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訓大夏讨渠搜 堯締交狐不諧
關燈
小
中
大
船,都一齊立起來,拱手叫道:“聖天子請了!”帝堯在船上忙還禮道:“諸位上仙,可是奉西王母之命,來迎接某的嗎?”内中有一個羽仙答道:“不是,不是。
某等是世外無業之人,遊曆四海,今朝不期在此處遇到千古第一的聖天子,萬幸!萬幸!” 帝堯聽了,不禁大為失望,便再問道:“某因中原洪水為災,民生昏墊,人力實無治法,因此想到昆侖請求西王母大發慈悲,予以援助。
現在到了此地,正苦迷津,可巧遇到諸位上仙,萬望引載某到西王母處,不勝感幸!”那羽仙回顧他的伴侶,低聲商量了片時,便又回頭向帝堯道:“這個不能,卻又不必。
因為這種大災,是天意所定;時期未到,雖西王母亦不能挽回;時期到了,自有大聖人出而施功,是無可勉強的。
某記得聖天子在前數年已經遣大司農到昆侖去過,西王母已将這個原理切實說明,聖天子何必着急呢?”帝堯道:“上仙所說固是,但是某忝居萬民之長,有保護萬民之責,現在目睹萬民如此憔悴,心中如何能安?所以總想請西王母早點救援,早一日則萬民早蘇一日,早兩日則萬民保全不少。
天心仁愛,想來沒有不可通融的。
” 那羽仙道:“聖天子這話,真所謂如天之仁,足以感動天地。
現在某等知道,上天嘉許聖天子的心,不願使聖天子長此憂勤,所以那輔聖天子的大聖人和治水的大聖人,不久都要陸續降生了,請聖天子放心吧。
”帝堯忙問道:“此刻還未降生嗎?要何時降生?”那羽衣道:“大約總在四五年之後。
”帝堯一聽,又不禁愁悶。
那羽仙勸道:“流光如駛,轉瞬間事耳。
那大聖人降生後三十年,就可以出而輔佐聖天子。
再是十年,水土盡平,聖天子可以高枕無憂,享太平之樂矣!” 帝堯聽到此處,無話可說,默默不語。
那羽仙道:“聖天子請回去吧。
昆侖山此時一定尋不到,西王母此時亦一定不能來幫助,務請不要空勞跋涉。
某等還要到各處去遊曆,言盡于此,後會有期,再見,再見。
”說着,那枯樹根忽然旋轉,徑向南方,直射而去,俨如激矢,卻不看見它有轉舵拔棹的形迹。
轉眼之間,光耀漸遠漸小,乃至不見。
舟中之人無不看得奇絕,大家隻是發呆。
那船上的舟子忽然說道:“這是‘貫月槎’,我們這裡看見它有幾次了。
有些人叫它‘挂星槎’,大約十二年來一次,這回是第三次了。
” 篯铿忙問道:“搓上的仙人,到岸上來過嗎?”那舟子道:“從沒有上來過。
上次記得有人從南海來,在海中亦遇到他,知道他們是仙人,要想求他們度脫。
那仙人給了些露水,随即将露水飲入口中一嗽,仍複噴将出來,霎時間天地盡晦,咫尺不能相見。
及至隔了許久,天地複明,那搓已不知所往了。
這個真是仙人呢。
”帝堯等聽了,回到船中,大家商議。
赤将子輿道:“既然仙人如此說,料想昆侖山必不可到,不如回去吧。
”大衆都以為然。
帝堯無法,隻得轉舵登岸,怏怏而歸。
到得半途,張果老忽然向帝辭職,說有事要到别處去。
帝堯因為他言語惝恍,舉動詭谲,本不十分滿意。
現在既然他辭職要去,所以亦不之留。
于是張果老就辭了衆人,飄然去了。
到了次日,篯铿忽亦向帝堯辭職,說要到别處去。
帝堯問他去做什麼事,篯铿道:“臣想人生在世,不過百年,到得壽數一終,一切化為烏有,終身忙忙碌碌,何苦乃而!所以臣意欲辭去官職,去求那長生之術。
雖則不想同柏成子高、王栩、張果老、赤将先生等一樣的長壽,但求多活幾年,于願已足了。
”帝堯道:“四方多難,汝年事正輕,又系王室貴戚,理應該輔佐朕躬,為百姓盡力,豈可學那種隐避修練,獨善其身的勾當!赤将先生系世外之人,經朕敦請,尚且肯在此宣力,何況于汝?長壽短天,是有命的。
長生之術,求不求得到,亦是有命的。
且待汝年紀稍長,天下稍定之後,任汝再去求吧。
”篯铿見帝堯不答應,隻好作罷,但是他的這個心志始終不衰。
某等是世外無業之人,遊曆四海,今朝不期在此處遇到千古第一的聖天子,萬幸!萬幸!” 帝堯聽了,不禁大為失望,便再問道:“某因中原洪水為災,民生昏墊,人力實無治法,因此想到昆侖請求西王母大發慈悲,予以援助。
現在到了此地,正苦迷津,可巧遇到諸位上仙,萬望引載某到西王母處,不勝感幸!”那羽仙回顧他的伴侶,低聲商量了片時,便又回頭向帝堯道:“這個不能,卻又不必。
因為這種大災,是天意所定;時期未到,雖西王母亦不能挽回;時期到了,自有大聖人出而施功,是無可勉強的。
某記得聖天子在前數年已經遣大司農到昆侖去過,西王母已将這個原理切實說明,聖天子何必着急呢?”帝堯道:“上仙所說固是,但是某忝居萬民之長,有保護萬民之責,現在目睹萬民如此憔悴,心中如何能安?所以總想請西王母早點救援,早一日則萬民早蘇一日,早兩日則萬民保全不少。
天心仁愛,想來沒有不可通融的。
” 那羽仙道:“聖天子這話,真所謂如天之仁,足以感動天地。
現在某等知道,上天嘉許聖天子的心,不願使聖天子長此憂勤,所以那輔聖天子的大聖人和治水的大聖人,不久都要陸續降生了,請聖天子放心吧。
”帝堯忙問道:“此刻還未降生嗎?要何時降生?”那羽衣道:“大約總在四五年之後。
”帝堯一聽,又不禁愁悶。
那羽仙勸道:“流光如駛,轉瞬間事耳。
那大聖人降生後三十年,就可以出而輔佐聖天子。
再是十年,水土盡平,聖天子可以高枕無憂,享太平之樂矣!” 帝堯聽到此處,無話可說,默默不語。
那羽仙道:“聖天子請回去吧。
昆侖山此時一定尋不到,西王母此時亦一定不能來幫助,務請不要空勞跋涉。
某等還要到各處去遊曆,言盡于此,後會有期,再見,再見。
”說着,那枯樹根忽然旋轉,徑向南方,直射而去,俨如激矢,卻不看見它有轉舵拔棹的形迹。
轉眼之間,光耀漸遠漸小,乃至不見。
舟中之人無不看得奇絕,大家隻是發呆。
那船上的舟子忽然說道:“這是‘貫月槎’,我們這裡看見它有幾次了。
有些人叫它‘挂星槎’,大約十二年來一次,這回是第三次了。
” 篯铿忙問道:“搓上的仙人,到岸上來過嗎?”那舟子道:“從沒有上來過。
上次記得有人從南海來,在海中亦遇到他,知道他們是仙人,要想求他們度脫。
那仙人給了些露水,随即将露水飲入口中一嗽,仍複噴将出來,霎時間天地盡晦,咫尺不能相見。
及至隔了許久,天地複明,那搓已不知所往了。
這個真是仙人呢。
”帝堯等聽了,回到船中,大家商議。
赤将子輿道:“既然仙人如此說,料想昆侖山必不可到,不如回去吧。
”大衆都以為然。
帝堯無法,隻得轉舵登岸,怏怏而歸。
到得半途,張果老忽然向帝辭職,說有事要到别處去。
帝堯因為他言語惝恍,舉動詭谲,本不十分滿意。
現在既然他辭職要去,所以亦不之留。
于是張果老就辭了衆人,飄然去了。
到了次日,篯铿忽亦向帝堯辭職,說要到别處去。
帝堯問他去做什麼事,篯铿道:“臣想人生在世,不過百年,到得壽數一終,一切化為烏有,終身忙忙碌碌,何苦乃而!所以臣意欲辭去官職,去求那長生之術。
雖則不想同柏成子高、王栩、張果老、赤将先生等一樣的長壽,但求多活幾年,于願已足了。
”帝堯道:“四方多難,汝年事正輕,又系王室貴戚,理應該輔佐朕躬,為百姓盡力,豈可學那種隐避修練,獨善其身的勾當!赤将先生系世外之人,經朕敦請,尚且肯在此宣力,何況于汝?長壽短天,是有命的。
長生之術,求不求得到,亦是有命的。
且待汝年紀稍長,天下稍定之後,任汝再去求吧。
”篯铿見帝堯不答應,隻好作罷,但是他的這個心志始終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