宋鄒忠公夢道君賜筆而卒,蓋畢字古人已有忌之者。

    畢秋帆尚書名沅,為兩湖總督,八年忽以事降調山東巡撫,心竊喜之。

    未幾仍複兩湖之任,遂愀然不樂,謂人曰:“吾将終老于斯乎?”已而,苗匪起事,領兵堵禦,沒于當陽。

    乃知姓名亦有忌諱焉。

     ◎茂林 族弟溪家有一青衣名茂林者,滕姓,湖南辰州府滕家堡人,系武世家,族中有十三武舉兩進士。

    自言嘉慶元年,苗匪滋事,福大将軍督師,一夕有苗千餘人來撲官軍,官軍急号救于滕氏,立率父兄子弟持器械出佐官軍,殺苗數百人,苗遁去,将軍以為功,題升十餘輩。

    不數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