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遊嵩山途遇奇獸 憶往事細說蚩尤

關燈
第十一章遊嵩山途遇奇獸憶往事細說蚩尤 且說帝喾這次出巡,預定的路程是由嵩山到荊州,然後渡雲夢大澤,浮湘水而達南嶽。

    一日,經過軒轅口,帝喾指向帝女道:“前面已是少室山了。

    ”帝女道:“女兒聽說這座山上有白玉膏,一服就可以成仙,不知有此事嗎?”帝喾道:“此事見于記載,想必有的。

    昆侖山、玉山和這座山都以白玉膏著名。

    昆侖、玉山阻以弱水,此山太峻峭,都不能夠上去,所以服白玉膏而成仙的甚少。

    大約神仙之事,真不容易呢!” 次日,遊過少室山,又到太室山,登嵩山之絕頂,徘徊瞻眺了一回。

    時值深秋,白雲紅葉、翠柏黃花點綴岩岫間,天然圖畫。

    常儀與帝女都是見所未見,欣賞不置。

    帝喾道:“朕遊天下,五嶽已走過四個。

    泰山以雄偉著名,華山以奇秀著名,恒山以高古著名,獨有此山,雖然沒有泰山、恒、華的高奇,但是氣象雍容,神彩秀朗,仿佛王者宅中居正,端冕垂紳,不大聲以色,而德意白遠。

    朕建都在此山之北,亦是這個原故。

    ” 一日,車駕行至一山,忽聽得樹林内有人叫罵之聲。

    仔細一聽,仿佛罵道:“你們這一班惡人!你們這班賤人!你這個把狗做老婆的東西!你這隻賊狗!” 如此接連不斷的在那裡罵,大家都非常之詫異。

    向樹林中一望,并不見有人,隻見那盤瓠聳起雙耳,豎起長尾,霍地大嗥一聲,直向林中竄去。

    猛聽得:“你這賊狗!你這惡狗!你這兇狗!”又是一陣大罵之聲,以後寂無聲息了。

    左右追蹤過去,隻見盤瓠在亂草叢中抓住一隻赤如丹火的動物在那裡亂咬。

    仔細一看,仿佛像一隻豬形,趕快來報帝喾。

     帝喾猛然想到道:“朕聽見苦山之山産生一獸,名曰山膏,其狀如豚,赤若丹火,善于罵人,不要就是此獸嗎?”即遣左右去探聽此山何名,左右道:“方才已問過,此山名叫苦山。

    ”帝喾道:“那麼不用說,一定是山膏了。

    這個畜生,不過偶然學到幾句人話,就龐然自大起來,人家并沒有去沖犯它,它卻逢人便罵。

    今日不免有殺身之禍,這個亦可以給那種放肆無禮的人做個榜樣了。

    ” 隔了一會,到了客館住下。

    大家又談起剛才山膏罵人之事,常儀便問帝喾道:“獸能人言,真是奇事!”帝喾道:“獸能人言的種類多着呢,最著名的是猩猩。

    它不但能夠人言,并且能夠知道人的姓名,還能夠知道過去之事,豈不是奇怪嗎?還有一種名叫角端,它的形狀似鹿而馬尾,渾身綠色,隻生一雙角。

    它不但能說人言,而且于四夷之言亦都能了解,又能知道未來之事,豈不更奇怪嗎?” 帝女忙問道:“這個角端出在何處?”帝喾道:“它是個旄星之精,聖人在上的時候,它才奉書而至,是個不常見的靈物,并無一定出處的。

    還有一種名叫白澤,渾身毛片都是雪白的。

    它不但能說人言,并且能夠通于萬物之情,為民除害。

    高祖皇考東巡守到海濱,曾經遇到此獸。

    當時問它天下鬼神的事情,它都一一回答出來。

    高祖皇考一面問,一面将它的話錄出來,或畫出來。

    自古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者,共總得到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種,就取名叫作《白澤圖》。

    後來又做了一篇祝邪的文章去祝它,豈不尤其奇怪嗎?”帝女道:“後來這個白澤獸哪裡去了?”帝喾道:“這種是神獸,不常出現的,大約做君主的明德幽遠,它才出來一次。

    如今朕的德行遠不及高祖皇考,所以它亦不來了。

    ” 帝女道:“女兒聽見說高祖皇考後來上天成仙,這事是真的嗎?”帝喾道:“為什麼不真?當初高祖皇考以武功定四夷,以文德化兆民。

    後來功成之後,到首山采銅,又到荊山下鑄鼎。

    鼎成之後,就有一條神龍,垂着極長的胡髯從天上下來。

    高祖皇考知道是來迎接他的,就帶了随身的物件及弓劍等,與衆臣後富決别,然後騎上龍去。

    衆臣後宮知道高祖皇考要登仙了,大家亦都趕快騎上龍去,共總有七十多人。

    那時龍已漸漸騰起,有些小臣趕不及騎上龍的,都抓住龍髯。

    龍禁不起這許多人的重量,疼痛起來,把頭一昂,淩空而上,龍髯拔去的不少。

    那些小臣手抓龍髯墜下地來,并且将高祖皇考的弓都震了下來。

    那時百姓在下面的何止幾千萬人。

    高祖皇考既上了天,大家看不見了,于是有的抱了弓,有的抱了龍髯,大家一齊痛哭。

    所以後世之人,将這個地方取名叫鼎湖,将這張弓取名叫烏号,此事見于曆史,的确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