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關燈
小
中
大
門從縣城往我醫院裡打電話,孩子口口聲聲說媽我是向家裡借,我可以寫借據,我以後有能力的時候一定會還你們……你知道我聽着心裡邊什麼滋味嗎?曙光那也是為了正事啊!是要為他們那個村裡打成一口機井啊!怎麼這樣些事兒,都得我來出面應對呢?現在你又要阻止他對曉蘭的愛情,你倒是讓我這當母親的信上怎麼說呢?你剛才說那些,那能寫在信裡嗎?你怎麼也不想一想,愛是雙方面的關系,如果曉蘭特别愛曙光,你的阻止,不是也在傷害人家曉蘭嗎?”
趙父:“曉蘭性格很堅強,即使當時覺得傷害了一下,我看她也是經得住的。
何況我們不是惡意的傷害,我們也是為她好。
她那樣家庭的獨生女,更應該找一位門當戶對的丈夫。
” 趙父握住趙母一隻手,又說:“明天的信,我說,你寫,以我的名義寄給曙光,行了吧?” 趙母掙出了手:“明天的信,究竟應不應該寫,有沒有必要寫,再議。
眼前還有一封信的事兒,我必須現在就告訴你,要不我怕我今晚會失眠。
” 趙父有些驚訝:“還有一封信的事兒?” 趙母掏出劉江交給她的那封信:“劉江剛才在門外交給我的。
是曙光讓曉蘭捎給咱們,曉蘭又讓他捎給咱們的。
” 趙父:“劉江捎回曙光的信來,卻要背着我在門外交給你?他小子怎麼可以這樣?我還說我喜歡他來着!我還送給他……” 趙母:“你看你,我沒把話說完,你就又打斷,還疑心!你到底想不想聽我把話說完啊?” “好好好,你說,我洗耳恭聽!” “本來,信是要讓曉蘭捎回來的。
可曉蘭那孩子,跟劉江他們走在半道,又決定不回北京了。
” 趙父:“她回北京那也是回咱家,趙家的家門永遠對她敞開。
” 趙母:“她不回來,是考慮到咱們曙光一個人留在那村子裡太孤獨了。
于是呢,她就又讓劉江把信捎回來了。
” 趙父:“不管誰捎回來的,反正是咱們兒子的信!你就念給我聽聽吧!”趙父急着想知道信中内容,不耐煩地說。
趙母:“不能念給你聽。
非但不能念給你聽,連我也不能拆開來看。
曙光交代,信先由咱們保存着。
等他認為必要的時候,會通知我們。
那時我們才可以看,還要按照他的希望替他轉寄給什麼方面。
曉蘭呢,就把曙光的囑咐,原話又囑咐給了劉江。
剛才咱倆一争吵,人家劉江那孩子忘了兜裡揣着信了。
我把他送出門,他才想起來,他把曉蘭囑咐他的話,對我囑咐了一遍。
要說人家劉江這孩子,還真是值得信托的孩子。
” 二人一時沉默。
在沉默中,趙父伸出了一隻手。
趙母一言不發,起身将信從桌上拿起,又看了看,遞在趙父手上。
趙父雙手摸那封信的邊緣,似乎想找到一點什麼。
趙母:“不必摸,封着口。
信封兩面,一個字都沒有。
” 趙父:“很厚。
牛皮紙的,中号的寬信封。
估計裡邊至少有五六頁稿紙……” 趙母:“這信鬧騰得我心裡更亂了。
如果我今晚對你發火,那可是有理由的。
” 趙父:“你覺得,劉江會有關于他們幾個知青的什麼事,瞞着我們,并沒說嗎?” 趙母點點頭:“他在門外交給我信的時候,我有這感覺了。
” “會是什麼事兒呢?”趙父自言自語,又将臉轉向趙母,“你猜,會是什麼事兒?” 趙母猜想:“會不會是,關于他自己和曉蘭的事兒?” 趙父搖頭:“不會。
那曙光沒必要搞得這麼神神秘秘的。
” “看看就知道了。
” “是啊,看看就知道了。
” 趙父将信遞向趙母,命令地:“拆開,念給我聽。
” 趙母拿着信封,卻并沒有拆開:“不好吧?對曙光是不是太不尊重了?” 趙父:“是。
但如果我們不知道這封信的内容,今晚都别想睡覺了。
這對我們當父母的太不公平了!” 趙母接過信,猶猶豫豫的,還是沒拆,又将信還在趙父手中:“你拆,我念。
” “我拆就我拆!”說着,他毫不猶豫地撕開信封,抽出信紙,遞給趙母。
趙母接過信紙,念道: 親愛的爸爸媽媽: 當媽媽念這封信給爸爸聽的時候,那麼肯定的,我已經失去了自由。
而在這封信交給你們的時候,我的知青夥伴武紅兵,被某些人打成了“現行反革命”分子…… 趙母停止念,愕然地看趙父。
“别停!念!” 趙母念道: 爸爸媽媽: 我對這一種幾乎是任意将人打成反革命的做法,深惡痛絕。
如果說我在北京的時候,還隻不過感覺到我們共和國的首都病了,那麼我在大串聯的時候,進一步深切地感覺到,我們的共和國總體上病了!而在陝北這個又窮又小的農村裡,我更加确信我的感覺并沒有錯…… 親愛的爸爸媽媽,我不能不為武紅兵與某些人進行鬥争。
這已經全然不是出于個人關系的感情沖動。
許多現象都是不正确的,必須有人呐喊出這一事實。
我深切地體會到,那些錯誤的事,也是多麼嚴重地危害到了廣大人民群衆的利益。
連許許多多善良的農民老鄉都因而欲哭無淚。
爸爸,您曾是英雄,而我很平凡,我認為我血管裡并沒有多少英雄的血液。
也許弟弟身上倒是有些的,盡管他還分不清楚什麼是英雄行為,什麼隻不過是青春情緒的宣洩。
但平凡的我,畢竟是多少有些思想的。
所以,為着我們的國家,我再也無法沉默…… 趙父突然大吼:“别念了!” 趙母驟然停止了念信,呆若木人。
趙父猛地站起,揮舞手臂,激動不已:“反動!反動透頂!頭腦裡有這樣的思想,那就是闆上釘釘的‘現行反革命’!” 趙母勸道:“你小聲點兒!” 趙父:“滿紙的胡說八道!什麼事兒就單論什麼具體的事兒!為什麼要扯到中國怎麼樣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的頭腦裡有些什麼偉大的部署,他趙曙光懂個屁!我堅信中國是不會被某些野心家搞垮的!他如果還承認是我的兒子,他也得承認這一點!” 趙母哀求地:“你小聲點兒行不行啊!”她雙手捧臉,低聲哭起來。
趙父把眼一瞪:“你……你哭什麼?” “我……我覺得曙光的信,寫得很真誠。
可是……可是我太為他擔心了啊!” 趙父又默默坐在沙發上了,自言自語:“他,他為什麼要想這麼多?為什麼要想這麼多?!為什麼?!” 趙母:“咱們……咱們可該怎麼辦啊?天亮那兒,受了處分,曙光又……我從來也沒為他們兩個操過這麼大的心啊!怎麼一離開身邊,就都變了呢?” 趙父:“燒掉它,燒掉它!信在哪兒?給我,快給我!”趙父一把将信搶了過來,掏出打火機按出火苗。
信紙、信封在趙父手中燃燒,燒痛了他的手,趙父将燃燒着的信丢到地上,信瞬間成為黑蝶般的紙灰。
趙母呆呆看着。
趙父:“明天不要寫信了,我看,咱倆一塊兒去陝北一趟吧!” 趙母為難地:“我是主治醫生,恐怕請不下假來……我不知道這個假怎麼請。
” 趙父卻很堅決:“那我就自己去!我必須去,不能不去。
而且,得快!” “你離開我都不敢一個人走到大院外去,交通又不方便,怎麼去得成?” “顧不了那麼多了。
曙光信上說的,是不是以前來過咱家幾次的那個武紅兵?” 趙母:“肯定是。
” 趙父:“你覺得,他是怎麼樣的一個青年?” “當年和咱們曙光一樣,都是屬于愛思考問題的高中生。
他倆經常互相推薦書看。
” 趙父咬牙狠狠地說:“是書把他們害了!書不是什麼好東西。
” “别忘了,你當年追求我,正因為我是一個喜歡讀書的姑娘。
” “可你頭腦裡為什麼就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危險的思想?” 趙母反問:“你怎麼知道我沒有?” 趙父的臉轉向趙母,僵直不動:“如果你也有,說出來。
” “不想跟你說。
”趙母用手絹擦鼻涕抹眼淚。
趙父強硬地命令:“你必須說出來!我是你丈夫,我有權了解你的政治思想。
” “我不想被誰了解,你是我丈夫也不行。
” “怎麼搞成了這樣?連多年的恩愛夫妻都顯得生分了。
” 趙父正歎着氣,敲門聲響了起來。
他趕緊對趙母說:“快把地上弄幹淨,讓外人看到了會起疑心的!” 趙母慌亂之下,從沙發背上扯下罩布,将地上的紙灰擦盡,将罩布卷幾卷,塞到了沙發底下。
趙父看了看她的臉:“讓外人看出你哭過也不好。
” “來了,等會兒。
”趙母一邊應答,一邊急忙走入洗漱間,擰開水龍頭洗了幾把臉。
她手拿毛巾,一邊擦臉,一邊開了家門。
來的是三位女性,都是當年知青母親的年齡,其中一位還穿着軍裝。
穿着軍裝的女人對趙母說:“李姐,她倆是街道居委會的。
她倆的孩子和咱倆的孩子,都在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
她倆聽到了一些不太好的情況,想咱們四個做母親的一塊兒交流交流看法,否則不會這麼晚了還來打擾。
” 趙母強打笑臉:“快到屋裡坐下說。
” 她引着三位母親進客廳。
趙父見來了人,正扶着家具,一步一挪地要離開客廳。
趙母問他:“你要幹什麼去?” 趙父:“回避啊。
” 穿軍裝的母親:“老趙,我的聲音還聽不出來啊?你回避個什麼勁兒啊?” 趙母瞥了丈夫一眼:“就是,毛病!” 一位母親說:“我倆聽到别的街道傳着一個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的消息,說有一個師的好幾個團的知青,都得了一種眼病,有的連隊,所有知青的眼睛集體失明了!” 趙母:“是謠傳吧,這也不太可能啊!” 另一位母親:“肯定不是謠傳,有些當父母的,已經動身去東北了。
” 穿軍裝的母親:“也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孩子們去的都是人煙稀少、特别荒涼的地方,什麼古怪的地方病都有可能找到他們身上。
” “我想起來了。
”趙母問趙父,“我記得,天亮上一封信裡提到過,說連隊裡有些知青得了什麼眼病,而他比較幸運,沒得,和幾名男知青組成了架線班。
” 趙父也想起了這回事,忙說:“對對,快去把信找來!念給她們三位當媽的聽。
” 趙母:“是雀盲眼!” 她将信拿來,抽出信紙,找了一段字念起來:“由于較長期吃不到帶葉蔬菜,導緻集體缺乏某些維生素,結果又導緻了普遍的雀盲眼病發生。
就是眼睛像麻雀一樣,到了晚上什麼也看不見了,跟瞎子差不多。
但各團已在采取緊急措施……” 北風在東北的雪夜中呼号。
風雪中,隐約能看見一溜還沒架線的電話線杆,其中三根上,有人影在安裝着什麼。
這個架線班要完成的任務很艱苦,要将電話線拉到所有的連隊,工作範圍在一百公裡以内,離哪個連隊近,就到哪個連隊吃住。
趙天亮他們已在嚴冬來臨之前将幾千根線杆豎牢了,隻剩下安瓷葫蘆和架線的任務了。
齊勇攀在一根線杆上,口中叼着線手套,一雙棉手套吊在脖子上,垂在身體兩旁,被北風吹得亂擺。
他擰好一個瓷葫蘆,從口中拿下線手套,一邊往凍得紅腫的手上戴,一邊喊:“天亮!好了沒有?” 趙天亮:“馬上就好!” 齊勇又轉問“小地包”:“‘小地包’,你那兒怎麼樣?” “小地包”:“我手弄破了,但也馬上就好!” 齊勇溜着線杆往下滑,不知為什麼,他忽然感到一陣頭暈,眼前一黑,掉在地上。
趙天亮:“班長!” 他飛速地下了杆,從鞋上蹬掉齒鈎,跑到齊勇跟前,扶起齊勇的頭連聲叫,“班長!班長!……” 齊勇昏迷不醒。
趙天亮沖“小地包”大喊:“孫敬文,快下來!” “小地包”慌亂地往下移動齒鈎,快到地面時,也一個不慎跌落于雪地,他爬起來,原地轉圈。
趙天亮生氣地喊:“你幹什麼呢?過來呀!” “小地包”驚恐地在原地打轉:“我過哪兒去呀?!” 趙天亮:“你他媽裝什麼裝!到這兒來,班長摔昏了!” “小地包”哭喊:“我眼前一片黑!我看不見你倆!我眼睛瞎了!我眼睛瞎了!” 趙天亮背起齊勇,讓“小地包”扯着他腰間的保險索,三人踏着深雪來到了避風的灌木叢後面。
趙天亮放下齊勇,大口喘着粗氣。
“小地包”一屁股坐下,哭咧咧地埋怨:“我肯定也得了雀盲眼了!” 趙天亮:“那麼多人都得了雀盲眼,就你神聖啊?不能得啊?” “小地包”:“我剛才在杆上還能看得見,讓你突然一喊給吓的!” “小地包”踹了趙天亮一腳,又指着昏過去的齊勇說,“都怨他!我說要起風了,早點兒收工,他偏不,非堅持要把這幾根杆子也安裝好!” 他又接連亂踹,前幾腳落空了,最後一腳,差點兒踹中齊勇的頭,多虧趙天亮将齊勇的頭護住,“小地包”的腳踹在趙天亮身上。
趙天亮:“再亂蹬亂踹的,我揍你!” “小地包”拖着哭腔:“現在可怎麼辦?離最近的九連也有三十來裡!去不到九連,今晚非都凍死在這兒不可!” 趙天亮:“你把班長扶在懷裡!” “小地包”:“不!我恨他!他把我搞到這種地步的!” 趙天亮用棉手套扇“小地包”幾下,“小地包”安靜了,乖乖将齊勇扶在自己懷裡。
趙天亮:“
何況我們不是惡意的傷害,我們也是為她好。
她那樣家庭的獨生女,更應該找一位門當戶對的丈夫。
” 趙父握住趙母一隻手,又說:“明天的信,我說,你寫,以我的名義寄給曙光,行了吧?” 趙母掙出了手:“明天的信,究竟應不應該寫,有沒有必要寫,再議。
眼前還有一封信的事兒,我必須現在就告訴你,要不我怕我今晚會失眠。
” 趙父有些驚訝:“還有一封信的事兒?” 趙母掏出劉江交給她的那封信:“劉江剛才在門外交給我的。
是曙光讓曉蘭捎給咱們,曉蘭又讓他捎給咱們的。
” 趙父:“劉江捎回曙光的信來,卻要背着我在門外交給你?他小子怎麼可以這樣?我還說我喜歡他來着!我還送給他……” 趙母:“你看你,我沒把話說完,你就又打斷,還疑心!你到底想不想聽我把話說完啊?” “好好好,你說,我洗耳恭聽!” “本來,信是要讓曉蘭捎回來的。
可曉蘭那孩子,跟劉江他們走在半道,又決定不回北京了。
” 趙父:“她回北京那也是回咱家,趙家的家門永遠對她敞開。
” 趙母:“她不回來,是考慮到咱們曙光一個人留在那村子裡太孤獨了。
于是呢,她就又讓劉江把信捎回來了。
” 趙父:“不管誰捎回來的,反正是咱們兒子的信!你就念給我聽聽吧!”趙父急着想知道信中内容,不耐煩地說。
趙母:“不能念給你聽。
非但不能念給你聽,連我也不能拆開來看。
曙光交代,信先由咱們保存着。
等他認為必要的時候,會通知我們。
那時我們才可以看,還要按照他的希望替他轉寄給什麼方面。
曉蘭呢,就把曙光的囑咐,原話又囑咐給了劉江。
剛才咱倆一争吵,人家劉江那孩子忘了兜裡揣着信了。
我把他送出門,他才想起來,他把曉蘭囑咐他的話,對我囑咐了一遍。
要說人家劉江這孩子,還真是值得信托的孩子。
” 二人一時沉默。
在沉默中,趙父伸出了一隻手。
趙母一言不發,起身将信從桌上拿起,又看了看,遞在趙父手上。
趙父雙手摸那封信的邊緣,似乎想找到一點什麼。
趙母:“不必摸,封着口。
信封兩面,一個字都沒有。
” 趙父:“很厚。
牛皮紙的,中号的寬信封。
估計裡邊至少有五六頁稿紙……” 趙母:“這信鬧騰得我心裡更亂了。
如果我今晚對你發火,那可是有理由的。
” 趙父:“你覺得,劉江會有關于他們幾個知青的什麼事,瞞着我們,并沒說嗎?” 趙母點點頭:“他在門外交給我信的時候,我有這感覺了。
” “會是什麼事兒呢?”趙父自言自語,又将臉轉向趙母,“你猜,會是什麼事兒?” 趙母猜想:“會不會是,關于他自己和曉蘭的事兒?” 趙父搖頭:“不會。
那曙光沒必要搞得這麼神神秘秘的。
” “看看就知道了。
” “是啊,看看就知道了。
” 趙父将信遞向趙母,命令地:“拆開,念給我聽。
” 趙母拿着信封,卻并沒有拆開:“不好吧?對曙光是不是太不尊重了?” 趙父:“是。
但如果我們不知道這封信的内容,今晚都别想睡覺了。
這對我們當父母的太不公平了!” 趙母接過信,猶猶豫豫的,還是沒拆,又将信還在趙父手中:“你拆,我念。
” “我拆就我拆!”說着,他毫不猶豫地撕開信封,抽出信紙,遞給趙母。
趙母接過信紙,念道: 親愛的爸爸媽媽: 當媽媽念這封信給爸爸聽的時候,那麼肯定的,我已經失去了自由。
而在這封信交給你們的時候,我的知青夥伴武紅兵,被某些人打成了“現行反革命”分子…… 趙母停止念,愕然地看趙父。
“别停!念!” 趙母念道: 爸爸媽媽: 我對這一種幾乎是任意将人打成反革命的做法,深惡痛絕。
如果說我在北京的時候,還隻不過感覺到我們共和國的首都病了,那麼我在大串聯的時候,進一步深切地感覺到,我們的共和國總體上病了!而在陝北這個又窮又小的農村裡,我更加确信我的感覺并沒有錯…… 親愛的爸爸媽媽,我不能不為武紅兵與某些人進行鬥争。
這已經全然不是出于個人關系的感情沖動。
許多現象都是不正确的,必須有人呐喊出這一事實。
我深切地體會到,那些錯誤的事,也是多麼嚴重地危害到了廣大人民群衆的利益。
連許許多多善良的農民老鄉都因而欲哭無淚。
爸爸,您曾是英雄,而我很平凡,我認為我血管裡并沒有多少英雄的血液。
也許弟弟身上倒是有些的,盡管他還分不清楚什麼是英雄行為,什麼隻不過是青春情緒的宣洩。
但平凡的我,畢竟是多少有些思想的。
所以,為着我們的國家,我再也無法沉默…… 趙父突然大吼:“别念了!” 趙母驟然停止了念信,呆若木人。
趙父猛地站起,揮舞手臂,激動不已:“反動!反動透頂!頭腦裡有這樣的思想,那就是闆上釘釘的‘現行反革命’!” 趙母勸道:“你小聲點兒!” 趙父:“滿紙的胡說八道!什麼事兒就單論什麼具體的事兒!為什麼要扯到中國怎麼樣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的頭腦裡有些什麼偉大的部署,他趙曙光懂個屁!我堅信中國是不會被某些野心家搞垮的!他如果還承認是我的兒子,他也得承認這一點!” 趙母哀求地:“你小聲點兒行不行啊!”她雙手捧臉,低聲哭起來。
趙父把眼一瞪:“你……你哭什麼?” “我……我覺得曙光的信,寫得很真誠。
可是……可是我太為他擔心了啊!” 趙父又默默坐在沙發上了,自言自語:“他,他為什麼要想這麼多?為什麼要想這麼多?!為什麼?!” 趙母:“咱們……咱們可該怎麼辦啊?天亮那兒,受了處分,曙光又……我從來也沒為他們兩個操過這麼大的心啊!怎麼一離開身邊,就都變了呢?” 趙父:“燒掉它,燒掉它!信在哪兒?給我,快給我!”趙父一把将信搶了過來,掏出打火機按出火苗。
信紙、信封在趙父手中燃燒,燒痛了他的手,趙父将燃燒着的信丢到地上,信瞬間成為黑蝶般的紙灰。
趙母呆呆看着。
趙父:“明天不要寫信了,我看,咱倆一塊兒去陝北一趟吧!” 趙母為難地:“我是主治醫生,恐怕請不下假來……我不知道這個假怎麼請。
” 趙父卻很堅決:“那我就自己去!我必須去,不能不去。
而且,得快!” “你離開我都不敢一個人走到大院外去,交通又不方便,怎麼去得成?” “顧不了那麼多了。
曙光信上說的,是不是以前來過咱家幾次的那個武紅兵?” 趙母:“肯定是。
” 趙父:“你覺得,他是怎麼樣的一個青年?” “當年和咱們曙光一樣,都是屬于愛思考問題的高中生。
他倆經常互相推薦書看。
” 趙父咬牙狠狠地說:“是書把他們害了!書不是什麼好東西。
” “别忘了,你當年追求我,正因為我是一個喜歡讀書的姑娘。
” “可你頭腦裡為什麼就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危險的思想?” 趙母反問:“你怎麼知道我沒有?” 趙父的臉轉向趙母,僵直不動:“如果你也有,說出來。
” “不想跟你說。
”趙母用手絹擦鼻涕抹眼淚。
趙父強硬地命令:“你必須說出來!我是你丈夫,我有權了解你的政治思想。
” “我不想被誰了解,你是我丈夫也不行。
” “怎麼搞成了這樣?連多年的恩愛夫妻都顯得生分了。
” 趙父正歎着氣,敲門聲響了起來。
他趕緊對趙母說:“快把地上弄幹淨,讓外人看到了會起疑心的!” 趙母慌亂之下,從沙發背上扯下罩布,将地上的紙灰擦盡,将罩布卷幾卷,塞到了沙發底下。
趙父看了看她的臉:“讓外人看出你哭過也不好。
” “來了,等會兒。
”趙母一邊應答,一邊急忙走入洗漱間,擰開水龍頭洗了幾把臉。
她手拿毛巾,一邊擦臉,一邊開了家門。
來的是三位女性,都是當年知青母親的年齡,其中一位還穿着軍裝。
穿着軍裝的女人對趙母說:“李姐,她倆是街道居委會的。
她倆的孩子和咱倆的孩子,都在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
她倆聽到了一些不太好的情況,想咱們四個做母親的一塊兒交流交流看法,否則不會這麼晚了還來打擾。
” 趙母強打笑臉:“快到屋裡坐下說。
” 她引着三位母親進客廳。
趙父見來了人,正扶着家具,一步一挪地要離開客廳。
趙母問他:“你要幹什麼去?” 趙父:“回避啊。
” 穿軍裝的母親:“老趙,我的聲音還聽不出來啊?你回避個什麼勁兒啊?” 趙母瞥了丈夫一眼:“就是,毛病!” 一位母親說:“我倆聽到别的街道傳着一個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的消息,說有一個師的好幾個團的知青,都得了一種眼病,有的連隊,所有知青的眼睛集體失明了!” 趙母:“是謠傳吧,這也不太可能啊!” 另一位母親:“肯定不是謠傳,有些當父母的,已經動身去東北了。
” 穿軍裝的母親:“也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孩子們去的都是人煙稀少、特别荒涼的地方,什麼古怪的地方病都有可能找到他們身上。
” “我想起來了。
”趙母問趙父,“我記得,天亮上一封信裡提到過,說連隊裡有些知青得了什麼眼病,而他比較幸運,沒得,和幾名男知青組成了架線班。
” 趙父也想起了這回事,忙說:“對對,快去把信找來!念給她們三位當媽的聽。
” 趙母:“是雀盲眼!” 她将信拿來,抽出信紙,找了一段字念起來:“由于較長期吃不到帶葉蔬菜,導緻集體缺乏某些維生素,結果又導緻了普遍的雀盲眼病發生。
就是眼睛像麻雀一樣,到了晚上什麼也看不見了,跟瞎子差不多。
但各團已在采取緊急措施……” 北風在東北的雪夜中呼号。
風雪中,隐約能看見一溜還沒架線的電話線杆,其中三根上,有人影在安裝着什麼。
這個架線班要完成的任務很艱苦,要将電話線拉到所有的連隊,工作範圍在一百公裡以内,離哪個連隊近,就到哪個連隊吃住。
趙天亮他們已在嚴冬來臨之前将幾千根線杆豎牢了,隻剩下安瓷葫蘆和架線的任務了。
齊勇攀在一根線杆上,口中叼着線手套,一雙棉手套吊在脖子上,垂在身體兩旁,被北風吹得亂擺。
他擰好一個瓷葫蘆,從口中拿下線手套,一邊往凍得紅腫的手上戴,一邊喊:“天亮!好了沒有?” 趙天亮:“馬上就好!” 齊勇又轉問“小地包”:“‘小地包’,你那兒怎麼樣?” “小地包”:“我手弄破了,但也馬上就好!” 齊勇溜着線杆往下滑,不知為什麼,他忽然感到一陣頭暈,眼前一黑,掉在地上。
趙天亮:“班長!” 他飛速地下了杆,從鞋上蹬掉齒鈎,跑到齊勇跟前,扶起齊勇的頭連聲叫,“班長!班長!……” 齊勇昏迷不醒。
趙天亮沖“小地包”大喊:“孫敬文,快下來!” “小地包”慌亂地往下移動齒鈎,快到地面時,也一個不慎跌落于雪地,他爬起來,原地轉圈。
趙天亮生氣地喊:“你幹什麼呢?過來呀!” “小地包”驚恐地在原地打轉:“我過哪兒去呀?!” 趙天亮:“你他媽裝什麼裝!到這兒來,班長摔昏了!” “小地包”哭喊:“我眼前一片黑!我看不見你倆!我眼睛瞎了!我眼睛瞎了!” 趙天亮背起齊勇,讓“小地包”扯着他腰間的保險索,三人踏着深雪來到了避風的灌木叢後面。
趙天亮放下齊勇,大口喘着粗氣。
“小地包”一屁股坐下,哭咧咧地埋怨:“我肯定也得了雀盲眼了!” 趙天亮:“那麼多人都得了雀盲眼,就你神聖啊?不能得啊?” “小地包”:“我剛才在杆上還能看得見,讓你突然一喊給吓的!” “小地包”踹了趙天亮一腳,又指着昏過去的齊勇說,“都怨他!我說要起風了,早點兒收工,他偏不,非堅持要把這幾根杆子也安裝好!” 他又接連亂踹,前幾腳落空了,最後一腳,差點兒踹中齊勇的頭,多虧趙天亮将齊勇的頭護住,“小地包”的腳踹在趙天亮身上。
趙天亮:“再亂蹬亂踹的,我揍你!” “小地包”拖着哭腔:“現在可怎麼辦?離最近的九連也有三十來裡!去不到九連,今晚非都凍死在這兒不可!” 趙天亮:“你把班長扶在懷裡!” “小地包”:“不!我恨他!他把我搞到這種地步的!” 趙天亮用棉手套扇“小地包”幾下,“小地包”安靜了,乖乖将齊勇扶在自己懷裡。
趙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