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一曰遇十瑞 四嶽共舉舜

關燈
大夫,此人爵也。

    ‘人爵之尊,哪裡敵得過天爵之尊!況且九個孩兒現在都未有封爵,更談不到’貴賤‘二字。

    朕為天子,到處奔走,無論遇到什麼人,隻要他道德高尚、學問深邃,朕就拜他為師。

    服侍農夫,有什麼難堪不難堪呢?朕叫他們去,他們可說不肯去嗎?朕不但要九個孩兒去,并且叫百官都同去,更有什麼難堪?這一層汝且放心。

    ”散宜氏道:“第二項最難。

    兩個女兒不是帝所鐘愛的嗎?應該好好的為她們擇配,怎樣拿他們來做試驗人的器具呢?假使虞舜這個人試驗起來是好的,固然是好;如其不好,那麼怎樣? 九個孩子呢,服侍一場,空走開就算了;兩個女兒既嫁了他,萬萬不能離婚,豈不是害了他們的終身嗎!這項事情,還請帝三思才是。

    ” 帝堯歎道:“汝所慮亦有理,但是朕所慮的兩層:第一層作僞盜名,或者尚不至于如此。

    因為虞舜果然作僞盜名,不能如此的長久不敗,而四嶽百官和那些曆山的百姓何以個個都相信他?沒有一個疑心他?所以這一層,朕要試他的意思還淺。

     獨有那才不勝德的這一層,必須如此,方才可以試出。

    朕通盤想過,亦是不得已的一種辦法。

    果然虞舜德行是好,就使才具差了些,女兒嫁了他,亦不為辱。

    朕在位七十載,時時想以天下讓人,曆年以來,尋不到人,固然煩悶,現在居然有這樣一個人,但是不考察仔細,輕輕将天下讓給他,萬一不對,朕的罪豈不甚大!所以現在這回事隻能盡我們的心,聽我們的命。

     如果試來果然好,真是如天之福;如其不好,朕為天下而犧牲二女,二女為朕而犧牲一生,在朕對于天下,不失為忠,在二女對于朕,不失為孝,隻好如此着想了。

    ”當下散宜氏見帝堯說到如此,亦不好再說,便問吉期定在何時,禮節如何。

    帝堯道:“且慢且慢,這種不過是朕的計劃。

    實則虞舜這個人此刻住在何處?是否确系鳏夫,尚沒有叫人去探聽過呢。

    ” 次日,帝堯視朝,再向四嶽等問虞舜現在究居何處。

    四嶽道:“從前知道他在泰山之北,後來又知道他在雷澤一帶,此刻究在何處,已饬人去探詢了。

    ”帝堯無語。

     過了幾日,探詢的人歸來,四嶽便奏知帝堯,說虞舜此刻在雷首山北、沩汭二水之間的一座山畔躬耕。

    帝堯聽了,便将想給二女配他的意思向群臣說了一遍,并說要煩篯铿前往執柯。

    篯铿問道:“先到他父母家中去嗎?他父母卻不知住在何處。

    ”帝堯聽說,沉吟一會,才說道:“朕看且慢向他父母說,先到虞舜那邊和虞舜自己說,看他的意思如何,再行定奪。

    ” 篯铿詫異道:“臣記得古詩上有兩句,叫做‘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虞舜是個大孝之人,這種婚姻大事他總要告訴他父母才敢答應的。

    與其和他自己說了之後,再等他父母的回信,還不如此刻先和他父母說,較為便利。

    ”帝堯歎口氣道:“朕豈不知!不過朕知道他的父母待他是極不好的,萬一他父母竟不答應起來,那麼怎樣?虞舜難道自己還好再答應嗎?到那時恐怕事情倒反弄僵,不如先和虞舜自己說為是。

    ”篯铿道:“臣的愚見:為父母的總希望兒子好。

    就使平日失愛,他兒子果然能夠飛黃騰達起來,父母見他顯親揚名,未有不回心轉意的。

     況且臨以天子之命,天子的女兒給他做子婦,何等有體面!臣看起來,不至于不答應。

    或者他惡子之心,至此轉而愛憐其子,亦未可知。

    帝意以為何如?” 帝堯搖搖頭道:“朕看起來,總有點難。

    他的父稱為頑,他的母稱為咶.心不則德義之經叫作頑;口不道忠信之言叫作咶.頑咶的人,平日常有殺子的意思,這種人豈是尋常情理所可測度的嗎?臨之以天子之命,歸之以天子的女兒,萬一他反生起嫉忌之心來,有意破壞,決決絕絕不答應,并且吩咐虞舜不許娶,那麼豈不是倒反弄糟,沒有挽回之餘地了嗎!所以朕看起來,還不如謹慎直線,迂曲些,先各虞舜說了,察看情形,再行定奪為是。

    ”篯铿聽了,亦不再言,即日動身,竟向沩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