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回 順天心位登大寶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太祖微行看了兩處畫壁,分明曉得是隐諷的,心中忽然儆醒。
因谕中書省禦史台臣及刑部官定為律令,頒行四方,不許以意出入。
次日視朝,李善長等複表勸進登皇帝大位。
太祖又說:“中原未平,軍旅未息。
且當初朱升來見,我問天下大計,朱升複我說:‘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此三語,我時時念及;你等何為如此急急。
此事關系極大,爾等須一一酌禮儀而行,不可草草。
”李善長等得蒙允奏,不勝之喜,便傳軍令着郭英領民兵三萬,于南郊築壇受禅。
禮官議定擇來年戊申歲,正月四日乙亥即皇帝位。
三日之前,壇已告成,一應禮儀俱備。
禮官備将行儀申奏。
太祖傳旨,着群臣齋戒沐浴,至期同赴南郊。
銮輿所過,遠近觀看的填街塞巷。
不移時,駕到南郊。
當時公侯将相諸臣,扶擁太祖高皇帝登壇。
壇上列着皇天後土,日月星辰,風雲雷雨,五嶽四讀,名山大川之神,及伏羲三皇,少吳五帝,禹、湯三代聖君之位。
壇下鼓樂齊鳴,作了三通。
太祖行八拜禮。
太史官弘文館學士劉基讀祭文道: 維 大明洪武元年,歲次戊申,正月壬辰,朔越四日丁亥,天下大元帥皇帝臣朱,敢昭告于皇天後土,日月星辰,風雲雷雨,天地神祗,曆代聖君之靈。
道:天地之威,加于四海。
日月之明,昭于八方。
雲雷之勢,萬物鹹生。
雨露之恩,萬民鹹仰。
伏以上天生民,俾以司牧,是以聖賢相承,繼天立極,撫臨億兆。
堯、舜相禅,湯武吊伐;行雖不同,受物則一。
今胡元亂世,宇宙洪荒,四海有蜂囗之憂,八方有蛇蠍之禍。
群雄并起,使山河瓜分;寇盜齊生,緻乾坤鼎沸。
臣生于淮甸,起自漾梁。
提三尺以聚英雄,統一派而救困苦。
托天之德,驅一隊以破肆毒之東吳;仗天之威,連千艘以誅枭雄之北漢。
因蒼生無主,為群臣所推,臣承天之基,即帝之位,忝為天吏,以治萬民。
今改元洪武,國号大明。
仰仗明威,掃靜中原,肅清華夏;使乾坤一統,萬姓鹹甯。
沐浴虔誠,齊心仰告,專祈協贊,永克不承。
尚飨。
劉基讀了祭文,壇下音樂交奏。
太祖合群臣設三十六拜。
祭告之時,但見天宇澄清,風和景霁,氤氲香霧,上凝下霭,中星輝露。
頓與連朝雨雪陰霸的氣色迥異。
人人說是景運休微。
祀畢下壇,李善長率文武百官及都城父老,揚塵舞蹈,山呼萬歲,五拜三叩頭畢。
太祖引世子及諸王子、文武群臣,奉四代神主回城,送入太廟。
追尊: 高祖考德祖玄皇帝,高祖批玄太皇後;曾祖考懿祖恒皇帝,曾祖她懿聖皇太後;祖考熙祖裕皇帝,祖批裕聖皇太後;考仁祖淳考皇帝,批淳聖睿慈皇太後。
上玉玺寶冊,行追薦之禮,因對群臣說:“朕何蒙先德,慶及朕躬,今遵行令典,尊崇先代,奉主之時,若或見之矣。
”言訖,登辇升殿,受群臣稱賀。
命劉基奉寶冊,立妃馬氏為皇後;且說:“朕念皇後,偕起布衣,同甘共苦。
常從朕在軍,自忍饑餓,懷糧以飼朕。
又朕素為郭氏所疑,皇後從中百般調停,百計庇護,得免于患。
家之良婦,猶國之良相,未忍忘之。
”退朝回
因谕中書省禦史台臣及刑部官定為律令,頒行四方,不許以意出入。
次日視朝,李善長等複表勸進登皇帝大位。
太祖又說:“中原未平,軍旅未息。
且當初朱升來見,我問天下大計,朱升複我說:‘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此三語,我時時念及;你等何為如此急急。
此事關系極大,爾等須一一酌禮儀而行,不可草草。
”李善長等得蒙允奏,不勝之喜,便傳軍令着郭英領民兵三萬,于南郊築壇受禅。
禮官議定擇來年戊申歲,正月四日乙亥即皇帝位。
三日之前,壇已告成,一應禮儀俱備。
禮官備将行儀申奏。
太祖傳旨,着群臣齋戒沐浴,至期同赴南郊。
銮輿所過,遠近觀看的填街塞巷。
不移時,駕到南郊。
當時公侯将相諸臣,扶擁太祖高皇帝登壇。
壇上列着皇天後土,日月星辰,風雲雷雨,五嶽四讀,名山大川之神,及伏羲三皇,少吳五帝,禹、湯三代聖君之位。
壇下鼓樂齊鳴,作了三通。
太祖行八拜禮。
太史官弘文館學士劉基讀祭文道: 維 大明洪武元年,歲次戊申,正月壬辰,朔越四日丁亥,天下大元帥皇帝臣朱,敢昭告于皇天後土,日月星辰,風雲雷雨,天地神祗,曆代聖君之靈。
道:天地之威,加于四海。
日月之明,昭于八方。
雲雷之勢,萬物鹹生。
雨露之恩,萬民鹹仰。
伏以上天生民,俾以司牧,是以聖賢相承,繼天立極,撫臨億兆。
堯、舜相禅,湯武吊伐;行雖不同,受物則一。
今胡元亂世,宇宙洪荒,四海有蜂囗之憂,八方有蛇蠍之禍。
群雄并起,使山河瓜分;寇盜齊生,緻乾坤鼎沸。
臣生于淮甸,起自漾梁。
提三尺以聚英雄,統一派而救困苦。
托天之德,驅一隊以破肆毒之東吳;仗天之威,連千艘以誅枭雄之北漢。
因蒼生無主,為群臣所推,臣承天之基,即帝之位,忝為天吏,以治萬民。
今改元洪武,國号大明。
仰仗明威,掃靜中原,肅清華夏;使乾坤一統,萬姓鹹甯。
沐浴虔誠,齊心仰告,專祈協贊,永克不承。
尚飨。
劉基讀了祭文,壇下音樂交奏。
太祖合群臣設三十六拜。
祭告之時,但見天宇澄清,風和景霁,氤氲香霧,上凝下霭,中星輝露。
頓與連朝雨雪陰霸的氣色迥異。
人人說是景運休微。
祀畢下壇,李善長率文武百官及都城父老,揚塵舞蹈,山呼萬歲,五拜三叩頭畢。
太祖引世子及諸王子、文武群臣,奉四代神主回城,送入太廟。
追尊: 高祖考德祖玄皇帝,高祖批玄太皇後;曾祖考懿祖恒皇帝,曾祖她懿聖皇太後;祖考熙祖裕皇帝,祖批裕聖皇太後;考仁祖淳考皇帝,批淳聖睿慈皇太後。
上玉玺寶冊,行追薦之禮,因對群臣說:“朕何蒙先德,慶及朕躬,今遵行令典,尊崇先代,奉主之時,若或見之矣。
”言訖,登辇升殿,受群臣稱賀。
命劉基奉寶冊,立妃馬氏為皇後;且說:“朕念皇後,偕起布衣,同甘共苦。
常從朕在軍,自忍饑餓,懷糧以飼朕。
又朕素為郭氏所疑,皇後從中百般調停,百計庇護,得免于患。
家之良婦,猶國之良相,未忍忘之。
”退朝回