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關燈
小
中
大
,因為豆秧比麥稈兒矮,還紮手,不戴手套是不行的。
” “班長,我倆也就這會兒還能背着人叫你一聲班長了。
現在齊勇已經是一班長了。
”“小黃浦”說得很無奈。
“小地包”又說:“班長,你既然回來了,那一切就面對現實吧。
咱們排長已經因為你受處分,被撤職了。
指導員連長苦苦保了他幾次,還被團裡狠狠批評了一通。
麥收期間,未經準假逃離連隊的,全團僅你一例。
團裡認為咱們排長有難以推卸的責任,聽說還要把他調離咱們連隊。
班長,趁這會兒隻咱們三個人,把我倆知道的情況全告訴你,是希望你及早有些心理準備……” 趙天亮也不接“手套”,一轉身沖出了宿舍。
在連隊的路上,他又碰上了那兩個擡水的孩子,問他們:“豆地在哪邊?” 張連長的孩子擡手一指:“麥地往東五六裡,挺遠呢!” 趙天亮拔腿就跑,他跑過麥地,麥地果然一片綠!他站住了。
遠遠的,連裡割豆子的人們在往回走,走在前邊的是女知青和婦女們。
孫曼玲并沒看到他,是林麗指了指,她才看到的。
她想站住和他說句話,但顯然不知說什麼好,猶豫了一下,低頭跟上隊伍走了。
從她們行走的步态可以看出,每一個人都是那麼的疲憊。
男知青們走過來了。
齊勇走到他跟前,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如果排長真的調走了,我跟你沒完。
” 趙天亮隻有一言不發。
韓指導員、張連長、尹排長、方婉之和張靖嚴以及老職工們也走過來了。
他們發現了他,都站住了。
趙天亮鼓起勇氣,主動走過去,大聲道:“報告,我回來了!” 張連長冷哼了一聲:“你回來了我們還得開歡迎會嗎?!七連甯可要一個張靖嚴,不要十個趙天亮!” “老張!”韓指導員止住了連長的話,轉臉對趙天亮說,“你回來了,七連當然還是歡迎的。
明天起,先跟着割豆子吧。
” 張靖嚴說:“指導員,連長,你們先走一步,我和天亮說幾句話。
” 衆人走後,趙天亮默默望着張靖嚴,内疚地:“排長,對不起。
” 張靖嚴故作嚴肅地問:“帶回點兒什麼好吃的沒有?” “事情果然像你推測的那樣,我真後悔沒聽你的話。
”趙天亮低着頭,心裡很難受。
張靖嚴一笑,摟着他的肩膀,邊走邊問:“你哥還好吧?” “他是個樂觀主義者。
” “你那位曉蘭姐呢?” “她是個理性主義者。
” “你等于什麼都沒回答我嘛。
再問一句,可要正面回答——他們插隊那地方怎麼樣?” “窮。
嚴重缺水。
知青也和農民一樣,掙工分。
一年到頭掙不了多少工分。
” 張靖嚴站住了,自言自語道:“和插隊知青比起來,我們兵團知青幸運啊!每月三十二元的工資,尤其我們這個團,再加上每月九元多的寒帶補貼,将近四十二元了。
這四十二元,使我們和那些去往貧困地區的農村插隊的知青相比,簡直可以說,一些在天上,一些在地上啊!”說着,将臉緩緩轉向趙天亮,沉思地凝視着他。
趙天亮發自内心地說:“排長,你要是想罵我,那就罵吧!無論你怎麼罵,我都承受得住。
也沒有理由承受不住。
” 張靖嚴卻依舊自顧自地說着:“要讓我們兵團知青知道!對。
一定要讓大家知道!知道我們是何等的幸運!” “排長,你是主動來到北大荒的嗎?” 張靖嚴點頭:“當然。
我是為理想而來的。
你說你哥哥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你那位曉蘭姐是一位理性主義者,那麼我就是理想主義者了!” “相信自己足以改天換地?” “不,我從來也沒那麼以為過。
高一的時候,我成為學校最早的幾名學生黨員之一。
高二的時候,我被審定為即将派往法國的公費留學生。
那時我的理想是科技強國,為國争光。
那時我的理想很大……” “現在呢?” “現在我的理想很小,很具體,很現實。
我的母親是家庭婦女,文盲。
我的父親是鐵路上的搬運工,靠力氣掙錢的人,掃盲時認識了幾個字。
我家孩子多,我是老大。
父母能供我讀到高三,那也實在不容易啊!既然大理想破滅了,那就讓我實現小理想吧。
讓父母臉上愁雲少一些,笑容多一些,讓弟弟妹妹過年過節有件新衣服或新鞋穿,這就是我現在的小理想。
共産黨員也首先是兒女,體恤父母也是熱愛勞動人民。
” 趙天亮低聲道:“排長,你這麼說,有些人聽到了會批判你的。
” “我知道該對什麼人說,不該對什麼人說。
” 從連隊的方向隐隐傳來号聲。
張靖嚴拍了拍趙天亮的肩:“咱倆别站在這兒說起來沒完了,我可餓了。
” 于是他們向連隊的方向走去。
他們的身影,在廣袤的土地上,顯得那麼渺小。
他們的對話,卻在廣袤的土地上繼續着,就像在巨大的錄音棚裡一樣清晰: “排長,為什麼你一點兒都不怨恨我?” “怎麼沒怨恨過你?從發現你離開連隊那一天早上起,我内心裡就開始怨恨你。
我太清楚我将因你而承擔什麼後果了。
可是方婉之大姐的一席話,改變了我的想法。
” “她怎麼說?” “她說,将來,你們知青一定會成為中國的一種曆史現象。
這段曆史将主要靠你們自己來寫。
多寫下一些諒解和友愛,那樣的曆史才更值得回憶,也更有意義。
怨恨太多的曆史是令人讨厭的曆史。
不僅經曆過的人讨厭,連沒經曆過的人也會讨厭。
” 連隊食堂裡人已不多,賣飯的是魏明。
“兩個饅頭,一份菜。
” 魏明冷着臉給了他兩個饅頭。
趙天亮:“菜。
” 魏明:“沒了。
賣完了。
” “那不是嗎?”趙天亮向賣飯窗口裡一指,案子上的大盆中,明明還有半盆菜。
“我說沒了就沒了!”魏明看都沒看他,“啪”地關上了小窗。
趙天亮默默轉身,對面牆上一條黑布上貼着的白紙剪的字讓他呆住了——“沉痛哀悼張敢峰烈士”。
饅頭和飯盒從他手中掉到地上。
趙天亮狂奔到河邊,氣喘籲籲,胸膛起伏,臉上已淌着淚水。
他從内衣兜掏出信,猶豫一下,還是将它拆開看了: 敢峰,我最親愛的同學,我最信任的朋友,我尊敬的思想交流者: 如果說,你離開北京時,北京隻不過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迹象,那麼現在我不能不告訴你我真實的感覺——它使我想到契诃夫的小說《第六病室》,想到他那句憂傷而又無奈的話:“俄羅斯病了!”我認為現在到處可見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中國病人……因而我的心情也像當年的契诃夫那般憂傷而又無奈。
我還想到聞一多的詩句——“我雙手擂着大地的赤胸,眼中迸出血淚:這不是我的中華,不是不是!”可是,已經來到陝北一個貧窮的小村的我,卻也隻有裝出頭腦簡單的樣子,盡量以阿凡提式的智慧,保護某些我或能保護得了的人。
朋友啊,我心愀然,我心愀然!我唯一感到安慰的是,畢竟真的和人民打成一片了! …… 趙天亮聽到腳步聲,趕緊将信揣入兜裡,回頭一看,是端着盆的周萍。
周萍說:“你能回來,我替你高興。
” 趙天亮沒說話,起身走了。
晚上,趙天亮回到宿舍,見知青們像罐頭裡的沙丁魚一樣,擠了一炕,根本沒有他睡覺的地方。
正在他發愣的時候,一隻手拍在他肩上,他回頭看,是張靖嚴。
“我知道一個可以打着滾睡覺的地方,咱倆一塊兒睡那兒去。
” 馬棚的地上鋪開着麥草,張靖嚴和趙天亮仰面朝天躺在草上。
張靖嚴仰視着馬棚稻草的棚頂,幽幽地說:“知道我為什麼受你牽連了,也還是對你很友好嗎?” “你說過了,因為方排長的一番話。
” “那是一方面原因。
另一方面原因是,你們全家對你那位曉蘭姐的情懷,說明你們全家人都是正直的。
正直,這一種人性品質,在今天的中國,太彌足珍貴了。
連長指導員他們,也是這樣看問題的。
所以,你要記住,你沒有權力再做使一個正直的家庭蒙羞的事。
” 張靖嚴的話讓趙天亮感到更加内疚了:“排長,感謝你對我說這些話,真的。
你和我哥哥一樣,有時說出的話,好像寫在書裡的。
能經常聽到有人對自己說那樣的話,心裡暖暖的。
” 張靖嚴一笑,輕輕地朗誦起來: 我像一片秋天的殘雲, 無主地在空中飄蕩。
呵,你那光芒四射的太陽, 你還沒有蒸發掉我的水汽。
假如這是你的願望, 假如這是你的遊戲, 假如你願意在夜晚結束這一場遊戲, 我就在黑暗中,或在淨化的晨光中, 甘願自行溶化、消失。
…… 趙天亮欠起了身:“泰戈爾的詩!” 張靖嚴轉頭看他:“你也喜歡泰戈爾的詩?” “我要送給你一本他的詩集!” 人們在鑽天楊下休息,韓指導員在講話。
“趁大家休息這會兒,宣布幾件事情。
第一,明天休息一天……” 并沒引起什麼高興的情緒。
所有的人都低垂着頭,擺弄着鐮刀。
大家已因疲憊而懶得擡頭,懶得相互說話,也懶得應答。
“第二,宣布團裡的,當然也是連裡的處分決定——鑒于趙天亮的行為,作為知青排長的張靖嚴沒有及時彙報,因而有推卸不掉的責任,團裡建議連裡,免去其排長職務,并給予黨内警告處分……” 人們同樣沒有什麼反應,仿佛都麻木了。
“以後,将由機務排尹排長,擔任知青男排排長。
對于趙天亮本人,給予記大過處分,兩年内,不得參與五好戰士等先進個人評選。
趙天亮,你有什麼意見嗎?” 無人擡頭,無人應聲。
齊勇猛地站起,四下看看,大步走向一人,将那人揪着衣領拽起來了:“你怎麼還一聲不吭?!” 齊勇揪錯人了,被揪的并不是趙天亮,是“小黃浦”。
他懶洋洋地舉起一隻手,朝豆地裡指去——指導員和齊勇扭頭往地裡看。
豆地裡,趙天亮的身影在收割。
但與其說是在收割,莫如說是在以慢鏡頭的速度進行類似收割的表演……
” “班長,我倆也就這會兒還能背着人叫你一聲班長了。
現在齊勇已經是一班長了。
”“小黃浦”說得很無奈。
“小地包”又說:“班長,你既然回來了,那一切就面對現實吧。
咱們排長已經因為你受處分,被撤職了。
指導員連長苦苦保了他幾次,還被團裡狠狠批評了一通。
麥收期間,未經準假逃離連隊的,全團僅你一例。
團裡認為咱們排長有難以推卸的責任,聽說還要把他調離咱們連隊。
班長,趁這會兒隻咱們三個人,把我倆知道的情況全告訴你,是希望你及早有些心理準備……” 趙天亮也不接“手套”,一轉身沖出了宿舍。
在連隊的路上,他又碰上了那兩個擡水的孩子,問他們:“豆地在哪邊?” 張連長的孩子擡手一指:“麥地往東五六裡,挺遠呢!” 趙天亮拔腿就跑,他跑過麥地,麥地果然一片綠!他站住了。
遠遠的,連裡割豆子的人們在往回走,走在前邊的是女知青和婦女們。
孫曼玲并沒看到他,是林麗指了指,她才看到的。
她想站住和他說句話,但顯然不知說什麼好,猶豫了一下,低頭跟上隊伍走了。
從她們行走的步态可以看出,每一個人都是那麼的疲憊。
男知青們走過來了。
齊勇走到他跟前,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如果排長真的調走了,我跟你沒完。
” 趙天亮隻有一言不發。
韓指導員、張連長、尹排長、方婉之和張靖嚴以及老職工們也走過來了。
他們發現了他,都站住了。
趙天亮鼓起勇氣,主動走過去,大聲道:“報告,我回來了!” 張連長冷哼了一聲:“你回來了我們還得開歡迎會嗎?!七連甯可要一個張靖嚴,不要十個趙天亮!” “老張!”韓指導員止住了連長的話,轉臉對趙天亮說,“你回來了,七連當然還是歡迎的。
明天起,先跟着割豆子吧。
” 張靖嚴說:“指導員,連長,你們先走一步,我和天亮說幾句話。
” 衆人走後,趙天亮默默望着張靖嚴,内疚地:“排長,對不起。
” 張靖嚴故作嚴肅地問:“帶回點兒什麼好吃的沒有?” “事情果然像你推測的那樣,我真後悔沒聽你的話。
”趙天亮低着頭,心裡很難受。
張靖嚴一笑,摟着他的肩膀,邊走邊問:“你哥還好吧?” “他是個樂觀主義者。
” “你那位曉蘭姐呢?” “她是個理性主義者。
” “你等于什麼都沒回答我嘛。
再問一句,可要正面回答——他們插隊那地方怎麼樣?” “窮。
嚴重缺水。
知青也和農民一樣,掙工分。
一年到頭掙不了多少工分。
” 張靖嚴站住了,自言自語道:“和插隊知青比起來,我們兵團知青幸運啊!每月三十二元的工資,尤其我們這個團,再加上每月九元多的寒帶補貼,将近四十二元了。
這四十二元,使我們和那些去往貧困地區的農村插隊的知青相比,簡直可以說,一些在天上,一些在地上啊!”說着,将臉緩緩轉向趙天亮,沉思地凝視着他。
趙天亮發自内心地說:“排長,你要是想罵我,那就罵吧!無論你怎麼罵,我都承受得住。
也沒有理由承受不住。
” 張靖嚴卻依舊自顧自地說着:“要讓我們兵團知青知道!對。
一定要讓大家知道!知道我們是何等的幸運!” “排長,你是主動來到北大荒的嗎?” 張靖嚴點頭:“當然。
我是為理想而來的。
你說你哥哥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你那位曉蘭姐是一位理性主義者,那麼我就是理想主義者了!” “相信自己足以改天換地?” “不,我從來也沒那麼以為過。
高一的時候,我成為學校最早的幾名學生黨員之一。
高二的時候,我被審定為即将派往法國的公費留學生。
那時我的理想是科技強國,為國争光。
那時我的理想很大……” “現在呢?” “現在我的理想很小,很具體,很現實。
我的母親是家庭婦女,文盲。
我的父親是鐵路上的搬運工,靠力氣掙錢的人,掃盲時認識了幾個字。
我家孩子多,我是老大。
父母能供我讀到高三,那也實在不容易啊!既然大理想破滅了,那就讓我實現小理想吧。
讓父母臉上愁雲少一些,笑容多一些,讓弟弟妹妹過年過節有件新衣服或新鞋穿,這就是我現在的小理想。
共産黨員也首先是兒女,體恤父母也是熱愛勞動人民。
” 趙天亮低聲道:“排長,你這麼說,有些人聽到了會批判你的。
” “我知道該對什麼人說,不該對什麼人說。
” 從連隊的方向隐隐傳來号聲。
張靖嚴拍了拍趙天亮的肩:“咱倆别站在這兒說起來沒完了,我可餓了。
” 于是他們向連隊的方向走去。
他們的身影,在廣袤的土地上,顯得那麼渺小。
他們的對話,卻在廣袤的土地上繼續着,就像在巨大的錄音棚裡一樣清晰: “排長,為什麼你一點兒都不怨恨我?” “怎麼沒怨恨過你?從發現你離開連隊那一天早上起,我内心裡就開始怨恨你。
我太清楚我将因你而承擔什麼後果了。
可是方婉之大姐的一席話,改變了我的想法。
” “她怎麼說?” “她說,将來,你們知青一定會成為中國的一種曆史現象。
這段曆史将主要靠你們自己來寫。
多寫下一些諒解和友愛,那樣的曆史才更值得回憶,也更有意義。
怨恨太多的曆史是令人讨厭的曆史。
不僅經曆過的人讨厭,連沒經曆過的人也會讨厭。
” 連隊食堂裡人已不多,賣飯的是魏明。
“兩個饅頭,一份菜。
” 魏明冷着臉給了他兩個饅頭。
趙天亮:“菜。
” 魏明:“沒了。
賣完了。
” “那不是嗎?”趙天亮向賣飯窗口裡一指,案子上的大盆中,明明還有半盆菜。
“我說沒了就沒了!”魏明看都沒看他,“啪”地關上了小窗。
趙天亮默默轉身,對面牆上一條黑布上貼着的白紙剪的字讓他呆住了——“沉痛哀悼張敢峰烈士”。
饅頭和飯盒從他手中掉到地上。
趙天亮狂奔到河邊,氣喘籲籲,胸膛起伏,臉上已淌着淚水。
他從内衣兜掏出信,猶豫一下,還是将它拆開看了: 敢峰,我最親愛的同學,我最信任的朋友,我尊敬的思想交流者: 如果說,你離開北京時,北京隻不過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迹象,那麼現在我不能不告訴你我真實的感覺——它使我想到契诃夫的小說《第六病室》,想到他那句憂傷而又無奈的話:“俄羅斯病了!”我認為現在到處可見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中國病人……因而我的心情也像當年的契诃夫那般憂傷而又無奈。
我還想到聞一多的詩句——“我雙手擂着大地的赤胸,眼中迸出血淚:這不是我的中華,不是不是!”可是,已經來到陝北一個貧窮的小村的我,卻也隻有裝出頭腦簡單的樣子,盡量以阿凡提式的智慧,保護某些我或能保護得了的人。
朋友啊,我心愀然,我心愀然!我唯一感到安慰的是,畢竟真的和人民打成一片了! …… 趙天亮聽到腳步聲,趕緊将信揣入兜裡,回頭一看,是端着盆的周萍。
周萍說:“你能回來,我替你高興。
” 趙天亮沒說話,起身走了。
晚上,趙天亮回到宿舍,見知青們像罐頭裡的沙丁魚一樣,擠了一炕,根本沒有他睡覺的地方。
正在他發愣的時候,一隻手拍在他肩上,他回頭看,是張靖嚴。
“我知道一個可以打着滾睡覺的地方,咱倆一塊兒睡那兒去。
” 馬棚的地上鋪開着麥草,張靖嚴和趙天亮仰面朝天躺在草上。
張靖嚴仰視着馬棚稻草的棚頂,幽幽地說:“知道我為什麼受你牽連了,也還是對你很友好嗎?” “你說過了,因為方排長的一番話。
” “那是一方面原因。
另一方面原因是,你們全家對你那位曉蘭姐的情懷,說明你們全家人都是正直的。
正直,這一種人性品質,在今天的中國,太彌足珍貴了。
連長指導員他們,也是這樣看問題的。
所以,你要記住,你沒有權力再做使一個正直的家庭蒙羞的事。
” 張靖嚴的話讓趙天亮感到更加内疚了:“排長,感謝你對我說這些話,真的。
你和我哥哥一樣,有時說出的話,好像寫在書裡的。
能經常聽到有人對自己說那樣的話,心裡暖暖的。
” 張靖嚴一笑,輕輕地朗誦起來: 我像一片秋天的殘雲, 無主地在空中飄蕩。
呵,你那光芒四射的太陽, 你還沒有蒸發掉我的水汽。
假如這是你的願望, 假如這是你的遊戲, 假如你願意在夜晚結束這一場遊戲, 我就在黑暗中,或在淨化的晨光中, 甘願自行溶化、消失。
…… 趙天亮欠起了身:“泰戈爾的詩!” 張靖嚴轉頭看他:“你也喜歡泰戈爾的詩?” “我要送給你一本他的詩集!” 人們在鑽天楊下休息,韓指導員在講話。
“趁大家休息這會兒,宣布幾件事情。
第一,明天休息一天……” 并沒引起什麼高興的情緒。
所有的人都低垂着頭,擺弄着鐮刀。
大家已因疲憊而懶得擡頭,懶得相互說話,也懶得應答。
“第二,宣布團裡的,當然也是連裡的處分決定——鑒于趙天亮的行為,作為知青排長的張靖嚴沒有及時彙報,因而有推卸不掉的責任,團裡建議連裡,免去其排長職務,并給予黨内警告處分……” 人們同樣沒有什麼反應,仿佛都麻木了。
“以後,将由機務排尹排長,擔任知青男排排長。
對于趙天亮本人,給予記大過處分,兩年内,不得參與五好戰士等先進個人評選。
趙天亮,你有什麼意見嗎?” 無人擡頭,無人應聲。
齊勇猛地站起,四下看看,大步走向一人,将那人揪着衣領拽起來了:“你怎麼還一聲不吭?!” 齊勇揪錯人了,被揪的并不是趙天亮,是“小黃浦”。
他懶洋洋地舉起一隻手,朝豆地裡指去——指導員和齊勇扭頭往地裡看。
豆地裡,趙天亮的身影在收割。
但與其說是在收割,莫如說是在以慢鏡頭的速度進行類似收割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