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文明皇後馮氏傳

關燈
文成文明皇後馮氏,長樂信都人。

    父親馮朗,先後出任秦、雍二州刺史,被封為西城郡公。

    母親王氏,樂浪人。

    馮氏生于長安,出生之時,天空有奇異的光芒出現。

    馮朗犯罪被殺後,馮氏被選入宮中。

    世組太武帝拓跋焘後宮中的左昭儀,是馮氏的姑母,像母親一樣地撫養教育她。

    十四歲時,高宗文成帝拓跋浚即位,馮氏被選為貴人,後來被立為皇後。

    高宗駕崩,按照先例,在他逝世三天之後,将其所用過的衣物器具一律焚毀,文武百官及後妃宮女,都圍在火堆四周痛哭流涕,馮皇後突然哀嚎着沖入火中,被左右及時救出,很久才蘇醒過來。

     顯祖獻文帝拓跋弘即位,尊馮皇後為皇太後。

    丞相乙渾陰謀造反,當時獻文帝隻有十二歲,居住在為高宗守喪的小屋中,馮太後秘密商定計策,誅殺了乙渾,然後獨攬大權,主持朝政。

    高祖孝文帝元宏出生後,由馮太後親自撫育。

    此後,将軍政大權交還給拓跋弘。

    馮太後不守婦道,行為不檢點,她的男寵李弈,被獻文帝拓跋弘借故處死,因此馮太後對獻文帝懷恨在心。

    獻文帝的突然死亡,世人傳說是被馮太後謀害的。

     北魏承明元年(476),馮太後被尊為太皇太後,再次臨朝聽政,獨攬大權。

    馮太後生性聰慧,精明幹練,自入宮後,粗通文墨、算術。

    被尊為太後主持朝政時,總理萬機。

    高祖孝文帝元宏下诏說:“朕無德無能,幼年繼承帝業,依仗太後的仁慈聖明,才使得四海安甯,太後的恩德,簡直無法報答。

    鷹雕一類傷害生靈的猛禽,應該放歸山林,在原來飼養它們的地方,為太皇太後興建佛塔。

    ”于是撤除了飼養鷹雕猛禽的鷹師曹,在原地修建了報德佛寺。

    馮太後與孝文帝遊覽方山時,環顧四周的山川景色,不禁産生了死亡的念頭,對随從的大臣們說:“舜帝死後,葬在蒼梧,他的兩個妃子并沒有随他葬在那裡,難道一定要遠遠地葬在高山之下,死後才顯得尊貴嗎?我死之後,就安葬在這裡。

    ”于是孝文帝就命令有關部門,在方山為馮太後營建陵墓,又興建永固石室,作為太後死後的祭廟。

    太和五年(481)破土動工,太和八年落成,豎立石碑,镌刻碑文,稱頌太後的功德。

    馮太後因為孝文帝還年輕,特别為他作了《勸戒歌》三百餘首,又作《皇诰》十八篇,大多沒有記載、流傳下來。

    馮太後命人在長安興建文宣王廟,又在龍城建起思燕佛圖,各豎石碑,刻寫頌辭。

    馮太後規定,凡是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獻文帝的子孫後代,以及北魏曆代後妃五服以内的親屬,一律免征田租賦稅,免服官府的差役。

    馮太後生性節儉,生活樸素,不喜歡華麗的服飾,隻穿素色的絲織服裝。

    膳食太監為她送上來的菜肴,都是用直徑隻有一尺的盤子盛放,日常飲食的開支,比過去減少了十分之八。

    馮太後曾經患病,而隻服用青蒿子兒加以治療。

    有次,膳食太監在黃昏時給馮太後送粥,粥碗裡有一隻壁虎,馮太後沒有發現,一飯勺舀了起來。

    孝文帝在旁邊看見,大怒,要将太監處死,馮太後一笑置之,不予追究。

     自從馮太後獨攬大權、把持朝政以來,孝文帝對她非常孝順恭敬,從不過問朝政,事情無論大小,一概由太後作出決定。

    馮太後很有才智謀略,但生性多疑殘忍,是位能成大事的人物,生殺賞罰,片刻之間就能作出決定;獨斷專行,并不征求孝文帝的意見,所以作威作福,權傾朝野。

    宦官杞道德、王遇、張佑、符承祖等人,因深得太後的寵愛,一年之間便由微賤的宦官而位至王公;王睿經常出入宮中,以博得太後的歡心,幾年之間便成為朝廷的宰輔重臣,太後賞賜給他們的财帛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