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帝喾深山尋女 唐堯降生母家

關燈
第十六章帝喾深山尋女唐堯降生母家 且說帝喾慰勞羿等之後,重複回到内帳,勸常儀道:“汝亦不必再悲傷了。

    這回事情,大約無非是個天數。

    汝想這隻盤瓠,它的來曆就非常之奇異。

    當時朕留它在宮中,原說要看它後來的變化,不想它的變化竟在女兒身上,豈不是天數注定的嗎!再則,這個女兒是母後所非常鐘愛,一刻不能離開的,此次南巡,母親竟一定要朕和她同來,豈非怪事?如此想來,可見得冥冥之中自有前定,無可逃遁的了。

    女兒此去,朕看來未必即至于傷身,将來或者再有重逢之日亦未可知。

    如今悲傷也是無益,不如丢開了,不再去想她吧。

    ” 常儀哭道:“妾何嘗不如此想,争奈總是丢她不開,真是沒法的。

    想女兒從小到大,何嘗有一日離開妾身,承款侍奉,有說有笑,何等熱鬧!如今冷冷清清,焉得不使人觸目悲傷呀!至于女兒須嫁,原是總要離開父母,不能長依膝下的。

    但是那個猶有可說,事前還有一個預備,事後還有一個見面的日子。

    今朝這個事情,豈能說得是個嫁,簡直比強盜劫了去還要兇。

    因為強盜雖兇,究竟還是人類呀!簡直比急病而死還要慘因為急病而死,真真是天命,以後倒不必牽腸挂肚了。

    如今生死不明,存亡莫蔔,妾身如果一日在世,恐怕此心一日不得安甯呢!想從前在亳都的時候,有多多少少的名人貴族前來求親,母後及帝和妾等總不肯輕易答應,總想選一個十全的快婿,不料今朝竟失身于非類!回想前情,豈不要令人痛死嗎!女兒生長在深宮之中,雖則算不得錦衣玉食,也總算是個養尊處優慣的人了。

    今朝這一夜在那荒山曠野之中,她能夠慣的嗎?就使不凍死,恐怕亦要吓死;就使不餓死,恐怕亦要愁死悲死。

    帝說以後或者還有重逢之日,妾想起來,決無此事,除非是夢中了。

    ”說到此句,放聲大哭,左右之人,無不垂淚。

    帝喾也是慘然,忍住了,再來勸慰。

     常儀道:“妾想女兒此去,多半是個死的,可否請帝許妾明日親自前往尋見。

    如果尋得着屍首,将它葬了,那麼妾的心思就可以丢開;如果尋不着,那麼隻好再說,未知帝肯允許不允許?”帝喾道:“這個亦并沒有什麼不可,不過恐怕是空跑的。

    剛才老将司衡羿等大夥兒人追蹤而去,尚且無處可見,何況時隔一夜之久,路有千條之多,從何處再去尋起呢?”常儀道:“雖則如此,但是妾不親往一行,心終不死,萬望我帝賜以允許。

    ”帝喾答應道:“那就是了,明日朕和汝一齊前去吧。

    ” 常儀至此,方才止住悲聲。

    大家心裡亦都仿佛以為确有把握,可以尋得着的一般,略略放懷,暫時各去休寝。

     不到一時,天已大明,帝喾出帳與各國諸侯相見,說道:“朕此次南巡,本拟以衡山為行禮之地,還想到茶陵拜祭神農氏的陵墓,又想到雲陽山景仰先祖皇考的遺迹,然後南到蒼梧以臨南服,方才轉去。

    不料事變橫生,先有蠻人之禍,後又有小女之厄,現在蠻人雖已平定,而小女竟無蹤迹。

    朕為天性之親的原故,不能不前往追尋,衡山之行,隻能作罷。

    好在衆多諸侯均已接見,且有共經患難的,于朕前次通告,已不為失信,登嶽祭告種種典禮,且待異日再來舉行。

    汝等諸侯離國已久,均可即歸,朕于汝等此番追随共憂危的厚意深銘五内,永矢忽谖,謝謝,謝謝!”說罷,舉手向各諸侯深深行禮。

    各諸侯慌忙拜手稽首,齊聲說道:“臣等理應扈從西行,以尋帝女,豈敢歸國即安。

    ”帝喾再三辭謝道:“小女失蹤,乃朕之私事,豈敢累及汝等重勞跋涉,使朕心益發不安,請各歸去吧。

    ” 衆諸侯不便再說,隻能稱謝,各自歸國而去。

     這裡帝喾帶了羿和逢蒙及衛士兵隊等,同了常儀并衆宮人即日動身起行。

    常儀于将起身之時,先向天拜賜,求示方向,拔下一支聖發,向前抛去,預計頭向哪方,就向哪方前進。

    後來聖發落下,頭向正西,大衆就向正西而行。

    但是正西并無大路,都是嵌崎山嶺,登陟極其艱難,車輿不能适用。

    常儀至此,為女心切,亦一切不顧,舍車而徒步,由宮人扶掖攀路上升。

     但是那些宮人亦都是生長宮闱的女子,氣力有限,尤其未曾經過這種山路,況且要扶掖常儀,尤其為難,走不多遠,早已氣喘汗流,因此不時停息。

     走到日暮,才到昨日羿等兵士所追到之處,隻得暫時住下。

     老将羿向帝喾道:“如今山路岐而又岐,專走一路,不免脫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