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昆侖山稀有大鳥 西王母瑤池宴客

關燈
介紹道:“敝主人請見。

    ”大司農弄得來莫名其妙。

    見禮之後,稱她是王母又不好,不稱她王母又不好,正在為難,倒是王母先說道:“尊使不要生疑,說我的形狀換過了。

    要知道今日這個相貌是我的真形。

    昨日所見的相貌不是我的真形。

    我昨日為什麼不以真形見尊使呢?這其間有個原故。

    因為我是個天上的刑官,居在西方,禀着秋氣,我的職司是管人世間災疠的事情和五刑殘殺種種的事情。

    西方屬白虎,所以我的章服是白虎形,就和人世間官員所着的貂蟬豸冠一樣。

    這次尊使奉帝命而宋,為百姓請命,是公事,不是私事,在官則言官,所以我不敢不穿了章服相見。

    至于今朝,我們大家聚聚談談,純系私交,用不着穿章服,所以不妨以真形相見了。

    ” 大司農聽了這番話,方才恍然明白,暗想:“我此番來,看見了許多怪類,如大鵹等,如昨日所見開明神等,大半都是禽形獸狀,或者亦是章服,亦未可知耳。

    ”當下諾諾連聲,并無話可說。

    西王母又指着同出來的一大批女子向大司農介紹道:“這許多都是我的女兒。

    ”指着立在最前面的一個說道:“這是三小女玉巵娘。

    ”又指着一個說道:“這是最小的小女婉羅。

    ”又指着一個說道:“這是第二十三個小女瑤姬。

    ”西王母盡管一個一個的指着介紹,但是大司農實在記不得,認不清,隻能個個躬身行禮而已。

     過了些時,隻聽得半空中鸾鳴鶴唳之聲,原來是衆神仙紛紛而來了。

    有的騎鸾,有的乘鳳,有的跨鶴,有的骖龍,有的坐雲車,有的駕白鹿,有的禦清氣,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無所不有,光碧堂上頓然熱鬧非常。

    但是大司農卻窘了,一個都不認識,隻好站在一方,旁觀靜聽。

    然而那些神仙卻個個認識大司農,都過來和他攀談。

    過了一會,有一個女仙倡議說:“此地太闆,沒有風景,不如到瑤池去。

    ”西王母道:“我是預備在那邊宴會的,現在且在此地再坐一坐,還有幾個客沒有到呢,等到齊之後,一同去吧。

    ”說時,早有無數侍女每人拿着一個玉盤,分敬衆客,一個人一盤。

    大司農接到了,隻見盤中盛着血紅的流汁,不知什麼東西。

    西王母過來說道:“貴客光降,無物奉敬,這是此地山上的土貨,名叫朱露,不要見笑,嘗嘗吧。

    ”大司農飲完了,覺得其甘如饴,香美非常。

     過于一會,又來了無數神仙,于是大衆同到瑤池去。

    大司農看那瑤池,廣大無際,但覺三面環抱陸地,如月牙形一般,不知道有多少裡。

    池中荷花盛開,清香沁腦。

    池的東首,一株大不可言的桃樹,樹上滿結桃實。

    臨池十餘丈,有一間極大極精美的房屋,像是玉琢成的,西王母就邀大家到屋内來坐。

    大司農見那室内光明洞達,重重珠幕卷,面面绮窗開,說不盡的繁華氣象。

    那時筵席都已備好,大家以次入席。

    陪大司農的是一個長頭老人,王母過來介紹道:“這位是角亢二星之精,就是人世間所說的壽星老頭兒。

    ” 大司農聽了,改容起敬。

    一時肴酒紛陳,觥籌交錯。

    大司農向來業農,生平儉素,都是目所未見,口所未嘗,不要說各種肴馔的名目不知道,就是那酒味亦異乎尋常。

    壽星道:“這酒是主人自己釀的,用琬琰之膏,澄清了做出來,飲之于人有益,可以寬飲幾杯。

    ”大司農酒量本宏,遂連飲多杯。

    回看那四面席上,男女混坐,嬉笑雜作,足足有數百席,便是王母的女兒,亦都在内。

     忽而之間,隻覺得天旋地轉,房屋移動。

    正在疑訝,向外一看,隻見階下已換下形狀,陳列許多樂器,有許多仙女立在那邊,原來要奏樂了。

    大司農才悟到這間就是旋室,暗想:“如此大室能使它自由旋轉,真是鬼斧神工,如不親曆到,雖說煞,亦不相信的。

    ”一時樂聲大作,雜以歌聲,暢志怡神,兒忘身世。

    壽星道:“這是主人親譜之樂,名叫‘環天’。

    這曲子叫《玄靈之曲》。

    這歌曲的女子,名叫法嬰。

    這些樂器,如岑華之镂管,咈澤之雕鐘,員山之靜瑟,浮瀛之羽磬,亦都是重霄之寶器,很貴重有名的,”壽星一一指點,大司農一一聽記。

    隻聽見《玄靈曲》中有兩句歌得清清楚楚,叫作:玄圃遏北台,五城煥嵯峨。

    啟彼無涯津,泛此織女河。

     聲音悠揚婉轉,悅耳之至。

    正想再聽,忽然有長嘯之聲出于席間,忽高忽低,忽徐忽疾,或如鸾鳳之鳴吟,或如絲竹之激越,跌宕往複,足有半個時辰,方才停止。

    那時樂也終了,歌也止了,大家齊說道:“主人絕技,佩服,佩服。

    ”王母道:“獻醜,獻醜。

    ”過了一會,獻上醴泉及蟠桃二種,這醴泉亦是昆侖山的出産。

    大家飲食完畢,又到瑤池邊散步一回,各各告辭,跨鳳騎龍,紛紛而去。

    大司農亦緻謝告辭,仍由青鳥陪伴回至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