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關燈
趙天亮等人呆了。

     發給知青們的服裝不僅是一套棉衣棉褲,還有棉大衣,羊剪絨的棉帽子,裡邊有毛的大頭鞋。

    當别的知青在食堂裡喜形于色地領工資、領服裝的時候,周萍一個人默默地待在宿舍裡。

     然而她并沒有得到安甯。

     吳敏捧着服裝往宿舍裡進,剛好撞上出門打水的周萍。

    吳敏的鞋和帽子掉到了地上。

     “對不起。

    ”周萍趕緊蹲下撿起帽子,放在吳敏捧着的大衣上。

     吳敏冷冷地瞪她:“剛才是鞋在中間,帽子在鞋上邊。

    誰也不會将自己的鞋往自己的帽子上邊放,那叫擺錯了位置。

    ” 周萍第二次蹲下撿大頭鞋,吳敏又故意将帽子弄到地上。

    周萍隻得一手拎兩隻鞋,一手拿帽子站起來。

    她默默地将一雙大頭鞋放在大衣上邊。

     吳敏:“擺正。

    我喜歡一切都在正确的位置。

    ” 周萍将大頭鞋擺正,将帽子放到大頭鞋上,然後退一步,閃在門邊。

     吳敏昂然而入,陰陽怪氣地:“有的人啊,非不認命。

    明明注定了是反面人物,卻偏要試圖演正面角色。

    也許起初能蒙蒙人,但最終還是會演砸的。

    結果呢,到頭來自讨苦吃。

    ” 周萍面無表情地聽着,卻又仿佛根本沒聽到,待吳敏沒話了,這才離開宿舍。

     路過食堂,周萍閃在食堂門外羨慕地往裡看。

    二班長及一些男知青已穿上了棉大衣,戴上了棉帽子,連唱帶比畫:“穿林海,跨雪原……” 而一些女知青,則在點數她們手中厚厚的一沓鈔票。

     趙天亮們捧着服裝出來,看見周萍。

    周萍先是表現得很不自然,接着凄楚地也是誠心誠意地:“祝賀你們……” 趙天亮張張嘴,沒說出話來。

     沈力真誠地:“周萍,我們都很同情你。

    ” 周萍張了張嘴,也沒說出話來。

     男一班宿舍氣氛凝重。

     黃偉:“到團部去抗議?” 傅正:“誰的想法?” 齊勇:“我的。

    周萍她一路怎麼來到七連的,來了之後表現得又怎麼樣,我不說,相信大家也都會有一緻的、公平的結論。

    我和班長,我倆并不想拖所有的人下水,家裡有什麼問題的,聲明一下,可以不參與。

    絕對‘紅五類’出身的,這時候為一個好姑娘冒一點點險,我認為,是正義的表現。

    ” 一陣沉默。

     “小黃浦”:“班長,我……我屬于冒不起那一點點險的。

    我父親是造船廠工人。

    主要不是家庭問題,主要是,我天生膽小怕事……” 楊一凡坦率地:“我父母都是‘臭老九’,也被批鬥過。

    但我已經習慣了,我可以參加這件事兒。

    ” 沈力:“我爸媽是普通美術工作者,一凡都敢參加,我也敢。

    ” 齊勇轉回頭看一直沒吭聲的趙天亮:“你呢?” 趙天亮幹脆地:“不參加。

    ” 齊勇仿佛聽錯了:“不參加?” “對,不參加。

    ” 齊勇諷刺地:“你也有家庭顧慮了?” 趙天亮:“我覺得你們的想法是添亂,反而會害了周萍!” 齊勇:“你說想表達同情和正義的想法反而會害人?” 趙天亮:“你好好想想吧!還高二的!”說完從屋裡沖了出去。

     女一班宿舍的姑娘們也聚在一起。

    周萍側身坐在自己的鋪位那兒,望着窗外。

    而吳敏等人,都在數手中的鈔票。

     高潔将手中的錢往胸中一捂,激動地:“沒想到我生平第一次開工資,一下子就開了這麼多錢!” 餘莎莎:“明天我就給家裡寄錢,寄六十!” 林麗:“你倆小聲點兒。

    ”說着朝周萍那兒使了個眼色。

     高潔:“周萍,我不必往家裡寄那麼多,我先借給你二十元錢吧?” 周萍扭頭報以凄楚又感激的一笑:“暫時還不用。

    用的時候,一定朝你借。

    ” 吳敏冷笑一聲:“借錢也要借給有償還能力的人。

    我可無論如何也不會把錢借給就要靠掙工分養活自己的人。

    ” 高潔:“我沒跟你說話!” 吳敏:“我也沒跟你說話!” 周萍默默又将臉轉向窗外,她望見趙天亮在宿舍外面,正跟謝菲她們說着什麼。

     謝菲等三人走入宿舍,各自懷抱着從供銷社買的吃的用的。

     謝菲:“這下可好,供銷社的東西快被買光了。

    再不趕緊上貨,就剩空貨架了。

    ” 薛豔:“周萍,晚上打牙祭,一塊兒吃罐頭,啊?” 謝菲:“我們仨在門前碰到趙天亮了,他讓我還你三十元錢。

    ” 周萍發愣,心情複雜。

     吳敏也想到了是怎麼回事,心情同樣複雜地望着周萍和謝菲。

     謝菲把錢往周萍手裡塞:“我們三個還都想借給你呢,接過去呀。

    ” 周萍百感交集地接過錢。

    再望窗外時,隻看見趙天亮的背影了。

     白桦林火車站的鐵路小屋。

    門外停着輛舊自行車。

     屋裡,韓指導員和楊秉奎在說話。

    楊秉奎吸煙,韓指導員在用楊秉奎的大瓷缸子喝茶。

     韓指導員:“我在團裡處處碰釘子,實在是沒招了,不得已才來找您。

    ” 楊秉奎:“不就是檔案、戶口,弄到别的地方去了嗎?那就麻煩地方幫着查找查找嘛。

    在縣裡,那就讓團裡派人去縣裡取回來嘛!在公社,咱就去公社取,在哪村兒,咱就去村裡取,不就這麼回事嗎?” 韓指導員:“我的站長同志,沒你想的這麼容易!團裡各個方面都跟我打官腔。

    說要是把一個檔案、戶口都已經歸在農村了的資本家的女兒硬要到兵團來,怕引起插隊知青的不滿情緒……” 楊秉奎:“政委最能解決複雜的事兒了,找政委嘛。

    ” 韓指導員:“我的老站長哎!我看您是躲在這麼一個幽靜的地方當站長快當成神仙了!您忘了?政委調走了,新政委還沒派來。

    現在,咱們團長兼着政委呢!找政委,那也是找他。

    找團長,他又不見我。

    您說叫我咋辦?人家周萍那姑娘,在我們七連表現得不錯。

    人家搶收麥子搶收豆子都參加了,辛辛苦苦幹了兩個多月,手上的泡還沒消,咱們總不能一句話就把人家開了吧?那咱們兵團辦事兒,也顯得太沒人味了吧?當初七連留下她,可是沖您的面子!” 楊秉奎:“别拿話激我。

    你的意思是,得我親自出馬?” 韓指導員:“非您親自出馬不可了呀!周萍要是不能繼續留在七連,您的面子丢大了!” “嗯?!”楊秉奎瞪他一眼。

     “我不是成心激您,事情就是這麼回事嘛!” 楊秉奎起身看黑闆上寫的“列車往來記要”,自言自語:“今明兩天還真沒車過。

    ”回頭又問韓指導員,“你那輛自行車,氣足嗎?” “足,足!帶您,那是絕無問題!” 自行車在半路爆了胎,兩人傍晚時分才到團裡。

     韓指導員去修自行車了。

    楊秉奎走進團長辦公室。

     警衛員小龔正在擦桌子,見來的人是楊秉奎,便笑着迎上來:“哎呀老爺子,什麼風把您給吹來了?” 楊秉奎冷着臉:“團長呢?” 小龔:“是七連指導員把您搬來的吧?” 楊秉奎:“我問你團長呢!” “這……我也不太清楚。

    ” “你是團長警衛員,不知道團長去哪兒了?我揍你!”楊秉奎狠狠地瞪着小龔。

     小龔賠笑:“老爺子,别發火兒别發火兒。

    好,我說實話,團長去山東屯了。

    ” “他去山東屯幹什麼?” “這……這我可就真不清楚了。

    ” “帶我去。

    ” “老爺子,您開玩笑吧?三十幾裡地呀。

    團長那輛吉普他親自開走了,咱倆走着去啊?” “我腿走酸了,我可不走了。

    你弄輛别的車,我知道你小子除了飛機什麼都會開。

    ” “老爺子,你這不難為我嘛!都下班了,這時候我哪兒去弄輛車啊!” “你說難為你,那就是難為你了。

    我就不信,偌大個團部,找不到個帶轱辘的。

    ”楊秉奎從小龔手中奪下抹布,往桌上一抛,“現在就給我去找!” 小龔弄了輛前輪小、後輪大的輪胎式拖拉機。

    楊秉奎和小龔兩人到達山東屯時,天已經黑了。

     一幢泥草房的山牆那兒停着輛吉普車。

    幾名插隊男女知青貓在窗戶左右,往屋裡偷窺。

    楊秉奎一咳嗽,知青們識相地散去。

     屋裡,團長呂山東與一個四十五六歲的女子盤腿對坐。

    小炕桌架在他倆中間,桌上擺着鹹菜、大餅子、大蔥、醬,還有半瓶酒,兩個酒盅。

    那女子叫梁喜喜,是山東屯的支書,本人也是山東人。

     團長把手裡的一段大蔥蘸上醬:“就愛吃你貼的大餅子。

    也隻有在你這兒,才能吃到咱老家正宗的蝦醬、大醬。

    ” 梁喜喜拿起酒瓶斟酒:“蝦醬是年初咱老家來人捎給我的。

    嫂子怎麼不托人給你捎點兒?” 團長:“她倒也托人捎。

    每次一捎到,我還沒嘗幾口呢,就被機關那些饞貓給分了。

    再說,老家往我那兒去的鄉親,怎麼能比得上往你這山東屯來的人多呢。

    來來來,陪我一盅。

    ” 梁喜喜:“我看啊,你是想把我這兒變成你團長的私人酒館兒。

    ” “在團裡,喝酒不總得找個理由嘛,在你這兒就不需要什麼理由了!” 二人剛一碰酒盅,門外響起楊秉奎的咳嗽聲。

     “找你的,與我無關。

    我這一盅,不能白斟了!”團長将杯中酒一飲而盡。

     梁喜喜沒飲,放下酒盅,問:“誰呀?” “我。

    楊秉奎。

    ”說着,楊秉奎打開門走進來。

     團長趕緊穿上鞋,神色不免狼狽:“咦,老哥,你怎麼到這兒來了?” 楊秉奎看了看梁喜喜,對團長說:“找你嘛。

    ” “找我你倒是到團部去找呀!準是小龔那小子帶你來的,看我不訓他!”團長站在地上,尴尬地介紹,“這位是梁喜喜,山東屯的支書。

    他就是我常跟你說的楊秉奎楊站長。

    ” 楊秉奎:“你常跟她說我幹什麼呢?” 梁喜喜:“他跟我沒話可說的時候就說你。

    上炕坐,喝兩盅?” 楊秉奎冷冷地:“你省省吧。

    ” 梁喜喜:“省也不是省我的,省他的。

    ” 楊秉奎看着團長說:“既然挺自覺的,把鞋穿上了,那就跟我回團裡吧。

    ” 團長看表,嘟哝:“這才幾點鐘啊!” 楊秉奎:“你想喝躺下,在這兒過夜呀?” 梁喜喜嚴肅起來:“别胡說八道啊!他可從沒在我這兒喝躺下過,更沒在我這兒過過夜。

    你們兵團的人,說話要負點兒責任。

    ” 楊秉奎:“正是沖着‘責任’兩個字,我才到這兒來找他的。

    走走走,跟我回團部!”說着,扯起團長往外便走。

     團長被扯到外邊,掙開手,大為不滿地:“你這算幹什麼你!” 團長又大步回到屋裡,對梁喜喜說:“連人你都見着了,印象怎麼樣?我也往你這兒跑了幾次了,好歹你得給我個态度了,我跟你嫂子也有個交代嘛!” 梁喜喜:“太不怎麼樣了!胡子拉碴的,又老,又倔,對女人一點兒沒個親勁兒,還那麼沒禮貌!對女人不親,幹脆自己過拉倒嘛。

    這事兒到此為止,再也不許跟我提一個字!” 團長和楊秉奎回到了團部。

    團長摘下帽子,往桌上一摔,接着沖楊秉奎一拍桌子:“你怎麼也不刮刮胡子!” 楊秉奎坐下,摸了摸臉,不溫不火地:“你和那麼一個女人湊一塊兒喝酒,我收拾我的臉幹什麼?” 團長:“你打算一輩子光棍啊?讓你結成婚,那是師長師政委給我的特殊任務!我到人家那兒去,不光是為了找個清淨地方喝幾盅酒!你那兒不是比一個屯子裡更清淨嘛!我每次去她那裡,窗外都有人偷看,你當我就一點兒不知道啊?我那主要是為你在趟路子!可你……人家對你印象差極了!” 楊秉奎:“我對她印象還差極了呢!見着個男人就說‘上炕坐,喝兩盅’,這号女人我敢娶嗎?你趁早少替我操那份兒心!” “你不讓我操心,我就不操心了嗎?”團長坐下,平靜了一下情緒,“說吧,什麼事?” “為七連一個知青的事兒,她叫周萍……” “等等,等等。

    ”團長打斷他,“是不從上海一直跟到北大荒的那個……那個……民族資本家的女兒?” “你還真沒白當團長,說對了。

    ” 團長:“她的問題不早就解決了嗎?你不是給七連寫去了一個條子嗎?那不就行了嗎?” 楊秉奎:“出岔兒了。

    她人是跟到咱兵團來了,可檔案、戶口關系什麼的,都到縣裡什麼地方去了……” “縣知青辦。

    ” 楊秉奎:“所以嘛,發服裝,沒她份兒。

    發工資,也沒人家份兒。

    可人家搶收麥子,搶收豆子,一天沒落,都參加了。

    如果就讓人家那麼走了,顯得咱們兵團人太不仁義了吧?” 團長:“老哥,現在不是講仁義的時代,是講出身的時代。

    ” 楊秉奎也拍起桌子來:“胡說!不講仁義,革命能成功嗎?不講仁義,當初那麼多有錢人家的子女,跟着咱們這些窮鬼幹革命?” 團長:“那時是那時,現在是現在。

    到哪時說哪時。

    ” 楊秉奎:“你跟我擡杠是不是?那就擡!我倒也要問問你,天下那麼多女人,你幹嗎非找一個地主的女兒做老婆呢?你老婆家,‘解放’前可是山東淄博的大地主吧?” 團長不吭聲了,隻是低頭吸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