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為。
應九德之淑懿,體五材之表儀。
(《藝文類聚》六十七) ○彈棋賦 惟彈棋之嘉巧,邈超絕其無俦。
苞上智之弘略,允貫微而洞幽。
局則荊山妙璞,發藻揚晖,豐腹高隆,庳根四頹,平如砥砺,滑若柔荑。
棋則玄木北幹,素樹西枝,洪纖若一,修短無差,象籌列植,一據雙螭,滑石霧散,雲布四垂。
然後直叩先縱,二八次舉。
緣邊間造,長邪疊取。
爾乃詳觀夫變化之理,屈伸之形,聯翩靃繹,展轉盤萦。
或暇豫安存,或窮困側傾,或接黨連興,或孤據偏停。
于時觀者,莫不虛心竦踴,鹹側息而延伫;或雷抃以大噱,或戰悸而不能語。
(《藝文類聚》七十四) ○迷疊賦(并序) 餘種迷疊于中庭,嘉其揚條吐香,馥有令芳,乃為之賦曰: 坐中堂以遊觀兮,覽芳草之樹庭。
垂妙葉于纖枝兮,揚修幹而結莖。
承靈露以潤根兮,嘉日月而敷榮。
随回風以搖動兮,吐芳氣之穆清。
薄六夷之穢俗兮,越萬裡而來征。
豈衆卉之足方兮,信希世而特生。
(《藝文類聚》八十一,《禦覽》九百八十二) ○瑪瑙勒賦(并序) 瑪瑙,玉屬也,出自西域,文理交錯,有似馬腦,故其方人因以名之。
或以系頸,或以飾勒。
餘有斯勒,美而賦之,命陳琳、王粲并作。
其詞曰: 有奇程之珍物,寄中山之崇岡。
禀金德之靈施,含白虎之華章。
扇朔方之玄氣,喜南離之焱陽。
歙中區之黃采,曜東夏之純蒼。
苞五色之明麗,配皎日之流光。
内炤浮景,外鮮文繁,奇章異彩,的其間。
命夫良工,是剖是镌,追形逐好,從宜索便。
乃加砥砺,刻方為圓,沈光内炤,浮景外鮮,繁文缛藻,交采接連。
嘉镂之盛美,感戎馬之首飾。
圖茲物之攸宜,信君子之所服。
爾乃藉彼朱罽,華勒用成。
骈居列跱,煥若羅星。
(《藝文類聚》八十四,《禦覽》三百五十八、八百八) ○車渠碗賦(并序) 車渠,玉屬也,多纖理缛文。
生于西國,其俗寶之。
小以系頸,大以為器。
惟二儀之普育,何萬物之殊形。
料珍怪之上美,無茲碗之獨靈。
苞華文之光麗,發符采而揚榮。
理交錯以連屬,似将離而複并。
或若朝雲浮高山,忽似飛鳥厲蒼天。
夫其方者如矩,圓者如規。
稠希不謬,洪纖有宜。
(《藝文類聚》八十四) ○槐賦(并序) 文昌殿中槐樹,盛暑之時,餘數遊其下,美而賦之。
王粲直登賢門,小閣外亦有槐樹,乃就使賦焉。
有大邦之美樹,惟令質之可佳。
托靈根于豐壤,被日月之光華。
周長廊而開趾,夾通門而骈羅。
承文昌之邃宇,望迎風之曲阿。
修幹紛其漼錯,綠葉萋而重陰。
上幽藹而雲覆,下莖立而擢心。
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
鴻雁遊而送節,凱風翔而迎時。
天清和而溫潤,氣恬淡以安治。
違隆暑而适體,誰謂此之不怡。
(《藝文類聚》八十八) ○柳賦(并序) 昔建安五年,上與袁紹戰于官渡。
是時餘始植斯柳,自彼迄今,十有五載矣。
左右仆禦已多亡,感物傷懷,乃作斯賦曰: 伊中域之偉木兮,瑰姿妙其可珍。
禀靈祗之笃施兮,與造化乎相因。
四氣邁而代運兮,去冬節而涉春。
彼庶卉之未動兮,固肇萌而先辰。
盛德遷而南移兮,星鳥正而司分。
應隆時而繁育兮,揚翠葉之青純。
修幹偃蹇以虹指兮,柔條阿那而蛇伸。
上扶疏而孛散兮,下交錯而龍麟。
在餘年之二七,植斯柳乎中庭。
始圍寸而高尺,今連拱而九成。
嗟日月之逝邁,忽以遄征。
昔周遊而處此,今倏忽而弗形。
感遺物而懷故,俯惆怅以傷情。
于是曜靈次乎鹑首兮,景風扇而增暖。
豐弘陰而博覆兮,躬而恺悌而弗倦。
四馬望而傾蓋兮,行旅仰而回眷。
秉至德而不伐兮,豈簡卑而擇賤。
含精靈而奇生兮,保休體之豐衍。
惟尺斷而能植兮,信永貞而可羨。
(《藝文類聚》八十九,《文選》石崇《王明君辭》注,《初學記》二十八,《禦覽》九百五十七) ○莺賦(并序)堂前有籠莺,晨夜哀鳴,凄若有懷,憐而賦之曰: 怨羅人之我困,痛密網而在身。
顧窮悲而無告,知時命之将泯。
升華堂而進禦,奉明後之威神。
唯今日之僥幸,得去死而就生。
托幽籠以栖息,厲清風而哀鳴。
(《藝文類聚》九十二)
應九德之淑懿,體五材之表儀。
(《藝文類聚》六十七) ○彈棋賦 惟彈棋之嘉巧,邈超絕其無俦。
苞上智之弘略,允貫微而洞幽。
局則荊山妙璞,發藻揚晖,豐腹高隆,庳根四頹,平如砥砺,滑若柔荑。
棋則玄木北幹,素樹西枝,洪纖若一,修短無差,象籌列植,一據雙螭,滑石霧散,雲布四垂。
然後直叩先縱,二八次舉。
緣邊間造,長邪疊取。
爾乃詳觀夫變化之理,屈伸之形,聯翩靃繹,展轉盤萦。
或暇豫安存,或窮困側傾,或接黨連興,或孤據偏停。
于時觀者,莫不虛心竦踴,鹹側息而延伫;或雷抃以大噱,或戰悸而不能語。
(《藝文類聚》七十四) ○迷疊賦(并序) 餘種迷疊于中庭,嘉其揚條吐香,馥有令芳,乃為之賦曰: 坐中堂以遊觀兮,覽芳草之樹庭。
垂妙葉于纖枝兮,揚修幹而結莖。
承靈露以潤根兮,嘉日月而敷榮。
随回風以搖動兮,吐芳氣之穆清。
薄六夷之穢俗兮,越萬裡而來征。
豈衆卉之足方兮,信希世而特生。
(《藝文類聚》八十一,《禦覽》九百八十二) ○瑪瑙勒賦(并序) 瑪瑙,玉屬也,出自西域,文理交錯,有似馬腦,故其方人因以名之。
或以系頸,或以飾勒。
餘有斯勒,美而賦之,命陳琳、王粲并作。
其詞曰: 有奇程之珍物,寄中山之崇岡。
禀金德之靈施,含白虎之華章。
扇朔方之玄氣,喜南離之焱陽。
歙中區之黃采,曜東夏之純蒼。
苞五色之明麗,配皎日之流光。
内炤浮景,外鮮文繁,奇章異彩,的其間。
命夫良工,是剖是镌,追形逐好,從宜索便。
乃加砥砺,刻方為圓,沈光内炤,浮景外鮮,繁文缛藻,交采接連。
嘉镂之盛美,感戎馬之首飾。
圖茲物之攸宜,信君子之所服。
爾乃藉彼朱罽,華勒用成。
骈居列跱,煥若羅星。
(《藝文類聚》八十四,《禦覽》三百五十八、八百八) ○車渠碗賦(并序) 車渠,玉屬也,多纖理缛文。
生于西國,其俗寶之。
小以系頸,大以為器。
惟二儀之普育,何萬物之殊形。
料珍怪之上美,無茲碗之獨靈。
苞華文之光麗,發符采而揚榮。
理交錯以連屬,似将離而複并。
或若朝雲浮高山,忽似飛鳥厲蒼天。
夫其方者如矩,圓者如規。
稠希不謬,洪纖有宜。
(《藝文類聚》八十四) ○槐賦(并序) 文昌殿中槐樹,盛暑之時,餘數遊其下,美而賦之。
王粲直登賢門,小閣外亦有槐樹,乃就使賦焉。
有大邦之美樹,惟令質之可佳。
托靈根于豐壤,被日月之光華。
周長廊而開趾,夾通門而骈羅。
承文昌之邃宇,望迎風之曲阿。
修幹紛其漼錯,綠葉萋而重陰。
上幽藹而雲覆,下莖立而擢心。
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
鴻雁遊而送節,凱風翔而迎時。
天清和而溫潤,氣恬淡以安治。
違隆暑而适體,誰謂此之不怡。
(《藝文類聚》八十八) ○柳賦(并序) 昔建安五年,上與袁紹戰于官渡。
是時餘始植斯柳,自彼迄今,十有五載矣。
左右仆禦已多亡,感物傷懷,乃作斯賦曰: 伊中域之偉木兮,瑰姿妙其可珍。
禀靈祗之笃施兮,與造化乎相因。
四氣邁而代運兮,去冬節而涉春。
彼庶卉之未動兮,固肇萌而先辰。
盛德遷而南移兮,星鳥正而司分。
應隆時而繁育兮,揚翠葉之青純。
修幹偃蹇以虹指兮,柔條阿那而蛇伸。
上扶疏而孛散兮,下交錯而龍麟。
在餘年之二七,植斯柳乎中庭。
始圍寸而高尺,今連拱而九成。
嗟日月之逝邁,忽以遄征。
昔周遊而處此,今倏忽而弗形。
感遺物而懷故,俯惆怅以傷情。
于是曜靈次乎鹑首兮,景風扇而增暖。
豐弘陰而博覆兮,躬而恺悌而弗倦。
四馬望而傾蓋兮,行旅仰而回眷。
秉至德而不伐兮,豈簡卑而擇賤。
含精靈而奇生兮,保休體之豐衍。
惟尺斷而能植兮,信永貞而可羨。
(《藝文類聚》八十九,《文選》石崇《王明君辭》注,《初學記》二十八,《禦覽》九百五十七) ○莺賦(并序)堂前有籠莺,晨夜哀鳴,凄若有懷,憐而賦之曰: 怨羅人之我困,痛密網而在身。
顧窮悲而無告,知時命之将泯。
升華堂而進禦,奉明後之威神。
唯今日之僥幸,得去死而就生。
托幽籠以栖息,厲清風而哀鳴。
(《藝文類聚》九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