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關燈
小
中
大
吳大旺回他的豫西老家休假一個多月又回部隊了。
在一個多月的假期裡,他仿佛在監獄裡住了四十餘天。
不知道師長回來以後,劉蓮身邊都發生了什麼難料之事,有何樣的意外的在發芽與生長。
不知道部隊拉練歸來,連長和指導員,還有連隊的老兵、新兵會對他的消失有何種議論。
他是軍人,是一個優秀的士兵,是全師的典型模範,他不能就這樣從他的第二故鄉悄然消失,既沒有軍營的一絲消息,又沒有連隊同意他休假或不同意休假的絲毫訊息。
他就這麼不明不白的在家呆了将近一個半月,到妻子、鄰人、所有的村人看他的目光都有些異樣時,都要時不時地問他一句你咋還不歸隊或感歎一句你這假期可真長啊時,他就不能不提上行李歸隊了。
火車、汽車,還坐了一段砰砰砰砰的拖拉機,兩天一夜的艱難行程,并沒有使吳大旺感到如何的疲勞。
隻是快到營房時,他的心跳身不由己地由慢到快亂起來,臉上還有了一層不該有的汗,仿佛一個小偷要回來自首樣。
在軍營的大門前,他放下手中的行李,狠狠擦了兩把汗,做了幾次深呼吸,使狂跳不安的内心平靜一些後,才又提着行李往營房裡走。
此時正置為過了午飯之後,軍營裡一如往日般整潔而平靜,路邊的楊樹、梧桐樹,似乎是為了首長檢查,也為了越冬準備,都在樹身距地面的一米之處,塗了白色的石灰水,老遠看去,如同所有的樹木都穿了白色的裙。
季節置為仲秋,樹葉滔滔不絕地在風中響着下落,可軍營的馬路上、操場邊,各個連隊的房前屋後,卻都是光潔一片,不等落葉在地上站穩腳跟,就有勤勞、積極的士兵,把那落葉撿到了垃圾池裡,留下白白茫茫一片真幹淨。
營院裡的境況,顯示着平安無事的迹像。
然而,在這平靜的下面,正隐藏着前所未有的暗流和危機,隻是到眼下為止,那暗流和危機,還沒有真正觸動吳大旺敏感的神經。
手裡提着的行李——一個回家時劉蓮給他的漂亮的公文包,一個他臨時在路上買的紅色人造革制的旅行包。
公文包裡裝了他的疊得猶如公文般齊整的軍裝,旅行包裡裝了他家鄉的各種土特産,如核桃、花生、葵花仔和一包松仔兒。
松仔不是他家鄉的土特産,可劉蓮會偶而在興緻所至時,愛磕幾粒松仔兒,他就在豫西的古都城裡買了幾斤松仔兒。
那松仔油光發亮,每一粒都閃着紅潤的光澤,雖隻花了不足六元,可卻代表着吳大旺的一片心。
即便不能代表吳大旺的一片心,也可以在他見到劉蓮時的尴尬場面裡,把它取出來,遞給她,藉此打破那尴尬和僵持,也可以或多或少地向她證明,人間往來的确是禮輕情義重,鴻毛如泰山;證明吳大旺确實心中掂念着她,不曾有過一天不想她;證明吳大旺雖出身卑微,是個來自窮鄉僻壤的士兵,但卻知情達理,心地善良、崇尚美德,必然是那種有恩必報的仁智之士。
他往軍營裡走去時,大門口的哨兵并不認識他,可看見他大包小包的探家歸來,竟呼的一個立正,向他敬了一個軍禮,很幽默地陰陽頓挫着叫了一句老兵好。
這使他有些錯手不及,不得不向他點頭緻意,示意手裡提着行李,說對不起,我就不向你還禮了。
哨兵朝他笑了笑,連說了幾句沒事、沒事兒。
接着又說了幾句讓他感到莫名奇妙的話。
哨兵說,老兵,你是休假剛回吧?他說,哎。
哨兵說,回來幹啥呀,讓連隊把你的東西托運回去就行啦。
他怔怔地望着那哨兵,像盯着一道解不開的數學題。
很顯然,哨兵從他的目光中讀出了他渾然不知的疑問來,就對他輕松而又神秘地笑了笑,說你不知道咱們師裡發生了什麼事?說不知道就算了,免得你心裡酸酸溜溜的,吃了蒼蠅樣。
他就盯着那哨兵,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哨兵說,回到連隊你就知道了。
他說,到底出了啥事嘛。
哨兵說,回到連隊你就知道了嘛。
他隻好從哨兵面前走開了。
走開了,然而哨兵雲裡霧裡的話,不僅是如蒼蠅樣在他的心裡嗡嗡嘤嘤飛,而且還如螞蜂樣在他的心裡嘤嘤嗡嗡地飛來蜇去,尖細的毒刺紮得他心裡腫脹,暗暗作痛,仿佛脹裂的血流堆滿了他的整個胸腔。
他不知道部隊發生了什麼事,但他堅信那發生的事隻能是他和劉蓮的事。
往軍營裡走去時,他的雙腿有些軟,汗像雨注樣從他的頭上、後背往下落,有幾次他都想從軍營裡重新返回到軍營外,可遲疑一陣子,他還是硬着頭皮朝着軍營裡邊走過去。
按照以往公務員們探家歸隊的習性,都是要先到首長家裡報到,把給首長和首長家人帶的禮物送上去,向首長和家人們問好道安後,才會回到連隊裡。
可是吳大旺走進營院卻沒有先到師長家,不言而喻的緣故,他微微地顫着雙腿從一号院前的大馬路上過去時,隻朝那兒擔驚受怕地扭頭看了看。
因為有院牆相隔着,他看不見一樓和院裡的景觀,隻看見二樓面向這邊的窗戶都關着,有一隻麻雀落在他和劉蓮同住了将近兩個月的那間卧室的窗台上。
這當兒,他極想看見劉蓮突然開窗的模樣兒,看見劉蓮那張紅潤的蘋果樣動人的臉,從那張臉上借以她臉色的變化,判斷他和她的愛情是否已成為哨兵說的軍營裡發生的天大之事。
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就在路邊頓住了腳,站在那兒望着那扇窗。
那扇窗子曾經目睹、見證了他和劉蓮不凡的愛情和故事,可是這一會,它卻總是豎在半空,沉默不言,不肯打開來看他一眼。
這叫他在轉瞬之間,對那個不同凡俗的愛情故事産生了一種飄忽感。
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在他的腦裡風一樣吹過去,那種失落和孤獨,就又一次填滿了他的心。
就那麼呆呆地看一會,見那落在窗台上的麻雀在那兒悠然自得,不驚不恐,這就告訴了他,劉蓮不會馬上那麼巧地把那扇窗子推開來。
也許她就不在那間屋子裡。
說到底她還不知道他從家裡回來了。
走之前,她一再叮囑他,沒有接到連隊歸隊的通知,他千萬别歸隊,可以在家安心地住。
可他歸隊了。
他首先膽顫心驚地回到了連隊裡。
到了連隊時,時間正置為飯後的自由活動,要往回,這時候士兵們不是在屋裡以寫家信而滋補精神生活,就是在屋外翻單杠、跳木馬、洗衣服、曬被褥,或者在樹蔭或太陽下面聊大天,議論革命形勢,回憶家鄉往事。
可是,這一天,連隊門前卻空無一人,靜如鄉野。
吳大旺已經清楚地感到軍營裡的寂靜有些反常,如同暴風雨來臨之前反常的無聲無息。
那種無聲無息的甯靜,越深邃寂寥,就意味着到來的暴風雨将愈發猛烈有力,甚至會摧毀一切。
他心中那種蜂蜇的疼痛和不安,這時已經到了極緻的頂峰,在距連部還有十幾米的路邊,忽然間雙腿就軟得挪擡不動,寸步難行,瓢潑的虛汗在臉上宛若傾盆之雨,使他有些要倒在地上的暈弦,于是,慌忙放下行李,扶住了路邊的一棵桐樹。
這時候,兄弟營的一輛汽車從他面前開過來。
汽車兩邊坐滿了着裝整齊的士兵,中間碼滿了他們的背包,而每個士兵的臉上,都是别扭而又嚴肅的表情,似乎他們是去執行一次他們不願又不能不去的任務。
而靠着吳大旺這邊的車廂上,則挂着紅布橫幅,橫幅上寫着一句他看不明白的标語口号——天下乃我家,我家駐四海。
汽車在軍營裡走得很慢,如同老人的步行,可到勤務連的營房前邊時,司機換了擋,加大了油門,那汽車從步行的速度變得如同自行車。
這使得吳大旺仍然有機會望着那汽車,去想些莫名奇妙的事。
也就這時候,突然從汽車上飛出了兩顆酒瓶子,如同榴彈樣砸在了連部的紅磚山牆上,砰砰的聲音,炸得響如巨雷,接着還有士兵在那車上惡狠狠地罵了幾句什麼話,車就從他面前開走了。
這一幕,來得唐突至極,吳大旺絲毫沒有預防,心裡就不免有了一陣驚跳,惘然地望着山牆下那片碎玻璃的瓶子,聞到一股烈酒的味道,白濃濃地一片針芒樣刺進他的鼻子裡。
他猛地怔住了。
這當兒,連隊通訊員好像早就知道要發生什麼樣,他有備無患地拿着條帚、簸箕從連隊走出來,很快就把那碎玻璃掃進了簸箕裡。
吳大旺迎着通訊員走過去。
不消說,以他的人生閱曆,從通訊員臉上的表情變化,他可以定斷在連隊、在軍營,在師長家的一号院落裡,發生了什麼令人難以釋懷的事,從而會導緻有士兵,敢在去執行任務的途中把白酒瓶子甩在山牆上。
他老遠叫了一聲通訊員。
可通訊員似乎聽見了他的叫,還好像扭頭瞟了他一眼,卻又沒聽見樣往連部走過去。
這讓吳大旺又開始心裡狂跳了。
那種剛剛走去的小偷自首的驚恐和不安,再次加倍地占據了他的全身心。
汗水又一次汪洋在臉上。
木呆着,想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情時,幸好故事向前發展了,情節發生變化了。
因止步不前而顯得沉悶灰暗的故事在突然之間開了一扇門,一扇窗,向前推進了。
有新的原素注入了這個故事裡。
指導員出現在了連部門前。
不知道他出來幹什麼,他一眼就看見了吳大旺。
吳大旺也看見了指導員。
他們目光碰撞的火光,如炎炎烈日般照得他們彼此都一時眼睛發花,睜不開眼皮,似乎誰都不敢相信對方是誰那樣兒。
那時候,指導員臉上不該有的驚奇,使吳大旺心亂如麻,雙手發汗,那個人造革旅行包咚地一響,從他手裡滑落在了地上。
可是,幾秒鐘之後,指導員臉上僵硬的驚奇卻又突然日出雲散地化了開來,綻放出了金黃的笑容,快步地走過去,說吳班長,是你呀,我沒說讓你回來你就回來了?他邊說邊走,幾步上去,竟撿起地上的行李,拉着吳大旺快速地進了他的宿舍裡,然後是倒開水,讓椅子,親自去水龍頭上給吳大旺接水洗臉,還把他平時舍不得用的上海牌香皂拿出來給吳大旺擦手洗塵。
他的這一連串超乎尋常的熱情,使吳大旺剛才的驚慌又一次從心裡淡薄下去,那顆懸置的心,
在一個多月的假期裡,他仿佛在監獄裡住了四十餘天。
不知道師長回來以後,劉蓮身邊都發生了什麼難料之事,有何樣的意外的在發芽與生長。
不知道部隊拉練歸來,連長和指導員,還有連隊的老兵、新兵會對他的消失有何種議論。
他是軍人,是一個優秀的士兵,是全師的典型模範,他不能就這樣從他的第二故鄉悄然消失,既沒有軍營的一絲消息,又沒有連隊同意他休假或不同意休假的絲毫訊息。
他就這麼不明不白的在家呆了将近一個半月,到妻子、鄰人、所有的村人看他的目光都有些異樣時,都要時不時地問他一句你咋還不歸隊或感歎一句你這假期可真長啊時,他就不能不提上行李歸隊了。
火車、汽車,還坐了一段砰砰砰砰的拖拉機,兩天一夜的艱難行程,并沒有使吳大旺感到如何的疲勞。
隻是快到營房時,他的心跳身不由己地由慢到快亂起來,臉上還有了一層不該有的汗,仿佛一個小偷要回來自首樣。
在軍營的大門前,他放下手中的行李,狠狠擦了兩把汗,做了幾次深呼吸,使狂跳不安的内心平靜一些後,才又提着行李往營房裡走。
此時正置為過了午飯之後,軍營裡一如往日般整潔而平靜,路邊的楊樹、梧桐樹,似乎是為了首長檢查,也為了越冬準備,都在樹身距地面的一米之處,塗了白色的石灰水,老遠看去,如同所有的樹木都穿了白色的裙。
季節置為仲秋,樹葉滔滔不絕地在風中響着下落,可軍營的馬路上、操場邊,各個連隊的房前屋後,卻都是光潔一片,不等落葉在地上站穩腳跟,就有勤勞、積極的士兵,把那落葉撿到了垃圾池裡,留下白白茫茫一片真幹淨。
營院裡的境況,顯示着平安無事的迹像。
然而,在這平靜的下面,正隐藏着前所未有的暗流和危機,隻是到眼下為止,那暗流和危機,還沒有真正觸動吳大旺敏感的神經。
手裡提着的行李——一個回家時劉蓮給他的漂亮的公文包,一個他臨時在路上買的紅色人造革制的旅行包。
公文包裡裝了他的疊得猶如公文般齊整的軍裝,旅行包裡裝了他家鄉的各種土特産,如核桃、花生、葵花仔和一包松仔兒。
松仔不是他家鄉的土特産,可劉蓮會偶而在興緻所至時,愛磕幾粒松仔兒,他就在豫西的古都城裡買了幾斤松仔兒。
那松仔油光發亮,每一粒都閃着紅潤的光澤,雖隻花了不足六元,可卻代表着吳大旺的一片心。
即便不能代表吳大旺的一片心,也可以在他見到劉蓮時的尴尬場面裡,把它取出來,遞給她,藉此打破那尴尬和僵持,也可以或多或少地向她證明,人間往來的确是禮輕情義重,鴻毛如泰山;證明吳大旺确實心中掂念着她,不曾有過一天不想她;證明吳大旺雖出身卑微,是個來自窮鄉僻壤的士兵,但卻知情達理,心地善良、崇尚美德,必然是那種有恩必報的仁智之士。
他往軍營裡走去時,大門口的哨兵并不認識他,可看見他大包小包的探家歸來,竟呼的一個立正,向他敬了一個軍禮,很幽默地陰陽頓挫着叫了一句老兵好。
這使他有些錯手不及,不得不向他點頭緻意,示意手裡提着行李,說對不起,我就不向你還禮了。
哨兵朝他笑了笑,連說了幾句沒事、沒事兒。
接着又說了幾句讓他感到莫名奇妙的話。
哨兵說,老兵,你是休假剛回吧?他說,哎。
哨兵說,回來幹啥呀,讓連隊把你的東西托運回去就行啦。
他怔怔地望着那哨兵,像盯着一道解不開的數學題。
很顯然,哨兵從他的目光中讀出了他渾然不知的疑問來,就對他輕松而又神秘地笑了笑,說你不知道咱們師裡發生了什麼事?說不知道就算了,免得你心裡酸酸溜溜的,吃了蒼蠅樣。
他就盯着那哨兵,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哨兵說,回到連隊你就知道了。
他說,到底出了啥事嘛。
哨兵說,回到連隊你就知道了嘛。
他隻好從哨兵面前走開了。
走開了,然而哨兵雲裡霧裡的話,不僅是如蒼蠅樣在他的心裡嗡嗡嘤嘤飛,而且還如螞蜂樣在他的心裡嘤嘤嗡嗡地飛來蜇去,尖細的毒刺紮得他心裡腫脹,暗暗作痛,仿佛脹裂的血流堆滿了他的整個胸腔。
他不知道部隊發生了什麼事,但他堅信那發生的事隻能是他和劉蓮的事。
往軍營裡走去時,他的雙腿有些軟,汗像雨注樣從他的頭上、後背往下落,有幾次他都想從軍營裡重新返回到軍營外,可遲疑一陣子,他還是硬着頭皮朝着軍營裡邊走過去。
按照以往公務員們探家歸隊的習性,都是要先到首長家裡報到,把給首長和首長家人帶的禮物送上去,向首長和家人們問好道安後,才會回到連隊裡。
可是吳大旺走進營院卻沒有先到師長家,不言而喻的緣故,他微微地顫着雙腿從一号院前的大馬路上過去時,隻朝那兒擔驚受怕地扭頭看了看。
因為有院牆相隔着,他看不見一樓和院裡的景觀,隻看見二樓面向這邊的窗戶都關着,有一隻麻雀落在他和劉蓮同住了将近兩個月的那間卧室的窗台上。
這當兒,他極想看見劉蓮突然開窗的模樣兒,看見劉蓮那張紅潤的蘋果樣動人的臉,從那張臉上借以她臉色的變化,判斷他和她的愛情是否已成為哨兵說的軍營裡發生的天大之事。
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就在路邊頓住了腳,站在那兒望着那扇窗。
那扇窗子曾經目睹、見證了他和劉蓮不凡的愛情和故事,可是這一會,它卻總是豎在半空,沉默不言,不肯打開來看他一眼。
這叫他在轉瞬之間,對那個不同凡俗的愛情故事産生了一種飄忽感。
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在他的腦裡風一樣吹過去,那種失落和孤獨,就又一次填滿了他的心。
就那麼呆呆地看一會,見那落在窗台上的麻雀在那兒悠然自得,不驚不恐,這就告訴了他,劉蓮不會馬上那麼巧地把那扇窗子推開來。
也許她就不在那間屋子裡。
說到底她還不知道他從家裡回來了。
走之前,她一再叮囑他,沒有接到連隊歸隊的通知,他千萬别歸隊,可以在家安心地住。
可他歸隊了。
他首先膽顫心驚地回到了連隊裡。
到了連隊時,時間正置為飯後的自由活動,要往回,這時候士兵們不是在屋裡以寫家信而滋補精神生活,就是在屋外翻單杠、跳木馬、洗衣服、曬被褥,或者在樹蔭或太陽下面聊大天,議論革命形勢,回憶家鄉往事。
可是,這一天,連隊門前卻空無一人,靜如鄉野。
吳大旺已經清楚地感到軍營裡的寂靜有些反常,如同暴風雨來臨之前反常的無聲無息。
那種無聲無息的甯靜,越深邃寂寥,就意味着到來的暴風雨将愈發猛烈有力,甚至會摧毀一切。
他心中那種蜂蜇的疼痛和不安,這時已經到了極緻的頂峰,在距連部還有十幾米的路邊,忽然間雙腿就軟得挪擡不動,寸步難行,瓢潑的虛汗在臉上宛若傾盆之雨,使他有些要倒在地上的暈弦,于是,慌忙放下行李,扶住了路邊的一棵桐樹。
這時候,兄弟營的一輛汽車從他面前開過來。
汽車兩邊坐滿了着裝整齊的士兵,中間碼滿了他們的背包,而每個士兵的臉上,都是别扭而又嚴肅的表情,似乎他們是去執行一次他們不願又不能不去的任務。
而靠着吳大旺這邊的車廂上,則挂着紅布橫幅,橫幅上寫着一句他看不明白的标語口号——天下乃我家,我家駐四海。
汽車在軍營裡走得很慢,如同老人的步行,可到勤務連的營房前邊時,司機換了擋,加大了油門,那汽車從步行的速度變得如同自行車。
這使得吳大旺仍然有機會望着那汽車,去想些莫名奇妙的事。
也就這時候,突然從汽車上飛出了兩顆酒瓶子,如同榴彈樣砸在了連部的紅磚山牆上,砰砰的聲音,炸得響如巨雷,接着還有士兵在那車上惡狠狠地罵了幾句什麼話,車就從他面前開走了。
這一幕,來得唐突至極,吳大旺絲毫沒有預防,心裡就不免有了一陣驚跳,惘然地望着山牆下那片碎玻璃的瓶子,聞到一股烈酒的味道,白濃濃地一片針芒樣刺進他的鼻子裡。
他猛地怔住了。
這當兒,連隊通訊員好像早就知道要發生什麼樣,他有備無患地拿着條帚、簸箕從連隊走出來,很快就把那碎玻璃掃進了簸箕裡。
吳大旺迎着通訊員走過去。
不消說,以他的人生閱曆,從通訊員臉上的表情變化,他可以定斷在連隊、在軍營,在師長家的一号院落裡,發生了什麼令人難以釋懷的事,從而會導緻有士兵,敢在去執行任務的途中把白酒瓶子甩在山牆上。
他老遠叫了一聲通訊員。
可通訊員似乎聽見了他的叫,還好像扭頭瞟了他一眼,卻又沒聽見樣往連部走過去。
這讓吳大旺又開始心裡狂跳了。
那種剛剛走去的小偷自首的驚恐和不安,再次加倍地占據了他的全身心。
汗水又一次汪洋在臉上。
木呆着,想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情時,幸好故事向前發展了,情節發生變化了。
因止步不前而顯得沉悶灰暗的故事在突然之間開了一扇門,一扇窗,向前推進了。
有新的原素注入了這個故事裡。
指導員出現在了連部門前。
不知道他出來幹什麼,他一眼就看見了吳大旺。
吳大旺也看見了指導員。
他們目光碰撞的火光,如炎炎烈日般照得他們彼此都一時眼睛發花,睜不開眼皮,似乎誰都不敢相信對方是誰那樣兒。
那時候,指導員臉上不該有的驚奇,使吳大旺心亂如麻,雙手發汗,那個人造革旅行包咚地一響,從他手裡滑落在了地上。
可是,幾秒鐘之後,指導員臉上僵硬的驚奇卻又突然日出雲散地化了開來,綻放出了金黃的笑容,快步地走過去,說吳班長,是你呀,我沒說讓你回來你就回來了?他邊說邊走,幾步上去,竟撿起地上的行李,拉着吳大旺快速地進了他的宿舍裡,然後是倒開水,讓椅子,親自去水龍頭上給吳大旺接水洗臉,還把他平時舍不得用的上海牌香皂拿出來給吳大旺擦手洗塵。
他的這一連串超乎尋常的熱情,使吳大旺剛才的驚慌又一次從心裡淡薄下去,那顆懸置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