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以德教化人 舜師事許由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七十一章以德教化人舜師事許由
且說舜與石戶之農對坐于洞外地上,仰面一看,隻見上面蓋着一座草棚,四邊豎立幾根大柱,所以遮蔽雨雪,想來就算是他的廳堂了,然而日光亦被遮住,所以洞中益發覺得黑暗。
過了片時,隻見洞中走出一個中年婦人,相貌癯黑,衣服樸陋,手中攜了餐具,先到舜面前放下,又到石戶農面前放下。
石戶農站起來,招呼舜道:“這就是山妻。
” 舜亦慌忙起身,行禮緻敬。
那婦人還禮之後,複又進洞,續搬出菜飯。
石戶農先盛一碗飯遞給舜,舜正在遜謝,那婦人又親手盛了一碗,雙手舉起,高與眉齊,送與石戶農。
石戶農亦雙手鞠躬接受,兩夫婦相待,仿如賓客。
舜看了,非常欽敬。
那婦人自進洞去了,這裡石戶農請舜坐下對餐,菜隻一味,青菜而已。
舜道:“初次相見,即便叨擾,不安之至。
”石戶農道:“仲華,你太俗套了。
”二人吃完,那婦人複又出來,收拾而去。
舜深覺躊躇不安。
石戶農道:“仲華兄磊落豪士,何其拘耶?”舜道:“以某在此,緻嫂夫人賢勞旰食,何以能安?” 當下又閑談了一會,石戶農要上田工作,舜亦随行,愈談愈莫逆。
舜此行之目的,石戶農也明白了,就勸舜道:“此地有山田可耕,何必遠求?山下民風強悍,争鬥不休,不可和他們共處,還是在此處為是。
”舜聽了,想了一想說道:“某且往察看情形,如果真不可以相安,再來此地何如?”石戶農見舜如此說,亦不強留。
當下到了歧路,各自分别。
舜擔了行李,徑往山下而來。
隻見前面平原與山地相錯,田疇甚多,但是人民簡陋得很,都是依山穴居,遠望如蜂窩一般,想來東夷之俗還未脫化。
舜周曆一轉,就在山麓之北擇了一處硗瘠之區,報告當地裡長,請求耕種。
裡長答應了。
舜先在那裡築起一座茅屋作為栖身之所。
然後披荊棘,辟草萊,慢慢地耕作叭哪知當地人民果然刁悍,有幾個為首的豪強,看見舜是個異地的客作,便糾合了些黨羽來和舜尋釁,說舜是私墾官地,舜将官給執照與他們看了,他們雖不敢怎樣,然而時常和舜作對。
舜所已經開墾之地,他們往往越畔侵占,攘以為已有。
但是舜總不和他們計較,仍舊是恭而有禮的待他們,他們倒也無可如何。
後來他們對于舜所造的茅屋,似乎有點妬忌,說他太奢華了,不像鄉下種田人所住的,或者将舜的柴扉推倒,或者将舜所編的槿弄破,種種騷擾,不一而足。
後來他們又想方法,将舜田的水源斷絕,不許舜取用灌溉。
舜就在山下相度地勢,自鑿一井,不到兩日,就鑿好了。
其地恰當泉脈,水流汲引不窮。
那些豪強,看得有點稀奇,有些人猜舜是有妖術的,有些說舜是有神功的,議論紛紛不一,但是從此卻不甚來唣。
一日,舜于耕作之暇,偶然取出那紀後所贈的琴來,鼓了一曲,随即唱了一歌,不想被鄰近的人聽見了,老幼男婦,紛紛來看,并要求舜再彈再唱,舜便依了他們。
那些人聞所未聞,個個手舞足蹈。
一個老者說道:一‘我知道這個東西叫作琴,我從前看見學校裡的大教師彈過的,有多少年沒得聽了。
”就問舜道:“喂,你從哪裡學來的?你進過大學嗎?”舜很謙和的答道:“某沒有進過大學,是另一個師傅傳授的。
”有一個中年人問道:“你是個農夫小百姓,學它做什麼?“舜道:“這種樂器懂了之後,可以陶養性情,增人的品格。
偶然煩惱的時候彈一曲,可以解除憂愁;忿怒的時候奏一曲,可以消除暴氣:它的用處多得很呢。
“又有一個中年人搖搖頭道:“我不相信。
”舜道:“剛才我在這裡彈的時候,老哥聽得有趣嗎?”那人道:“有趣的。
”舜道:“那麼是了,聽的人尚且有趣,彈的人可以抒寫自己的旨趣,發揮自己的胸襟,豈不更有趣嗎?”衆人聽了,似乎都以為然。
當下舜便将樂歌的原理與做人的道理,夾雜的向衆人演說了一遍,目的總在化導他們的刁悍之心。
衆人聽了,仿佛都有點醒悟,漸漸敬重舜了。
有幾個居然情願受業,請舜教琴,舜亦不吝教誨。
但是,這些粗心暴氣和資質愚魯的人,哪裡學得來琴呢?過了兩日,手生指硬,依然不能成聲,不覺都有點厭倦起來。
舜道:“這個琴學來煩難。
我明朝教汝等另外一種吧。
” 這日晚間,舜砍了許多細竹,斷成無數竹管,管口用細小之竹塞住大半,再用小竹葉片嵌在塞子中間,共總二十三管,并排平列,用木闆夾住,再用竹闆鑲其兩頭,編成一種樂器。
最長之管,長一尺四寸,以次遞減,其形參差,仿佛鳳凰之翼。
尚餘下十六管,又編成一個小的,最長之管隻有一尺三寸。
按着宮商角徵羽五音,輕重、長短、高下、清濁
過了片時,隻見洞中走出一個中年婦人,相貌癯黑,衣服樸陋,手中攜了餐具,先到舜面前放下,又到石戶農面前放下。
石戶農站起來,招呼舜道:“這就是山妻。
” 舜亦慌忙起身,行禮緻敬。
那婦人還禮之後,複又進洞,續搬出菜飯。
石戶農先盛一碗飯遞給舜,舜正在遜謝,那婦人又親手盛了一碗,雙手舉起,高與眉齊,送與石戶農。
石戶農亦雙手鞠躬接受,兩夫婦相待,仿如賓客。
舜看了,非常欽敬。
那婦人自進洞去了,這裡石戶農請舜坐下對餐,菜隻一味,青菜而已。
舜道:“初次相見,即便叨擾,不安之至。
”石戶農道:“仲華,你太俗套了。
”二人吃完,那婦人複又出來,收拾而去。
舜深覺躊躇不安。
石戶農道:“仲華兄磊落豪士,何其拘耶?”舜道:“以某在此,緻嫂夫人賢勞旰食,何以能安?” 當下又閑談了一會,石戶農要上田工作,舜亦随行,愈談愈莫逆。
舜此行之目的,石戶農也明白了,就勸舜道:“此地有山田可耕,何必遠求?山下民風強悍,争鬥不休,不可和他們共處,還是在此處為是。
”舜聽了,想了一想說道:“某且往察看情形,如果真不可以相安,再來此地何如?”石戶農見舜如此說,亦不強留。
當下到了歧路,各自分别。
舜擔了行李,徑往山下而來。
隻見前面平原與山地相錯,田疇甚多,但是人民簡陋得很,都是依山穴居,遠望如蜂窩一般,想來東夷之俗還未脫化。
舜周曆一轉,就在山麓之北擇了一處硗瘠之區,報告當地裡長,請求耕種。
裡長答應了。
舜先在那裡築起一座茅屋作為栖身之所。
然後披荊棘,辟草萊,慢慢地耕作叭哪知當地人民果然刁悍,有幾個為首的豪強,看見舜是個異地的客作,便糾合了些黨羽來和舜尋釁,說舜是私墾官地,舜将官給執照與他們看了,他們雖不敢怎樣,然而時常和舜作對。
舜所已經開墾之地,他們往往越畔侵占,攘以為已有。
但是舜總不和他們計較,仍舊是恭而有禮的待他們,他們倒也無可如何。
後來他們對于舜所造的茅屋,似乎有點妬忌,說他太奢華了,不像鄉下種田人所住的,或者将舜的柴扉推倒,或者将舜所編的槿弄破,種種騷擾,不一而足。
後來他們又想方法,将舜田的水源斷絕,不許舜取用灌溉。
舜就在山下相度地勢,自鑿一井,不到兩日,就鑿好了。
其地恰當泉脈,水流汲引不窮。
那些豪強,看得有點稀奇,有些人猜舜是有妖術的,有些說舜是有神功的,議論紛紛不一,但是從此卻不甚來唣。
一日,舜于耕作之暇,偶然取出那紀後所贈的琴來,鼓了一曲,随即唱了一歌,不想被鄰近的人聽見了,老幼男婦,紛紛來看,并要求舜再彈再唱,舜便依了他們。
那些人聞所未聞,個個手舞足蹈。
一個老者說道:一‘我知道這個東西叫作琴,我從前看見學校裡的大教師彈過的,有多少年沒得聽了。
”就問舜道:“喂,你從哪裡學來的?你進過大學嗎?”舜很謙和的答道:“某沒有進過大學,是另一個師傅傳授的。
”有一個中年人問道:“你是個農夫小百姓,學它做什麼?“舜道:“這種樂器懂了之後,可以陶養性情,增人的品格。
偶然煩惱的時候彈一曲,可以解除憂愁;忿怒的時候奏一曲,可以消除暴氣:它的用處多得很呢。
“又有一個中年人搖搖頭道:“我不相信。
”舜道:“剛才我在這裡彈的時候,老哥聽得有趣嗎?”那人道:“有趣的。
”舜道:“那麼是了,聽的人尚且有趣,彈的人可以抒寫自己的旨趣,發揮自己的胸襟,豈不更有趣嗎?”衆人聽了,似乎都以為然。
當下舜便将樂歌的原理與做人的道理,夾雜的向衆人演說了一遍,目的總在化導他們的刁悍之心。
衆人聽了,仿佛都有點醒悟,漸漸敬重舜了。
有幾個居然情願受業,請舜教琴,舜亦不吝教誨。
但是,這些粗心暴氣和資質愚魯的人,哪裡學得來琴呢?過了兩日,手生指硬,依然不能成聲,不覺都有點厭倦起來。
舜道:“這個琴學來煩難。
我明朝教汝等另外一種吧。
” 這日晚間,舜砍了許多細竹,斷成無數竹管,管口用細小之竹塞住大半,再用小竹葉片嵌在塞子中間,共總二十三管,并排平列,用木闆夾住,再用竹闆鑲其兩頭,編成一種樂器。
最長之管,長一尺四寸,以次遞減,其形參差,仿佛鳳凰之翼。
尚餘下十六管,又編成一個小的,最長之管隻有一尺三寸。
按着宮商角徵羽五音,輕重、長短、高下、清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