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昔之恩好,似比翼之相親。
惟方今之疏絕,若驚風之吹塵。
夫色衰而愛絕,信古今其有之。
傷茕獨之無恃,恨胤嗣之不滋。
甘沒身而同穴,終百年之長期。
信無子而應出,自典禮之常度。
悲谷風之不答,怨昔人之忽故。
被入門之初服,出登車而就路。
遵長途而南邁,馬躊躇而回顧。
野鳥翩而高飛,怆哀鳴而相慕。
撫鋋服而展節,即臨沂之舊城。
踐麋鹿之曲蹊,聽百鳥之群鳴。
情怅恨而顧望,心郁結其不平。
(《藝文類聚》三十) ○悼夭賦(并序) 族弟文仲,亡時年十一,母氏傷其夭逝,追悼無已。
予以宗族之愛,乃作斯賦: 氣纡結以填胸,不知涕之縱橫。
時徘徊于舊處,睹靈衣之在床。
感遺物之如故,痛爾身之獨亡。
愁端坐而無聊,心戚戚而不甯。
步廣廈而踟蹰,覽萱草于中庭。
悲風蕭其夜起,秋氣憯以厲情。
仰瞻天而太息,聞别鳥之哀鳴。
(《藝文類聚》三十四) ○寡婦賦(并序) 陳留阮元瑜與餘有舊,薄命早亡。
每感存其遺孤,未嘗不怆然傷心,故作斯賦,以叙其妻子悲苦之情,命王粲并作之。
(《藝文類聚》三十四,《文選》潘嶽《寡婦賦》注) 惟生民兮艱危,在孤寡兮常悲。
人皆處兮歡樂,我獨怨兮無依。
撫遺孤兮太息,俯哀傷兮告誰?三辰周兮遞照,寒暑運兮代臻。
曆夏日兮苦長,涉秋夜兮漫漫。
微霜隕兮集庭,燕雀飛兮我前。
去秋兮就冬,改節兮時寒。
水凝兮成冰,雪落兮翻翻。
傷薄命兮寡獨,内惆怅兮自憐。
(《藝文類聚》三十四) ○感物賦(并序) 喪亂以來,天下城郭丘墟,惟從太仆君宅尚在。
南征荊州,還過鄉裡,舍焉。
乃種諸蔗于中庭,涉夏曆秋,先盛後衰。
悟興廢之無常,慨然永歎。
乃作斯賦: 伊陽春之散節,悟乾坤之交靈。
瞻玄雲之蓊郁,仰沈陰之杳冥。
降甘雨之豐霈,垂長溜之泠泠。
掘中堂而為圃,植諸蔗于前庭。
涉炎夏而既盛,迄凜秋而将衰。
豈在斯之獨然,信人物其有之。
(《藝文類聚》三十四) ○哀己賦 蒙君子之博愛,垂過望之渥恩。
(《文選》陸雲《為顧彥先贈婦》詩注)○登台賦(并序)建安十七年春,遊西園,登銅雀台,命餘兄弟并作。
其詞曰: 登高台以騁望,好靈雀之麗娴。
飛閣崛其特起,層樓俨以承天。
步逍遙以容與,聊遊目于西山。
溪谷纡以交錯,草木郁其相連。
風飄飄而吹衣,鳥飛鳴而過前。
申躊躇以周覽,臨城隅之通川。
(《藝文類聚》六十二) ○登城賦 孟春之月,惟歲權輿,和風初暢,有穆其舒。
駕言東道,陟彼城樓,逍遙遠望,乃欣以娛。
平原博敞,中田辟除。
嘉麥被壟,緣路帶衢。
流莖散葉,列倚相扶。
水幡幡其長流,魚裔裔而東馳。
風飄飖而既臻,日晻暧而西移。
望舊館而言旋,永優遊而無為。
(《藝文類聚》六十三、《初學記》二十四) ○校獵賦 高宗征于鬼方兮,黃帝有事于阪泉。
愠賊備之作戾兮,忿吳夷之不藩。
将訓兵于講武兮,因大蒐乎田隙。
(《初學記》二十二) 長铩糺霓,飛旗拂天。
部曲按列,什伍相連,跱如叢林,動若崩山。
披高門而方軌,邁夷途而直駕。
超崇岸之曾崖,厲漳澨之雙川。
列翠星陳,戎車方毂。
風回雲轉,埃連飙屬,雷響震天地,噪聲蕩川嶽。
遂躏封犭希,藉麈鹿,捎飛鸢,接鸑鷟。
聚者成丘陵,散者阗溪谷,流血赫其丹野,羽毛紛其翳日。
考功效績,班賜有叙。
授受甘炰,飛酌清酤,割鮮野烹,舉爵鳴鼓。
銮輿促節,騁辔回翔。
望爵台而增舉,涉幽塹之花梁。
(《藝文類聚》六十六) 登路寝而聽政,總群司之紀綱。
逍遙後庭,休息閑房,步辇西園,閑坐玉堂。
(《初學記》二十四) 抗沖天之素旄兮,靡格擇之修旃。
雄戟趪而躍厲兮,黃钺扈而揚鮮。
(《禦覽》三百三十九) 千乘亂擾,才騎奔走,經營原隰,騰越峻阻,彤弓斯彀,戈鋋具舉。
(同上) ○蔡伯喈女賦(序) 家公與蔡伯喈有管鮑之好,乃命使者周近,持玄璧于匈奴,贖其女還,以妻屯田都尉董祀。
(《禦覽》八百六) ○玉玦賦 有昆山之妙璞,産曾城之峻崖。
嗽丹水之炎波,蔭瑤樹之玄枝。
包黃中之純氣,抱虛靜而無
惟方今之疏絕,若驚風之吹塵。
夫色衰而愛絕,信古今其有之。
傷茕獨之無恃,恨胤嗣之不滋。
甘沒身而同穴,終百年之長期。
信無子而應出,自典禮之常度。
悲谷風之不答,怨昔人之忽故。
被入門之初服,出登車而就路。
遵長途而南邁,馬躊躇而回顧。
野鳥翩而高飛,怆哀鳴而相慕。
撫鋋服而展節,即臨沂之舊城。
踐麋鹿之曲蹊,聽百鳥之群鳴。
情怅恨而顧望,心郁結其不平。
(《藝文類聚》三十) ○悼夭賦(并序) 族弟文仲,亡時年十一,母氏傷其夭逝,追悼無已。
予以宗族之愛,乃作斯賦: 氣纡結以填胸,不知涕之縱橫。
時徘徊于舊處,睹靈衣之在床。
感遺物之如故,痛爾身之獨亡。
愁端坐而無聊,心戚戚而不甯。
步廣廈而踟蹰,覽萱草于中庭。
悲風蕭其夜起,秋氣憯以厲情。
仰瞻天而太息,聞别鳥之哀鳴。
(《藝文類聚》三十四) ○寡婦賦(并序) 陳留阮元瑜與餘有舊,薄命早亡。
每感存其遺孤,未嘗不怆然傷心,故作斯賦,以叙其妻子悲苦之情,命王粲并作之。
(《藝文類聚》三十四,《文選》潘嶽《寡婦賦》注) 惟生民兮艱危,在孤寡兮常悲。
人皆處兮歡樂,我獨怨兮無依。
撫遺孤兮太息,俯哀傷兮告誰?三辰周兮遞照,寒暑運兮代臻。
曆夏日兮苦長,涉秋夜兮漫漫。
微霜隕兮集庭,燕雀飛兮我前。
去秋兮就冬,改節兮時寒。
水凝兮成冰,雪落兮翻翻。
傷薄命兮寡獨,内惆怅兮自憐。
(《藝文類聚》三十四) ○感物賦(并序) 喪亂以來,天下城郭丘墟,惟從太仆君宅尚在。
南征荊州,還過鄉裡,舍焉。
乃種諸蔗于中庭,涉夏曆秋,先盛後衰。
悟興廢之無常,慨然永歎。
乃作斯賦: 伊陽春之散節,悟乾坤之交靈。
瞻玄雲之蓊郁,仰沈陰之杳冥。
降甘雨之豐霈,垂長溜之泠泠。
掘中堂而為圃,植諸蔗于前庭。
涉炎夏而既盛,迄凜秋而将衰。
豈在斯之獨然,信人物其有之。
(《藝文類聚》三十四) ○哀己賦 蒙君子之博愛,垂過望之渥恩。
(《文選》陸雲《為顧彥先贈婦》詩注)○登台賦(并序)建安十七年春,遊西園,登銅雀台,命餘兄弟并作。
其詞曰: 登高台以騁望,好靈雀之麗娴。
飛閣崛其特起,層樓俨以承天。
步逍遙以容與,聊遊目于西山。
溪谷纡以交錯,草木郁其相連。
風飄飄而吹衣,鳥飛鳴而過前。
申躊躇以周覽,臨城隅之通川。
(《藝文類聚》六十二) ○登城賦 孟春之月,惟歲權輿,和風初暢,有穆其舒。
駕言東道,陟彼城樓,逍遙遠望,乃欣以娛。
平原博敞,中田辟除。
嘉麥被壟,緣路帶衢。
流莖散葉,列倚相扶。
水幡幡其長流,魚裔裔而東馳。
風飄飖而既臻,日晻暧而西移。
望舊館而言旋,永優遊而無為。
(《藝文類聚》六十三、《初學記》二十四) ○校獵賦 高宗征于鬼方兮,黃帝有事于阪泉。
愠賊備之作戾兮,忿吳夷之不藩。
将訓兵于講武兮,因大蒐乎田隙。
(《初學記》二十二) 長铩糺霓,飛旗拂天。
部曲按列,什伍相連,跱如叢林,動若崩山。
披高門而方軌,邁夷途而直駕。
超崇岸之曾崖,厲漳澨之雙川。
列翠星陳,戎車方毂。
風回雲轉,埃連飙屬,雷響震天地,噪聲蕩川嶽。
遂躏封犭希,藉麈鹿,捎飛鸢,接鸑鷟。
聚者成丘陵,散者阗溪谷,流血赫其丹野,羽毛紛其翳日。
考功效績,班賜有叙。
授受甘炰,飛酌清酤,割鮮野烹,舉爵鳴鼓。
銮輿促節,騁辔回翔。
望爵台而增舉,涉幽塹之花梁。
(《藝文類聚》六十六) 登路寝而聽政,總群司之紀綱。
逍遙後庭,休息閑房,步辇西園,閑坐玉堂。
(《初學記》二十四) 抗沖天之素旄兮,靡格擇之修旃。
雄戟趪而躍厲兮,黃钺扈而揚鮮。
(《禦覽》三百三十九) 千乘亂擾,才騎奔走,經營原隰,騰越峻阻,彤弓斯彀,戈鋋具舉。
(同上) ○蔡伯喈女賦(序) 家公與蔡伯喈有管鮑之好,乃命使者周近,持玄璧于匈奴,贖其女還,以妻屯田都尉董祀。
(《禦覽》八百六) ○玉玦賦 有昆山之妙璞,産曾城之峻崖。
嗽丹水之炎波,蔭瑤樹之玄枝。
包黃中之純氣,抱虛靜而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