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蚩尤遭敗績 黃帝得成仙

關燈
第十二章蚩尤遭敗績黃帝得成仙 到了次日,帝喾依舊上路前行,左右報道:“已到首山了。

    ” 于是大家都上山來。

    登到頂上,拜過了黃帝的祠廟,帝喾就向帝女說道:“天下的名山共有八座,但是有三座在蠻夷之地,不容易去遊玩。

    在中國的五座:就是雍州的華山,兖州的泰山,青州的東萊山,豫州的太室山及此山。

    這五座山都是高祖皇考所常遊玩,并且與各位神仙相會合的地方。

    後來高祖皇考成仙上天之後,大家既然拿了他的衣冠葬在橋山,有一個臣子名叫左徹,總是思慕不忘,又拿了高祖皇考的衣冠、幾杖等類立起廟來。

    廟裡面用木頭雕出一個高祖皇考的容貌,将衣冠披戴在身上,幾杖安放在旁邊,朝夕去拜奉,仿佛和高祖皇考在世一般。

    後來各處的神廟都是由此而起的。

    現在凡是高祖皇考所曾經駐足過的地方,統統都有廟。

    這裡的廟就是其中之一個。

    ” 常儀道:“這個臣子可算是忠心至誠了。

    ”。

    帝喾道:“後來這個左徹亦是成仙上天的。

    有人說是先帝感他的至誠,來引渡他,那卻不可知了。

    ” 帝女道:“女兒常想:供奉神祗祇的地方都叫做‘廟’,不懂他的解說,原來廟宇就是‘貌’字的意思呀。

    ” 帝喾點首道:“正是,不錯。

    ”說着,天已向晚,就同下山來。

     到了館舍,常儀、帝女看見帝喾無事,就來追問那昨晚所未說完的故事。

    帝喾道:“自從高祖皇考取了夔牛之後,就向有熊歸去,沿途上将夔牛皮繃了數面鼓,但是敲起來,并不甚響,不過比較尋常的牛皮鼓洪亮一點,大家都不免懷疑。

     玄女道:“不要性急,器具沒有配齊呢。

    ”一日,走到雷澤地方,迎面看見一個大土堆,玄女便叫軍士将那土堆發掘,掘了幾尺深,掘出一堆骸骨來,似人非人,似獸非獸。

    高祖皇考忙問:“此是何骨?有何用處?”玄女道:“此是雷神之骨。

    生在前世紀的時候,其首似龍,其頰似人,鼓起它的腹來聲如雷響,所以叫它做雷神。

    因為它并不是人,所以亦叫它做雷獸。

    此地有澤名叫雷澤,就是以它著名的。

    它的骸骨拿來擊夔鼓,方才顯得出它們的靈異。

    ” 玄女說時,早有軍士将雷獸之骨取出了,一聽玄女之言,就拿起一根雷獸之骨,向繃好的夔鼓上一擊,但覺大聲陡起,震耳欲聾,大家才相信玄女之言不謬。

    于是一路歸去,一路不時的敲擊。

    後來八十面夔鼓制成了,更時時一齊敲擊,四方諸侯,聞而震驚,雖則那時尚未出兵,但是先聲已可奪人了。

    回到有熊之後,早有衆臣紛紛前來報告。

    一個姓赤将,名叫子輿的,他是個木正,已将指南車造好了,隻差一塊磁石。

    玄女從身邊取出,配在仙人手指,果然四面旋轉,總是指南。

    大家看了,歡呼之至。

     又有一個名叫邑夷的,已将記裡鼓車造好了,試試看,亦非常準确。

    邑夷又仿照玄女兩種車的格式,并且仿照北鬥星之周旋,另外造成一輛車子,名叫大辂,專供高祖皇考的乘坐。

    高祖皇考看了,亦非常之歡喜。

    又有一個名叫揮的,是少昊帝的第五個兒子,他已将弓造成。

    ”說到此處,帝女開口問道:“父親慢說,女兒聽說從前有一個善于張網羅的人,名字叫揮,是不是就是他呢?”帝喾道:“是呀,就是他。

    他因為造弓作弦張網羅,所以他的子孫就姓張了。

    那時揮造成弓之後,又有一個名叫夷牟的,已将矢造成,隻差一種銅的箭頭尚未制就,因為到昆吾山去取銅的太山稽、老龍告兩個人這時尚未回來。

    玄女又取出幾張圖來遞與高祖皇考,圖上畫着有些是圓形的,有些是長形的,有一張很像牛角的。

    玄女指着圓形的道:“這個叫作钲。

    ”指着長形的道:“這個叫作铙。

    這兩項敲打起來,聲如冰雹,大可以壯軍聲。

    ”又指着牛角形的道:“這個叫作角,可以制成二十四個,後來大有用處。

    ”高祖皇考一一如言,就叫天師岐伯去造。

     一日素女無事,正在與高祖皇考閑談,旁邊适值看見一個瑟,那瑟是有五十根弦線的,素女用手去撫弄挑撥。

    高祖皇考就問她道:“向來善于鼓瑟嗎?‘素女道:“略知一二。

    ”高祖皇考就請她一奏雅音,素女取過瑟來,鼓了一曲。

    哪知這個曲調凄涼之至,高祖皇考本在敗亡之際,心緒不佳,聽了之後,涕泗橫流,悲不自勝。

    就是那左右之人亦莫不悲哀欲絕。

    曲罷之後,高祖皇考問素女道:“聲音之道感人深矣!但是酸苦的曲調朕亦曾聽見過,何以竟至于此?‘素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