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唐堯居母喪 後羿繳大風

關燈
古人說‘成人之美’,亦是此意,不知我主以為何如?”陶唐侯道:“這事萬萬不可。

    禅讓之後,臣反為君,君反為臣,天下斷無此理。

    況且寡人薄德,尤其不克承當,趕快拜表去辭吧。

    ” 羿道:“老臣聽說,從前炎帝敵不過蚩尤,知道黃帝的德大,就讓位于黃帝,黃帝亦不推辭。

    臣反為君,君反為臣,自古有之,何足為奇呢?”陶唐侯道:“這個不然,炎帝與黃帝不過一族,并非骨肉,今帝與寡人乃系同胞兄弟,攘兄之位,于心何忍?”羿道:“這次并非我主去攘帝的位,是帝自己情願讓位,況且九年以來,帝的失德太甚,難期振作。

    我主如不肯受禅,将來帝的失德,愈久愈彰,四方諸侯,天下人民,必有怨畔分崩的一日,難免要身敗名裂。

    現在受了帝的禅,既可以成就帝的美名,又可以保全帝的聲譽,豈不是兩利嗎!所以老臣替我主着想,替今帝着想,替天下兆民着想,替先帝的宗社着想,總是以受禅為是。

    ”陶唐侯聽了,仍舊是搖搖頭說:“不可不可。

    ” 那時君臣兩個辯論了許久,其餘務成子、棄、契等大小百官都默無一語。

    羿便向務成子道:“老先生何以不發言,勸勸君侯受禅呢?”務成子笑道:“依某看來,以辭之為是。

    ”羿大詫異!忙問:“何故?”務成子道:“不必說原故,講理應該辭的。

    ”羿聽了雖不惬心,但素來尊重務成子,亦不再強争了。

    于是陶唐侯就懇懇切切的做了一篇辭表,内中還含着幾句勸谏帝摯的話語。

    剛剛拜發出去,忽然報道:“四方諸侯都有擁戴的表文來了,推尊陶唐侯為帝,廢去帝摯,表文裡面列名的,共有九千二百五十國。

    ”陶唐侯看了,更是吃驚。

    因為在喪服之中,不便自己招待,就由務成子代為延見,并且苦苦辭謝。

    那些使者都說道:“這次小臣等奉敝國君之命,來推尊陶唐侯踐臨帝位,假使不答應,敝國君等隻有親來朝觐勸進。

    切望陶唐侯以天下兆民為重,不要再辭,小臣等不勝盼切之至。

    ” 務成子又将好多冠冕的話敷衍了一番,才将他們遣發回去。

     這裡羿因東方事急,不可再留,也就率師出征。

    那時大風的勢力已過了泰山以北,羿到了曆山,東方諸侯齊來相見。

    羿問起情形,才知道各國自從豎了朱幡之後,大風的風力就不能達到幡的範圍以内,所以不能攻進來。

    但是各國之兵,對于幡以外,亦攻不出去,彼此成了相持之局。

    後來不知怎樣,給大風知道是朱幡的原故了,幾次三番,要來奪這個幡,幸而守備甚嚴,未曾給他奪去,這是近日的情形了。

    羿與逢蒙商議道:“今日是二月十六日,再過五日,就是二月二十一日,可以豎立朱幡之期,我和你各執十面,分向兩旁,由小路抄到他後面去豎立起來,将他包圍在當中,可以得勝。

    你看何如?”逢蒙道:“好。

    ”于是兩人各帶兵士,執了朱幡,夜行晝伏,向大風後面抄去。

     那大風本想從曲阜之南進攻中原,後來忽被朱幡所阻,不能施展風力,頗覺疑心,以為他們何以有這種法術。

    仔細探聽,才知道是陶唐侯所給的,不免忿恨,立刻變計去攻陶唐侯。

    哪知節節北行,過了八九十個村邑,處處都有朱幡保護,奈何它不得。

    屢次設法要想去砍倒它,又做不到,不免心灰意懶,疏于防範,因此羿等抄襲他後路,他竟不知。

    到了二十一日子時,羿與逢蒙大圈已合成,要害之處都立起朱幡,看看天明,羿等兵士一聲呐喊,從四面包圍攏來,大叫:“大風往哪裡走!快出來受死!”大風大驚,竟不知道這些兵是從哪裡來的,慌忙率領黨羽出來迎敵,作起法來,哪知風息全無,登時手足無措,禁不起那些羿的兵士箭如飛蝗一般的射來,大風軍中死亡枕藉,頃刻大亂。

    大風情知不妙,将身一隐,向上一聳,望天空中逃去。

    那老将羿在對面山上,瞭望久了,早取出玄珠,交與逢蒙,叫他拿珠向天空不住的照耀,一面取出系有長繩的神箭,向天空中射去。

    說也奇怪,那大風逃到天空,本來已看不見了,給珠光一逼,不覺顯露原形。

     羿觀準了,一箭射去,正中着他的膝蓋,立腳不牢,直從天空中掉下來,系着一根長繩,仿佛和放風筝的倒栽下來一般。

    各國兵士看了無不稱怪,又無不好笑。

     但是這一掉下來,直掉到後面去,幸虧有長繩牽住,可以尋視他的蹤迹。

    直尋到三裡路外一個大澤邊,隻見大風已浸在水中,急忙撈起一看,卻已頭破腦裂,血肉模糊,一命嗚呼了。

     原來這大澤旁邊有一座高丘,名叫青丘,青丘臨水之處,有一塊大石,巉削聳峙,大風倒栽下來,頭正觸在石上,以緻重傷滾人水中,所以死了。

    一個神仙,結果如此,亦可給貪頑兇暴的人做一個鑒戒了。

     且說大風既死,餘黨悉數崩潰,東方亂事至此遂告一結束。

     各國諸侯看見大風如此妖異,終逃不了羿的顯戮,于是益發歸心于陶唐侯,犒師的時候,款待羿等,各諸侯就向羿懇請班師回去之後,務必力勸陶唐侯俯順萬國之請,早正大位,勿再謙辭。

    羿聽了這種話,很是合意,不過不知道陶唐侯的意思究竟肯不肯,亦不敢多說,唯唯而已。

    過了幾日,就班師回去,在路上仿佛聽見說帝摯已崩逝了,未知确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