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章 生存
關燈
小
中
大
壹:生存
(也許‘生存’才是個更實際的字眼,‘生活’兩個字則太明媚了,讓我們無端地對它寄予厚望。
——小招手記) 1、卷宗 “也許,你可以先從錢上着手。
” 莫師爺的眼中顯出一份洞透的滄桑。
他的唇角向兩邊微微下挂,像驚堂木上雕着的木扭,斜披下來,毫無悲憫的愁苦。
“畢竟,錢是可以用來了解這世上大多事情由的工具。
” 莫師爺是刑部的人。
再沒有比他長得更一臉“刑部”的了。
他面前放着一碟花生米,那碟花生米一共十三粒。
沒有人知道:那是案件的證物,他的吃食,還是他用來自衛的武器? 小招現在就坐在莫師爺對面。
他的态度很沉靜。
——他的履曆很好,出身名門,藝成于大闾世家,一手“長跽劍法”實已有七成火候。
莫師爺是他的舅舅。
曆任刑部孔目,經管卷宗。
所以小招想查這個案子,首先找到了他。
“殺手‘樓’其實不是一座樓。
正确的表述應該是:一個殺手,他姓樓。
” 莫師爺慢條斯理地說。
“他死了,據說死因不明。
我們這裡關于他的卷宗,确切可靠的隻有一個字,那就是他的名字:樓。
” 莫師爺揚起了手中的一張紙。
“可不那麼确切的卻還有六百五十七頁。
那都是一些極成功的刺殺案例。
如果有一天,可以把它整理成一本書的話,完全可以當做殺手的經典教課書。
” “他的年紀應該在二十三到二十七歲之間,沒有關聯人,除了一個叫阿家公的老頭子。
他住處不明,兵器不明……或許用一把象牙柄的小刀子……婚否不明。
” “他殺人殺得太幹淨了,以緻于讓人都喪失了追查下去的興趣。
” 莫師爺的眼睛很洞澈地看着小招。
他明白這個外甥為什麼會對樓這麼感興趣。
小招卻盯着他手底厚厚的卷宗。
這樣的卷宗,刑部有、戶部有、兵部也有。
很多人——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是為着這套卷宗而活着。
小招忽然想起很小時第一次到舅舅的卷房裡來的情景:那時,他七歲,好大好大的一間庫房,七間開闊,五間縱深,伐自深山的紫檀木柱子,厚重的黴味兒,到處都是這樣的、新的舊的、發黃的、慘白的卷宗。
蠹蟲在裡面蜷着肥糯的身子,吃與洩都在那裡,空氣裡灰塵中飄着不知什麼樣的味道。
那感覺就像一個人沉入了一條暗濁的曆史之河,想要呼吸,卻隻能這樣呼吸……小招忽然又湧起了當年的那種感覺,那就是:想嘔。
那裡面有些什麼?……兇殺的血迹、激情的體液和腐爛的屍鏽?它們就這麼被壓扁成文字瑟縮地藏在那些繁文缛節的案宗裡? 他忽然很想變成一個樓一樣沒有卷宗的人。
就如那張空白的白紙上,隻有一個切實的字:“樓”! “他死後這幾天,整個城裡平靜如恒。
” 莫師爺用手晃了晃那張紙,接着提筆在“樓”字上畫了一個朱紅的勾。
這是了結。
也是終卷。
小招不由避開眼。
他的眼睛掠過那年深日久的檐柱向門外望去。
門外,鍋盔一樣的天密合得更緊了。
那天像一個色澤渾濁的鍋,而人間、這整個人間,不過是那抹也抹不幹淨的油膩膩的鍋台。
鍋台上,熬闆油的鍋子裡煙火蒸騰,泛着刺激的,說不清好聞還是腥膩的氣息……而這刑部裡,集結的則是炸枯了的渣子。
小招忽然很深切地想起舅舅當年說過的一句話:“我們這裡,是吃最後一口的人。
” 就在這時,“咚咚咚咚”,有什麼聲音,忽然全無預兆地擂響了。
那是什麼? 小招與莫師爺驚疑對望。
——鍋盔一樣的天上,空氣都被震得顫了一顫,一點灰塵從檐間老瓦上被震了下來。
那聲音魯莽而執着,像是山野鄉間,粗糙糙的土路上,忽然來了個抱着塊石頭砸仇家飯鍋的女人! 窮鄉僻壤間,那樣的一種震動才是真正的狂撼! “鼓!” 小招與莫師爺接下來的反應才是這一個字:鼓。
——居然有人在刑部門口敲起了那面從來都沒有人敲過的鳴冤之鼓? 那來的、該是怎樣的一個傻子! 2、鼓 鼓上的鼓皮在顫。
所以人們的耳膜也在顫。
而擂鼓人的衣服都在顫。
那衣服顫動得色彩一片缭亂。
像髒拉巴叽的天上,若有若無的擠出了幾點不成雨意的雨,卻把雷打得震天價響,彩虹娘娘倉忙忙沒化好妝,全無準備地就祭出了一團還沒打理好的色彩,千橙萬紫的蹂躏在一起。
——那擊鼓的女人一頭油發,浮着粉的臉上是浮
——小招手記) 1、卷宗 “也許,你可以先從錢上着手。
” 莫師爺的眼中顯出一份洞透的滄桑。
他的唇角向兩邊微微下挂,像驚堂木上雕着的木扭,斜披下來,毫無悲憫的愁苦。
“畢竟,錢是可以用來了解這世上大多事情由的工具。
” 莫師爺是刑部的人。
再沒有比他長得更一臉“刑部”的了。
他面前放着一碟花生米,那碟花生米一共十三粒。
沒有人知道:那是案件的證物,他的吃食,還是他用來自衛的武器? 小招現在就坐在莫師爺對面。
他的态度很沉靜。
——他的履曆很好,出身名門,藝成于大闾世家,一手“長跽劍法”實已有七成火候。
莫師爺是他的舅舅。
曆任刑部孔目,經管卷宗。
所以小招想查這個案子,首先找到了他。
“殺手‘樓’其實不是一座樓。
正确的表述應該是:一個殺手,他姓樓。
” 莫師爺慢條斯理地說。
“他死了,據說死因不明。
我們這裡關于他的卷宗,确切可靠的隻有一個字,那就是他的名字:樓。
” 莫師爺揚起了手中的一張紙。
“可不那麼确切的卻還有六百五十七頁。
那都是一些極成功的刺殺案例。
如果有一天,可以把它整理成一本書的話,完全可以當做殺手的經典教課書。
” “他的年紀應該在二十三到二十七歲之間,沒有關聯人,除了一個叫阿家公的老頭子。
他住處不明,兵器不明……或許用一把象牙柄的小刀子……婚否不明。
” “他殺人殺得太幹淨了,以緻于讓人都喪失了追查下去的興趣。
” 莫師爺的眼睛很洞澈地看着小招。
他明白這個外甥為什麼會對樓這麼感興趣。
小招卻盯着他手底厚厚的卷宗。
這樣的卷宗,刑部有、戶部有、兵部也有。
很多人——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是為着這套卷宗而活着。
小招忽然想起很小時第一次到舅舅的卷房裡來的情景:那時,他七歲,好大好大的一間庫房,七間開闊,五間縱深,伐自深山的紫檀木柱子,厚重的黴味兒,到處都是這樣的、新的舊的、發黃的、慘白的卷宗。
蠹蟲在裡面蜷着肥糯的身子,吃與洩都在那裡,空氣裡灰塵中飄着不知什麼樣的味道。
那感覺就像一個人沉入了一條暗濁的曆史之河,想要呼吸,卻隻能這樣呼吸……小招忽然又湧起了當年的那種感覺,那就是:想嘔。
那裡面有些什麼?……兇殺的血迹、激情的體液和腐爛的屍鏽?它們就這麼被壓扁成文字瑟縮地藏在那些繁文缛節的案宗裡? 他忽然很想變成一個樓一樣沒有卷宗的人。
就如那張空白的白紙上,隻有一個切實的字:“樓”! “他死後這幾天,整個城裡平靜如恒。
” 莫師爺用手晃了晃那張紙,接着提筆在“樓”字上畫了一個朱紅的勾。
這是了結。
也是終卷。
小招不由避開眼。
他的眼睛掠過那年深日久的檐柱向門外望去。
門外,鍋盔一樣的天密合得更緊了。
那天像一個色澤渾濁的鍋,而人間、這整個人間,不過是那抹也抹不幹淨的油膩膩的鍋台。
鍋台上,熬闆油的鍋子裡煙火蒸騰,泛着刺激的,說不清好聞還是腥膩的氣息……而這刑部裡,集結的則是炸枯了的渣子。
小招忽然很深切地想起舅舅當年說過的一句話:“我們這裡,是吃最後一口的人。
” 就在這時,“咚咚咚咚”,有什麼聲音,忽然全無預兆地擂響了。
那是什麼? 小招與莫師爺驚疑對望。
——鍋盔一樣的天上,空氣都被震得顫了一顫,一點灰塵從檐間老瓦上被震了下來。
那聲音魯莽而執着,像是山野鄉間,粗糙糙的土路上,忽然來了個抱着塊石頭砸仇家飯鍋的女人! 窮鄉僻壤間,那樣的一種震動才是真正的狂撼! “鼓!” 小招與莫師爺接下來的反應才是這一個字:鼓。
——居然有人在刑部門口敲起了那面從來都沒有人敲過的鳴冤之鼓? 那來的、該是怎樣的一個傻子! 2、鼓 鼓上的鼓皮在顫。
所以人們的耳膜也在顫。
而擂鼓人的衣服都在顫。
那衣服顫動得色彩一片缭亂。
像髒拉巴叽的天上,若有若無的擠出了幾點不成雨意的雨,卻把雷打得震天價響,彩虹娘娘倉忙忙沒化好妝,全無準備地就祭出了一團還沒打理好的色彩,千橙萬紫的蹂躏在一起。
——那擊鼓的女人一頭油發,浮着粉的臉上是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