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初過桐柏山 宛委得寶物

關燈
第八十六章初過桐柏山宛委得寶物 過了多日,文命辭了大成執,動身徑往北方而來。

    先到老父工次省觐。

    哪知崇伯鲧竟是公而忘私的人,一心專門幹他治水的工作,究竟文命多月在何處,作何事,他也絕不動問。

    原來他所築的這些息土之堤,經那滔滔不絕的洪水浸灌,已有點岌岌可危了。

    在局外人看去,似乎不覺得有什麼,但鲧是内行人,豈有不知之理?連日正在那裡設法補救,忙碌不暇,所以更無心對付兒子。

     文命看了這種情形,知道老父失敗之期已經不遠,禁不住心傷淚落,然而亦無可如何。

     過了兩日,便辭了父親,徑向北方而行。

    逾過恒山,到得一座山峰。

    但見北面遠遠山頭都在那裡噴發煙霧,并時發紅光。

     料想是地體劇變之故。

    正在出神,忽聞着一股異香,接着音樂之聲悠揚宛轉,不絕于耳。

    四下尋覓,隻見東面有三個道人,都騎着一條龍,半淩空,半着地的直沖而來。

    周圍擁護着道裝的男女不知道有幾千,填坑塞谷,手中都拿着各種樂器。

    有的擎傘蓋,有的執香爐,種種不一。

    文命看了,詫異之極。

    正想回避,那騎龍的三個道者已到面前,一齊下了龍。

    為首的一個穿玄流之袍,戴太真冥靈之冠,佩長津悟真之印,先向文命拱手道:“公子光臨,迎接來遲,恕罪恕罪!”旁邊兩個道者過來施禮。

    文命慌忙一一還禮。

    說道:“小子童稚,偶來此山遊曆,不識諸位是何神祗,敢勞枉駕,惶恐惶恐!” 那為首的道者說道:“某乃恒山之神澄渭淳。

    ”又旁指道:“此二人乃某之佐命,河逢山神與抱犢山神是也。

    ” 文命聽了,慌忙再行禮緻敬。

    澄渭淳道:“某等知公子此來是視察地勢,預備治水。

    但是水患的根源雖起于東北西三方面,治水的方法卻應該向南方去求。

    徒然視察東北西三方的地勢,是不濟事的。

    現在水患已到極點了。

    旋乾轉坤,期已不遠。

     而且這個責任又在公子身上。

    某等深恐公子視察東北西三方地勢,來往數萬裡,曠日持久。

    到那時這個重大責任無人擔任,誤了時期,有違天意。

    所以不避形迹之嫌,特來奉勸公子不要再往北行,趕快向南行為是!”文命聽了這話,莫名其妙。

    便問道:“水患的根本,既然在東北西三方,自然應該向那三方去求一個救治的方法。

    為什麼反要南行?南方又有什麼治水方法呢?小子愚昧,不解此理,還請明示。

    ”澄渭淳道:“此中都有一個天意在内,請公子不要狐疑。

    隻要依着某的言語,從速南行就是了。

    至于治水的方法,不外乎學理器具人材三種。

     到了南方,這三種都可以解決,此時也無庸預說。

    某等此來,專為公子報告此種消息。

    餘無别事,從此告别。

    他日公子功成後再見吧!”說畢,就和河逢、抱犢兩山神向文命一齊拱手,翻身跨上龍背,騰空向東而去。

    那些男女仙官紛紛随着,頃刻之間,杳無蹤迹。

    但餘那股異香,依舊氤氲山谷,許久不滅。

     此時文命等三人仿佛在睡夢中一般,目定口呆,望着那些仙人的去路,半晌做聲不得。

    到後來,還是橫革先說道,“既然神明白晝下降,阻公子北上,勸公子南行,我看決非妄語,其中必有原因,将必有應驗,不如遵奉的為是。

    ”文命想了一想,亦以為然。

    于是三人下了恒山,急急的向南而行。

     越過太行山、嵩山、方城山,剛到桐柏山,忽然大風聚起,吹得人都不能站足。

    文命等三人隻好借了一個郵亭暫憩。

    哪知電光閃閃,雷聲虩虩,霹靂之聲,震動山谷。

    岩穴之中,被大風灌進去,都是呼呼怒号。

    十丈大樹,搖擺得幾乎倒地。

    最奇怪的,風雖猛,卻無大雨,而天地漸漸昏晦。

    在那昏晦之中,仿佛有幾千百個妖怪,憧憧往來于郵亭之外,屢次要想撲進來,但是又終不撲進來。

     橫革看見這種情形,頗為奇異。

    便問真窺道:“你看見外面有鬼怪嗎?”真窺道:“怎的不見!我起初還當是眼花,原來你亦看見了。

    ”二人又問文命:“看見嗎?”文命道:“看見的。

    這種妖鬼,大可以不必理他。

    古人說得好:“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若要怕他,或要怪他,那麼他就要作怪了。

    ”二人齊聲道:“我們并不怕,隻覺得他怪。

    ”文命道:“快不要以他為怪了。

    ”二人答應。

    忽然見一道紅光,穿入昏霧之中,霎時間雷也止了,風也息了,天色也明亮了,鬼怪的影子亦倏忽不見了。

    二人大奇,忙問文命是什麼原故,文命道:“此中想必有個理由,不過無從揣測。

    ”隻好以不解解之,說若有神助而已。

     當下三人越過桐柏山,到了漢水流域。

    隻聽得道路紛紛傳言,說道冀州東部堤防潰決,又釀成大災。

    文命知道父親已經失敗,悄然不樂。

    适值天又大雨,遂在旅舍之中悶坐愁思,暗想:“這個洪水,究竟如何才可以平治?恒山神叫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