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靈皇後胡氏傳
關燈
小
中
大
宣武靈皇後胡氏,安定臨泾人,司徒胡國珍的女兒。
母親皇甫氏生她的那天,天上紅光四射。
京兆山北縣,有個叫趙胡的人,善于蔔卦相面,胡國珍請他來給女兒相面。
趙胡說:“您的女兒,是大富大貴之相,将成為天下之母,生出天下之主。
這件事,不要讓第三個人知道了。
”胡氏的姑母是位尼姑,善于宣講佛教經義,世宗宣武帝元恪即位之初,被召入宮中講授佛經教義。
過了幾年,這位姑母授意左右的人稱贊胡氏的姿色品行,宣武帝元恪聽到了,便将胡氏召入後宮,封為承華世婦。
當時後宮之中,因為太子的生母将被處死的舊有制度,人人都争先恐後地祈禱,祝自己生王、生公主,沒人願意生太子。
隻有胡氏經常對同伴們說:“天子怎麼可以獨獨沒有兒子,怎麼能夠怕自己被殺,就讓皇室斷子絕孫呢?”等到胡氏懷上肅宗孝明帝元诩時,同伴們更用太子生母被處死的先例來恐吓她,勸她早點想辦法,弄下腹中的胎兒。
胡氏打定主意,毫不動搖,半夜一個人對天發誓,說:“但願所懷的是個男孩,按次序能成為長子,即使生下兒子就被處死,也在所不辭。
”生下元诩後,進封為充華嫔。
先前,宣武帝元恪的皇子屢次夭折,元恪覺得自己年紀大了,怕後繼無人,所以對元诩特别加以保護。
元诩的乳母、保姆,都是從良家婦女中挑選來的。
将元诩放在另外的宮殿撫養,連皇後和胡氏都無法前去探視。
等到肅宗孝明帝元诩即位,胡氏被尊為皇太妃,後來又被尊為皇太後。
胡太後主持朝政之初,大臣們隻稱她為殿下,她發布命令,隻稱“令”。
後來改“令”為“诏”,群臣上報奏章,也都稱她為陛下,她也就自稱為“朕”了。
胡太後天資聰慧,悟性很高,多才多藝,因為姑母是尼姑,而胡太後自幼又與她在一起,所以也略微懂得一些佛經大義。
胡太後親理萬機,親筆批閱公文、起草诏書。
曾到西林園法流堂,命左右的侍臣們射箭給她看,射得不好的,就加以懲罰。
而她自己将細小的針孔作為箭靶,竟然射中了。
非常高興,将布帛按照等級賞賜給左右的侍臣。
先前,胡太後下诏制作申訴車,經常駕駛着申訴車,從雲龍大司馬門出來,行駛到皇宮西北面,從千秋門進去,以接納百姓投訴的冤情。
胡太後曾去遊覽嵩高山,夫人、九嫔、公主以下的各級随從,共有數百人,一齊登上山頂。
胡太後廢除了各種不合禮制的祭祀,而獨獨保留了對胡人天神的祭祀。
胡太後曾巡視國庫,随同前往的王公、嫔妃、公主以下的各級随從人員,共有一百多人,胡太後讓各人根據自己力氣的大小,盡力背扛絹布,能拿走多少,就賞賜多少,于是背得多的,超過了二百匹,背得少的,也有一百多匹。
惟獨長樂公主隻用手拎走了二十匹,她之所以沒空手而歸,隻是為了不顯得與衆不同,于是世人都稱頌她的廉潔。
儀同三司、陳留公李崇,章武王元融都因為背的絹布太多,支撐不住摔倒在地,李崇摔傷了腰,元融扭傷了腳。
世人譏笑他們道:“陳留公、章武王,摔得腰疼腳又傷。
貪婪敗類惡名揚,玷污英明君主好聲望。
” 當時,胡太後把持朝政,大權獨攬,倚仗她的權勢,威逼清河王元怿與
母親皇甫氏生她的那天,天上紅光四射。
京兆山北縣,有個叫趙胡的人,善于蔔卦相面,胡國珍請他來給女兒相面。
趙胡說:“您的女兒,是大富大貴之相,将成為天下之母,生出天下之主。
這件事,不要讓第三個人知道了。
”胡氏的姑母是位尼姑,善于宣講佛教經義,世宗宣武帝元恪即位之初,被召入宮中講授佛經教義。
過了幾年,這位姑母授意左右的人稱贊胡氏的姿色品行,宣武帝元恪聽到了,便将胡氏召入後宮,封為承華世婦。
當時後宮之中,因為太子的生母将被處死的舊有制度,人人都争先恐後地祈禱,祝自己生王、生公主,沒人願意生太子。
隻有胡氏經常對同伴們說:“天子怎麼可以獨獨沒有兒子,怎麼能夠怕自己被殺,就讓皇室斷子絕孫呢?”等到胡氏懷上肅宗孝明帝元诩時,同伴們更用太子生母被處死的先例來恐吓她,勸她早點想辦法,弄下腹中的胎兒。
胡氏打定主意,毫不動搖,半夜一個人對天發誓,說:“但願所懷的是個男孩,按次序能成為長子,即使生下兒子就被處死,也在所不辭。
”生下元诩後,進封為充華嫔。
先前,宣武帝元恪的皇子屢次夭折,元恪覺得自己年紀大了,怕後繼無人,所以對元诩特别加以保護。
元诩的乳母、保姆,都是從良家婦女中挑選來的。
将元诩放在另外的宮殿撫養,連皇後和胡氏都無法前去探視。
等到肅宗孝明帝元诩即位,胡氏被尊為皇太妃,後來又被尊為皇太後。
胡太後主持朝政之初,大臣們隻稱她為殿下,她發布命令,隻稱“令”。
後來改“令”為“诏”,群臣上報奏章,也都稱她為陛下,她也就自稱為“朕”了。
胡太後天資聰慧,悟性很高,多才多藝,因為姑母是尼姑,而胡太後自幼又與她在一起,所以也略微懂得一些佛經大義。
胡太後親理萬機,親筆批閱公文、起草诏書。
曾到西林園法流堂,命左右的侍臣們射箭給她看,射得不好的,就加以懲罰。
而她自己将細小的針孔作為箭靶,竟然射中了。
非常高興,将布帛按照等級賞賜給左右的侍臣。
先前,胡太後下诏制作申訴車,經常駕駛着申訴車,從雲龍大司馬門出來,行駛到皇宮西北面,從千秋門進去,以接納百姓投訴的冤情。
胡太後曾去遊覽嵩高山,夫人、九嫔、公主以下的各級随從,共有數百人,一齊登上山頂。
胡太後廢除了各種不合禮制的祭祀,而獨獨保留了對胡人天神的祭祀。
胡太後曾巡視國庫,随同前往的王公、嫔妃、公主以下的各級随從人員,共有一百多人,胡太後讓各人根據自己力氣的大小,盡力背扛絹布,能拿走多少,就賞賜多少,于是背得多的,超過了二百匹,背得少的,也有一百多匹。
惟獨長樂公主隻用手拎走了二十匹,她之所以沒空手而歸,隻是為了不顯得與衆不同,于是世人都稱頌她的廉潔。
儀同三司、陳留公李崇,章武王元融都因為背的絹布太多,支撐不住摔倒在地,李崇摔傷了腰,元融扭傷了腳。
世人譏笑他們道:“陳留公、章武王,摔得腰疼腳又傷。
貪婪敗類惡名揚,玷污英明君主好聲望。
” 當時,胡太後把持朝政,大權獨攬,倚仗她的權勢,威逼清河王元怿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