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關燈
小
中
大
過。
” “嗯?什麼意思?” “我在我們一班念了。
”趙天亮情緒激動起來,“你們不就是懷疑是她放的火嗎?不錯,她前腳走,後腳她住過的宿舍失火了,這對她非常不利。
她遭遇的情況,再加上她是資本家的女兒,都會使她成為最可疑的人。
但是我趙天亮敢替周萍這個資本家的女兒打保票,女一班宿舍失火肯定另有原因,肯定與她毫無關系!” 指導員在沉思,方婉之默默地看信: ……指導員、連長、方排長,我悄悄地離開了七連,希望你們能夠原諒我的做法。
我走,不是因為對你們有什麼怨氣,而是因為不願讓你們為我的事大費周章了。
我是資本家的女兒,戶口和檔案又明明被轉到了我原本應該去插隊的農村,我清楚自己要想成為一名兵團戰士,在這種情況之下是多麼的難。
我真的不忍心再使你們為難了。
今生今世,竟有機會叫你們指導員、連長、排長,我已經感到萬分幸運了。
能在兵團的一個連隊生活了兩個多月,參加了搶收麥子、豆子,和是兵團戰士的知青們一起蓋起了兩幢知青宿舍,思想和身體都獲得了很大的鍛煉,我已經特别知足了…… 此刻的周萍正在梁喜喜家。
梁喜喜在擀面條,周萍站在她旁邊,二人就那麼一問一答地對話: 梁喜喜笑着說:“今天是我四十四歲生日,明年就四十五了。
以前我很少過生日,但是今年,快四十五了,忽然想過了……你把書包放屋裡炕上,先替我燒水。
” 周萍立刻取下書包,走入裡屋,一邊放書包,一邊向四周打量。
“不是叫你替我燒水嗎?” “就來。
”周萍回應着,退出裡屋,默默蹲在竈口那兒往竈膛塞柴草。
梁喜喜:“周萍,你今天能主動來到山東屯,這是正确的選擇,我很替你高興。
如果你不主動來,我還要代表公社代表縣知青辦,到你們團去要你呢。
我在縣知青辦也有點兒職務,挂名的一個副主任。
如果你們團裡不給,我們就會告到兵團司令部去。
還不給,那我們就要告到中央去。
” 周萍困惑不解地擡頭看梁喜喜。
梁喜喜隻管低着頭,一邊快速地切面,一邊自說自話:“其實我和你們團長是山東老鄉,一個縣的,關系那是相當的不錯。
按輩分,他還算是我五服以内的堂姐夫。
但原則問題是摻雜不得半點兒個人感情的。
你在我們縣插隊知青的花名冊上。
具體說,在我們公社。
而且你的戶口你的檔案,都已經落在我們山東屯了。
這是一個鐵闆釘釘的事實,也是一個必須堅持、絕不能退讓的原則問題。
” 周萍忘了續柴草,忍了幾忍沒忍住,終于問:“我……對于山東屯,有那麼重要嗎?” 梁喜喜一邊抖面一邊說:“重要,當然重要!别停了續火呀。
” 周萍又開始續柴草,忍不住又問:“可我……隻不過是一個資本家的女兒……” 水開了,梁喜喜一邊往鍋裡下面,一邊又說:“重要就重要在這一點!實話跟你說,姑娘,你要不是一個資本家的女兒,那一切反而好說了。
可你偏偏是資本家的女兒,情況就不同了。
資本家的女兒,想不掙工分,賴在兵團掙工資,反而如願以償了,那還成?那對我們全縣的插隊知青是多壞的影響?那我們号召插隊知青紮根農村的工作還怎麼做?但這隻不過是問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七連不放你,團長打電話來替你說情,證明你是一個不錯的姑娘。
我們山東屯呢,其實更願意要家庭出身不好的知青。
” 周萍困惑地:“為什麼?” 梁喜喜将面條下在鍋裡,邊攪邊說:“道理很簡單。
一名知青,家庭出身越不好,膽子就越小,膽子越小,就越聽話。
讓往東,絕不敢往西讓往西,都不敢往東瞟一眼。
這就好支使。
不像那些‘紅五類’,自以為老子天下最革命,來到農村插隊了,還整天尋思着怎麼樣革一下這個的命,造一下那個的反,調皮搗蛋,往往不服從管理。
你剛說上句,他那兒不着調的下句在等着。
背地裡還常幹些偷雞摸狗的事,惹老鄉們氣惱。
出身不好的知青,那是一點兒也不敢有這些毛病的。
給一個好眼色,心裡就暖暖的。
給幾句好話,就感動得掉眼淚……” 周萍聽着,頭越垂越低,一把把機械地往竈膛裡塞草,都快将竈膛塞滿了。
梁喜喜往盆裡撈面,繼續說:“既然從我們了解的情況看,你确實是一個表現得不錯的資本家的女兒,那我們豈有放棄不要的道理?公社也罷,縣裡也罷,正缺少一個‘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典型。
一場偉大的運動,沒有各級典型那還行?我十八歲就入黨了,二十歲就當副縣長了,論搞運動,我也不外行。
沒有典型,就沒有轟轟烈烈的運動。
我們有心把你樹立成全公社、全縣‘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典型,就看你自己是不是也努力争取了。
” 周萍忽然抱頭哭泣起來。
她哭得百感交集,那麼傷心,卻又聲音很小,那麼壓抑。
正因為壓抑,聽來讓人心碎。
梁喜喜愕然,扯起周萍,奇怪地:“你哭什麼呀?我跟你說的都是大實話,你怎麼反而哭起來了呢?啊,明白了,因為當不了兵團戰士了,心裡邊怨恨我是不是?” 周萍不言語,隻是哭泣。
梁喜喜:“說話呀!怨恨就承認怨恨。
如果心裡明明有,又不說出來,那就是虛僞嘛!” 周萍點頭。
梁喜喜嘎嘎地笑了。
她的笑聲特響亮,也可以說是豪爽:“怨恨嘛,又不敢明說。
逼着說,才點點頭。
我剛才說你們這類知青膽小,沒說錯嘛。
這正是我歡迎你們這類知青的原因嘛。
我歡迎你們,那就代表山東屯歡迎你們。
你畢竟點頭承認心裡有怨恨了,這是誠實的表現。
做人就是要誠實,我喜歡誠實的人。
我允許你心裡有怨恨,但是不允許長期有。
長期有就不是對我怎麼樣的問題了,而是對一場偉大的運動怎麼樣的問題了。
好啦好啦,别哭了。
乖,要聽話,啊?” 梁喜喜憐愛地擁抱周萍,因為雙手沾着面,其實更像是用胳膊肘夾着周萍。
而周萍感覺到慰藉地依偎在梁喜喜懷裡。
梁喜喜又說:“從今以後,你就是我主要關懷的一名知青。
誰欺負你,告訴我,看我不收拾他。
要樹成典型的知青,那就得重點對待。
某一天你真成了典型,我也跟着光榮!……哎呀,我鍋裡還有面!” 鍋潽了。
沒過多久,梁喜喜和周萍吃上了炸醬面。
佐面的無非蘿蔔條、白菜心、蔥蒜之類。
梁喜喜翻着碗裡的面:“可惜煮爛了。
” 周萍:“好吃!” “再吃一碗?” “不,飽了。
”周萍滿足地打了個飽嗝。
梁喜喜笑了:“‘解放’前,資本家的小姐如果在飯桌上打飽嗝,那是要遭人恥笑的。
” 周萍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梁喜喜放下碗筷說:“我也飽了,不吃了。
” “我洗碗筷!”周萍迅速收起碗筷,走到竈間去了。
梁喜喜看着她的背影,贊道:“真懂事。
” 天黑了,梁喜喜陪周萍往知青宿舍走。
梁喜喜突然想起來什麼,問道:“剛才忘了問了,你被褥什麼的呢?” “從上海來的路上丢了。
在七連,我們排長借了我一套。
” “那我明天也借你一套,以後再說。
” “謝謝……我該叫你什麼呢?” “當然要叫我支書。
人前必須叫我支書。
人後嘛,你在上海怎麼叫我這個輩分的人?” “叫阿姨。
” “姨就是姨,還‘啊’的什麼!你們上海人稱呼别人就是嗲。
嗲就是資産階級,起碼是小資産階級太太小姐的酸臭毛病!記住,以後不許發嗲啊!” 周萍站住,點頭。
梁喜喜見周萍有些發愣,笑道:“我不喜歡你叫我阿姨,背後叫也不喜歡。
按我們山東人的叫法,你叫我‘嬸兒’吧。
叫一遍。
” “嬸兒。
” 梁喜喜誨人不倦:“這聽着就一點也不假了!以後,苦活、髒活、累活,包括危險的活兒,你都要搶在别人前頭去幹!有好處的事兒,你都要悄悄往後躲。
即使别人把那種好事兒推到你面前了,你也要一讓再讓。
還要和其他知青搞好團結。
發生什麼矛盾了,即使錯在對方,你也要高姿态,主動作自我批評。
總而言之,你要脫胎換骨!” 山東屯女知青宿舍共有五位姑娘。
除了周萍在縣城已經見過的三個上海姑娘,還有兩個陌生的姑娘。
她們也是從上海來的,受了父母這樣或那樣問題的牽連。
五個姑娘正在因周萍的到來而議論紛紛: “老實說,上次你們三個說周萍終于留在兵團了,我心裡老不是滋味了,半夜還偷偷哭了一鼻子呢。
現在我心裡平衡多了。
” “就是。
都是家庭有問題的,憑什麼她就可以穿兵團服,掙工資,我們就不可以?她父親還是資本家呢,我父親才是買辦。
” 徐燕燕:“買辦是什麼人啊?咱們六六年才上的中學,入學不久就‘文化大革命’了,名義上是初二學生,其實沒正經上過幾天課,還真不知道買辦究竟是什麼人。
” 劉芳想了想問道:“買辦就是咱們上海人‘解放’前說的‘小開’吧?” 被問的姑娘生氣地白了她一眼:“你爸才是‘小開’呢!” “你别生氣嘛,我不是不懂嘛。
” 那姑娘歎氣:“其實我也不懂。
紅衛兵抄我家時,指着我父親的鼻子,口口聲聲說‘你這個資産階級買辦如何如何’的。
長這麼大,直到那一天,我才知道我父親是什麼‘買辦’。
紅衛兵走了,我父親還低着頭,都不敢擡頭看我一眼,那樣子特可憐,恨不得地上裂個縫一頭鑽進去。
他頭一回在自己女兒面前遭人羞辱。
我當時真想對他說——爸,隻要你‘解放’以前沒當過漢奸,那你就還是我爸……” 她鼻子一酸,終于不說了,仰躺下去,扯枕巾蓋住了臉。
郝昕一直在織毛衣,這時問:“哎,我記得我以前上你家時,遇到過市裡派小車接你爸去開會的呀!” 那姑娘又一下子從臉上扯掉枕巾,坐了起來,情緒激烈地:“那當然!那時候我父親是著名的工商界人士!” “以前被小車接去開幾次會有什麼了不起呀!這屋裡的,誰的父親‘文革’前還沒有點兒名呀?我父親還當過兩屆市政協委員呢!”另一個姑娘指了指劉芳說道,“她父親是著名詩人!” 劉芳:“别提我父親别提我父親,他寫的詩一點兒也不具有無産階級的革命性,無非就是寫了不少風花雪月罷了。
‘文革’前就沒少被人批判,還不服氣,非說自己是什麼自然美的真淳的歌者。
這下好,後悔也晚了,肯定遺臭萬年了。
連我也受他牽連,淪落到了這種地方!要在古代,這不就叫發配嗎?” 徐燕燕:“說話注意點啊!别一激動随嘴什麼話都亂說。
萬一開你的批判會,叫我們多為難。
不批你不行,批又不忍心,都是上海的。
” 另一個姑娘半開玩笑半認真地:“我可沒什麼不忍心的,叫我批誰我批誰!要批就批倒批臭!那話怎麼說的?——要像戰場上拼刺刀一樣,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對吧?” 郝昕一下子将她推了個仰巴叉:“你怎麼學得這麼壞?真想給你一針!” 大家都笑了。
門突然開了,梁喜喜像回到自己家一樣,對門外說:“進來吧,還怕見到她們呀?” 坐在炕沿的三名女知青立刻站了起來,而坐在炕上的兩個,也慌忙地下了地,穿上鞋子。
她們雖不是立正成排地站着,但卻可以說是肅立着。
看得出,她們都有點兒怕梁喜喜。
也顯然,在她們心目中,梁喜喜是一個毫無疑問地主宰她們命運的人。
而這一點,與兵團的幹群關系是那麼的不同,形成一種反差。
周萍走了進來,五名女知青的目光都望向周萍。
有的目光親善,有的目光冷漠,還有的目光似乎流露着掩飾不住的幸災樂禍。
周萍顯得有些拘束,還顯得有些自卑。
梁喜喜問周萍:“她們你都認識吧?” 周萍指指徐燕燕她們:“認識她們三個,我們是同校的,我和她還是同學。
” “不認識的兩個,一會兒你們也就認識了。
我不介紹了。
現在,加上你,我們山東屯一共有五名女知青了,還都是上海的。
以後,你們既要在生活和勞動中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又要在思想上互相促進,共同進步,啊?” 周萍已不由自主地就與五個姑娘站到一起去了,她們連連點頭。
梁喜喜發現了炕上的編織物,拿起來看,問:“誰織的?”她臉上一點兒笑模樣也沒有。
而這時的她,尤其使姑娘們感到無法親近,拒人千裡。
郝昕怯怯地:“我……” “織的什麼?” “毛背心。
” “給誰織的?” “我外婆。
她都快八十歲了,住鄉下老屋子,冬天屋裡又陰又冷……” “那你這點兒線
” “嗯?什麼意思?” “我在我們一班念了。
”趙天亮情緒激動起來,“你們不就是懷疑是她放的火嗎?不錯,她前腳走,後腳她住過的宿舍失火了,這對她非常不利。
她遭遇的情況,再加上她是資本家的女兒,都會使她成為最可疑的人。
但是我趙天亮敢替周萍這個資本家的女兒打保票,女一班宿舍失火肯定另有原因,肯定與她毫無關系!” 指導員在沉思,方婉之默默地看信: ……指導員、連長、方排長,我悄悄地離開了七連,希望你們能夠原諒我的做法。
我走,不是因為對你們有什麼怨氣,而是因為不願讓你們為我的事大費周章了。
我是資本家的女兒,戶口和檔案又明明被轉到了我原本應該去插隊的農村,我清楚自己要想成為一名兵團戰士,在這種情況之下是多麼的難。
我真的不忍心再使你們為難了。
今生今世,竟有機會叫你們指導員、連長、排長,我已經感到萬分幸運了。
能在兵團的一個連隊生活了兩個多月,參加了搶收麥子、豆子,和是兵團戰士的知青們一起蓋起了兩幢知青宿舍,思想和身體都獲得了很大的鍛煉,我已經特别知足了…… 此刻的周萍正在梁喜喜家。
梁喜喜在擀面條,周萍站在她旁邊,二人就那麼一問一答地對話: 梁喜喜笑着說:“今天是我四十四歲生日,明年就四十五了。
以前我很少過生日,但是今年,快四十五了,忽然想過了……你把書包放屋裡炕上,先替我燒水。
” 周萍立刻取下書包,走入裡屋,一邊放書包,一邊向四周打量。
“不是叫你替我燒水嗎?” “就來。
”周萍回應着,退出裡屋,默默蹲在竈口那兒往竈膛塞柴草。
梁喜喜:“周萍,你今天能主動來到山東屯,這是正确的選擇,我很替你高興。
如果你不主動來,我還要代表公社代表縣知青辦,到你們團去要你呢。
我在縣知青辦也有點兒職務,挂名的一個副主任。
如果你們團裡不給,我們就會告到兵團司令部去。
還不給,那我們就要告到中央去。
” 周萍困惑不解地擡頭看梁喜喜。
梁喜喜隻管低着頭,一邊快速地切面,一邊自說自話:“其實我和你們團長是山東老鄉,一個縣的,關系那是相當的不錯。
按輩分,他還算是我五服以内的堂姐夫。
但原則問題是摻雜不得半點兒個人感情的。
你在我們縣插隊知青的花名冊上。
具體說,在我們公社。
而且你的戶口你的檔案,都已經落在我們山東屯了。
這是一個鐵闆釘釘的事實,也是一個必須堅持、絕不能退讓的原則問題。
” 周萍忘了續柴草,忍了幾忍沒忍住,終于問:“我……對于山東屯,有那麼重要嗎?” 梁喜喜一邊抖面一邊說:“重要,當然重要!别停了續火呀。
” 周萍又開始續柴草,忍不住又問:“可我……隻不過是一個資本家的女兒……” 水開了,梁喜喜一邊往鍋裡下面,一邊又說:“重要就重要在這一點!實話跟你說,姑娘,你要不是一個資本家的女兒,那一切反而好說了。
可你偏偏是資本家的女兒,情況就不同了。
資本家的女兒,想不掙工分,賴在兵團掙工資,反而如願以償了,那還成?那對我們全縣的插隊知青是多壞的影響?那我們号召插隊知青紮根農村的工作還怎麼做?但這隻不過是問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七連不放你,團長打電話來替你說情,證明你是一個不錯的姑娘。
我們山東屯呢,其實更願意要家庭出身不好的知青。
” 周萍困惑地:“為什麼?” 梁喜喜将面條下在鍋裡,邊攪邊說:“道理很簡單。
一名知青,家庭出身越不好,膽子就越小,膽子越小,就越聽話。
讓往東,絕不敢往西讓往西,都不敢往東瞟一眼。
這就好支使。
不像那些‘紅五類’,自以為老子天下最革命,來到農村插隊了,還整天尋思着怎麼樣革一下這個的命,造一下那個的反,調皮搗蛋,往往不服從管理。
你剛說上句,他那兒不着調的下句在等着。
背地裡還常幹些偷雞摸狗的事,惹老鄉們氣惱。
出身不好的知青,那是一點兒也不敢有這些毛病的。
給一個好眼色,心裡就暖暖的。
給幾句好話,就感動得掉眼淚……” 周萍聽着,頭越垂越低,一把把機械地往竈膛裡塞草,都快将竈膛塞滿了。
梁喜喜往盆裡撈面,繼續說:“既然從我們了解的情況看,你确實是一個表現得不錯的資本家的女兒,那我們豈有放棄不要的道理?公社也罷,縣裡也罷,正缺少一個‘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典型。
一場偉大的運動,沒有各級典型那還行?我十八歲就入黨了,二十歲就當副縣長了,論搞運動,我也不外行。
沒有典型,就沒有轟轟烈烈的運動。
我們有心把你樹立成全公社、全縣‘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典型,就看你自己是不是也努力争取了。
” 周萍忽然抱頭哭泣起來。
她哭得百感交集,那麼傷心,卻又聲音很小,那麼壓抑。
正因為壓抑,聽來讓人心碎。
梁喜喜愕然,扯起周萍,奇怪地:“你哭什麼呀?我跟你說的都是大實話,你怎麼反而哭起來了呢?啊,明白了,因為當不了兵團戰士了,心裡邊怨恨我是不是?” 周萍不言語,隻是哭泣。
梁喜喜:“說話呀!怨恨就承認怨恨。
如果心裡明明有,又不說出來,那就是虛僞嘛!” 周萍點頭。
梁喜喜嘎嘎地笑了。
她的笑聲特響亮,也可以說是豪爽:“怨恨嘛,又不敢明說。
逼着說,才點點頭。
我剛才說你們這類知青膽小,沒說錯嘛。
這正是我歡迎你們這類知青的原因嘛。
我歡迎你們,那就代表山東屯歡迎你們。
你畢竟點頭承認心裡有怨恨了,這是誠實的表現。
做人就是要誠實,我喜歡誠實的人。
我允許你心裡有怨恨,但是不允許長期有。
長期有就不是對我怎麼樣的問題了,而是對一場偉大的運動怎麼樣的問題了。
好啦好啦,别哭了。
乖,要聽話,啊?” 梁喜喜憐愛地擁抱周萍,因為雙手沾着面,其實更像是用胳膊肘夾着周萍。
而周萍感覺到慰藉地依偎在梁喜喜懷裡。
梁喜喜又說:“從今以後,你就是我主要關懷的一名知青。
誰欺負你,告訴我,看我不收拾他。
要樹成典型的知青,那就得重點對待。
某一天你真成了典型,我也跟着光榮!……哎呀,我鍋裡還有面!” 鍋潽了。
沒過多久,梁喜喜和周萍吃上了炸醬面。
佐面的無非蘿蔔條、白菜心、蔥蒜之類。
梁喜喜翻着碗裡的面:“可惜煮爛了。
” 周萍:“好吃!” “再吃一碗?” “不,飽了。
”周萍滿足地打了個飽嗝。
梁喜喜笑了:“‘解放’前,資本家的小姐如果在飯桌上打飽嗝,那是要遭人恥笑的。
” 周萍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梁喜喜放下碗筷說:“我也飽了,不吃了。
” “我洗碗筷!”周萍迅速收起碗筷,走到竈間去了。
梁喜喜看着她的背影,贊道:“真懂事。
” 天黑了,梁喜喜陪周萍往知青宿舍走。
梁喜喜突然想起來什麼,問道:“剛才忘了問了,你被褥什麼的呢?” “從上海來的路上丢了。
在七連,我們排長借了我一套。
” “那我明天也借你一套,以後再說。
” “謝謝……我該叫你什麼呢?” “當然要叫我支書。
人前必須叫我支書。
人後嘛,你在上海怎麼叫我這個輩分的人?” “叫阿姨。
” “姨就是姨,還‘啊’的什麼!你們上海人稱呼别人就是嗲。
嗲就是資産階級,起碼是小資産階級太太小姐的酸臭毛病!記住,以後不許發嗲啊!” 周萍站住,點頭。
梁喜喜見周萍有些發愣,笑道:“我不喜歡你叫我阿姨,背後叫也不喜歡。
按我們山東人的叫法,你叫我‘嬸兒’吧。
叫一遍。
” “嬸兒。
” 梁喜喜誨人不倦:“這聽着就一點也不假了!以後,苦活、髒活、累活,包括危險的活兒,你都要搶在别人前頭去幹!有好處的事兒,你都要悄悄往後躲。
即使别人把那種好事兒推到你面前了,你也要一讓再讓。
還要和其他知青搞好團結。
發生什麼矛盾了,即使錯在對方,你也要高姿态,主動作自我批評。
總而言之,你要脫胎換骨!” 山東屯女知青宿舍共有五位姑娘。
除了周萍在縣城已經見過的三個上海姑娘,還有兩個陌生的姑娘。
她們也是從上海來的,受了父母這樣或那樣問題的牽連。
五個姑娘正在因周萍的到來而議論紛紛: “老實說,上次你們三個說周萍終于留在兵團了,我心裡老不是滋味了,半夜還偷偷哭了一鼻子呢。
現在我心裡平衡多了。
” “就是。
都是家庭有問題的,憑什麼她就可以穿兵團服,掙工資,我們就不可以?她父親還是資本家呢,我父親才是買辦。
” 徐燕燕:“買辦是什麼人啊?咱們六六年才上的中學,入學不久就‘文化大革命’了,名義上是初二學生,其實沒正經上過幾天課,還真不知道買辦究竟是什麼人。
” 劉芳想了想問道:“買辦就是咱們上海人‘解放’前說的‘小開’吧?” 被問的姑娘生氣地白了她一眼:“你爸才是‘小開’呢!” “你别生氣嘛,我不是不懂嘛。
” 那姑娘歎氣:“其實我也不懂。
紅衛兵抄我家時,指着我父親的鼻子,口口聲聲說‘你這個資産階級買辦如何如何’的。
長這麼大,直到那一天,我才知道我父親是什麼‘買辦’。
紅衛兵走了,我父親還低着頭,都不敢擡頭看我一眼,那樣子特可憐,恨不得地上裂個縫一頭鑽進去。
他頭一回在自己女兒面前遭人羞辱。
我當時真想對他說——爸,隻要你‘解放’以前沒當過漢奸,那你就還是我爸……” 她鼻子一酸,終于不說了,仰躺下去,扯枕巾蓋住了臉。
郝昕一直在織毛衣,這時問:“哎,我記得我以前上你家時,遇到過市裡派小車接你爸去開會的呀!” 那姑娘又一下子從臉上扯掉枕巾,坐了起來,情緒激烈地:“那當然!那時候我父親是著名的工商界人士!” “以前被小車接去開幾次會有什麼了不起呀!這屋裡的,誰的父親‘文革’前還沒有點兒名呀?我父親還當過兩屆市政協委員呢!”另一個姑娘指了指劉芳說道,“她父親是著名詩人!” 劉芳:“别提我父親别提我父親,他寫的詩一點兒也不具有無産階級的革命性,無非就是寫了不少風花雪月罷了。
‘文革’前就沒少被人批判,還不服氣,非說自己是什麼自然美的真淳的歌者。
這下好,後悔也晚了,肯定遺臭萬年了。
連我也受他牽連,淪落到了這種地方!要在古代,這不就叫發配嗎?” 徐燕燕:“說話注意點啊!别一激動随嘴什麼話都亂說。
萬一開你的批判會,叫我們多為難。
不批你不行,批又不忍心,都是上海的。
” 另一個姑娘半開玩笑半認真地:“我可沒什麼不忍心的,叫我批誰我批誰!要批就批倒批臭!那話怎麼說的?——要像戰場上拼刺刀一樣,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對吧?” 郝昕一下子将她推了個仰巴叉:“你怎麼學得這麼壞?真想給你一針!” 大家都笑了。
門突然開了,梁喜喜像回到自己家一樣,對門外說:“進來吧,還怕見到她們呀?” 坐在炕沿的三名女知青立刻站了起來,而坐在炕上的兩個,也慌忙地下了地,穿上鞋子。
她們雖不是立正成排地站着,但卻可以說是肅立着。
看得出,她們都有點兒怕梁喜喜。
也顯然,在她們心目中,梁喜喜是一個毫無疑問地主宰她們命運的人。
而這一點,與兵團的幹群關系是那麼的不同,形成一種反差。
周萍走了進來,五名女知青的目光都望向周萍。
有的目光親善,有的目光冷漠,還有的目光似乎流露着掩飾不住的幸災樂禍。
周萍顯得有些拘束,還顯得有些自卑。
梁喜喜問周萍:“她們你都認識吧?” 周萍指指徐燕燕她們:“認識她們三個,我們是同校的,我和她還是同學。
” “不認識的兩個,一會兒你們也就認識了。
我不介紹了。
現在,加上你,我們山東屯一共有五名女知青了,還都是上海的。
以後,你們既要在生活和勞動中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又要在思想上互相促進,共同進步,啊?” 周萍已不由自主地就與五個姑娘站到一起去了,她們連連點頭。
梁喜喜發現了炕上的編織物,拿起來看,問:“誰織的?”她臉上一點兒笑模樣也沒有。
而這時的她,尤其使姑娘們感到無法親近,拒人千裡。
郝昕怯怯地:“我……” “織的什麼?” “毛背心。
” “給誰織的?” “我外婆。
她都快八十歲了,住鄉下老屋子,冬天屋裡又陰又冷……” “那你這點兒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