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初過桐柏山 宛委得寶物
關燈
小
中
大
矽,其色若日。
匮的右首,又放着一塊碧珪,其色若月。
文命看了,先向石函再拜稽首。
然後親自将這個玉匮,和赤碧二珪取出,放在岩石之上。
禁不住先将玉匮打開一看,哪知裡面共有二十冊書,都是用黃金鑄成,兩旁又用白銀鑲邊。
書中文字,果然都是用青玉篆成的。
再看那赤碧二珪,長約一尺二寸,兩個大小一樣,拿來當鏡子一照,光明無比。
文命知道必是至寶,回過頭來,哪知自己的目光竟大變過,岩石裡面深到幾千尺之下,都能夠洞然明白的看見。
文命又驚又喜,遂将二珪藏在身邊。
又叫三人将石函依舊蓋好,然後捧了玉匮,回到下處,細細觀看。
原來山川脈絡,條理分明。
凡從前所懷疑而不能解決的,此刻都可以解決了;凡從前所遊曆察看而覺得模糊的,此刻全然徹底明白了。
不禁欣慰之至!然而因此蹉跎在宛委山下,勾留的日子不少。
心裡記念父親,急急思歸。
在臨行的時候,還向那宛委山拜了幾拜,以謝玄夷蒼水使者。
于是依着舊路而行。
哪知剛到黟山,忽然後面有人趕來,高叫:“公子慢行!”其快如風,頃刻已到面前。
文命一看,乃是豎亥。
不禁大驚,知道有點不妙。
便問道:“汝何放在此?”豎亥道:“小人尋公子,尋得苦呢?”文命道:“你尋我做什麼?我父親好嗎?”豎亥聽了,連連搖頭。
;急忙從身上取出一函,遞與文命。
文命接來一看,原來是父親的絕命書。
一路看,一路淚落如縻。
看完之後,已悲哽不能成聲。
便問豎亥道:“你動身之時,我父親還在世嗎?”豎亥道:“還在世。
”說着,又将隐遁海濱的話,說了一遍。
文命道:“我看,我父親一定負責殺身,決不肯草間偷活的。
這時恐怕早已去世了。
”說罷,又恸哭起來。
過了一會,又問道:“這書函還是去歲寫的。
現在已一年了。
”豎亥道:“小人不知道公子在何處?到處亂尋,先想公子或回到梁州去,所以到梁州,又到雍州,又到荊州,最後才跑到此。
湊巧前途有人說,剛才有個耳有三漏的人從此路過去。
小人料想必是公子,随後趕來,果然遇着。
否則失之交臂,不知道更要費多少轉折了。
”文命道:“此刻我想到東海濱去尋父親,但是究在何處?生死存亡亦不得而知,尋起來也非常為難。
我看索性勞你的步先去訪求,我随後就來,總在泰山上會齊。
如果尋得到,我父子都感激你的。
”豎亥道:“公子言重。
小人受崇伯厚恩,雖死不辭,況且又是應盡之義務嘛,小人就去。
”說罷,就如飛而去。
這裡文命和真窺等并立即上道。
由長江口徑趨泰山,不走桐柏山。
文命一路的憂惶苦楚,記念父親。
漸漸到了沛澤相近,隻見兩個善走的人迎面而來。
一個是豎亥,一個是大章。
文命忙問:“我父親怎樣?”二人不及開言,先号啕大哭起來。
說道:“主公沒了!”文命一面哭,一面問:“怎樣怎樣?”大章便将一切經過,細細說了。
文命呼天搶地,恸哭了一番。
既而一想:“徒哭無益,我總要遵我父親的遺囑,平治這水土才是。
”又想到:“母親臨終時,曾經慮到這一日,叫我要幹蠱。
現在這個責任竟降到我身上來了,我将如何呢?雖則有了金簡玉篆之書,但是隻說明一個理,一個法。
至于實行起來,那種困難真不知道有千千萬萬!萬一曠日持久,又将如何呢?萬一再不能成功,那麼怎樣?”想到此際,憂悶欲絕。
到了旅舍之中,更換素服,又是悲哀,又是愁悶。
哪知夜間又做其一夢,夢見在一個茫茫大水的旁邊,自己赤着身子,跳到水中去洗裕先用手掬了些水,痛飲一陣。
後來正在遊泳揩抹的時候,忽見東方一輪紅日從波心直湧出來,蚩蚩有聲。
頓覺水光潋滟,如萬道金蛇,閃爍人目。
一輪紅日已升上去。
那波中仿佛還有一輪紅日,在那裡浮沉,作上升之勢。
回看自己,赤身露體,無處不照着日光。
忽而那輪紅日,陡如彈丸一般向着自己打來,不覺一吓而醒。
醒了之後,自己解釋道:“紅日,是天子之象。
紅日從水中湧起,直照到我身上來,莫非天子将加我以任命,叫我去治水嗎?上面一輪紅日,波心還有一輪紅日,或者是現在的臣子将來的天子在下面舉薦我,亦未可知,且看吧。
” 次日,剛與大章等閑談,隻見橫革和一個人走進來。
仔細一看,原來是國哀。
文命忙問他來的原因,國哀道:“小人自從那年在華山拜别之後,過了一年,就辭職,想來投奔公子,哪知生病了。
病愈之後,跑到冀州,又跑到兖州,到處尋公子,總不知下落。
後來聽說崇伯在羽山去世,我想公子或者必到羽山。
所以總在此處留心。
今日遇到橫革,知道公子果然在此。
現在聽說朝廷正在訪求公子,将加以大用呢!公子到帝都去不去
匮的右首,又放着一塊碧珪,其色若月。
文命看了,先向石函再拜稽首。
然後親自将這個玉匮,和赤碧二珪取出,放在岩石之上。
禁不住先将玉匮打開一看,哪知裡面共有二十冊書,都是用黃金鑄成,兩旁又用白銀鑲邊。
書中文字,果然都是用青玉篆成的。
再看那赤碧二珪,長約一尺二寸,兩個大小一樣,拿來當鏡子一照,光明無比。
文命知道必是至寶,回過頭來,哪知自己的目光竟大變過,岩石裡面深到幾千尺之下,都能夠洞然明白的看見。
文命又驚又喜,遂将二珪藏在身邊。
又叫三人将石函依舊蓋好,然後捧了玉匮,回到下處,細細觀看。
原來山川脈絡,條理分明。
凡從前所懷疑而不能解決的,此刻都可以解決了;凡從前所遊曆察看而覺得模糊的,此刻全然徹底明白了。
不禁欣慰之至!然而因此蹉跎在宛委山下,勾留的日子不少。
心裡記念父親,急急思歸。
在臨行的時候,還向那宛委山拜了幾拜,以謝玄夷蒼水使者。
于是依着舊路而行。
哪知剛到黟山,忽然後面有人趕來,高叫:“公子慢行!”其快如風,頃刻已到面前。
文命一看,乃是豎亥。
不禁大驚,知道有點不妙。
便問道:“汝何放在此?”豎亥道:“小人尋公子,尋得苦呢?”文命道:“你尋我做什麼?我父親好嗎?”豎亥聽了,連連搖頭。
;急忙從身上取出一函,遞與文命。
文命接來一看,原來是父親的絕命書。
一路看,一路淚落如縻。
看完之後,已悲哽不能成聲。
便問豎亥道:“你動身之時,我父親還在世嗎?”豎亥道:“還在世。
”說着,又将隐遁海濱的話,說了一遍。
文命道:“我看,我父親一定負責殺身,決不肯草間偷活的。
這時恐怕早已去世了。
”說罷,又恸哭起來。
過了一會,又問道:“這書函還是去歲寫的。
現在已一年了。
”豎亥道:“小人不知道公子在何處?到處亂尋,先想公子或回到梁州去,所以到梁州,又到雍州,又到荊州,最後才跑到此。
湊巧前途有人說,剛才有個耳有三漏的人從此路過去。
小人料想必是公子,随後趕來,果然遇着。
否則失之交臂,不知道更要費多少轉折了。
”文命道:“此刻我想到東海濱去尋父親,但是究在何處?生死存亡亦不得而知,尋起來也非常為難。
我看索性勞你的步先去訪求,我随後就來,總在泰山上會齊。
如果尋得到,我父子都感激你的。
”豎亥道:“公子言重。
小人受崇伯厚恩,雖死不辭,況且又是應盡之義務嘛,小人就去。
”說罷,就如飛而去。
這裡文命和真窺等并立即上道。
由長江口徑趨泰山,不走桐柏山。
文命一路的憂惶苦楚,記念父親。
漸漸到了沛澤相近,隻見兩個善走的人迎面而來。
一個是豎亥,一個是大章。
文命忙問:“我父親怎樣?”二人不及開言,先号啕大哭起來。
說道:“主公沒了!”文命一面哭,一面問:“怎樣怎樣?”大章便将一切經過,細細說了。
文命呼天搶地,恸哭了一番。
既而一想:“徒哭無益,我總要遵我父親的遺囑,平治這水土才是。
”又想到:“母親臨終時,曾經慮到這一日,叫我要幹蠱。
現在這個責任竟降到我身上來了,我将如何呢?雖則有了金簡玉篆之書,但是隻說明一個理,一個法。
至于實行起來,那種困難真不知道有千千萬萬!萬一曠日持久,又将如何呢?萬一再不能成功,那麼怎樣?”想到此際,憂悶欲絕。
到了旅舍之中,更換素服,又是悲哀,又是愁悶。
哪知夜間又做其一夢,夢見在一個茫茫大水的旁邊,自己赤着身子,跳到水中去洗裕先用手掬了些水,痛飲一陣。
後來正在遊泳揩抹的時候,忽見東方一輪紅日從波心直湧出來,蚩蚩有聲。
頓覺水光潋滟,如萬道金蛇,閃爍人目。
一輪紅日已升上去。
那波中仿佛還有一輪紅日,在那裡浮沉,作上升之勢。
回看自己,赤身露體,無處不照着日光。
忽而那輪紅日,陡如彈丸一般向着自己打來,不覺一吓而醒。
醒了之後,自己解釋道:“紅日,是天子之象。
紅日從水中湧起,直照到我身上來,莫非天子将加我以任命,叫我去治水嗎?上面一輪紅日,波心還有一輪紅日,或者是現在的臣子将來的天子在下面舉薦我,亦未可知,且看吧。
” 次日,剛與大章等閑談,隻見橫革和一個人走進來。
仔細一看,原來是國哀。
文命忙問他來的原因,國哀道:“小人自從那年在華山拜别之後,過了一年,就辭職,想來投奔公子,哪知生病了。
病愈之後,跑到冀州,又跑到兖州,到處尋公子,總不知下落。
後來聽說崇伯在羽山去世,我想公子或者必到羽山。
所以總在此處留心。
今日遇到橫革,知道公子果然在此。
現在聽說朝廷正在訪求公子,将加以大用呢!公子到帝都去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