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關燈
11 爾後,他會背沖着我若無其事地走開吧……這是明擺着的事。

    那麼,我豈不是太慘了嗎? 在這痛苦的兩者擇一面前,我曾冥想苦思,煩惱了好幾個月,這又會有誰知道呢?自四月下旬天理的春季大祭祀起至五月、六月…漫長的梅雨天氣,七月。

    八月……酷熱的夏季,爾後九月,怎麼回事,我競想再次體驗一下丈夫彌留之際曾體驗過的那種可怕的、激烈的肯定。

    那才是真正的幸福啊!…… 在這裡,悅子的思考突然轉變了。

     她又想:盡管如此,我是幸福的。

    誰都沒有權利否定我是幸福的。

     ……她佯裝費勁似的,從和服袖兜裡掏出了兩雙襪子。

     “這個,給你。

    這是昨天在阪急百貨公司給你買來的。

    ” 三郎一時摸不着頭腦,認真地回頭看了看悅子的臉。

    所謂“摸不着頭腦”,毋甯說是悅子的臆測。

    他的視線裡不過是含着單純的詢問而已,毫無疑惑的成分。

    因為他不理解這個平素冷漠的年長婦女怎麼會突然送襪子給他……然後,他覺得長時間沉默等于很不禮貌。

    于是,他微笑着把沾滿泥巴的手在臀部上擦了擦,然後将襪子接了過來。

     “謝謝。

    ” 三郎說着,把蹬着運動鞋的雙鞋後跟并攏,敬了個禮。

    他敬禮有個毛病,就是腳後跟很自然就并攏在一起。

     “對誰都别說是我給的呀。

    ”悅子說。

     于是,他把新襪子随随便便地往褲兜裡一揣就走開了…僅此而已。

    什麼事也沒有。

     難道從昨晚起悅子所渴望的,就是這丁點兒事嗎?不,不會是這樣的。

    對悅子來說,這些細節猶如安排儀式一樣,是計劃周全的,布置緊密的。

    這些小事,是會在她内心引起什麼變化的……雲朵飄忽而去。

    原野上籠罩着陰影,風景簡直變成另一種意義的東西…… 人生,乍看似乎也存在着這種變化,隻要稍微改變看法,就可能變成另一種東西。

    悅子十分傲慢,她甚至确信自己即令深居簡出,也可能産生這種變化。

    歸根結蒂,人的眼睛倘使不化為野豬的眼睛,是完成不了這種變化的……她依然不想承認這樣的事實,我們隻要還有人的眼睛,無論看法怎樣改變,終究隻會得出同樣的答案。

     ……然後,這麼一天突然忙碌起來。

    這是離奇的一天。

     悅子穿過栗樹林,來到了小河畔的草叢茂密的土堤上。

    近旁架着一座通往杉本家門口的木橋。

    小河對岸是竹林子。

    這條小河與沿着靈園流淌的小溪相彙台,立即形成直角,改變水路,向西北的一片稻田流去。

     瑪基俯視着河面吠叫起來。

    原來是沖着涉水撈鲫魚的孩子們吠叫。

    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咒罵這隻塞特種毛獵狗。

    盡管看不見,卻想象出牽狗鍊的人,照搬父母背地罵人的話,大罵年輕寡婦如何如何。

    悅子在土堤上一露出身影,孩子們就揮舞着魚籃跑到對岸的土堤上,狼狽地蹿進了陽光明媚的竹林子裡去。

    在明媚的竹林深處,竹子下邊的竹葉含有什麼意義似地在搖曳着。

    也許他們還躲藏在那附近呢… 于是,竹林子那邊傳來了自行車的鈴聲。

    不大一會幾,郵差出現在木橋上,他從自行車下來,推着車子走了過來。

    這個四十五六歲的郵差有索取物品的毛病,大家都覺得膩味。

     悅子走到橋那邊,把電報接過來了。

    郵差說:沒有圖章就簽字吧。

    即使在這鄉村,簽字程度的英語也已經普及了。

    所以,郵差直勾勾地盯着悅子掏出來的鉛筆型的細長圓珠筆。

     “這是什麼筆?” “圓珠筆。

    是便宜貨呀!” “有點特别嘛。

    讓我瞧瞧。

    ” 他一個勁地贊賞,幾乎到了張嘴索要了。

    悅子毫不可惜地将筆送給他,然後拿着彌吉的電報登上了石階。

    她覺得挺可笑的。

    給三郎微不足道的兩雙襪子竟這麼困難,而把圓珠筆給了這個好索要東西的郵差卻這麼容易。

    她想:……理應如此嘛。

    隻要不存在愛的話,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能輕松自如。

    隻要不存在愛的話…… 杉本家的電話早已連同鋼琴一起賣掉了。

    以電報代替了電話,沒什麼急事也從大阪發來電報。

    杉本家的人,即使深夜接到電報,也是不會感到吃驚的。

     但是,彌吉展開電報一看,臉上立即露出了喜色。

    發報人宮原啟作是國務大臣,是彌吉的晚輩,是接他班的第二代關西商船公司社長,戰争結束後才步入政界的。

    此刻他為競選遊說,正在九州旅行途中。

    他有半天小憩,傍晚将要來造訪彌吉三四十分鐘…令人震驚的是,訪問日期就在今天。

     趕巧彌吉的房間來了客人,是農業工會的幹部。

    在中午時分還覺得鬧熱的天氣裡,這客人卻随便把工作服當作薄睡衣披在身上,他是來查核交售糧食物資的。

    被青年團所占據的前任幹部十分腐敗,所以今年夏天改選了幹部。

    這客人是新當選的幹部之一,他是專程前來聆聽舊地主們的高見的。

    這地方尚屬保守黨的地盤,他确信當今這樣的處世方法是最合時宜的。

     他看見彌吉讀電報時喜形于色的情形,就詢問彌吉有什麼佳音。

    彌吉有點躊躇,好像是這一可喜的秘密,不願讓人輕易打聽到了似的。

    結果,還是不得不坦白出來。

    過分的克己,對老人的身體是有害的。

     “電報說那位叫官原的國務大臣要來訪問。

    是非正式的訪問,所以希望不要告訴任何一個村民。

    他是來休養身心的,倘使興師動衆,讓他感到煩惱,我就對不住他了。

    宮原是我高中時代的低年級同學,他進入關西商船公司比我晚兩年呢。

    ” ……客廳裡擺設着兩張沙發和十一把椅子,很久沒有人坐過了,活像等得不耐煩的婦女,潔白的麻布椅套現出的是無可挽回的感情的枯竭。

    但是,一站在這房間裡,不知怎的,悅子就感到心神安甯。

    晴天裡,早晨九點将這房間的所有窗戶全部打開,這是她的任務。

    這麼一來,朝東的窗戶一齊透進了上午的陽光。

    在這季節裡,陽光大緻要照射到彌吉的青銅胸像的臉頰周圍這才勉強止住。

    剛到米殿村時,一天早晨,悅子打開這窗戶,不禁愕然。

    花瓶裡養着的油菜花中竟有不計其數的蝴蝶飛了出來。

    它們仿佛一直屏住氣息就等待着這一瞬間,窗扉一敞開,它們便一齊振翅争先飛向戶外了。

     mpanel(1); 悅子和美代一起仔細地撣去灰塵,用白蠟抹布揩了揩,再将裝着極樂鳥标本的玻璃盒子上的灰塵拂去。

    盡管如此,滲在家具和柱子上的黴氣還是拂除不掉。

     “不能設法将這種黴氣除掉嗎?悅子子一邊用抹布揩拭胸像,一邊環視了四周,然後這樣說道。

     美代沒有回答。

    這半迷糊的農村姑娘蹬在椅子上,無表情地撣去匾額上的塵土。

     “這氣味真大啊!” 悅子再次用明确的口吻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

    美代依然站在椅子上面向悅子這邊答道:“是,是真大啊!” 悅子惱火了。

    她想:三郎和美代兩人這種土氣的遲鈍的應對能力是相同的,為什麼表現在三郎身上時,悅子感到心靈上的安慰;而表現在美代身上時,悅子就覺得惱火呢?不是别的,正是因為美代同三郎,比自己同三郎更為相似,這才惹惱了悅子。

     悅子估計傍晚時分彌吉定會落落大方地勸大臣坐在這張椅子上的。

    于是,她試坐了坐這張椅子,浮想聯翩,從她的表情裡可以看出,她在想象着大臣這個大忙人夾雜着憐憫和大方的表情,環視着被社會遺忘了的前輩的客廳的表情,似乎大臣将他分秒必争的、帶有拍賣價值似的一天中的幾十分鐘,作為這次訪問的惟一禮物帶來,大概要把它親手莊重地交給主人吧。

     “這樣就行,不需要準備什麼了。

    ” ——彌吉裝出一副幸福似的陰沉面孔,對悅子反複地這樣說道。

    不禁令人想到,說不定這位身居要職的大臣此番造訪會給彌吉帶來一個出乎意料的東山再起的開端呢。

     “怎麼樣,請你再度出馬行嗎?戰後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新人飛揚跋扈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不論政界還是實業界,經驗豐富的老前輩重整旗鼓的時代到來了。

    ” 經他人這麼說,彌吉的嘲諷、他戴上自卑面具的嘲諷,無疑會立即插上雙翅,大放光彩。

     “我這号人已經無濟于事。

    這般老朽,不中用了。

    就是務農,也會被人說是耄耋還逞能?要說我這号人能幹些什麼,充其量隻能擺弄盆景罷了但我并不後悔。

    我已經很滿足了。

    在你面前說這話,或許不大合時宜。

    不過,我覺得在這個時代,最危險的莫過于飄浮在時代的表層。

    這樣,随時都可能被翻倒,不是嗎?這個世界一切的一切都隻注重外表。

    要是和平是外表,那麼不景氣也是外表。

    這樣看來,要是戰争是外表,那麼好光景也是外表。

    許多人生生死死在這外表的世界上。

    因為是人,生死是理所當然的。

    這是當然的事。

    然而,在這僅是外表的世界裡,卻找不到足以豁出性命去幹的事,不是嗎?為‘外表’而豁出性命,那就太滑稽了。

    而且,我這個人不豁出性命就幹不了活兒。

    不,不僅我如此。

    假如想要幹一番事業,一番真正的事業,不豁出性命來是幹不成的。

    我是如此認為的。

    這樣,應該說如今活躍在社會上的人們太可憐了,他們沒有足以豁出性命去幹的事,卻又不得不去幹。

    唉,就是這麼一回事…這且不說,我已老朽,來日不多,權作不服老,硬充好漢,請别生氣。

    我已老朽了。

    是無用的東西了。

    是取酒剩下的、隻能做酒糟的渣滓。

    再沒有什麼比要從這種渣滓中再榨二煎酒似的更加殘忍的了。

    ” 彌吉要讓大臣嗅的鼻藥,叫做“悠悠自在”,這名稱使人聯想到:聞名利欲皆徒然。

    這種鼻藥能保證什麼樣的效益呢?那就是,大概會給彌吉的隐居生活賦予社會的評價吧。

    會讓人對厭世的老鷹那隐藏起來的爪牙之鋒利作過高的評價吧。

     朝飲木蘭之墜露 夕餐秋菊之落英 這是彌吉喜歡的《離騷》中的對白,他在匾額上親自揮毫,挂在客廳裡。

    一代富豪能達到如比的情趣,是很不容易的。

    如果說,隻是一種天生的乖僻培養了他的審美觀,那麼這種佃農式的乖僻也許會在什麼地方制止住他的野心。

    出身好的人,是甚少這樣的風流韻事的。

     12 杉本一家忙極了,一直忙到下午。

    彌吉一再說,迎客沒有必要大肆鋪張。

    可是,大家都知道,如果按他所說去做,他肯定會不高興的。

    謙輔獨自悄悄躲在二樓上,逃避了勞動。

    悅子和千惠子很輕松地就預備了豆沙糯米飯團和菜肴,并着手準備萬一必需的晚餐,連秘書官和司機的份兒也都準備好了。

    大倉的妻子被叫來宰雞。

    身穿碎白道花紋布夏裝的她,向雞窩走去。

    淺子的兩個孩子興高采烈地尾随其後而去。

     “别去!我不是早就說過不許你們去看宰雞嗎?” 房子裡傳來了淺子的叫喊聲。

     淺子不會烹饪,也不會裁縫,卻自信有足夠的才能向孩子們傳授小市民式的教育。

    每次信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