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大司農歸平陽 三苗驩兜降服

關燈
第五十七章大司農歸平陽三苗驩兜降服 次日,大司農到王母處辭行。

    王母又殷勤的說道:“尊使歸去,總請聖天子勿憂。

    時機到了,我一定遣人來幫助。

    ”大司農唯唯道謝。

    王母又取出許多蟠桃、黃中李來贈别;另外又贈沙棠果十大簍,說道:“這項帶回去,不要吃,将來有用。

    ”大司農不解所謂,隻得重重拜謝了。

     回到寓所收拾行李,三青鳥使亦各有所贈,最有用的是一種姜草,其狀如葵,其味如蔥,吃了之後能治勞倦。

    其餘玗琪、文玉之類,大司農卻不在意。

    臨行時,那隻三足鳥倏又飛來,大鵹将所有行李叫三足鳥件件銜到三危山等候。

    三足鳥果然一件件銜去,極小之鳥,銜極大之物,淩空迅速,真是奇極。

     當下大司農随了三青鳥使,仍循原路下山。

    路上又遇到一種異獸,其狀如羊而四角,名叫土蝼。

    它的角非常銳利,觸物即死,并能噬人,是個猛獸。

     一日,又走到那株琅玕樹地方,忽見有一個三頭人在那裡将樹修治,且在地上收拾琅玕樹所結之子。

    原來那琅玕樹高約一百二十仞,大約三十圍,所結之子圓而似珠,名叫琅玕.據少鵹說:“這個三頭人,是專門伺候琅玕的。

    ” 一日,已到山下海邊,隻見東方遠遠一座大山,山上面其光熊熊,仿佛火燒。

    大駕道:“這是炎火之山,晝夜在那裡焚燒,雖暴風猛雨,其火不滅。

    據說這種炎火山所以能永遠不滅,因為山中都生一種不燼之木的原故。

    還有一種大鼠,生約百斤,毛長二尺餘,其細如絲,顔色純白,時時跑到山外。

    拿了水趕去澆它,它立刻就死;取了它的毛織成布匹,可做衣服。

    污穢之後,隻須用火焚燒,立刻光潔如新,所以叫作火浣布。

    某等所穿的是鳥羽,最怕是火,不曾到那邊去過,究竟有沒有這種白鼠,不敢确定,不過傳聞而已。

    ” 當下大衆仍上皮船,大司農看那弱水,清而且淺,不相信它無力不能負芥之說。

    手内剛有一塊已破之巾,抽了兩縷投下去,果然立刻就沉到底,方知此說可信。

    那皮船這時已是開行,大鵹問大司農道:“現在貴使者還想到玉山去遊玩嗎?”大司農道:“某離都已久,恐天子懸念,急于歸去複命,不到玉山去了。

    異日有便,再來奉訪,同遊玉山吧。

    ”大鵹道:“那玉山山上,百物皆有,珍奇亦多。

    雖則亦是仙山,但比到昆侖山,竟有天淵之别。

    即如敝主人所住的,卻是一間土窟。

    ” 大司農聽到此處,又複詫異,忙問什麼原故。

    大鵹道:“昆侖山的玉宇瓊樓,旋宮傾室,是敝主人已成神仙後所享受的。

    玉山的土窟是敝主人未成神仙時所居住的。

    君子不忘其初,所以敝主人年年總來玉山居住幾時。

    ”大司農聽了,慨然佩服。

     大鵹道:“那玉山上有兩種異物:一種是獸,名字叫狡,其狀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音如吠犬,現則其國年歲大有,是個祥瑞之物。

    還有一種是鳥,名字叫勝,其狀如文雉而赤色,其音如鹿,專喜食魚,現則其國大水,是個不祥之物。

    近兒年來,這兩種異物一齊出現,所以下界年年大熟,而又到處鬧水,就是這個原故。

    ” 這次大司農奉使出遊,早預備一冊日記,凡沿途所見所聞的都記在上面,當下聽大鵹所說,又立刻記上。

    大靛遙指道:“前面已是三危山了。

    ”大司農訝異道:“何以這樣快?”大鵹道:“舟行純是仙法,可以日行兒萬吧。

    至于陸行,因為貴使者還是凡骨,某等無法使快,所以遲緩。

    其實昆侖東岸到此地之路,比從昆侖東岸到西北隅之路,不知道要遠幾百倍呢。

    ”說時,舟已攏岸,三足鳥所銜來之行李,統統都堆在岸邊。

     前日大司農所雇的船,已由從人等雇好。

     大司農登岸之後,再三向三青鳥使道謝,歸心似箭,不再擔擱,即叫衆從人将行李搬入雇船之中。

    三青鳥送大司農上船之後,說聲:“再會。

    ”轉眼之間,化為三青鳥,翩然而逝,那隻皮船也不知去向。

    衆人至此,無不稱羨仙家妙術。

    于是啟碇,徑到西海,由西海登岸,再歸平陽。

     且說這年已是帝堯的二十五載。

    前一年亦出外巡守一次,但無事可記。

    回都之後,五日不盼望大司農歸來,但是音信全無,死生莫蔔,屈指計算,已有幾年了,不覺于憂民之外,又添了一重心事。

    湊巧毫邑的玄元有奏報到來,内中大意說:“臣訪得臣傅驩兜與其子三苗,朋比為奸。

    自司衡被害後,彼等就酌酒稱慶,又聯合育唐國,有密謀憑陵上國之意。

    臣已搜到确據,本應即将驩兜正法,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