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鴿雖數千裡,亦能歸也。

     舟人言:鼠亦有靈,舟中群鼠散走,旬日必有覆溺之患。

     海上居人,時見飛樓如締構之狀,甚壯麗者;太原以北,晨行則煙霭之中,睹城阙狀,如女牆、雉堞者,皆《天官書》所說氣也。

     南海人言:海風四面而至,名曰“飓風”。

    飓風将至,則多虹霓,名曰“飓母”。

    然三五十年始一見。

     或曰:雷州春夏多雷,無日無之。

    雷公秋冬則伏地中,人取而食之,其狀類彘。

    又與黃魚同食者,人皆震死。

    亦有收得雷斧、雷墨者,以為禁藥。

     龍門人皆言善遊于懸水,接水上下如神。

    然寒食拜必于河濱,終為水溺死也。

     近代杜邠公自西川除江陵,五月下峽,官舟千艘,不損一隻。

    舊語曰:“五月下峽,死而不吊。

    ”此特邠公之洪福,自古未之有也。

     舊言:春水時至,魚登龍門,有化龍者。

    今汾晉山穴間,龍蛻骨角甚多,人采以為藥,有五色者。

     劍南元無蠍,嘗有人任主簿,将蠍之任,而有之,今呼為“主簿蟲”也。

     江東有蚊母鳥,亦謂之吐蚊鳥,夏則夜鳴,吐蚊于叢葦間,湖州尤甚。

    南中又有蚊子樹,實類楷杷,熟則自裂,蚊盡出而空殼矣。

     劍南人之采猓犭然者,獲一猓犭然則數十猓犭然可盡得矣。

    何哉其猓犭然性仁,不忍傷類,見被獲者,聚族而啼,雖殺之,終不去也。

    噫,此乃獸之狀,人之心也。

    樂羊食其子,史牟殺其甥,則人之狀,獸之心也。

     猩猩者好酒與屐,人有取之者,置二物以誘之。

    猩猩始見,必大罵曰:“誘我也!”乃絕走遠去,久而複來,稍稍相勸,俄頃俱醉,其足皆絆于屐,因遂獲之。

    或有其圖而贊曰:“爾形惟猿,爾畫惟人,言不忝面,智不周身。

    淮陰佐漢,李斯相泰。

    何如箕山,高卧養真。

    ” 羅浮甘子,開元中方有,山僧種于南樓寺,其後常資進貢。

    幸蜀奉天之歲,皆不結實。

     揚州舊貢江心鏡,五月五日揚子江中所鑄也。

    或言無有百煉者,或至六七十煉則已,易破難成,往往有自鳴者。

     蘇州進藕,其最上者名曰:“傷荷藕”,或雲:“葉甘為蟲所傷。

    ”又雲:“欲長其根,則故傷其葉。

    ”近多重台荷花,花上複生一花,藕乃實中,亦異也。

    有生花異,而其藕不變者。

     宣州以兔毛為褐,亞于錦绮,複有染絲織者尤妙。

    故時人以為兔褐真不如假也。

     初,越人不工機杼,薛兼訓為江東節制,乃募軍中未有室者,厚給貨币,密令北地娶織婦以歸,歲得數百人。

    由是越俗大化,競添花樣,绫紗妙稱江左矣。

     凡造物由水土,故江東宜紗绫、宜紙者,鏡水之故也。

    蜀人織錦初成,必濯于江水,然後文彩煥發。

    鄭人以荥水釀酒,近邑與遠郊美數倍。

    齊人以阿井水煎膠,其井比旁井重數倍。

     善和坊舊禦井,故老雲非可飲之水,地卑水柔,宜用盥浣—元中,日以駱駝數十,馱入内以給六宮。

     每歲有司行祀典者,不可勝紀。

    一鄉、一裡,必有祠廟焉。

    為人禍福,其弊甚矣。

    南中有山洞,一泉往往有桂葉流出,好事者因目為“流桂泉”。

    後人乃立棟宇,為漢高帝之神,屍而祝之。

    又有為伍員廟之神像者,五分其髯,謂之“五髭須神”。

    如此皆言有靈者,多矣。

     江南有驿吏,以幹事自任。

    典郡者初至,吏白曰:“驿中已理,請一閱之。

    ”刺史乃往,初見一室,署雲“酒庫”,諸醞畢熟,其外畫一神。

    刺史問:“何也?”答曰:“杜康。

    ”刺史曰:“公有餘也。

    ”又一室,署雲“茶庫”,諸茗畢貯,複有一神。

    問曰:“何?”曰:“陸鴻漸也。

    ”刺史益善之。

    又一室,署雲“俎庫”。

    諸俎畢備,亦有一神。

    問曰:“何?”吏曰:“蔡伯喈。

    ”刺史大笑曰:“不必置此。

    ” 回鹘常與摩尼議政,故京師為之立寺,其法曰:“晚乃食,敬水而茹葷,不飲乳酪。

    ”其大摩尼數年一易,往來中國,小者年轉。

    江嶺西市商胡橐,其源生于回鹘有功也。

     元義方,使新羅,發雞林洲,遇海島,上有流泉。

    舟人皆汲攜之,忽有小?蛇自泉中出,舟師遽曰:“龍怒。

    ”遂發,未數裡,風雨雷電皆至,三日三夜不絕。

    及雨霁,見遠岸城邑,問之,乃萊州也。

     朝廷每降使新羅,其國必以金寶厚為之贈。

    惟李汭為判官,一無所受,深為同輩所嫉。

     常魯公使西蕃,烹茶帳中,贊普問曰:“此為何物?”魯公曰:“滌煩療渴,所謂茶也。

    ”贊普曰:“我此亦有。

    ”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壽州者,此舒州者,此顧渚者,此蕲門者,此昌明者,此浥湖者。

    ” 吐蕃自貞元末失維州,常惜其險,百計複之。

    乃選婦人有心者,約曰:“去為維州守卒之妻,十年兵至,汝為内應。

    ”及元和中,婦人已育數子,蕃寇大至,發火應之,維州複陷。

     西蕃呼贊普之妻為“朱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