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被逐三四回 學琴作什器

關燈
下來,定着它的眼睛,曲着它的背脊,要想捉這隻老鼠。

    我當時心思注在這貓鼠身上,所以聲音露出貪得邪僻的樣了。

    他的說我,正是應該的。

    ‘照這兩段故事看起來,鼓琴的時候,心思不能不歸之于正,否則必被知音的人所竊笑鄙視,這就是禁字的道理。

    ”舜道:“能夠知音,這個人一定是不凡了。

    ”紀後道:“亦不見得。

    從前有一個文人,要想誘惑一個新寡的美女,無可設法,于是手制了一曲《鳳求凰》的琴調,彈起來使她聽見,借此去挑引。

    果然那美女聽了,夜裡就來私奔。

    照琴裡說來,這個美女聽了琴聲,就知道彈琴的人的心思,可算是知音了。

    然而甘心私奔,人格在哪裡?所以知音的人,可以算一個藝術家,不凡之人尚說不到。

    ” 舜聽了這番議論,非常佩服,就請求道:“某不揣鄙陋,要求先生教我琴法,可以嗎?”紀後道:“學術乃天下之公器。

    足下既要學,有什麼不可呢?”說罷,就起身到壁間,取出一冊遞給舜。

    舜展開一看,原來是彈琴之法,上面繪着許多琴圖,有正面,有反面,各處部位的名稱都有注釋,後面再加以詳注。

     有些用指之法,寫着許多符号,舜卻看不懂,經紀後一一說明,方才解悟。

    紀後又取出制就的曲調來,叫舜彈彈。

    舜本是個聰明絕頂之人,一彈就合,不過生疏一點。

    當下舜就拜紀後為師。

     紀後覺着舜是不凡之才,亦樂于教誨,就留舜在家住宿。

    兩人談談琴理之外,漸漸說到聲音之道與政治相通的道理,尤其投契。

     過了幾日,舜要去了,紀後取出一本樂譜和一面小琴來贈行。

    舜再拜受賜,卻又問道:“老師彈的那張琴,仿佛有七尺多長,這張琴不足四尺,敢問琴制的長短,是否不一律嗎?” 紀後道:“琴制有三種:我那種長七尺二寸的,是伏蒙氏所作之琴;這種長三尺六寸六分,是神農氏所作之琴,象三百六十六日,一年之數也;還有一種長四尺五寸,是後人所改作之琴,取法乎四時與五行。

    隻此三種,以外沒有了。

    ”舜道:“弟子聽說,神農氏繼伏羲氏而王天下,上觀象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削桐為琴,繩絲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

    照這樣說來,琴當然是神農氏創造的,伏蒙氏的時候,何以已有琴呢?”紀後道:“大凡一項物件,第一個發明的人,往往不及第二個改良之人來得有名。

    因為第一個開始創造,總未能十分完美,必待第二個人改良之後,方才格外合用。

    所以世界傳說,總以為琴是神農氏所造。

    其實伏羲氏的時候有一個臣子,名叫嬰堙,進貢了一種美的梓木,伏羲氏見了甚愛,就叫他的下相柏皇創造四張琴。

    一張名叫丹維,一張名叫祖床,一張名叫委文,一張名叫衡華。

    所以琴這項東西,伏羲氏的時候确已有了。

    譬如近來通行的圍棋,大家都說是聖天子教子所造的,其實當今聖天子是從黟山上黃帝的遺迹看來。

    可見黃帝那時已有圍棋了。

    ”舜聽了,連連點首稱是,就别了紀後,向泰山北麓下山。

     舜剛剛走到山麓,隻見一個人。

    負着耒耜,赤着腳,戴着笠帽,行歌而來。

    看見了舜,目不轉睛的看。

    舜看那人,覺得不是庸俗之流,亦定住眼睛看他,四目相射,漸行漸近,舜不禁拱手問道:“足下尊姓大名?”那人亦還禮道:“鄙人向無姓名,隻在此地耕種為業,因為舍間所住的是山洞,以石為戶,所以大家都叫鄙人為‘石戶之農’,這就算姓名了。

    ”舜聽了,益發覺得這人與衆不同,正要拿話再問,那石戶之農已轉問道:“老兄尊姓大名?”舜告訴了,石戶之農笑道:“原來就是姚仲華,聞名久矣。

    不嫌簡慢,請到石戶中坐坐如何?”舜有心要結識這個人,就說道:“正好,正好。

    ” 當下二人一路走,一路問答。

    舜道:“足下何以知道某的姓名?”石戶之農笑道:“鄙人是在北山下耕田,向不問世事的。

    前年有一個敝友來訪,談起你老兄才德蓋世,心中非常仰慕,不期今日得遇。

    ”舜忙問道:“貴友是什麼人?”石戶農道:“這人也與某差不多,無姓無名的。

    ‘他是個北方人,數十年來遨遊天下,随遏而安,飲食居處衣服等,隻要可以充饑、托足、蔽體,絕不選擇,所以大家叫他’北人無擇‘。

    可是他的真姓名,連某也不知道呢。

    ”舜道:“此人現在何處?”石戶之農道:“他萍蹤浪迹,絕無一定,或三年一來此地,或五年一來此地,不能預料。

    ”舜想:“這人決定也是一個有道之隐士了,但是他何以知道我?” 正在懸揣,忽聽石戶農說道:“這裡就是寒舍,請進坐坐。

    ”舜一看,果然是個石洞,洞之雙扇以石為之,洞中黝暗,仿佛有人在裡面料理餐具,舜就止了步。

    石戶農先鑽進洞去,與那裡面的人不知道說了幾句什麼話,随即攜了兩條破席出洞來,鋪在地上,與舜相對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